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患者身材的影像采集参数优化与冠状动脉造影低剂量化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钱海 张玉琴 +1 位作者 楼钶楠 胡德兴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191-196,共6页
目的探讨影像采集参数优化与冠状动脉造影辐射剂量和影像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4月1月于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患者60例,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和身材数据,根据身体质量指数(BMI)值分为3个组,各BM... 目的探讨影像采集参数优化与冠状动脉造影辐射剂量和影像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4月1月于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患者60例,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和身材数据,根据身体质量指数(BMI)值分为3个组,各BMI组患者随机分入常规模式组(冠状动脉模式采集影像:Cardiac Left Coronary,15帧/秒)和优化模式组(电生理模式采集影像:Cardiac EP,7.5帧/秒),收集辐射剂量数据,并根据影像质量评分表评估影像质量。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患者BMI值越高,胸围越大,辐射剂量越高,呈正线性相关;各BMI组内,优化模式组的各项辐射剂量数据(各类型剂量面积乘积、空气比释动能及胸部皮肤剂量)均低于常规模式组(均P<0.05,降低比率48.95%~70.59%),两组间的影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符合手术要求。结论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的辐射剂量受患者身材、影像采集参数、曝光时长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通过优化影像采集参数可在保证影像质量的同时实现辐射低剂量化,减少患者和术者的辐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影像采集 低剂量 影像质量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内营养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2
作者 陈芳芳 叶灵晓 +2 位作者 周玲美 楼钶楠 沈翠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51,共7页
目的 :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内营养管理方案并评价应用效果,以期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全程化营养管理提供临床指导。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宁波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21年10月—12月收治的3... 目的 :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内营养管理方案并评价应用效果,以期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全程化营养管理提供临床指导。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宁波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21年10月—12月收治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营养管理;以2022年1月—4月收治的30例患者为实验组,采用多学科团队协作制定的慢性心力衰竭院内营养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微型营养评价简表(MNA-SF)、血清白蛋白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住院时间、30 d再入院率。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MNA-SF得分、血清白蛋白指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实验组患者MNA-SF得分、血清白蛋白值、NT-pro-BNP值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实验组30 d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院内营养管理方案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心功能水平,缩短住院时间,降低30 d再入院率,可为临床慢性心力衰竭营养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营养 循证 管理
下载PDF
CTA、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联合诊断前降支异常起源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钱海 岑泽民 +1 位作者 徐卫峰 楼钶楠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24-726,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59岁,因“劳力性胸痛1年”入院,既往2型糖尿病6年。体格检查未见异常;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未见明显异常;动态心电图示部分时间ST段压低;心脏彩色超声示左心室顺应性降低。冠状动脉CTA示左前降支异常起源于右冠状窦并... 1临床资料患者男,59岁,因“劳力性胸痛1年”入院,既往2型糖尿病6年。体格检查未见异常;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未见明显异常;动态心电图示部分时间ST段压低;心脏彩色超声示左心室顺应性降低。冠状动脉CTA示左前降支异常起源于右冠状窦并走行于主动脉根部和右心室流出道之间(图1)。CT血流储备分数(FFR):右冠状动脉(RCA)0.88,左前降支(LAD)0.81,左回旋支(LCX)0.96,对角支(D)0.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 CT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 血管内超声
