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煎煮时间对三果汤化学成分及抗疲劳作用的影响
1
作者 邓璇 仇敏 +5 位作者 黄浩洲 樊三虎 张定堃 罗传红 韩丽 林俊芝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7期1212-1221,共10页
探究煎煮时间对三果汤成分转化及抗疲劳作用的影响。采用HPLC法跟踪煎煮过程中三果汤的成分变化,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筛选出12个差异成分,其中已鉴定的有7个,它们在煎煮过程中... 探究煎煮时间对三果汤成分转化及抗疲劳作用的影响。采用HPLC法跟踪煎煮过程中三果汤的成分变化,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筛选出12个差异成分,其中已鉴定的有7个,它们在煎煮过程中的含量变化为:没食子酸、诃子次酸增加,诃子酸、诃黎勒酸、没食子酸乙酯、鞣花酸降低,柯里拉京先增加后降低。抗疲劳评价实验中,小鼠游泳时间及11种疲劳相关指标测定结果显示,煎煮时间越长,三果汤抗疲劳能力越强。差异化合物中与抗疲劳药效相关性最大的为没食子酸和诃子次酸。说明煎煮会促使三果汤大分子鞣质水解成没食子酸和诃子次酸,且这种水解有利于抗疲劳作用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果汤 煎煮时间 多酚 水解 抗疲劳
下载PDF
中药保健食品研发中生产工艺研究思路与方法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樊三虎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45-1246,共2页
关键词 保健食品 工艺 探讨
下载PDF
益生菌益生元复合制剂对头孢曲松引起的肠道菌群及免疫异常改善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蒋丰岭 郭佳汶 +6 位作者 程如越 沈曦 杜志琳 樊三虎 刘海燕 李鸣 何方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84-890,共7页
目的探究由乳双歧杆菌HN019、乳双歧杆菌V9与益生元共同组成的益生菌、益生元复合制剂对头孢曲松引起的小鼠免疫异常以及肠道菌群失调的改善效果。方法45只四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头孢曲松以及头孢曲松+益... 目的探究由乳双歧杆菌HN019、乳双歧杆菌V9与益生元共同组成的益生菌、益生元复合制剂对头孢曲松引起的小鼠免疫异常以及肠道菌群失调的改善效果。方法45只四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头孢曲松以及头孢曲松+益生菌复合制剂30d后,检测受试小鼠的体重、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分析脾脏细胞中免疫細胞因子的mRNA表达、用RT-qPCR和高通量测序技術检测粪便双歧杆菌含量以及粪便细菌的构成。结果头孢曲松+复合制剂组受试小鼠体重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头孢曲松组脾脏IL-10 mRNA表达量有下降趋势,头孢曲松+益生菌复合制剂组受试小鼠脾脏IL-10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头孢曲松组(P<0.05)。头孢曲松组受试小鼠粪便双歧杆菌含量有下降趋势,头孢曲松+益生菌复合制剂组受试小鼠粪便双歧杆菌含量显著高于头孢曲松组(P<0.05)。头孢曲松组和头孢曲松+复合制剂组与空白组相比,受试小鼠α-多样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头孢曲松组拟杆菌门减少,厚壁菌门和肠球菌属增多。头孢曲松+复合制剂组与头孢曲松组相比,受试小鼠厚壁菌门与肠球菌属的相对丰度减少,放线菌门增加。结论头孢曲松可导致宿主免疫功能异常,肠道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减少,肠道菌群整体结构紊乱。益生菌、益生元复合制剂可通过促进抗炎因子的产生改善了宿主免疫功能,并通过增加双歧杆菌和减少某些致病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头孢曲松导致的宿主肠道菌群异常、促进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曲松 益生菌 肠道菌群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余甘子加工沉淀固废物中活性成分鉴定与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格菲 谭庆刍 +6 位作者 林俊芝 罗传红 樊三虎 曹志坚 张定堃 黄浩洲 韩丽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9期2699-2704,共6页
