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实业 支援抗战——抗日战争时期威远的实业抗战救国路
1
作者 樊碧贞 《巴蜀史志》 2017年第4期27-30,共4页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制造卢沟桥事变,很快侵略军将进攻矛头直指上海,工业相对集中的东南沿海城市危在旦夕。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中国工业的70%集中于沿海一带,内地十分薄弱。根据南京国民政府经济部统计,1937年底,全国...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制造卢沟桥事变,很快侵略军将进攻矛头直指上海,工业相对集中的东南沿海城市危在旦夕。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中国工业的70%集中于沿海一带,内地十分薄弱。根据南京国民政府经济部统计,1937年底,全国共有工厂3925家(不包括东北),其中仅上海一地就有1235家,约占总数的30%以上,其他沿海各省有2063家,占总数的近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东南沿海城市 抗战 1937年 救国 支援 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工业
下载PDF
抗战时期的威远瓷业
2
作者 樊碧贞 《巴蜀史志》 2018年第1期31-32,共2页
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妄图“借此良机解决多年来对华悬案”①,一举奠定以奴役和被奴役的日中国家关系为核心的东南亚政治格局。他们自认为有强大的武力,像中国这样的军队,实在是“不堪一击”。甚至乐观地认为,
关键词 抗战时期 瓷业 七七事变 政治格局 国家关系 东南亚 奴役
下载PDF
清廉知县“审”石头
3
作者 樊碧贞 《廉政瞭望》 2018年第13期61-61,共1页
清朝时的威远县令李南晖是甘肃通渭人,因“耻以貌博官”,躲避皇帝大挑,所以直至56岁才被授予威远知县一职.在任14年间,他体恤民情、勤政务实,修城池、筑河堤、架桥梁、建书院、修县志……“百废俱兴,民心爱戴,欢若一家”,民间称呼他为... 清朝时的威远县令李南晖是甘肃通渭人,因“耻以貌博官”,躲避皇帝大挑,所以直至56岁才被授予威远知县一职.在任14年间,他体恤民情、勤政务实,修城池、筑河堤、架桥梁、建书院、修县志……“百废俱兴,民心爱戴,欢若一家”,民间称呼他为“清廉知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县 清廉 石头 县令 皇帝 务实 勤政 民心
下载PDF
初识芦高山
4
作者 樊碧贞 《龙门阵》 2024年第6期58-66,共9页
一忘了最早是在什么时候知道芦高山名字的。只记得在编辑《威远年鉴》时看过“海拔896米的芦高山是全县次高峰”,虽然后来在单位扶贫新场镇联丰村时又多次听到这个名字,但终究未能与之谋面。芦高山作为县境内的第二高峰,一直以地理坐标... 一忘了最早是在什么时候知道芦高山名字的。只记得在编辑《威远年鉴》时看过“海拔896米的芦高山是全县次高峰”,虽然后来在单位扶贫新场镇联丰村时又多次听到这个名字,但终究未能与之谋面。芦高山作为县境内的第二高峰,一直以地理坐标的形态存在于我的意识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坐标 次高峰 高山 新场镇
原文传递
一个老兵的签名
5
作者 樊碧贞 《青年博览》 2009年第10期8-9,共2页
新兵下连时,他被分配到卡苏里哨所。
关键词 《一个老兵的签名》 文学 报告文学 樊碧贞
原文传递
茶卡湖的芦花开了
6
作者 樊碧贞 《中华活页文选(初二)》 2010年第7期145-147,共3页
这个夏天,茶卡湖的芦花开了,形似朵朵祥云。 正值暑假,不少人举家来游,客人就比平时多了些。
关键词 中学 课外阅读 语文教学 《茶卡湖的芦花开了》
原文传递
一个老兵的签名
7
作者 樊碧贞 《中华活页文选(高一年级版)》 2017年第12期8-11,共4页
新兵下连时,他被分配到卡苏里哨所。其实,他最想去汽车连。开墨绿色的大汽车,在高原上奔驰,多带劲。不过,现在这愿望是无法实现了,他要随给养车上哨所。
关键词 签名 墨绿色 汽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