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探头超声内镜在小直径低级别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建军 樊超强 +6 位作者 杨歆 彭学 林昊 聂旭彪 杨仕明 谯秋建 柏健鹰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评价小探头超声内镜(EUS)指导小直径(最大直径小于1 cm)低级别(G1级)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N)治疗的应用价值,为其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和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中心行内镜治疗的85例小... 目的评价小探头超声内镜(EUS)指导小直径(最大直径小于1 cm)低级别(G1级)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N)治疗的应用价值,为其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和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中心行内镜治疗的85例小直径低级别(G1级)R-NE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镜治疗前是否行EUS检查将患者分为EUS组(37例)和对照组(48例)。比较2组患者内镜治疗后的切缘阳性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内镜治疗方式等指标。结果EUS组患者切缘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复发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内镜治疗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直径低级别(G1级)R-NEN术前进行小探头EUS检查评估病变深度,并根据其结果选择内镜手术方式,可明显降低切缘肿瘤的残留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探头 超声内镜 直肠 神经内分泌肿瘤 精准治疗
下载PDF
胃镜下不同方法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樊超强 王雷 +6 位作者 任玮 张霞 李宜辉 郭红 柏建鹰 赵国策 赵晓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312-1314,共3页
目的评价胃镜下钛夹、注射联合钛夹和注射联合氩气刀治疗ForrestⅠ级和Ⅱa级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以及不同Rockall再出血评分的内镜下止血疗效的差异。方法经胃镜确诊为ForrestⅠ级和Ⅱa级上消化道出血182例,随机分成钛夹... 目的评价胃镜下钛夹、注射联合钛夹和注射联合氩气刀治疗ForrestⅠ级和Ⅱa级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以及不同Rockall再出血评分的内镜下止血疗效的差异。方法经胃镜确诊为ForrestⅠ级和Ⅱa级上消化道出血182例,随机分成钛夹组(78例)、注射联合钛夹组(49例)和注射联合氩气刀组(55例)对出血灶进行治疗,并进行Rockall评分,比较3种治疗方法的止血率和不同Rockall评分的患者疗效差异。结果注射联合钛夹组止血率95.92%和注射联合氩气刀组止血率98.18%,均高于钛夹组止血率84.62%(P<0.05);Rockall评分<2分的病例钛夹治疗止血率为100%;3~4分的注射联合钛夹和注射联合氩气刀2组止血率相同,都为100%,和单纯钛夹组止血率(92.3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5分的注射联合氩气刀组止血率(95.45%)和注射联合钛夹组的止血率(96.30%)无明显差异,均明显高于钛夹组止血率(75%)(P<0.05)。结论胃镜下注射联合钛夹和注射联合氩气刀治疗ForrestⅠ级和Ⅱa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可靠,均优于单纯钛夹治疗;Rockall再出血严重程度对于止血疗效有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胃镜 止血
下载PDF
内镜清创术与外科清创术治疗胰腺坏死感染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樊超强 刘恩 +6 位作者 杨歆 林辉 景江建 柏健鹰 杨仕明 赵晓晏 杨学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07-812,共6页
目的评估内镜清创术与外科清创术两种方法治疗胰腺坏死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9年6月至2016年6月新桥医院消化科内镜中心完成的胰腺坏死感染内镜清创术患者34例为内镜组,以同时期西南医院和大坪医院完成的胰腺坏死感染外科清创术... 目的评估内镜清创术与外科清创术两种方法治疗胰腺坏死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9年6月至2016年6月新桥医院消化科内镜中心完成的胰腺坏死感染内镜清创术患者34例为内镜组,以同时期西南医院和大坪医院完成的胰腺坏死感染外科清创术的患者34例为外科组,分析比较其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内镜组的病死率为8.82%(3/34),显著低于外科组41.18%(14/34)(P<0.01);内镜组并发症发生率11.76%(4/34),显著低于外科组67.65%(23/34)(P<0.01);两组并发症主要为出血、器官衰竭和休克,分别为2.94%(1/34)和61.76%(21/34)、0%(0/34)和41.18%(14/34)、2.94%(1/34)和47.06%(16/34),内镜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外科组(P<0.01);两组复发率均为8.82%(3/34);内镜组的手术次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高于外科组,分别为2.62(1~10)次和1.06(1~2)次(P<0.01)、83.5(7~175)d和54.2(2~154)d(P<0.05)、35.18(2.81~147.61)万元和21.84(3.33~74.27)万元(P<0.01)。结论胰腺坏死感染内镜清创术的并发症和病死率显著低于外科清创术,内镜清创术的手术次数、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高于外科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坏死感染 内镜 外科 清创术
下载PDF