下载PDF
PD-118057药物拯救负显性机制E637K-hERG通道的研究
4
作者 楼钶楠 周建庆 +4 位作者 毛海燕 葛世俊 沈文均 陈燮晶 麻付胜 《现代实用医学》 2014年第6期727-729,F0004,共4页
目的探讨PD-118057对于纠正负显性机制E637K-hERG蛋白转运障碍的作用。方法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PD-118057干扰各种细胞模型前后hERG编码的快速激活延迟整流性钾电流(IKr)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分析PD-118057负显性机制E637K-hERG蛋白... 目的探讨PD-118057对于纠正负显性机制E637K-hERG蛋白转运障碍的作用。方法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PD-118057干扰各种细胞模型前后hERG编码的快速激活延迟整流性钾电流(IKr)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分析PD-118057负显性机制E637K-hERG蛋白转运障碍。结果 PD-118057干扰WT-hERG后,激活电流和尾电流的电流幅度都较干扰前明显增大,但不改变通道电流的特性,只加速了通道电流的稳态失活速度。而PD-118057干扰WT/E637K-hERG前后电流幅度和通道特性都没有明显变化。Western blot结果与膜片钳结果相符合。结论 PD-118057不能纠正负显性机制E637K-hERG通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激活延迟整流性钾离子电流 药物评价 PD-118057
下载PDF
右室心尖部起搏对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三尖瓣返流的影响
5
作者 楼钶楠 葛世俊 +2 位作者 沈文均 陈燮晶 麻付胜 《现代实用医学》 2014年第4期419-420,共2页
目的探讨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基础心功能正常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三尖瓣返流的影响。方法选取更换起搏器的心功能正常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53例。比较植入与更换起搏器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三尖瓣返流程度的变化。结果两次超... 目的探讨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基础心功能正常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三尖瓣返流的影响。方法选取更换起搏器的心功能正常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53例。比较植入与更换起搏器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三尖瓣返流程度的变化。结果两次超声心动图评估相隔(8.6±2.3)年,更换时三尖瓣返流均无显著增加(均>0.05)。结论基础心功能正常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尽管有着接近100%的起搏比例,但很少发生有临床意义的三尖瓣返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闭锁不全 心脏传导阻滞 心尖部起搏
下载PDF
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
6
作者 楼钶楠 葛世俊 +1 位作者 沈文均 陈燮晶 《现代实用医学》 2008年第4期259-260,共2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CA)治疗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LV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ILVT患者采用激动标测法行RFCA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ILVT起源于左室间隔部,1例起源于左室流出道部;8例标测到P电位,较体表心电图QRS波群平均提前22...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CA)治疗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LV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ILVT患者采用激动标测法行RFCA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ILVT起源于左室间隔部,1例起源于左室流出道部;8例标测到P电位,较体表心电图QRS波群平均提前22.5±8.1ms,1例标测到提前出现的V波,提前20ms。均射频消融成功,无一例出现并发症。1例再发,再次消融成功。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电生理学 治疗
下载PDF
三尖瓣下移畸形合并房室旁道的射频消融 被引量:3
7
作者 陈燮晶 葛世俊 +2 位作者 沈文均 楼钶楠 麻付胜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7-87,共1页
对10例三尖瓣下移畸形并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共发现15条旁道,位于右后间隔至正右侧壁区域。3例2条旁道,1例3条旁道。7例患者在心房化心室处标测到多折且增宽的心室电位。8例患者使用SWANTZ鞘管稳定导管。4例显性... 对10例三尖瓣下移畸形并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共发现15条旁道,位于右后间隔至正右侧壁区域。3例2条旁道,1例3条旁道。7例患者在心房化心室处标测到多折且增宽的心室电位。8例患者使用SWANTZ鞘管稳定导管。4例显性预激患者在旁道阻断后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复发,第二次消融成功。结论:三尖瓣下移畸形合并房室旁道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有其特点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房室旁道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三尖瓣下移畸形
