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楼敬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78-980,共3页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c GVHD)是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主要后期并发症之一 ,随着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及供体淋巴细胞输注等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 ,c GVHD已日益成为影响移植后期生存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的免疫抑制治疗疗效差、并发症...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c GVHD)是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主要后期并发症之一 ,随着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及供体淋巴细胞输注等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 ,c GVHD已日益成为影响移植后期生存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的免疫抑制治疗疗效差、并发症多 ,已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近年来 ,随着包括霉酚酸酯、雷帕霉素 (rapamycina)、inflixim ab等在内的大量新型免疫抑制剂及其不同组合的应用 ,以及体外光照免疫疗法等新疗法的开展 ,c GVHD的临床治疗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 ,为最终治愈该并发症带来了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异基因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格列卫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楼敬伟 王健民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4年第5期214-216,共3页
格列卫 (STI 5 71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分子耙向治疗药物 ,它以前所未有的高完全血液学缓解率 (CHR)和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彻底改变了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ML)的治疗格局。随着格列卫Ⅲ期临床试验以及与α干扰素或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应用等... 格列卫 (STI 5 71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分子耙向治疗药物 ,它以前所未有的高完全血液学缓解率 (CHR)和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彻底改变了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ML)的治疗格局。随着格列卫Ⅲ期临床试验以及与α干扰素或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应用等临床试验的相继完成 ,对格列卫联合用药的疗效及相关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对格列卫耐药机制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联合用药和新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新药的出现为进一步提高格列卫的疗效提供了可能。本文将就格列卫的临床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列卫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耐药机制
下载PDF
DC联合小剂量IL-2大量扩增白血病特异性CTL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楼敬伟 杨建民 +4 位作者 贾新颜 陈莉 章卫平 周红 王健民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建立和优化体外大量扩增白血病特异性CTL的方法。方法:用1×107FBL3细胞冻融产物(FBL3-LY)冲击的DC每10天1次对C57BL/6小鼠反复接种,在第3次接种5d后处死小鼠制备脾T细胞,每周用FBL3-LY冲击的DC刺激,体外培养10d后加入小剂量的... 目的:建立和优化体外大量扩增白血病特异性CTL的方法。方法:用1×107FBL3细胞冻融产物(FBL3-LY)冲击的DC每10天1次对C57BL/6小鼠反复接种,在第3次接种5d后处死小鼠制备脾T细胞,每周用FBL3-LY冲击的DC刺激,体外培养10d后加入小剂量的IL-2。结果:共培养至21d,T细胞可扩增100倍以上,其中CD8+细胞比率明显增高。乳酸脱氧酶释放试验证实扩增所得CTL对FBL3细胞具有高效的杀伤作用(81.84±8.68%),而对K562细胞无特异性杀伤作用。结论:FBL3-LY冲击的DC联合小剂量IL-2可大量扩增FBL3白血病特异性CTL,该方法的建立对提高白血病特异性CTL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免疫治疗 白血病细胞冻融产物 CTL
下载PDF
SCID小鼠-人白血病模型在白血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聂小蒙 楼敬伟 王建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99-104,共6页
