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8年初特大冰雪灾害对粤北地区杉木人工林树木损害的类型及程度 被引量:34
1
作者 何茜 李吉跃 +3 位作者 陈晓阳 陈红跃 彭华贵 樊顺江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5-203,共9页
2008年8月,采用典型取样法,设置20m×30m(或15m×30m)的方形样地13个,对广东省天井山林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冰雪灾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粤北地区杉木人工林受损严重,样地内受害杉木比例高于80%,主要集中... 2008年8月,采用典型取样法,设置20m×30m(或15m×30m)的方形样地13个,对广东省天井山林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冰雪灾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粤北地区杉木人工林受损严重,样地内受害杉木比例高于80%,主要集中在海拔500-900m的地区;2)杉木人工林受损类型主要划分为3种,以折断类型为主(65.09%),其次为倒伏(或翻蔸,18.37%)和弯曲(3.20%)。其中,根据不同程度将折断划分为5个级别:轻微受损,即断稍(占折断总数的12.28%);轻度受损,即树冠顶端至中部断裂(38.49%);中度受损,即树冠中部至下部断裂,受到较严重损伤(31.15%);严重受损,即树冠全部受损(15.97%);极严重受损,即树冠近根部断裂或折断后枯死(2.11%),树冠受损为杉木受灾的主要特征;3)林分密度过高(>3500株·hm-2)或过低(<1500株·hm-2)都易造成杉木折断,坡向与坡位对其影响较小,合理的密度调控至关重要;4)杉木胸径对受损类型及程度的敏感性较高,表现为粗壮杉木易发生断稍和较轻微的树冠受损,细弱杉木虽不易折断,但一经折断则受损严重。适宜的尖削度对有效预防和减轻杉木受损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受损类型 粤北地区 人工林 冰雪灾害
下载PDF
2008年初特大冰雪灾害对粤北地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丁晓纲 何茜 +3 位作者 张方秋 李吉跃 樊顺江 陈晓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50,共7页
2008年8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地(受冰雪灾害较轻、受到冰雪灾害影响、受到冰雪灾害后皆伐清理样地),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省天井山林场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粤北地区杉木人工林在受... 2008年8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地(受冰雪灾害较轻、受到冰雪灾害影响、受到冰雪灾害后皆伐清理样地),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省天井山林场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粤北地区杉木人工林在受到冰雪灾害后,0-60 cm的土壤容重比未受到损害的上升8.1%-16.4%,孔隙度下降8.9%-11.9%,自然含水量减少17.1%-28.6%,皆伐清理后,土壤容重比未受到损害的下降1.5%~9.5%;孔隙度上升1.2%~5.9%,自然含水量增加44.2%~68.1%。(2)受损后,土壤pH值未发生变化,浅层(0-40 cm)有机质质量分数比未损样地下降(1.3%-9.4%),深层(〉40 cm)有机质质量分数提高30.5%;各层土壤全氮、全磷、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效钾质量分数分别下降13.4%、30.3%、16.7%、37.6%和37.2%,全钾质量分数上升21.0%,且与未损样地的差异显著;土壤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大幅减少,分别为28.1%和43.4%。进行皆伐清理后,有机质质量分数比未损样地提高207.9%,土壤全氮、全钾、有效氮和有效磷质量分数升高138.7%、10.2%、161.3%和540.0%,全磷、有效钾、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的质量分数下降2.6%、9.0%、28.7%和24.3%,各土层变化不一致。(3)冰雪灾害的发生使杉木人工林林下土壤紧实度增加,不利于土壤呼吸、空气传导和土壤养分的累积;而经过清理后,土壤变得较为疏松,通透性增强,含水量增加,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增强、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养分的累积及转化。因此,冰雪灾害后对受损林地进行及时的清理对植被恢复重建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理化性质 冰雪灾害 杉木人工林 粤北地区
下载PDF
惠州市惠阳区生态景观林带树种配置模式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燕 白晶晶 +4 位作者 樊顺江 叶达良 苏艳 何茜 李吉跃 《中国城市林业》 2015年第2期5-9,43,共6页
以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境内的生态景观林带作为研究对象,调查4个树种配置模式下的树木早期生长表现,并依据实地调查的立地条件,利用相关模型制作软件对4个不同树种配置模式下预期景观效果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惠阳区生态景观林带4个... 以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境内的生态景观林带作为研究对象,调查4个树种配置模式下的树木早期生长表现,并依据实地调查的立地条件,利用相关模型制作软件对4个不同树种配置模式下预期景观效果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惠阳区生态景观林带4个树种配置模式下的树木成活率均值为84.25%,树高、胸径和冠幅的均值分别为3.27 m、5.36 cm和1.64 m,早期生长情况较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种树种配置模式中,树木早期生长综合表现较好的为模式GC1(夹竹桃、红花羊蹄甲、香樟、黄花风铃木等树种随机混交);惠阳区生态景观林带调查的9个树种树木早期生长综合表现排名靠前的为红花羊蹄甲、香樟树和美丽异木棉。总体而言,不同生态景观林带树种配置模式树木生长表现有所不同,并会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同时,立地条件、树种选择和配置模式均会对生态景观林带公路景观效果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景观林带 树种选择 树种配置 生长表现 景观效果 广东惠阳
下载PDF
冰雪灾后粤北山区受损杉木萌条生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樊顺江 何茜 +2 位作者 李吉跃 苏艳 陈倩倩 《广东林业科技》 2015年第2期36-40,共5页
以位于粤北山区天井山林场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中的受损杉木为研究对象,研究了2008年初冰雪灾害后1年内受损杉木的恢复和更新情况。采用标准地调查法,选取4种不同类型受损杉木的标准木(类型I:断干高在原树高的1... 以位于粤北山区天井山林场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中的受损杉木为研究对象,研究了2008年初冰雪灾害后1年内受损杉木的恢复和更新情况。采用标准地调查法,选取4种不同类型受损杉木的标准木(类型I:断干高在原树高的1/3内;类型Ⅱ:断干高在原树高的113~2/3处;类型Ⅲ:断干高在原树高的2/3以上;类型Ⅳ:倒伏),监测其自2008年11月-2009年11月期间的萌条高和基径的月生长动态。结果表明:冰雪灾害后的一年内,受损杉木萌条高生长的旺盛期为5-9月份,而基径生长总体呈现初期生长增加明显,后期增速逐渐缓慢的特点。林分密度与受损杉木萌条的生长关系密切,需在灾后杉木人工林重建时给予重点关注。受损Ⅲ型和受损Ⅳ型杉木萌条生长较好,但综合考虑生长和成材效果,建议保留受损Ⅲ型,伐掉受损杉木I型、Ⅱ型和Ⅳ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萌芽 生长规律 立地因子 冰雪灾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