下载PDF
冠状动脉介入术者上肢辐射的影响因素及防护 被引量:1
8
作者 钱海 楼钶楠 +1 位作者 周军波 章璐幸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3-528,共6页
目的探讨冠脉介入诊疗中术者上肢暴露部位射线剂量与部位高度、术者站位、造影体位及物理防护强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仿真人体模型进行造影曝光,采集桡动脉途径时2位模拟术者左手、左上臂在不同防护条件、不同造影体位下的体表入射... 目的探讨冠脉介入诊疗中术者上肢暴露部位射线剂量与部位高度、术者站位、造影体位及物理防护强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仿真人体模型进行造影曝光,采集桡动脉途径时2位模拟术者左手、左上臂在不同防护条件、不同造影体位下的体表入射剂量率。采用T检验比较仅穿无袖铅衣时左手和左上臂间的体表入射剂量率及同一部位在两位术者间的体表入射剂量率,比较左手在床旁防护前后的体表入射剂量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仅穿无袖铅衣时同一部位在各体位间的体表入射剂量率,比较左上臂在不同防护条件间的体表入射剂量率;并计算左手、左上臂在不同防护措施下的射线屏蔽率。结果仅穿无袖铅衣时,第一术者上肢的体表入射剂量率均高于第二术者(左手t=38.9~86.5,左上臂t=13.0~83.8,P<0.05);两位术者左上臂大多数体位的体表入射剂量率高于左手(第一术者t=7.1~55.3,第二术者t=9.2~78.8,P<0.05)。左手给予床旁防护后体表入射剂量率明显较低(第一术者左手t=49.4~181.6,第二术者左手t=5.1~47.3,P<0.05);左上臂给予的防护越强,体表入射剂量率越低(第一术者左上臂F=84.6~531.3,第二术者左上臂F=7.0~326.3,P<0.05)。单纯床旁防护时,第一术者左手、左上臂的射线屏蔽率分别为22.46%~52.93%、23.83%~72.12%,第二术者左手、左上臂的射线屏蔽率分别为2.28%~17.39%、3.45%~50.62%,第一术者上肢的射线屏蔽率均高于第二术者,左上臂的射线屏蔽率在多数体位高于左手。半袖铅衣+床旁防护时第一、第二术者左上臂的射线屏蔽率升至73.32%~89.48%、63.97%~89.55%,两术者之间及各体位之间的射线屏蔽率差值较单纯床旁防护时明显缩小。结论经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中,术者上肢暴露部位的射线剂量受部位高度、术者站位、造影体位、物理防护强度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单纯床旁防护对第一术者上肢尤其上臂的防护效果更好,而半袖铅衣弥补了单纯床旁防护的不足,应充分利用床旁防护及穿戴强化的射线防护用品以减少介入术者的辐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 上肢 体表入射剂量率 辐射防护
下载PDF
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头部和性腺的辐射防护 被引量:1
9
作者 钱海 朱鸣 +3 位作者 胡德兴 岑泽民 楼钶楠 章璐幸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670-673,共4页
目的评估经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患者头部和性腺的辐射剂量,并评价物理辐射防护的效果。方法采用仿真人体模型代替患者,采集经桡动脉入路PCI术中模拟患者头部和性腺在物理辐射防护前后的体表入射剂量率,采用配对t检... 目的评估经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患者头部和性腺的辐射剂量,并评价物理辐射防护的效果。方法采用仿真人体模型代替患者,采集经桡动脉入路PCI术中模拟患者头部和性腺在物理辐射防护前后的体表入射剂量率,采用配对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射线屏蔽率。结果模拟患者头部和性腺在有防护时的体表入射剂量率显著低于无防护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头部:t=243.541~738.728,性腺:t=277.934~901.467,均P<0.001)。无论有无防护,在相同造影体位下头部和性腺的体表入射剂量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无防护:t=4.704~172.484,有防护:t=38.281~181.942,均P<0.001)。无防护时,头部各造影体位之间体表入射剂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35.427,P<0.001);性腺各造影体位之间体表入射剂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72.454,P<0.001)。有防护时,头部各造影体位之间体表入射剂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69.812,P<0.001);性腺各造影体位之间体表入射剂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07.038,P<0.001)。有防护时模拟患者头部射线屏蔽率为65.85%(左足位)~85.60%(正头位),性腺射线屏蔽率为54.53%(左头位)~79.00%(右侧位)。在正足位、左足位和右足位,头部射线屏蔽率低于性腺,其余5个体位,头部射线屏蔽率均高于性腺。结论在经桡动脉入路PCI术中,无防护时患者头部和性腺受到较高剂量的辐射,辐射强度与造影体位有关,使用物理辐射防护可以大大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体表入射剂量率 头部 性腺 辐射防护
下载PDF
缓慢型心律失常致晕厥7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麻付胜 沈文均 +3 位作者 葛世俊 陈燮晶 楼钶楠 周建庆 《现代实用医学》 2013年第6期690-691,共2页
目的探讨缓慢型心律失常所致晕厥患者的疾病构成、治疗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所致晕厥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疾病构成、合并症、延迟诊断情况、疾病治疗和转归。结果疾病构成:窦性停搏13例,新发或间歇性三度、高... 目的探讨缓慢型心律失常所致晕厥患者的疾病构成、治疗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所致晕厥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疾病构成、合并症、延迟诊断情况、疾病治疗和转归。结果疾病构成:窦性停搏13例,新发或间歇性三度、高度及二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58例,心房颤动伴长RR间歇3例。合并高血压45例,合并糖尿病14例。确诊时平均发作次数(3.79±3.76)次;首次发病确诊38例(51.35%),延迟诊断36(48.65%)例;植入永久起搏器71例,其中死亡1例。结论新发或间歇性三度、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为缓慢型心律失常致晕厥中的主要病因,起搏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厥 心律失常 心脏传导阻滞
