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明高僧《四书》诠释文献考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樊沁永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9,共7页
晚明儒佛会通是中华文化整合的又一次高峰,而在这个宏大的文化思潮中,高僧群体解释儒家典籍《四书》文本尤为引人注目。《四书》经由朱熹章句集注之后,升格为儒家新兴经典,通过精英讲学、科举选拔、民间教学等方式普及甚广。但由于朱熹... 晚明儒佛会通是中华文化整合的又一次高峰,而在这个宏大的文化思潮中,高僧群体解释儒家典籍《四书》文本尤为引人注目。《四书》经由朱熹章句集注之后,升格为儒家新兴经典,通过精英讲学、科举选拔、民间教学等方式普及甚广。但由于朱熹严格批判佛老的思想,也使得佛教遭遇了理论上的挑战。时至晚明,学风败坏,儒佛两家均受到重大影响。佛教在重建良好宗风的过程中也主动融摄儒家思想,在《四书》文本上有多样化的诠解,为传统儒家四书学打开了一个新的面向,体现了佛解《四书》的共同特点。本文对晚明佛教解释《四书》的文献进行全面考察,通过诠释体例分类及宗趣分析,初步介绍这一学界尚未全面且充分关注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佛教 《四书》 儒佛会通
下载PDF
儒家精神哲学的圣贤之维--“君子不器”朱注研读札记 被引量:2
2
作者 樊沁永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52-57,共6页
朱熹对《论语》的学习和注释终其一生,《论孟精义》《四书或问》《四书章句集注》和《朱子语类》中保留的研读记录非常丰富地呈现了朱熹《论语》的教学心得。文章以“君子不器”章为核心文本,主要考察前三部作品中的相关诠释,从中引出... 朱熹对《论语》的学习和注释终其一生,《论孟精义》《四书或问》《四书章句集注》和《朱子语类》中保留的研读记录非常丰富地呈现了朱熹《论语》的教学心得。文章以“君子不器”章为核心文本,主要考察前三部作品中的相关诠释,从中引出朱注诠释的关键,并尝试通过徐梵澄先生精神哲学的视角,加以合理的说明。文章补充理学家群体的其他进路,力求呈现儒家精神哲学的圣贤定义对君子定义的重要澄清意义,从证成的意义上确认君子的意涵是实践的必然需求。确认圣贤如果脱离了道统谱系的现实维度,则会失之空泛,当下处境中的儒学如何重建君子人格,需要从经典的诠释中重新确立儒家对人的定义,特别是转化意义上的终生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圣贤 朱熹 君子 精神哲学
下载PDF
佛学现代转型的探索——评程恭让教授《佛典汉译、理解与诠释研究——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为中心》
3
作者 樊沁永 《佛学研究》 CSSCI 2022年第1期359-363,共5页
无论是当代佛教的生存和发展,还是佛学的研究和义理的生成,佛学的现代转型都是当代佛教被抛到现代处境之中不得不面对的基本问题。并且,佛学更多需要面对的是全球化视野下的佛教处境,不再是相对封闭时空中有限的文化交流格局。从文化哲... 无论是当代佛教的生存和发展,还是佛学的研究和义理的生成,佛学的现代转型都是当代佛教被抛到现代处境之中不得不面对的基本问题。并且,佛学更多需要面对的是全球化视野下的佛教处境,不再是相对封闭时空中有限的文化交流格局。从文化哲学角度切入,在跨文化交流中探讨一种宗教或者文化如何融摄他者与其共生的学问,这是佛学现代转型中碰到的最为直接的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与诠释 文化交流 佛学 全球化视野 融摄 现代转型 佛典汉译
下载PDF
东方哲学的学理建构——以徐梵澄“精神哲学”的考察为基础 被引量:1
4
作者 樊沁永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23,共5页
东方哲学的学理建构在逻辑上优先于学科发展,也是东方文化圈内具体门类哲学研究的一般性架构。徐梵澄先生在译介印度近现代圣哲阿罗频多著作的同时,通过序言、疏释、案语等方式以中国哲学思想参会其间,发展了阿罗频多综合古希腊哲学、... 东方哲学的学理建构在逻辑上优先于学科发展,也是东方文化圈内具体门类哲学研究的一般性架构。徐梵澄先生在译介印度近现代圣哲阿罗频多著作的同时,通过序言、疏释、案语等方式以中国哲学思想参会其间,发展了阿罗频多综合古希腊哲学、印度哲学所创建的"精神哲学"的意涵。并以精神哲学一脉的视角凸显宋明理学的阐发和弘扬。徐先生依托具体文本跨文化参会互证、彰显异同,并且在东西方比较的角度对中印文化的共通性进行了提炼和概括。在此意义上,他对"精神哲学"的界定调整了西方哲学史为脉络的"哲学"定义,为东方哲学赋予了实质性的学理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梵澄 精神哲学 东方哲学 会通
原文传递
慧远与鸠摩罗什法身观新论——以善巧方便沟通证法与教法为视角
5
作者 樊沁永 《世界宗教文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3-129,共7页
东晋时期慧远与鸠摩罗什的书信讨论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理解佛教的“法身”。确立“法身”是“有”,对于慧远,是中土思维的角度确立信仰目标的基础,但也因此与佛教经典的表述冲突,产生了困惑,从而向鸠摩罗什请教。佛法有证法和教法两... 东晋时期慧远与鸠摩罗什的书信讨论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理解佛教的“法身”。确立“法身”是“有”,对于慧远,是中土思维的角度确立信仰目标的基础,但也因此与佛教经典的表述冲突,产生了困惑,从而向鸠摩罗什请教。佛法有证法和教法两个方面,慧远从教法上感受到的理解困难需要在证法意义上消解。鸠摩罗什则通过中观系统的教法以善巧方便沟通证法来解决慧远以及普通信众当下的理解困境,只是这种义理的澄清在知识结构上不同于玄学思维的体用、有无、形神等二元对立的模式,文章依照《大乘大义章》前两章内容分别解析慧远和鸠摩罗什的法身观,由此进一步推论汉传佛教在中国化的发展方向上,中印佛学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以经典和修证互动的方式推动着人间佛教的发展。同时也辅证了善巧方便对于全面理解佛法本义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慧远 鸠摩罗什 法身 证法 教法 善巧方便