窄带光谱成像技术联合放大内镜在咽喉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樊超强 于劲 +5 位作者 聂绪彪 杨歆 谢霞 宋元鲲 杨仕明 柏健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504-2507,共4页
目的探讨窄带光谱成像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联合放大内镜检查在咽喉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我科胃镜中心的105 000例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在胃镜检查前先常规用白光进行咽喉部的观察,然后再用NBI... 目的探讨窄带光谱成像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联合放大内镜检查在咽喉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我科胃镜中心的105 000例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在胃镜检查前先常规用白光进行咽喉部的观察,然后再用NBI模式光对咽部进行观察,发现病变及时送病理检查。结果检出咽喉部肿瘤22例(0.021%),包括进展期鳞状细胞癌10例(0.010%)和早期癌(包括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原位癌)12例(0.011%)。其中在进展期鳞状细胞癌的诊断中,NBI内镜(9例)和白光内镜(10例),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早期癌的诊断中,NBI内镜(12例)和白光内镜(1例),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咽部癌并食道癌者共占45.45%(10/22),咽部癌合并直肠癌1例。结论 NBI放大内镜检查前对咽喉部早期癌的检出率优于白光内镜,但是对于进展期咽喉癌的诊断,NBI内镜和白光内镜无差异。在检查中应特别注意咽部癌和食道癌同时存在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I放大内镜 咽喉部肿瘤 诊断
下载PDF
胶囊内镜误入气管1例 被引量:8
5
作者 樊超强 王雷 赵晓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9-289,293,共2页
关键词 胶囊内镜 异物 气管
下载PDF
食管巨大息肉氩气刀切除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樊超强 王雷 赵晓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2205-2205,共1页
关键词 食道巨大息肉 氩气刀 内镜
下载PDF
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肠镜检查误诊为直肠癌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樊超强 于劲 +1 位作者 宋元鲲 王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3-33,49,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81岁,因"间断血便1周,为少量鲜血附着于黄色大便表面"于2010年11月9日以"便血原因待查"收住我科。入院后肛门指检:直肠后壁触及一约2 cm扁平包块,质地柔软,活动差,边界不清,退出可见指套血染。入院后相关检...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81岁,因"间断血便1周,为少量鲜血附着于黄色大便表面"于2010年11月9日以"便血原因待查"收住我科。入院后肛门指检:直肠后壁触及一约2 cm扁平包块,质地柔软,活动差,边界不清,退出可见指套血染。入院后相关检查:血红蛋白109g/L,大便隐血实验(免疫法)阳性,肝肾功能和肿瘤标志物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发育型肿瘤 肠镜
下载PDF
胃镜下治疗咽食管憩室2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樊超强 王雷 +1 位作者 赵国策 赵晓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2472-2472,F0003,共2页
关键词 咽食管憩室 胃镜
下载PDF
胃巨大结石内镜下碎石治疗1例
9
作者 樊超强 王雷 +1 位作者 李宜辉 赵晓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2006-2006,共1页
关键词 胃结石 内镜 碎石
下载PDF
剥脱性食管炎2例
10
作者 樊超强 王雷 赵晓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646-1646,共1页
关键词 剥脱性食管炎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近环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31
11
作者 李红平 唐波 +5 位作者 樊超强 唐媛 邓磊 柏健鹰 杨仕明 于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8-282,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治疗食管环周3/4以上的近环周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内镜下行ESD治疗的26例食管环周3/4以上的近环周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内镜、...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治疗食管环周3/4以上的近环周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内镜下行ESD治疗的26例食管环周3/4以上的近环周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内镜、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全部病例一次性完整切除,ESD剥离病变成功率100%(26/26);ESD手术时间75—140rain,平均95min;术后未发生出血、穿孔、严重感染等并发症;所有剥离病变经病理进一步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明显病变累及;术后随访3~43(平均15.6个月)个月,创面完全愈合,仅1例病变复发;术后食管狭窄率50%,经扩张后随访,狭窄均得以临床治愈。结论对食管环周3/4以上的近环周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仍然可以行ESD治疗,且操作安全,创伤少,术后食管狭窄通过扩张后仍然能够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避免了外科手术的巨大创伤,是ESD在治疗近环周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一种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 癌前病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食管环周3 4以上病变