目的:研究余甘子鲜汁沉淀物的化学组成与资源化物质鞣花酸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收集余甘子鲜汁沉淀物,采用能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分析余甘子鲜汁沉淀物的化学... 目的:研究余甘子鲜汁沉淀物的化学组成与资源化物质鞣花酸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收集余甘子鲜汁沉淀物,采用能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分析余甘子鲜汁沉淀物的化学成分;以鞣花酸含量为指标,分别采用醇提法、酶提法、碱溶酸沉法对鞣花酸进行提取纯化,且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筛选提取工艺。结果:红外分析表明,余甘子鲜汁沉淀物具有C、O元素,苯环、酚羟基等基本结构;UPLC-Q-TOF-MS结果表明,沉淀物的主要成分为鞣花酸、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且鞣花酸占比最高,为39.91%;提取工艺优化结果显示,碱溶酸沉法为较优工艺,进一步优化后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40、NaOH浓度2%、超声提取时间20 min,该条件下得到的提取物中鞣花酸含量为47.38%,纯度为94.22%。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鞣花酸提取物粉末中有大量柱状结晶,推测为鞣花酸分子平面聚合形成。结论:余甘子鲜汁沉淀物中鞣花酸天然丰度高,可作为鞣花酸天然来源途径之一。所得到的鞣花酸提取纯化工艺步骤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较低、含量及纯度较高,适宜用于余甘子鲜汁固废物中鞣花酸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固废物 鞣花酸 提取纯化 工艺优化 含量测定 质谱分析 绿色生产
下载PDF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的余甘子挥发性成分分析及抗仓储害虫作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浩洲 张定堃 +6 位作者 李梦琪 谭鹏 包晓明 莫太刚 樊三虎 韩丽 林俊芝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9期2681-2691,共11页
目的:对余甘子挥发性成分进行富集分析,并评价其抗虫作用。方法:采用CO_(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制备余甘子精油,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HS-SPMEGC-QQQ-MSMS)技术构建了余甘子气味成分谱(OCS)和气味强度特征谱(OIC... 目的:对余甘子挥发性成分进行富集分析,并评价其抗虫作用。方法:采用CO_(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制备余甘子精油,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HS-SPMEGC-QQQ-MSMS)技术构建了余甘子气味成分谱(OCS)和气味强度特征谱(OICS),对比余甘子药材粉末与精油的挥发性物质组成差异。在封闭空间内研究余甘子药材及精油对药材甲、咖啡豆象、米象、印度谷蛾等仓储害虫死亡率、进食率和趋避作用的影响。结果:药材和精油成分基本一致,但药材中小分子酸类等成分含量更高。余甘子药材与精油均对进食率影响不大,但能提高昆虫死亡率,趋避作用明显,且余甘子精油驱虫效果更强。结论:余甘子药材和精油具有一定的驱虫作用,乙酸乙酯、芳樟醇、α-松油醇等可能是其抗虫主要物质基础。本文首次报道了余甘子的抗虫作用,为余甘子精油的综合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精油 仓储害虫 抗虫 挥发性成分 超临界萃取 气味强度特征谱
下载PDF
柯里拉京对照品的制备及其结构鉴定 被引量:2
6
作者 郑有德 陈小红 +4 位作者 莫太刚 樊三虎 骆学庆 孟伦秀 张定堃 《中南药学》 CAS 2022年第2期359-361,共3页
目的制备柯里拉京对照品并鉴定其结构。方法采用叶下珠属植物叶下珠,加水煎煮浸提,滤过,滤液分别通过D101大孔吸附树脂、Diaion HP大孔吸附树脂、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吸附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加入乙腈(50%~60%)反复重结晶... 目的制备柯里拉京对照品并鉴定其结构。方法采用叶下珠属植物叶下珠,加水煎煮浸提,滤过,滤液分别通过D101大孔吸附树脂、Diaion HP大孔吸附树脂、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吸附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加入乙腈(50%~60%)反复重结晶得到类白色结晶。经过纯度分析、含量分析及波谱分析对该结晶进行确证。结果本工艺提取收率可达0.8%。制备所得柯里拉京产品纯度高(99.9%以上),且易于实现产业化放大。结论该物质符合中药化学检验用对照品的相关要求,可作为含柯里拉京成分的药材及其制剂质量控制以及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用的化学对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里拉京 对照品 结构鉴定
下载PDF
基于多酚质量传递规律视角下的余甘子质量标准研究思路 被引量:1
7
作者 仇敏 谢慧娟 +5 位作者 罗传红 李格菲 张定堃 樊三虎 黄浩洲 林俊芝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9期2705-2710,2717,共7页