SCID小鼠 -白血病模型是研究白血病细胞增殖、分化及其调控机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本文综述了SCID小鼠 -白血病模型的建立及研究进展 ,并对该模型在白血病发病学、白血病细胞生物学、临床诊疗措施和判断病人预后等方面的可能应用进行了... SCID小鼠 -白血病模型是研究白血病细胞增殖、分化及其调控机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本文综述了SCID小鼠 -白血病模型的建立及研究进展 ,并对该模型在白血病发病学、白血病细胞生物学、临床诊疗措施和判断病人预后等方面的可能应用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此模型的应用局限性 ,以便更好的完善该模型 ,用于白血病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ID小鼠-人白血病模型 NOD/SCID小鼠 白血病
下载PDF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健民 高磊 +3 位作者 候军 楼敬伟 许小平 闵碧荷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95-298,共4页
目的 评价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 (STI5 71,商品名格列卫 )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近期疗效。方法  2 0 0 1年 10月~ 2 0 0 2年 11月间CML患者 5 4例 ,其中慢性期 18例 ,进展期 3 6例 (加速期 13例 ,急变期 2 3例 ... 目的 评价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 (STI5 71,商品名格列卫 )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近期疗效。方法  2 0 0 1年 10月~ 2 0 0 2年 11月间CML患者 5 4例 ,其中慢性期 18例 ,进展期 3 6例 (加速期 13例 ,急变期 2 3例 )。根据骨髓象和外周血常规情况给予不同剂量STI5 71口服治疗 ,每周复查血常规 ,每 3个月进行骨髓象及细胞遗传学检查。结果 开始治疗至首次血液学完全缓解 (CHR)的中位时间为 5周( 1~ 2 6周 )。中止随访时存活的患者占 87% ( 4 7/5 4例 ) ,其中 2 2例处于CHR。采用Kaplan Meier方法估计生存时间 ,从投药开始 5 2周的总生存率为 84% ,其中慢性期为 10 0 % ,加速期 64 % ,急变期 75 %。完全停药的 2 6例中 ,仅 5例 ( 19% )缘于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大多数CML患者对口服STI5 71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开始治疗时的病程、疾病阶段及投药总剂量对于治疗效果有一定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甲磺酸伊马替尼 治疗 临床研究 疗效 分子生物学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附 50例临床报告)(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健民 章卫平 +8 位作者 宋献民 楼敬伟 童书鹏 杨建民 闵碧荷 李红梅 丁晓勤 钱宝华 肖作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33-938,共6页
目的 :评价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白血病的疗效 ,同时比较 ABO血型相合与不相合移植以及两种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预防方案。方法 :用 Allo- PBSCT治疗白血病 5 0例 (急性 2 9例 ,慢性 2 1例 ) ,其中 ABO血型相... 目的 :评价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白血病的疗效 ,同时比较 ABO血型相合与不相合移植以及两种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预防方案。方法 :用 Allo- PBSCT治疗白血病 5 0例 (急性 2 9例 ,慢性 2 1例 ) ,其中 ABO血型相合 30例 ,不相合 2 0例。 PBSC动员采用 G- CSF或 G- CSF+GM- CSF皮下注射 5 d;预处理采用 CTX+VP16 +TBI或CTX+TBI方案 ;GVHD预防采用常规环孢素 A(Cs A) +短程甲氨蝶呤 (MTX)和霉酚酸酯 (MMF)联合 Cs A +短程 MTX两种方案。 结果 :本组患者经 Allo- PBSCT均获得造血功能重建。 ABO血型相合移植与不相合移植比较 ,后者血红蛋白恢复较慢 (P<0 .0 5 ) ,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恢复两者无差异 (P>0 .0 5 )。本组发生 a GVHD 2 0例 (4 0 %) ,其中 度以上 9例 (18%)。生存 6个月以上者发生 c GVHD 2 2例 (6 6 .6 7%) ,其中广泛性 11例 (33.33%)。 MMF联合 Cs A和 MTX方案与常规 Cs A联合MTX方案相比 ,前者可减少 a GVHD发生率 (P<0 .0 5 ) ,虽两者 c GVHD总发生率无差异 (P>0 .0 5 ) ,但前者广泛性 c GVHD明显减少 (P<0 .0 5 ) ;本组患者中位随访 30个月存活 33例 ,移植后 3年无病生存率为 6 6 %;GVHD合并感染和间质性肺炎是主要死因。结论 :ABO血型不合不影响移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 白血病 移植物抗宿主病 治疗
下载PDF
格列卫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健民 侯军 +5 位作者 许小平 楼敬伟 高磊 居小萍 宋献民 闵碧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39-1040,共2页
关键词 格列卫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治疗 不良反应
下载PDF
mdr1及bcr-abl阳性白血病细胞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耐药的逆转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莉 王健民 +4 位作者 许小平 高磊 费新红 楼敬伟 黄正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00-603,共4页