下载PDF
354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断及病因分析 被引量:31
12
作者 柏健鹰 王沂芹 +5 位作者 郭红 张朋彬 王雷 樊超强 叶秋 赵晓晏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921-1922,1925,共3页
目的评价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及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2006年10月至2008年11月,354例患者因黑便或便血就诊。其中152例接受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202例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结果双气囊小肠镜病变检... 目的评价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及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2006年10月至2008年11月,354例患者因黑便或便血就诊。其中152例接受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202例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结果双气囊小肠镜病变检出率为82.24%(125/152),胶囊内镜病变检出率为71.78%(145/202)。双气囊小肠镜组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胶囊内镜组(P<0.05)。双气囊小肠镜组病因诊断准确率(85.1%)显著高于胶囊内镜组(31.2%)(P<0.01)。除2例患者未完成胶囊内镜外,其余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未发生并发症,也未出现麻醉并发症或麻醉意外。结论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和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有较高诊断价值,是安全、可靠的检查手段,但双气囊小肠镜组的病变检出率及诊断率均显著高于胶囊内镜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 胶囊内镜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诊断
下载PDF
食管癌晚期合并食管狭窄支架置入术后209例临床护理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春花 赵国策 +3 位作者 樊超强 刘璐 卢兵 黄其密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89-690,共2页
食管癌晚期由于合并食管狭窄,患者常伴有进食困难,饮水呛咳等消化道梗阻症状,影响患者的营养摄人,降低患者对肿瘤放化疗的耐受,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食管支架置入是目前食管癌晚期合并食管下狭窄姑息治疗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 食管狭窄 食管癌 置入术 食道支架 食管覆膜支架 镍钛记忆合金网状 临床护理
下载PDF
内镜下阑尾支架置入术的临床应用及观察 被引量:20
14
作者 陈昱杨 樊超强 +4 位作者 柏健鹰 凌贤龙 郭红 于劲 赵晓晏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9期3882-3884,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内镜下逆行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可行性、有效性、复发率及并发症等情况。方法分析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的7例患者,按以下步骤进行治疗:(1)生理盐水高位清洁灌肠2~3次;(2)内镜下冲洗回盲部,观察阑尾开口处情况;(3)造... 目的初步探讨内镜下逆行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可行性、有效性、复发率及并发症等情况。方法分析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的7例患者,按以下步骤进行治疗:(1)生理盐水高位清洁灌肠2~3次;(2)内镜下冲洗回盲部,观察阑尾开口处情况;(3)造影管引导下将导丝置入阑尾口,造影显像;(4)甲硝唑反复冲洗;(5)置入阑尾支架,引流炎性分泌物并冲洗;(6)术后观察腹痛、发热、排便等情况;(7)2周后肠镜复查、取出支架。所有患者手术前2h至术后48h均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术后8~15个月进行随访评估。结果在7例患者中,4例患者成功置入阑尾支架并引流,术后患者腹痛明显缓解,白细胞(WBC)水平在术后24~48h恢复正常。出院后半个月2例患者行阑尾支架取出术,术中见阑尾开口黏膜光滑,2例患者支架自行脱出,复查见阑尾开口形态正常。术后随访8~15个月,1例患者复发,并至普外科行手术治疗。另3例患者因插管不成功未行阑尾支架置入术。结论内镜下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疗效显著等特点,但仍需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以科学地评估其可行性及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内窥镜检查 消化系统 支架
下载PDF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5
作者 柏健鹰 王沂芹 +6 位作者 郭红 王雷 张朋彬 李宜辉 凌贤龙 樊超强 赵晓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2-354,共3页