余甘子是我国西南地区特色药食同源品种。目前,余甘子质控标准国际上可参考的主要有《英国药典》《印度药典》《香港中药材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主要以没食子酸和鞣花酸为评价指标。然而,作为余甘子重要药效物质基础的多酚(... 余甘子是我国西南地区特色药食同源品种。目前,余甘子质控标准国际上可参考的主要有《英国药典》《印度药典》《香港中药材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主要以没食子酸和鞣花酸为评价指标。然而,作为余甘子重要药效物质基础的多酚(鞣质)在贮藏和加工过程中具有特殊的转化与传递规律。现有质量评价方法仅以没食子酸和鞣花酸作为评价指标,难以合理有效评价余甘子的质量。为此,本文基于余甘子多酚成分转化传递规律,结合余甘子应用现状及现有余甘子药典标准,对余甘子质量标准研究思路与制定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质量标准 没食子酸 鞣花酸 质量传递规律
下载PDF
三勒浆安全性评价及功能作用研究
8
作者 莫太刚 樊三虎 +6 位作者 郑有德 陈小红 孟伦秀 骆学庆 张立实 黄辉 张定堃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9期2711-2717,共7页
目的:评价保健食品三勒浆安全性及其抗疲劳、免疫调节和耐缺氧的功能。方法:通过急性毒性实验、30 d喂养实验、微生物回复突变埃姆斯(Ames)实验、小鼠微核实验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对三勒浆进行安全性毒理学评价。通过负重游泳实验、血清... 目的:评价保健食品三勒浆安全性及其抗疲劳、免疫调节和耐缺氧的功能。方法:通过急性毒性实验、30 d喂养实验、微生物回复突变埃姆斯(Ames)实验、小鼠微核实验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对三勒浆进行安全性毒理学评价。通过负重游泳实验、血清尿素氮含量、肝糖原含量、血乳酸含量测定,研究三勒浆的抗疲劳作用;通过迟发性变态反应(足趾增厚法)、血清溶血素测定(血凝法)、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半体内法)、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测定,研究三勒浆的免疫调节作用;通过常压耐缺氧实验、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及亚硝酸钠中毒存活实验,研究三勒浆的耐缺氧作用。结果:三勒浆对小鼠和大鼠的经口半数致死剂量都大于21.5 mL/kg,急性毒性属实际无毒(级);大鼠30 d喂养实验的无作用剂量大于10.0 mL/kg;3项遗传毒性实验均为阴性结果。三勒浆灌胃30 d,可显著延长各剂量组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降低血清尿素氮与乳酸水平,提高肝糖原含量,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三勒浆灌胃25 d,各剂量能提高小鼠溶血素抗体积数,中剂量、高剂量能提高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能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表明三勒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耐缺氧实验结果表明三勒浆可显著提高小鼠的急性脑缺血性缺氧时间,亚硝酸钠中毒小鼠的存活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表明三勒浆具有耐缺氧作用。结论:三勒浆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确切的抗疲劳、免疫调节和耐缺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勒浆 安全性 抗疲劳 免疫调节 耐缺氧
下载PDF
中药口服液中鞣花酸分子稳定储存的制剂学机制与调控策略 被引量:13
9
作者 黄浩洲 林俊芝 +6 位作者 魏夕川 马鸿雁 刘海燕 樊三虎 邹文铨 韩丽 张定堃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37-745,共9页
鞣花酸普遍存在于植物中,被认为是具有开发潜力的抗氧化与抗肿瘤候选药物。但鞣花酸极易沉淀,如何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一直是制药行业关注的问题。本课题组偶然发现,三勒浆口服液在低温条件下储存稳定性非常优异,鞣花酸呈现"低温易溶&... 鞣花酸普遍存在于植物中,被认为是具有开发潜力的抗氧化与抗肿瘤候选药物。但鞣花酸极易沉淀,如何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一直是制药行业关注的问题。本课题组偶然发现,三勒浆口服液在低温条件下储存稳定性非常优异,鞣花酸呈现"低温易溶"的反常现象。为揭示其科学原理,讨论相应的调控策略,本文将该口服液分别在高、中和低3种温度下储存3个月,采用沉淀量、上清液-沉淀HPLC化学轮廓、沉淀形貌和物理相态综合表征等分析方法系统追踪调查存放过程中口服液成分与相态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低温下的沉淀量仅为室温1/3,温度升高,沉淀量急剧增加。上清液-沉淀物HPLC分析发现鞣花酸沉淀来源于化学降解与物理沉降两条途径。化学降解与诃黎勒酸、柯里拉京等水解鞣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生鞣花酸有关。物理沉降与升温后多酚胶体缔合度与黏度降低有关。该研究阐释了中药液体制剂中鞣花酸稳定机制,为含鞣花酸制剂的高效利用及澄清度改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鞣花酸 中药 口服液 澄清度 胶体 化学沉淀
原文传递
药食同源品种余甘子综合开发利用策略与思路 被引量:30
10
作者 黄浩洲 冉飞 +7 位作者 谭庆刍 张定堃 李梦琪 樊三虎 谭鹏 裴瑾 韩丽 林俊芝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34-1042,共9页
