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拉玛依油田XX地区白碱滩组沉积相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樊文阔 李志鹏 +2 位作者 刘伟伟 随大伟 原园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19-223,共5页
通过岩心观察、岩石薄片鉴定、综合测井、粒度分析等资料,对克拉玛依油田XX地区白碱滩组的沉积特征进行综合研究,认为白碱滩组发育的是一套湖相-曲流河三角洲相沉积体系,鉴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支流间湾、前三角洲泥、浅湖泥和... 通过岩心观察、岩石薄片鉴定、综合测井、粒度分析等资料,对克拉玛依油田XX地区白碱滩组的沉积特征进行综合研究,认为白碱滩组发育的是一套湖相-曲流河三角洲相沉积体系,鉴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支流间湾、前三角洲泥、浅湖泥和浅湖砂坝6种沉积微相。编绘了各时期的沉积相平面图,分析了其展布特征与演化过程,推测该区白碱滩组沉积时期,湖平面经历了先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3个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碱滩组 沉积相 沉积演化 克拉玛依油田
下载PDF
石西地区八道湾组三段辫状河三角洲的识别与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文佳涛 吴爱成 +4 位作者 但玲玲 原园 程文 樊文阔 随大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4-63,共10页
针对前人提出准噶尔盆地腹部石西地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三段为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的观点,笔者根据碎屑岩的结构、沉积构造及砂体的空间展布等特征,认为八道湾组三段是在较强水动力条件下牵引流沉积的产物,其沉积环境应属于辫状河三角洲沉... 针对前人提出准噶尔盆地腹部石西地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三段为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的观点,笔者根据碎屑岩的结构、沉积构造及砂体的空间展布等特征,认为八道湾组三段是在较强水动力条件下牵引流沉积的产物,其沉积环境应属于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通过对研究区八道湾组三段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特征进行综合研究,认为该区辫状河三角洲发育2种亚相和5种微相: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河漫沼泽,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河口砂坝。并分析了其展布特征与演化过程,推测该区八道湾组三段沉积早期湖平面下降,研究区内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中期湖平面继续下降,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晚期湖平面上升,沉积物有所变细。西北部哈拉阿拉特山—德仑山及扎伊尔山物源体系是其主要物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三角洲 曲流河三角洲 沉积特征 沉积演化 石西地区 八道湾组三段
下载PDF
江西九瑞地区钻天山-郎君山地区找矿与成矿预测 被引量:2
3
作者 樊文阔 周贤旭 +2 位作者 孔凡斌 周智勇 安丹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13年第3期185-192,共8页
本文通过对江西九瑞地区钻天山-郎君山一带的地层、岩体、断裂及矿化蚀变等地质特征进行分析,认为该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前景良好。奥陶系灰岩与志留系碎屑岩间的岩性差异面是重点关注的找矿方向,结合物化探证据,认为钻天山-郎君山... 本文通过对江西九瑞地区钻天山-郎君山一带的地层、岩体、断裂及矿化蚀变等地质特征进行分析,认为该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前景良好。奥陶系灰岩与志留系碎屑岩间的岩性差异面是重点关注的找矿方向,结合物化探证据,认为钻天山-郎君山地区应优先进行勘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瑞地区 钻天山-郎君山 成矿预测 奥陶系 志留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XX地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伟伟 吴爱成 +2 位作者 张文成 樊文阔 汪凯明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9年第6期12-14,17,共4页