原文传递
2013年海峡两岸跨宗教与文化对话学术研讨会综述
6
作者 樊沁永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112,共2页
2013年7月15日,“2013年海峡两岸跨宗教与文化对话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主办,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韩国的21位学者以及四川大学部分师生参加了... 2013年7月15日,“2013年海峡两岸跨宗教与文化对话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主办,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韩国的21位学者以及四川大学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研讨会 宗教文化 文化对话 海峡两岸 研讨会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 四川大学 文化研究
原文传递
大陆地区无我、如来藏思想的研究及其问题
7
作者 樊沁永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6-119,共4页
"我""无我"问题是佛教研究的核心问题。近三十年,随着佛教相关学科建设的逐渐完善,中国大陆地区佛学研究和佛教思想的发展呈现出了新的面貌,不但在佛教教理的研究上有所深入,在与印度哲学、西方哲学的参照研究上也... "我""无我"问题是佛教研究的核心问题。近三十年,随着佛教相关学科建设的逐渐完善,中国大陆地区佛学研究和佛教思想的发展呈现出了新的面貌,不但在佛教教理的研究上有所深入,在与印度哲学、西方哲学的参照研究上也有新的探索。多元视角的研究大大丰富了我们对佛教这一核心问题的认识,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这一方面的研究具有时代的迫切性,值得大家更多的关注和更加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我 补特伽罗 阿赖耶识 如来藏
原文传递
印度《大林间奥义书》“蜜部”宇宙论解析
8
作者 樊沁永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20,共5页
《大林间奥义书》"蜜部"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文本,描述太初的文字展现了较为丰富的宇宙论。结合第一分的"马祭"譬喻、太初说的宇宙论和第二分的"蜜义"理论可以发现,该处的宇宙论并不指向宇宙生成的原理的探... 《大林间奥义书》"蜜部"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文本,描述太初的文字展现了较为丰富的宇宙论。结合第一分的"马祭"譬喻、太初说的宇宙论和第二分的"蜜义"理论可以发现,该处的宇宙论并不指向宇宙生成的原理的探析,而是指向性灵本体的解释,特别是呈现了还没有完全系统化表述的"梵我同一"思想。蜜部宇宙论的研究可以丰富我们对"梵我同一"这一基本命题较为古朴的理论形态的了解,对于把握印度哲学宇宙论的旨趣、"梵我同一"思想发展的理论方向有至为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曼 大梵 宇宙论
原文传递
印度那烂陀寺遗址
9
作者 樊沁永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F0004-F0004,共1页
关键词 印度 南亚
原文传递
2013年海峡两岸跨宗教与文化对话学术研讨会
10
作者 樊沁永 《中国哲学年鉴》 2014年第1期470-470,共1页
7月15日在四川大学召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主办。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与韩国的学者共21人,以及四川大学的广大师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旨在推动宗教与文化间的对话,促进两岸学... 7月15日在四川大学召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主办。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与韩国的学者共21人,以及四川大学的广大师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旨在推动宗教与文化间的对话,促进两岸学者的学术交流。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孙晶研究员与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所长盖建民教授主持,四川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罗中枢教授致欢迎辞。与会学者围绕民间信仰、印度佛教与哲学、佛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等展开了学术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对话 宗教文化 海峡两岸 学术研讨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 四川大学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