余甘子是极具特色的传统药材及药食同源品种,具有丰富的品种资源和较高的开发价值,是目前我国扶贫重点品种。随着近年余甘子加工产业的逐渐兴盛,为充分开发和利用余甘子资源、促进产业升级,该文系统介绍了余甘子综合开发利用现状,探讨... 余甘子是极具特色的传统药材及药食同源品种,具有丰富的品种资源和较高的开发价值,是目前我国扶贫重点品种。随着近年余甘子加工产业的逐渐兴盛,为充分开发和利用余甘子资源、促进产业升级,该文系统介绍了余甘子综合开发利用现状,探讨了余甘子产业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并从栽培选育、等级划分、品质评价到废弃物再生利用等方面提出了余甘子综合开发利用策略及产业模式,为推动我国余甘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药食同源 综合开发
原文传递
基于UPLC-Q-TOF-MS^E技术的三勒浆口服液上清液及沉淀部分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黄浩洲 仇敏 +7 位作者 唐进法 李梦琪 刘海燕 樊三虎 谭鹏 韩丽 林俊芝 张定堃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43-151,共9页
目的:分析三勒浆口服液上清液和沉淀部分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建立其质量标准与沉淀控制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使用UPLC-Q-TOF-MSE技术分别对分离后的上清液及沉淀部分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 目的:分析三勒浆口服液上清液和沉淀部分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建立其质量标准与沉淀控制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使用UPLC-Q-TOF-MSE技术分别对分离后的上清液及沉淀部分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选择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1 min,2%B;1~2 min,2%~5%B;2~4 min,5%~7%B;4~6 min,7%~24%B;6~10 min,24%~42%B;10~12 min,42%~54%B;12~15 min,54%~76%B;15~18 min,76%~100%B),流速0.3 mL·min^-1,柱温30℃,进样量2μL。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模式下使用时间依赖型MSE方式采集样品质谱数据,采集范围m/z 50~1200(上清液)和m/z 50~3000(沉淀),通过对采集数据的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质谱裂解碎片进行比对后鉴定化学成分。结果:在三勒浆口服液上清液中共鉴定了61个化合物,包括鞣质类、酚酸类、黄酮类、氨基酸类、有机酸类、脂肪酸类等;沉淀中共鉴定了15个化合物,包括鞣质类、酚酸类、黄酮类、脂肪酸类等。结论:三勒浆口服液的水解鞣质可能是该制剂潜在的沉淀物质基础,其沉淀物很可能是以鞣花酸和鞣红为主构成的复杂沉淀。建立的UPLC-Q-TOF-MSE可快速、全面地分析三勒浆口服液的化学成分,可为其物质基础、沉淀机制及质量控制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勒浆 口服液 沉淀 多酚 鞣质 鞣花酸 鞣红
原文传递
基于专利视角的余甘子全产业链开发现状分析与评述 被引量:11
12
作者 仇敏 黄浩洲 +6 位作者 林俊芝 谭鹏 刘海燕 樊三虎 许润春 韩丽 张定堃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355-3364,共10页
余甘子为大戟科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的干燥成熟果实,是颇具特色的中藏药特色药材、药食同源品种,具有大品种培育潜力与开发价值。我国余甘子专利数量多,近年来申请活跃,在食品与饮品方面占有优势,下游产品开发较为丰富,但产... 余甘子为大戟科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的干燥成熟果实,是颇具特色的中藏药特色药材、药食同源品种,具有大品种培育潜力与开发价值。我国余甘子专利数量多,近年来申请活跃,在食品与饮品方面占有优势,下游产品开发较为丰富,但产业链上游专利保护薄弱,专利转化率低且专利申请基础研究薄弱。因此,应加强产业链上、中游的技术突破与技术保护,同时提高专利质量,提升余甘子品种地位,产学研协同,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于Incopat全球专利数据库,运用专利分析方法与SWOT分析方法相结合模型,分析余甘子产业链国内外专利申请现状与发展趋势,以期为余甘子在新时代的开发利用、产业链专利布局及相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产业链 专利分析 SWOT 现状与趋势
原文传递
余甘子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被引量:27
13
作者 黄浩洲 陈敬财 +8 位作者 张定堃 李梦琪 鲜沁赤 樊三虎 谭鹏 毛万敏 林凤 林俊芝 韩丽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5533-5544,共12页