目的评价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在异丙酚静脉麻醉辅助下,对76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施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结果76例患者中发现病变63例,病变检出率为82... 目的评价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在异丙酚静脉麻醉辅助下,对76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施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结果76例患者中发现病变63例,病变检出率为82.9%。包括单发或多发性小肠溃疡17例,非特异性炎症9例,钩虫病7例,息肉病6例,血管畸形6例,憩室病4例(其中美克尔憩室3例),克罗恩病4例,间质瘤4例,高分化腺癌3例,十二指肠溃疡2例,蛔虫1例,未见明显异常13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未发生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也未出现麻醉并发症或麻醉意外。结论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病变检出率和病因诊断准确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诊断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6
作者 邓磊 于劲 +8 位作者 樊超强 廖忠莉 谢霞 聂绪彪 彭学 杨歆 滕冬梅 杨仕明 柏健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500-2503,共4页
目的评价经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tunnel dissection,ESTD)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8月至2014年6月期间,经我院电子胃镜及超声胃镜诊断来源于食管固有肌层肿瘤患者,所有符合手术条... 目的评价经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tunnel dissection,ESTD)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8月至2014年6月期间,经我院电子胃镜及超声胃镜诊断来源于食管固有肌层肿瘤患者,所有符合手术条件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在麻醉下行ESTD切除病变,并进行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记录病变信息及术中情况,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54例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经ESTD完整切。4例患者因肿瘤横径大于3.5 cm无法完整经食管取出而转外科切除。切除标本按长径及横径测量,切除病变长0.8-8.5 cm,平均2.55 cm;横径0.5-3.0 cm,平均1.65 cm;手术时间20-280 min,平均68 min。11例术中发生单纯皮下气肿,发生率20%,3例出现术中可见穿孔,发生率(5.6%),1例术后发现膈下少量游离气体,发生率1.8%,均保守治疗后恢复。术后54例病变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诊断均为平滑肌瘤,切缘均为阴性。所有病例均未发生气胸,无术后隧道内出血。术后采用胃镜及超声胃镜随访时间1-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随访期内未见肿瘤残留或复发病例。结论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ESTD)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一种微创和高难度的手术治疗方式,因其保留了正常黏膜可以覆盖创面,大大减少了穿孔风险,具有损伤小,切除精度高的特点,是一种治疗食管固有肌层来源的黏膜下肿瘤的安全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黏膜下肿瘤 固有肌层 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
下载PDF
663例胶囊内镜检查回顾性研究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干甜 杨小军 +4 位作者 王雷 樊超强 张志梅 于劲 赵晓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464-1468,共5页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63例(其中健康体检者176例)采用国产OMOM胶囊内镜行消化道检查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病变检出情况、图像质量及检查安全性、耐受性。结果 663例受检者中,658例顺利完成检查,成...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63例(其中健康体检者176例)采用国产OMOM胶囊内镜行消化道检查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病变检出情况、图像质量及检查安全性、耐受性。结果 663例受检者中,658例顺利完成检查,成功率99.2%,528例发现阳性病变,检出率为79.6%;共检出病变1 121处(403例同时存在2种或2种以上病变)。487例患者中,小肠病变检出率为61.8%,诊断率为55.0%。所检出的病变包括糜烂、溃疡、息肉、血管发育异常、憩室、寄生虫、淋巴管扩张、肿瘤等。胶囊在食道内运行时间(28.2±11.8)(3~58)s,在胃内运行时间(57.4±48.4)(2~204)min,在小肠内运行时间(268.7±96.9)(54~525)min。4例患者发生胶囊内镜滞留。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安全、有效,耐受性好,诊断率较高,对消化道疾病特别是小肠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小肠疾病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内镜下食管环行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15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赵国策 赵晓晏 +6 位作者 于劲 任玮 宋元坤 刘璐 杨小军 樊超强 王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41-1143,共3页