下载PDF
经胸和经食管超声心动描记术评价房颤栓塞危险性
11
作者 周军波 周建庆 +5 位作者 杨爱爱 葛世俊 沈文均 楼钶楠 陈治奎 姜庆军 《现代实用医学》 2004年第5期270-272,共3页
目的 比较经胸超声心动描记术 (TTE)和经食管超声心动描记术 (TEE)评价房颤栓塞危险性的价值。 方法 对 10 6例心房颤动患者同时进行TTE和TEE检查 ,根据TEE检查结果分为血栓阳性组和血栓阴性组。对两组间左房自发性超声显影 (leftatr... 目的 比较经胸超声心动描记术 (TTE)和经食管超声心动描记术 (TEE)评价房颤栓塞危险性的价值。 方法 对 10 6例心房颤动患者同时进行TTE和TEE检查 ,根据TEE检查结果分为血栓阳性组和血栓阴性组。对两组间左房自发性超声显影 (leftatrialspontaneousechocontrast,LASEC)的严重程度 ,LA内径 ,LVd ,LVs ,FS和二尖瓣瓣口面积等进行比较。 结果  10 6例中经TEE检查发现 14个血栓 ,而TTE检查仅发现 4个血栓 ,两组间LASEC的严重程度、LA内径、二尖瓣瓣口面积均有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显示LASEC与LA内径呈显著正相关 ,与二尖瓣瓣口面积显著负相关。 结论 TEE对于房颤患者血栓的检测及栓塞危险性的评估较TTE更有优势 ,LASEC分级、LA内径、二尖瓣瓣口面积可作为房颤患者左房血栓形成的预示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心房颤动 血栓栓塞
下载PDF
经皮冠脉介入术中术者头颈部辐射强化防护效果研究
12
作者 钱海 丁科权 +2 位作者 楼钶楠 岑泽民 章璐幸 《心电与循环》 2021年第1期6-10,16,共6页
目的分析经皮冠脉介入过程术者头颈部所受辐射剂量和强化头颈部防护效果。方法用仿真人体模型进行曝光,采集两位术者左眼、左腮腺颌下腺、甲状腺在不同投照位和不同防护条件下的体表入射剂量率,计算不同防护下的射线屏蔽率。结果无防护... 目的分析经皮冠脉介入过程术者头颈部所受辐射剂量和强化头颈部防护效果。方法用仿真人体模型进行曝光,采集两位术者左眼、左腮腺颌下腺、甲状腺在不同投照位和不同防护条件下的体表入射剂量率,计算不同防护下的射线屏蔽率。结果无防护时,两位术者头颈部的体表入射剂量率均较高,多数投照位下,第一术者左眼、左腮腺、左颌下腺和甲状腺部位体表入射剂量率均高于第二术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一术者最高为(5833.1±23.1)μGy/h(左眼、左足位),第二术者最高为(4826.8±27.2)μGy/h(甲状腺、左足位)。给予的防护措施越强,体表入射剂量率越低(P<0.05),射线屏蔽率越高。结论经皮冠脉介入诊疗中,术者头颈部的辐射剂量受站位及造影投照位影响,应加强头颈部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脉介入 头颈部 体表入射剂量率 辐射防护
下载PDF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13
作者 陈治奎 周建庆 +4 位作者 柳俊平 周军波 楼钶楠 姜庆军 葛世俊 《现代实用医学》 2007年第12期946-947,共2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临床特点、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2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6例患者穿刺成功277例,成功率96.85%;失败9例,其中4例锁骨下动脉过度迂曲畸形,2例肱动脉...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临床特点、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2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6例患者穿刺成功277例,成功率96.85%;失败9例,其中4例锁骨下动脉过度迂曲畸形,2例肱动脉局部狭窄病变,3例局部小血肿形成。术后发生右前臂肿胀1例,严重血管痉挛1例,严重造影剂过敏2例。结论经桡动脉途径的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的特点,有望成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常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术
下载PDF
心脏起搏器术后患者早期运动康复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芳芳 叶灵晓 +5 位作者 胡雁 郑亚华 李娟 楼钶楠 刘梅 胡康丽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3-58,共6页
目的检索并评价心脏起搏器术后患者早期运动康复的相关证据,对其所获取证据进行总结,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护理循证方法确立问题,按照循证检索数据库的“6 S”分类模型,检索与“心脏起搏器术后早期运动康复”相关证据,证据包括... 目的检索并评价心脏起搏器术后患者早期运动康复的相关证据,对其所获取证据进行总结,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护理循证方法确立问题,按照循证检索数据库的“6 S”分类模型,检索与“心脏起搏器术后早期运动康复”相关证据,证据包括临床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和证据总结,并由2名完成循证护理培训的研究员对纳入文献独立评价,同时对遴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结果共纳入证据文献6篇,包括临床指南1篇,专家共识4篇、系统评价1篇,并对证据进行汇总,最终总结了16条最佳证据。证据内容包括运动前评估、运动计划、运动开始指征、运动监督、运动方式及强度、出院指导6个主题。结论心脏起搏器术后患者开展早期运动康复,需要专业康复团队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估:包括临床综合症状的评估和起搏器功能的评估,同时借助专业的辅助工具,对康复过程进行安全监测,采用渐进方式逐步增加锻炼强度以期降低术后并发症,确保早期运动康复的安全性,从而提升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早期运动康复 最佳证据 循证护理