为了更好的探明准噶尔盆地腹部XX地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的油气潜力,提供老井挖潜的有利区带,通过对研究区内岩心的详细观察、描述,结合录井、测井、地震资料和分析化验资料的综合分析,在充分运用经典沉积学理论的同时,充分运用现代测试... 为了更好的探明准噶尔盆地腹部XX地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的油气潜力,提供老井挖潜的有利区带,通过对研究区内岩心的详细观察、描述,结合录井、测井、地震资料和分析化验资料的综合分析,在充分运用经典沉积学理论的同时,充分运用现代测试和分析手段,对准噶尔盆地腹部下侏罗统三工河组的沉积相特征有了清楚的认识。在研究区三工河组沉积早期,研究区内水体由深变浅,沉积物由细粒的前三角洲进积到以河口砂坝、远砂坝为主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至中期达到高峰,发育以砂砾岩-粗砂岩为主的粗粒辫状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晚期主要发育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工河 辫状河三角洲 正旋回 交错层理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石西地区八道湾组油气潜力分析
5
作者 原园 吴爱成 +2 位作者 樊文阔 随大伟 文佳涛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26-28,279,共3页
石西地区八道湾组已对12口井、21个层位进行了试油,在射孔井段较大的条件下,各井段产液量普遍极低,且无一口井获得工业油气流。在老井油层复查中,共发现6口井有油层,但都位于圈闭边缘或圈闭外。对石西地区八道湾组进行了孔隙度和渗透率... 石西地区八道湾组已对12口井、21个层位进行了试油,在射孔井段较大的条件下,各井段产液量普遍极低,且无一口井获得工业油气流。在老井油层复查中,共发现6口井有油层,但都位于圈闭边缘或圈闭外。对石西地区八道湾组进行了孔隙度和渗透率分析,结果表明八道湾组属于低孔特低渗至特低孔超低渗储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导致油气在储层内的侧向运移不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八道湾组 石西地区 低孔低渗 非均质性
下载PDF
区域超前探查治理技术在推覆体下深部采煤底板灰岩水害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樊文阔 刘鹏 +3 位作者 邵望洋 赵龙 徐洋 闫鹏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9-182,共4页
新集二矿受巨厚推覆体影响,在地面三维地震无法有效查明煤层底板地层埋深和构造发育分布的情况下,充分分析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和突水主控因素,从创新防控理念出发,对传统的地面超前探查治理技术工艺进行集成创新,提出"选层-设计-施工... 新集二矿受巨厚推覆体影响,在地面三维地震无法有效查明煤层底板地层埋深和构造发育分布的情况下,充分分析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和突水主控因素,从创新防控理念出发,对传统的地面超前探查治理技术工艺进行集成创新,提出"选层-设计-施工-判断-治理-评价"一体化的综合工艺流程,在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3个方面有机的紧密结合,动态调整,以达到煤层底板防治水需求。结合工程实例应用,说明治理效果的有效性,在本区及国内其他类似条件地区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超前探查治理技术 推覆体下 深部采煤 底板水害防治
下载PDF
区域超前探查治理技术在推覆体下煤层底板灰岩水害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高生保 樊文阔 +2 位作者 周学年 邵望洋 刘鹏 《煤矿机械》 2022年第5期140-143,共4页
区域超前探查治理技术是近几年推广的有效预防华北型煤田底板灰岩水通过垂向隐伏导水通道突水,防止淹井、淹面等水害事故的新兴技术。新集二矿受巨厚推覆体的影响,三维地震勘探及钻探无法查明地层展布、断层、陷落柱等垂向隐伏导水通道... 区域超前探查治理技术是近几年推广的有效预防华北型煤田底板灰岩水通过垂向隐伏导水通道突水,防止淹井、淹面等水害事故的新兴技术。新集二矿受巨厚推覆体的影响,三维地震勘探及钻探无法查明地层展布、断层、陷落柱等垂向隐伏导水通道,对区域超前探查治理技术在钻探顺层跟进、隐伏构造探查设计、注浆改造工艺及治理效果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工程实例对区域超前探查治理技术在推覆体下深煤层底板高承压水害防治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创新提出“施、判、探、注、评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实践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应对巨厚推覆体影响下的煤层底板高承压奥灰含水对矿井安全开采的威胁,对类似矿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超前探查治理技术 推覆体下 底板水害防治
下载PDF
煤层开采底板水地面超前探查治理效果评价——以安徽淮南新集煤矿2301采区1煤组为例
8
作者 周学年 邵望洋 +3 位作者 吴东 赵璞 樊文阔 张昊然 《中国煤炭地质》 2022年第S01期117-120,共4页
为进一步查明治理区域内可能存在的导水构造,阻断奥陶系灰岩水通过垂向隐伏导水通道进入矿井,为此新集矿开展以探查垂向隐伏导(含)水通道为目的的1煤组开采底板灰岩水地面超前区域探查治理工作。为对2301采区(局部块段)底板灰岩地面超... 为进一步查明治理区域内可能存在的导水构造,阻断奥陶系灰岩水通过垂向隐伏导水通道进入矿井,为此新集矿开展以探查垂向隐伏导(含)水通道为目的的1煤组开采底板灰岩水地面超前区域探查治理工作。为对2301采区(局部块段)底板灰岩地面超前区域探查治理效果进行评价,通过钻孔轨迹、探查评价、注浆治理评价三个项目采用权重得分方法,综合得出了地面区域治理效果良好。井下钻探、物探及巷道实际揭露验证说明了地面超前区域探查治理工程效果评价良好,证实了评价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探查治理 1煤组底板灰岩水 隐伏导水通道 效果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