余甘子是极具特色的药材及药食同源品种,具有较高的培育潜力与开发价值。我国余甘子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福建、广东和广西等地,具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之效。余甘子在我国中医药临床中广泛应用,在藏族、维吾尔族、... 余甘子是极具特色的药材及药食同源品种,具有较高的培育潜力与开发价值。我国余甘子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福建、广东和广西等地,具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之效。余甘子在我国中医药临床中广泛应用,在藏族、维吾尔族、彝族和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用药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余甘子主要含有酚酸类、鞣质类、萜烯类、甾醇类、脂肪酸类、黄酮类、氨基酸类等化合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余甘子具有抗氧化、抗癌、降血脂、保肝、抗菌、抗炎和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活性。该文从本草考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几个方面对余甘子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根据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概念,从生源途径、化学成分特有性和可测性、药效、药性、临床新用途、药食同源特性及多酚成分转化等方面,对余甘子质量标志物进行了预测分析,以期为其质量控制、质量评价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质量标志物 研究进展 没食子酸
原文传递
多酚类液体制剂精细制造关键:多元沉淀形成原理与稳态重构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浩洲 冉飞 +7 位作者 林俊芝 李梦琪 邹文铨 樊三虎 杨明 许润春 韩丽 张定堃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53,共9页
植物多酚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与应用前景,是天然产物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多酚液体制剂具有特殊的物理相态与复杂的化学组成,在研制、生产及上市后均存在稳定性差、易产生沉淀的共性问题,是制约多酚液体制剂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以植物多... 植物多酚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与应用前景,是天然产物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多酚液体制剂具有特殊的物理相态与复杂的化学组成,在研制、生产及上市后均存在稳定性差、易产生沉淀的共性问题,是制约多酚液体制剂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以植物多酚液体制剂多元沉淀机制研究为例,探讨了多酚类液体制剂沉淀物是什么、沉淀如何形成、沉淀能否控制,以及三条沉淀途径的相互作用规律,并提出了鞣质酸水解与儿茶素类非酶氧化聚合反复诱导缔合胶体聚沉的不稳定机制模型。科学阐释了多酚溶液体系中的复杂理化变化过程及其诱导体系不稳定的微观机制,提出了多酚液体制剂稳态重构的工艺思路,有利于形成多酚液体制剂沉淀机制及控制方法的共性规律,这对于促进多酚类液体制剂的精细制造与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具有一定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 液体制剂 胶体 精细制造 沉淀 自组装
原文传递
余甘子回流过程中鞣质转化及药典含量测定方法合理性探讨 被引量:16
15
作者 黄浩洲 魏夕川 +4 位作者 林俊芝 谭鹏 樊三虎 韩丽 张定堃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81-587,共7页
目的揭示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余甘子加热回流提取供试品制备过程中成分转化现象,研究其转化机制,提出新的供试品制备方法并进行提取工艺参数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对回流过程中余甘子中多种鞣质成分变化进行跟踪,并制备模... 目的揭示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余甘子加热回流提取供试品制备过程中成分转化现象,研究其转化机制,提出新的供试品制备方法并进行提取工艺参数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对回流过程中余甘子中多种鞣质成分变化进行跟踪,并制备模型溶液揭示其转化机制,使用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余甘子项下方法跟踪余甘子提取过程没食子酸含量变化,采用超声提取作为新的提取方法并进行方法学优化。结果指纹图谱结果显示,回流过程中诃黎勒酸、柯里拉京、没食子儿茶素等呈明显下降趋势,没食子酸、诃子次酸与鞣花酸则有明显上升趋势;模型溶液结果显示,在水解过程中,柯里拉京水解生成没食子酸和鞣花酸,而诃黎勒酸首先产生1分子柯里拉京和1分子的诃子次酸,柯里拉京则继续水解生成鞣花酸和没食子酸;药典回流提取法跟踪调查显示,随回流时间增加,没食子含量不断增加。超声提取的最佳优化结果为提取时间20min,提取功率300 W,溶媒用量30 m L,提取次数1次。结论余甘子加热回流过程中所含的水解鞣质如诃黎勒酸、柯里拉京等受热水解会导致所检测的没食子酸含量偏高,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采用超声提取可抑制鞣质的水解,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水解鞣质 没食子酸 质量控制 回流提取 超声提取