下载PDF
脂蛋白a和同型半胱氨酸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影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玉平 魏芹 +3 位作者 徐卫峰 王英 陈治奎 楼钶楠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97-600,共4页
目的 探讨脂蛋白a[Lp(a)]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接受PCI术并随访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临床资料.根据ISR诊断标准随机选... 目的 探讨脂蛋白a[Lp(a)]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接受PCI术并随访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临床资料.根据ISR诊断标准随机选取ISR患者102例(ISR组),未发生ISR患者101例(无ISR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p(a)和Hcy是否为PCI术后ISR的危险因素.结果 ISR组、无ISR组术后随访时Lp(a)分别为(0.28±0.23)g/L、(0.15±0.0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P<0.01);Hcy分别为(16.35±11.12)μmol/L、(10.37±3.3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0,P<0.01),表明Lp(a)和Hcy水平与PCI术后ISR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Lp(a)(OR=842.679,95%CI=31.117~22820.459,P<0.01)和Hcy(OR=1.248,95%CI=1.130~1.379,P<0.01)是PCI术后ISR的危险因素.结论 Lp(a)和Hcy是PCI术后ISR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A 同型半胱氨酸 支架内再狭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
下载PDF
银杏叶片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姚海艇 楼钶楠 张立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52-254,共3页
目的探究银杏叶片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后血脂水平以及斑块面积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48例。联... 目的探究银杏叶片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后血脂水平以及斑块面积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48例。联合组给予银杏叶片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常规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血脂水平及斑块面积,并应用统计方式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联合组性别、平均年龄、收缩压、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以及吸烟史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联合组与常规组TC、TG、LDL-C、HDL-C及颈动脉斑块面积水平比较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TC、TG、LDL-C、HDL-C及颈动脉斑块面积优于常规组,比较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及银杏叶片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可有效改善血脂代谢异常,缩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中西医结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银杏叶片 辛伐他汀 斑块面积 血脂
下载PDF
起搏器术后早期康复运动最佳证据应用的审查指标制定及障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叶灵晓 陈芳芳 +6 位作者 胡雁 郑亚华 毛丽娜 楼钶楠 刘梅 胡康丽 汪莉莉 《护士进修杂志》 2022年第13期1176-1181,共6页
目的全面评估起搏器术后早期康复运动证据临床应用的现状,分析其障碍因素,为证据的临床转化提供参考。方法以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为理论框架,确定临床护理问题,进行文献检索、评价并汇总证据,制定审查指标及审查方法;根据基线审查结果... 目的全面评估起搏器术后早期康复运动证据临床应用的现状,分析其障碍因素,为证据的临床转化提供参考。方法以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为理论框架,确定临床护理问题,进行文献检索、评价并汇总证据,制定审查指标及审查方法;根据基线审查结果进行障碍因素分析,制定对策。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8条最佳证据,制定15条审查指标,其中仅3条指标依从率为100%;采用i-PARIHS概念框架对审查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主要障碍因素:起搏器术后早期康复制度及流程缺乏、医护人员对于循证知识及起搏器术后早期康复知识培训不足、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变革造成工作量增加但人员配备不足。主要促进因素:国家政策及医院政策支持,领导者们变革理念强、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信任度较高、团队协作能力好及护理人员的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等。实施相应对策后,15条审查指标中13条依从率为100%。结论起搏器术后早期康复运动证据与临床实践尚存在较大差距,科学、全面评估实践中的障碍与促进因素,并给予相应的对策,可以有效促进证据在临床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 心脏康复 审查指标 障碍因素 证据转化 循证护理