目的总结经口内镜下食管环行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POEM手术治疗,分别于术后第3天、1个月、6个月和1年评估吞咽困难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术... 目的总结经口内镜下食管环行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POEM手术治疗,分别于术后第3天、1个月、6个月和1年评估吞咽困难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术后吞咽梗阻的改善情况和食管扩张情况进行自身对照比较。结果 15例患者中14例患者均1次手术成功,1例患者因手术过程中血氧饱和度降低,呼吸衰竭,手术终止。14例患者术后吞咽困难消失或明显改善。随访1个月及1年的有效率分别为100%、87%,吞咽梗阻情况改善明显。术前15例患者食管直径(8.3±2.8)cm;POEM术后1个月,食管直径(3.2±0.8)cm;术后6个月,食管直径(3.7±1.2)cm;术后1年,食管直径(3.8±1.2)cm。术前与术后各期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个月与术后6个月、术后6个月与术后1年相比,食管直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OEM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方法,其短期效果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POEM手术 疗效
下载PDF
食管黏膜下肿瘤的超声内镜诊断与内镜下微创治疗 被引量:9
19
作者 宁琳洪 王雷 +5 位作者 樊超强 任玮 张霞 凌贤龙 赵晓晏 郭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055-2057,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对食管黏膜下肿瘤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探讨内镜微创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经胃镜和超声内镜检查后诊断为起源于食管黏膜肌层肿瘤患者54例,直径≤1.0 cm的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圈套切除术,直径>1.0 cm...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对食管黏膜下肿瘤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探讨内镜微创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经胃镜和超声内镜检查后诊断为起源于食管黏膜肌层肿瘤患者54例,直径≤1.0 cm的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圈套切除术,直径>1.0 cm的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肿瘤。结果 54例患者均完全切除。病理组织学显示食管平滑肌瘤48例,淋巴管瘤3例,囊肿1例,均来源于黏膜肌层,间质瘤2例来源于固有肌层。1例术中发生创面出血,经高频电凝止血立刻停止,未发生其他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术后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创面均形成白色溃疡瘢痕。结论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微创手术切除来源于黏膜肌层的食管黏膜下肿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下肿瘤 超声内镜 内镜治疗术
下载PDF
食管早期癌及上皮内瘤变内镜分型与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14
20
作者 谢霞 樊超强 +5 位作者 于劲 杨歆 邓磊 廖忠莉 杨仕明 柏健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496-2499,共4页
目的通过普通白光内镜及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arrow-band imaging combined with magnifying endoscopy NBI-ME)观察早期食道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分型,并探讨其与病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7月行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治疗... 目的通过普通白光内镜及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arrow-band imaging combined with magnifying endoscopy NBI-ME)观察早期食道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分型,并探讨其与病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7月行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内镜分型及病理结果。结果 152例患者157处病灶纳入研究,其中上皮内乳头状毛细血管襻(intrapapillary capillaryloop,IPCL)为Ⅳ型的有12处,V1型有42处,V2有42处,V3有56处,Vn有5处,内镜下征象为0-Ⅱa型有34处,0-Ⅱb型有95处,0-Ⅱc型有22处,0^-Ⅱa+Ⅱc型有6处。经病理组织证实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IN)为58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为54处,癌为45处。6.4%(10/157)侵犯黏膜下层浅层(sm1),93.6%(147/157)局限于黏膜内。IPCL分型和病理组织的恶性程度具有相关性(列联系数C=0.559 2,P<0.05),LGIN的IPCL以Ⅳ及V1型为主LGIN以IPCL为Ⅳ及V1型为主,HGIN以V2及V3型为主,癌以V3及Vn为主,白光内镜下分型和病理的恶性程度具有相关性(列联系数C=0.496 8,P<0.001),癌主要以0-Ⅱa型为主,HGIN及LGIN中以O-Ⅱb型为主。结论通过白光内镜及NBI-ME观察发现,白光内镜分型和病理具有相关性,癌主要以0-Ⅱa型为主,HGIN及LGIN中以O-Ⅱb型为主;IPCL分型也和病理组织的恶性程度具有相关性,LGIN的IPCL以Ⅳ及V1型为主,HGIN以V2及V3型为主,癌以V3及Vn为主,因此通过对5种食管黏膜IPCL的形态观察及内镜下分型可以推测病理组织学诊断,提高镜下对国人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的准确率,以指导正确的治疗方法及镜下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道癌 上皮内乳头状毛细血管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