原文传递
去核对余甘子药材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罗传红 黄胜杰 +8 位作者 胡琪琪 谭鹏 苟桦梅 魏夕川 黄浩洲 樊三虎 林俊芝 张定堃 韩丽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7-156,共10页
目的:通过化学分析和体外试验考察余甘子果核、果肉间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差异,探究果核对余甘子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基于现有数据库对余甘子与去核余甘子(余甘子肉)进行文献、药材标准、市场调研;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 目的:通过化学分析和体外试验考察余甘子果核、果肉间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差异,探究果核对余甘子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基于现有数据库对余甘子与去核余甘子(余甘子肉)进行文献、药材标准、市场调研;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Q-Orbitrap HRMS)技术对果核、果肉进行化学成分鉴定,流动相选择0.1%甲酸水溶液(A)和甲醇(B)梯度洗脱(0~25 min,5%B;25~30 min,5%~95%B;30~35 min,95%~5%B),流速0.2 mL·min-1;选择加热电喷雾离子源(HESI),正、负离子模式检测,扫描范围m/z 100~1500。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余甘子果核、果肉中没食子酸、柯里拉京、诃黎勒酸和鞣花酸的含量,流动相甲醇(A)-0.05%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6 min,5%A;6~15 min,5%~7%A;15~20 min,7%~15%A;20~25 min,15%~21%A;25~31 min,21%~22%A;31~41 min,22%A;41~47 min,22%~28%A;47~51 min,28%~32%A;51~57 min,32%~38%A;57~70 min,38%~45%A;70~80 min,45%~65%A;80~85 min,65%~5%A),检测波长270 nm。通过滤纸片法考察余甘子果核、果肉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运用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比较余甘子果核、果肉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从余甘子果核、果肉中共鉴定出了47种化合物,主要包括鞣质类、黄酮类、酚酸类、脂肪酸类、氨基酸类、有机酸类、糖及糖苷类化合物,大部分有效成分主要集中在果肉,果核中脂肪酸类成分占比较高。HPLC含量测定结果显示20批余甘子药材果肉中没食子酸、柯里拉京、诃黎勒酸、鞣花酸等多酚类化合物含量远远高于果核;抗菌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余甘子果核均不具有抗菌作用;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结果表明果核[半抑制浓度(IC50)=199.632 mg·L^(-1)]的抗氧化作用远小于果肉(IC50=12.688 mg·L^(-1))。结论:从多酚含量与抗菌、抗氧化活性来看,古代和现今采用余甘子肉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这可能是为了去除余甘子质次部分,以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鉴于余甘子果核占比较大,且含有较高的脂肪酸等成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是否去核使用还有待于深入研究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去核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抗菌 抗氧化 中药材
原文传递
基于pH调控多酚-唾液蛋白结合作用的三果汤含片涩味掩蔽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玉 谢兴亮 +6 位作者 刘俊 韩丽 林俊芝 樊三虎 莫太刚 张定堃 韩雪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3953-3961,共9页