为了探索bcr abl和mdr1阳性的白血病细胞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 71是否有交叉耐药及其逆转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STI5 71对K5 6 2 n/VCR细胞的抑制作用 ,采用多药耐药逆转剂环孢菌素A(CsA)、他莫西芬(TAM)、α 干扰素 (IFN α)单用及CsA... 为了探索bcr abl和mdr1阳性的白血病细胞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 71是否有交叉耐药及其逆转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STI5 71对K5 6 2 n/VCR细胞的抑制作用 ,采用多药耐药逆转剂环孢菌素A(CsA)、他莫西芬(TAM)、α 干扰素 (IFN α)单用及CsA与IFN α联合应用研究对STI5 71耐药的逆转作用。结果表明 :K5 6 2 n/VCR细胞对STI5 71有交叉耐药性。CsA ,IFN α ,TAM 3种逆转剂对其均有不同程度的逆转作用 ,逆转倍数分别为 5 18倍、1.6 7倍及 1.82倍。而半量CsA +IFN α对K5 6 2 n/VCR细胞STI5 71的逆转倍数为 34.87倍。结论 :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扩增可以导致bcr abl阳性白血病细胞对STI5 71的耐药。多药耐药逆转剂CsA ,TAM和IFN α对STI5 71耐药有明显的逆转作用 ,CsA与IFN α半量联合对K5 6 2 n/VCR细胞的杀伤作用显著超过全量CsA或IFN α的逆转耐药作用。本研究结果提示对STI5 71发生耐药的患者加用CsA和IFN α ,可能会提高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RL基因 BCR-ABL基因 白血病 酪氨酸激酶 治疗
下载PDF
乙型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被引量:2
9
作者 洪尚游 万谟彬 楼敬伟 《肝脏》 2004年第2期113-114,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再生障碍性贫血 乙型肝炎病毒 诊断标准
下载PDF
乙型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洪尚游 万谟彬 楼敬伟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4年第3期161-163,169,共4页
病毒性肝炎并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肝炎相关性再障(HAAA)。乙型肝炎病毒(HBV)并发再障的 机制有多方面,包括免疫学、遗传学、基质细胞等微环境改变;免疫功能紊乱可能是重要的机制。本文就近几年的 HBV与再障的相关性、发病机制的研究作... 病毒性肝炎并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肝炎相关性再障(HAAA)。乙型肝炎病毒(HBV)并发再障的 机制有多方面,包括免疫学、遗传学、基质细胞等微环境改变;免疫功能紊乱可能是重要的机制。本文就近几年的 HBV与再障的相关性、发病机制的研究作了综述,认为乙型肝炎后再障可能有继发和并发两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病毒感染 发生机制 细胞免疫 细胞因子 造血细胞
下载PDF
化疗药物与STI571联合应用对bcr-abl和mdrl共同阳性白血病细胞的抑制作用
11
作者 陈莉 许小平 +4 位作者 王健民 高磊 费新红 楼敬伟 黄正霞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4-156,共3页
目的:研究治疗bcr-abl和mdrl共同阳性的白血病的新方法。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1 μmol/L)分别与浓度为10-4、10-5、10-6、10-7、10-8mol/L的长春新碱(VCR)、柔红霉素(DNR)、高三尖杉酯碱(HHT)及DNR+阿糖胞苷(Ara-... 目的:研究治疗bcr-abl和mdrl共同阳性的白血病的新方法。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1 μmol/L)分别与浓度为10-4、10-5、10-6、10-7、10-8mol/L的长春新碱(VCR)、柔红霉素(DNR)、高三尖杉酯碱(HHT)及DNR+阿糖胞苷(Ara-C)(浓度为1 mmol/L)联合应用对bcr-abl和mdrl共同阳性的裸鼠高致瘤性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n/VCR的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VCR单独应用及与STI571联合应用IC50分别为127.28μmol/L、1.37 μmol/L,协同倍数为93.04倍;不同浓度的DNR单独应用及与STI571联合应用IC50分别为6.96μmol/L、0.30 μmol/L,协同倍数为23.25倍;不同浓度的HHT单独应用及与STI571联合应用IC50分别为156.70μmol/L、7.916μmol/L,协同倍数为19.80倍;不同浓度的DNR+Ara-C单独应用及与STI571联合应用IC50分别为0.10 μmol/L、0.015 μmol/L,协同倍数为464倍,化疗药物与STI571联合应用细胞毒作用明显增强。结论:化疗药物VCR、DNR、DNR+Ara-C与STI571等联合应用对于bcr-abl与mdr1共同阳性的白血病细胞较单独应用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l57l 白血病细胞 化疗药物
下载PDF
地塞米松和长春新碱抑制核因子-κB活化增强高三尖杉酯碱诱导K562-n细胞凋亡
12
作者 许小平 史剑慧 +6 位作者 张宗梁 张劲松 楼敬伟 许晓巍 解琳娜 陈少谊 程文英 《世界肿瘤杂志》 2003年第3期183-187,共5页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DXM)和长春新碱(VCR)对高三尖杉酯碱(HH)诱导白血病细胞系K562-n凋亡与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采用TdT介导的dUTP缺1:2末端标记技术(TUNEL)、DNA电泳方法观察K562-n细胞凋亡。采用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DXM)和长春新碱(VCR)对高三尖杉酯碱(HH)诱导白血病细胞系K562-n凋亡与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采用TdT介导的dUTP缺1:2末端标记技术(TUNEL)、DNA电泳方法观察K562-n细胞凋亡。采用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观察K562-n细胞NF-κB活化。