下载PDF
残余胆固醇对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玉平 魏芹 +4 位作者 徐卫峰 岑泽民 陈治奎 楼钶楠 周军波 《心电与循环》 2022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目的探讨残余胆固醇(Remnant-C)对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IS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1980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术后1年根据冠状动脉ISR的诊断标准采... 目的探讨残余胆固醇(Remnant-C)对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IS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1980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术后1年根据冠状动脉ISR的诊断标准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再狭窄组100例和未狭窄组100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ISR的危险因素。结果再狭窄组的Remnant-C水平为(0.48±0.23)mmol/L,高于未狭窄组的(0.31±0.23)mmol/L(P<0.01),再狭窄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B(ApoB)、糖化血红蛋白(HbA)及SYNTAX评分均高于未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Remnant-C和LP(a)是冠状动脉ISR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Remnant-C可为PCI术后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有价值的数据,避免ISR及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胆固醇 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临床分析
19
作者 林玉平 陈治奎 +5 位作者 楼钶楠 徐卫峰 徐光泽 关海旺 胡万英 周建庆 《现代实用医学》 2022年第6期757-760,共4页
目的评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疗效。方法35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TAVR治疗,分析手术即刻和术后1年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自膨式瓣膜。35例患者主动脉瓣跨瓣压差均明显下降,术中经食道超... 目的评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疗效。方法35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TAVR治疗,分析手术即刻和术后1年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自膨式瓣膜。35例患者主动脉瓣跨瓣压差均明显下降,术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验证无主动脉瓣狭窄,其中1例患者有瓣周瘘,即刻给予瓣中瓣治疗,术中球囊预扩张时采用双侧颈动脉按压保护,未出现脑梗死等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患者1年后随访的主动脉瓣狭窄明显改善,平均跨瓣压差下降,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下降,纽约心功能分级减少,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下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左室射血分数和6min步行试验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TAVR治疗高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中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心脏瓣膜病
下载PDF
Kounis综合征临床分析
20
作者 陈来江 楼钶楠 廉姜芳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第9期1179-1181,共3页
目的探讨Kounis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新病例和近1年内Kounis综合征案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例Kounis综合征患者临床以过敏症状合并胸闷胸痛症状较为常见,绝大部分患者伴随心肌酶谱升高及心电图ST-T改... 目的探讨Kounis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新病例和近1年内Kounis综合征案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例Kounis综合征患者临床以过敏症状合并胸闷胸痛症状较为常见,绝大部分患者伴随心肌酶谱升高及心电图ST-T改变。冠状动脉造影提示急性心肌梗死7例,冠状动脉痉挛4例,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根据具体病情选择性予以抗过敏、抗凝、抗血小板、降脂、改善冠状动脉痉挛等治疗、必要时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及高级生命支持等治疗。最终12例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Kounis综合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识别并妥善治疗是改善临床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反应 冠状动脉痉挛 急性冠脉综合征 Kounis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