目的通过多酚-唾液蛋白络合作用的涩味形成关键机制,建立pH调控两者结合能力的三果汤含片涩味掩蔽新方法。方法采用荧光淬灭光谱法测定不同pH条件(2.5、3.5、4.5、5.5、6.5)下三果汤提取物与β-酪蛋白的相互作用。调节三果汤提取物pH至... 目的通过多酚-唾液蛋白络合作用的涩味形成关键机制,建立pH调控两者结合能力的三果汤含片涩味掩蔽新方法。方法采用荧光淬灭光谱法测定不同pH条件(2.5、3.5、4.5、5.5、6.5)下三果汤提取物与β-酪蛋白的相互作用。调节三果汤提取物pH至最佳条件,制备三果汤掩味含片。以电子舌涩味量化方法和志愿者视觉模拟量表法(visualanalogue scale,VAS)评价掩味效果。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纸片扩散法评价含片的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结果荧光淬灭光谱测得三果汤提取物在pH 4.5时与β-酪蛋白的结合能力最弱,调节提取物pH至4.5制备三果汤掩味含片。掩味含片的涩度明显弱于原片;没食子酸的溶出度与原片基本一致;掩味含片的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仅受到轻微影响。结论基于pH调控的多酚涩味掩蔽方法可行,解决了三果汤含片涩味突出的品质缺陷,对于多酚类中药口含片的涩味掩蔽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果汤含片 涩味 掩味 pH调控 多酚-唾液蛋白结合作用 荧光淬灭光谱法 Β-酪蛋白 电子舌 视觉模拟量表法 DPPH自由基 纸片扩散法 抗氧化 抑菌 没食子酸 溶出度
原文传递
余甘子药材表面白霜的化学成分及“析霜”科学内涵初探 被引量:3
18
作者 谭庆刍 黄浩洲 +6 位作者 林俊芝 仇敏 李莞 谭鹏 樊三虎 韩丽 张定堃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487-3495,共9页
目的研究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药材表面白霜的化学组成及析霜对其生津作用的影响,以期为余甘子“析霜者佳”的传统认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余甘子药材表面形成的白霜,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UPLC-Q-TOF-M... 目的研究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药材表面白霜的化学组成及析霜对其生津作用的影响,以期为余甘子“析霜者佳”的传统认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余甘子药材表面形成的白霜,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UPLC-Q-TOF-MS分析余甘子药材在贮藏过程中表面形成的白霜的化学成分;采用电子舌(E-tongue)结合志愿者的感官评定,研究药材表面析霜前后生津作用的变化;采用质谱成像技术对余甘子中化合物的含量和空间分布信息进行研究,分析其“析霜”代谢物的可能变化规律。结果扫描电镜观察表明余甘子药材表面析出白霜主要由细小的团簇晶体结构组成,能谱仪分析表明白霜主要为有机物组成,主要含有R-COOH、C-C、C-O等官能团;UPLC-Q-TOF-MS研究发现,白霜的主要成分是小分子有机酸和多酚,如粘酸、柠檬酸、DL-(+)-苹果酸和没食子酸等。感官评价及E-tongue研究发现,表面析霜后,余甘子药材滤液的酸味、涩味和苦味均不同程度增加,生津作用更加明显;质谱成像结果发现随着余甘子的干燥,其内部的DL-(+)苹果酸、没食子酸等成分会发生表面迁移。结论余甘子药材表面白霜主要是小分子有机酸及多酚类物质,“析霜”后酸味、涩味和苦味有所增强,有效成分含量增加,生津与健胃消食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成分变化 析霜 感官评价 粘酸 柠檬酸 DL-(+)苹果酸 没食子酸
原文传递
保健食品试制研究关键点探讨
19
作者 樊三虎 郑有德 《首都医药》 2014年第22期7-7,共1页
目的规范保健食品的试制工作。方法总结保健食品试制各阶段的关键点。结果按照试制阶段分为试制前期工作、物料质量要求与控制、生产试制过程与中间控制、成品质量管理与控制,通过控制各段关键点,规范保健食品的试制工作。结论高标准创... 目的规范保健食品的试制工作。方法总结保健食品试制各阶段的关键点。结果按照试制阶段分为试制前期工作、物料质量要求与控制、生产试制过程与中间控制、成品质量管理与控制,通过控制各段关键点,规范保健食品的试制工作。结论高标准创新工艺规范,提高产品质量的可控性,才能研制出创新型保健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健食品 试制 探讨
原文传递
人参植物饮品的制备工艺与品质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海燕 郑有德 +3 位作者 莫太刚 蒲莲莲 樊三虎 巫彩霞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15,共3页
采用煎煮提取法,以水为溶剂提取人参、枸杞、黄精,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对人参提取液采用γ-环状糊精进行包埋;以感官评价为标准,通过单因素试验进行工艺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该产品为添加人参枸杞黄精提取物0.6%、白砂糖11%、柠檬酸0.... 采用煎煮提取法,以水为溶剂提取人参、枸杞、黄精,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对人参提取液采用γ-环状糊精进行包埋;以感官评价为标准,通过单因素试验进行工艺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该产品为添加人参枸杞黄精提取物0.6%、白砂糖11%、柠檬酸0.33%、柠檬酸钠0.1%等制成的植物饮料,外观形态、色泽、风味、口感均为最佳,符合GB/T 31326《植物饮料》要求。通过加速稳定性试验表明产品品质稳定,可保存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γ-环状糊精 工艺 植物饮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