结果:K562-n细胞未经药物诱导NF-κB有轻度活化;HH0.5μmol/L可明显诱导K562-n细胞NF-κB活化,DXM1.0μmol/L和VCR0.1μmol/L能显著抑制HH0.5μmol/L诱导的NF-κB活化,抑制率分别为32.0%和39.4%(P均<0.05)。HH0.5、5、50μmol/L均能诱导K562-n细胞凋亡,凋亡率分别为(30.00±3.34)%、(47.13±3.18)%和(68.63±8.14)%。DXM1.0μmol/L和VCR0.1μmol/L本身无诱导K562-n细胞凋亡的作用,但均能增强HH0.5μmol/L诱导的K562—11细胞凋亡,凋亡率分别提高达85.8%和114.6%(P均<0.05)。结论:HH诱导K562—13细胞凋亡的同时激活NF—κB;DXM和VCR可通过抑制NF-κB活化,增强其诱导K562-n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长春新碱 核因子-ΚB活化 高三尖杉酯碱 K562-n细胞 细胞凋亡 白血病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子钦 杨建民 +3 位作者 陈莉 倪雄 楼敬伟 王健民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8期2177-2179,共3页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及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93例,进行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方法观察用As2O3方案(45例)和用ATRA方案(48例)治疗APL的缓解率,无病生存期及其毒副作用。结果三氧化二砷(As2O3)组共45人,共...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及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93例,进行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方法观察用As2O3方案(45例)和用ATRA方案(48例)治疗APL的缓解率,无病生存期及其毒副作用。结果三氧化二砷(As2O3)组共45人,共有41例获CR,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1.1%,5年后死亡29人,生存16人,存活率为35.6%;平均生存时间为46.80月,标准误为2.03,95%可信区间为42.83~50.77月。全反式维甲酸(ATRA)组共48人,共有43例获CR,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9.6%,5年后死亡32人,生存16人,存活率为33.3%;平均生存时间为46.48月,标准误为2.00,95%可信区间为42.56~50.40月。两组缓解率及无病生存期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但As2O3治疗剂量的毒副作用小,均为可逆性。结论As2O3能诱导细胞凋亡,与ATRA无交叉耐药性,对治疗APL有良好疗效,且应用安全的一种诱导分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全反式维甲酸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并发肺部感染72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子钦 杨建民 +3 位作者 陈莉 倪雄 楼敬伟 王健民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7期776-777,共2页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并发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痰热清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每日1次,疗程7~10d。结果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部感染总有效率90.3%。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具有抑菌、抗病毒、清...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并发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痰热清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每日1次,疗程7~10d。结果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部感染总有效率90.3%。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具有抑菌、抗病毒、清热、解毒、化痰之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应用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肺部感染/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不同时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子钦 杨建民 +3 位作者 陈莉 倪雄 楼敬伟 王健民 《现代医学》 2003年第6期402-403,共2页
目的 观察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不同时期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的疗效。方法 选择处于缓解期且上一疗程化疗后曾经中性粒细胞数 (ANC) <0 .5× 10 9L-1的急性白血病患者 5 6例 ,分为 3组 ,分别在巩固化疗结束后 48h(A组 )... 目的 观察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不同时期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的疗效。方法 选择处于缓解期且上一疗程化疗后曾经中性粒细胞数 (ANC) <0 .5× 10 9L-1的急性白血病患者 5 6例 ,分为 3组 ,分别在巩固化疗结束后 48h(A组 )、ANC <1.5× 10 9L-1(B组 )和ANC <0 .5× 10 9L-1(C组 )时使用G CSF ,当连续 2dANC >1.5× 10 9L-1L时停药。观察ANC变化及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A组ANC <1.5× 10 9L-1的天数、恢复至≥ 1.5× 10 9L-1所需的天数以及G CSF的使用天数均少于其他两组 (均P <0 .0 1) ,ANC最低值高于其他两组 (P <0 .0 1) ,感染的发生率也较其他两组明显低 (P <0 .0 1)。结论 对化疗后有发生粒细胞缺乏倾向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结束后应早期使用G CS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急性白血病 化疗 缓解期 骨髓抑制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52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子钦 杨建民 +3 位作者 陈莉 倪雄 楼敬伟 王健民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2期1426-1427,共2页
目的探讨As2O3诱导加杀伤,交替治疗完全缓解后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选择根据FAB分型,确诊APL52例,其中男33例,女19例,年龄13~64岁,中位年龄30.15岁.M3a(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型)33例,M3b(急性早幼粒白血病b型)19例.52... 目的探讨As2O3诱导加杀伤,交替治疗完全缓解后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选择根据FAB分型,确诊APL52例,其中男33例,女19例,年龄13~64岁,中位年龄30.15岁.M3a(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型)33例,M3b(急性早幼粒白血病b型)19例.52例均采用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治疗达完全缓解后,首选方案交替应用后插入一个二线药物组成的方案,再交替应用首选方案一个疗程后,再插入另一个二线药物组成的方案,最后再使用中剂量阿糖胞苷(IDAraC)方案.APL是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因常在治疗中出现DIC而导致患者迅速死亡.而As2O3可通过诱导APL细胞分化,凋亡及杀灭、抑制APL细胞增殖等综合机制产生作用.降低DIC发生率和APL死亡率.结论用As2O3诱导治疗APL,取得了相当高的缓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三氧化二砷 诱导治疗 细胞增殖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化疗前后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17
作者 黄子钦 蒋红焱 +3 位作者 楼敬伟 章卫平 陈莉 倪雄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8期850-852,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的发生率及其可能发病机理。方法 分析我院 1996年 1月~ 2 0 0 3年 11月间收治的 183例初发白血病病人的资料 ,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74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10 9例。以...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的发生率及其可能发病机理。方法 分析我院 1996年 1月~ 2 0 0 3年 11月间收治的 183例初发白血病病人的资料 ,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74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10 9例。以第 1、第 5次化疗前后进行分析 ,不足 5次选最后 1次。并对部分患者进行了细胞因子和T细胞亚群测定。结果 第 1次化疗前总计有 115例(6 2 .5 % )患者并发SIRS ,其中ALL患者并发SIRS的比率为 82 .4 % (6 1/74 ) ,显著高于AML患者的4 9.5 % (5 4 /10 9)。至第 5次化疗时存活的 181例患者总的SIRS发病率为 89.5 % ,其中ALL患者SIRS发病率为 93.1% ,高于AML患者的 87.0 % ,但两者间差异不显著。尽管并发SIRS的患者在第 1次和第 5次化疗后总CR率均低于无SIRS的患者 ,但两者间相差不显著。细胞因子检测提示急性白血病伴有SIRS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急性白血病无SIRS者和正常者 (P <0 .0 1) ,而CD3、CD4、CD8阳性T细胞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者 (P <0 .0 1)。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SIRS发生率较高 ,初发时ALL患者并发SIRS高于AML患者。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和T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白血病患者SIRS发病增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化疗前 化疗后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临床观察 并发症
下载PDF
淋巴细胞缺乏状态对白血病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体内抗白血病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楼敬伟 杨建民 +3 位作者 陈莉 贾新颜 章卫平 王健民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65-468,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缺乏状态对白血病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体内增殖和抗白血病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6 Gy照射C57BL/6小鼠诱导淋巴细胞缺乏状态,分别经尾静脉注射EGFP+C57BL/6小鼠脾T淋巴细胞和白血病特异性CTL,随后皮下接种1×...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缺乏状态对白血病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体内增殖和抗白血病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6 Gy照射C57BL/6小鼠诱导淋巴细胞缺乏状态,分别经尾静脉注射EGFP+C57BL/6小鼠脾T淋巴细胞和白血病特异性CTL,随后皮下接种1×106FBL3白血病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小鼠外周血EGFP+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同时观察脾T淋巴细胞和白血病特异性CTL对随后接种的FBL3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在淋巴细胞缺乏状态下输入的脾T淋巴细胞和白血病特异性CTL均可得到有效扩增(第18天输注脾T淋巴细胞组和输注CTL组外周血中EGFP+细胞比例分别为28.81%和42.24%),但脾T淋巴细胞对随后接种的白血病细胞生长无抑制作用,而白血病特异性CTL在淋巴细胞缺乏受体小鼠体内扩增速度更快,扩增的倍数更高,并具有显著增强的抗白血病作用。结论诱导受体淋巴细胞缺乏可显著增强外源性CTL输注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缺乏 白血病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抗白血病效应 治疗 白血病
原文传递
霉酚酸脂联合环孢素和甲氨蝶呤预防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健民 宋献民 +7 位作者 章卫平 童书鹏 侯军 陈莉 楼敬伟 李红梅 丁晓勤 闵碧荷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07-510,共4页
目的 比较环孢素A(CsA)和短程甲氨蝶呤 (MTX)加或不加用短程霉酚酸脂 (MMF)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的效果。方法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相合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 39例 ,常规环磷酰胺和全身照射为主进行... 目的 比较环孢素A(CsA)和短程甲氨蝶呤 (MTX)加或不加用短程霉酚酸脂 (MMF)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的效果。方法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相合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 39例 ,常规环磷酰胺和全身照射为主进行预处理。GVHD预防分二组 :CsA +MTX组 2 6例 ,应用小剂量CsA(2mg·kg-1·d-1)和短程MTX(分别在移植后 1、3、6和 11d) ;MMF +CsA+MTX组 13例 ,在CsA和MTX基础上加用短程MMF 2g/d ,移植后口服 1~ 2 8d ,但MTX只在移植后1、3、6d应用。结果 两组患者移植后均顺利重建造血 ,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恢复时间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MMF +CsA +MTX组aGVHD的发生率为 7 6 % ,未见II度以上aGVHD ,明显低于CsA+MTX组 (46 2 % ,P <0 0 5 ) ,CsA +MTX组II度以上aGVHD为 2 3 0 %。MMF +CsA +MTX组重度粘膜炎发生率 (15 4 % )亦明显低于CsA +MTX组 (30 8% )明显减少。结论 短程MMF联合CsA和短程MTX方案对allo PBSCT后的aGVHD的预防效果明显优于常规CsA和短程MTX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酚酸酯 环孢素 甲氨蝶呤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免疫抑制剂
原文传递
建立表达增强型绿荧光蛋白的小鼠多药耐药白血病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费新红 许小平 +4 位作者 江千里 陈莉 吕书晴 高磊 楼敬伟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5年第2期72-75,共4页
目的建立增强型绿荧光蛋白(EGFP)基因标记的小鼠多药耐药白血病模型。方法以磷酸钙沉淀法将pLNG蛳EGFP质粒导入ΦNX蛳E包装细胞,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获得高滴度的EGFP病毒,并转导入小鼠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采用悬浮细胞培养观察该细胞的... 目的建立增强型绿荧光蛋白(EGFP)基因标记的小鼠多药耐药白血病模型。方法以磷酸钙沉淀法将pLNG蛳EGFP质粒导入ΦNX蛳E包装细胞,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获得高滴度的EGFP病毒,并转导入小鼠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采用悬浮细胞培养观察该细胞的生长规律;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RT蛳PCR方法检测mdr1a基因表达;体内接种观察白血病发病情况并比较其耐药性的变化。结果将pLNG蛳EGFP质粒导入ΦNX蛳E包装细胞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病毒滴度为(4.5±3.4)×106CFU/mL。病毒转染后的小鼠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P388/VCR蛳G能稳定地表达绿色荧光。与P388/VCR细胞相比,P388/VCR蛳G细胞倍增时间、周期分析无明显差异;RT蛳PCR检测mdr1a基因的结果为:P388/S蛳G细胞阴性,P388/VCR蛳G细胞阳性。P388/VCR蛳G细胞在DBA小鼠体内也具有耐药性。所有接种P388/VCR蛳G细胞的DBA小鼠均死于腹水型白血病。结论建立了在体内稳定表达EGFP的小鼠多药耐药白血病模型,为研究多药耐药提供一种新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荧光蛋白 白血病 模型 基因转移 多药耐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