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次妊娠间体重变化对妊娠期糖尿病再发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苏敏仪 王燕妮 +4 位作者 蒋文秀 张澳 郑丽娟 樊高杰 宋璐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5-640,共6页
目的探讨连续两次妊娠间体重变化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再发之间的关联。方法基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信息系统,选取2017年1月~2022年7月有2次分娩记录且第1次妊娠患有GDM的女性为研究对象。两次妊娠间体重变... 目的探讨连续两次妊娠间体重变化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再发之间的关联。方法基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信息系统,选取2017年1月~2022年7月有2次分娩记录且第1次妊娠患有GDM的女性为研究对象。两次妊娠间体重变化定义为第2次妊娠孕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减去前1次妊娠孕前BMI,并将其分为4组(<-1、-1~、1~、≥3 kg/m^(2)),将-1~kg/m^(2)组(体重稳定组)作为参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连续两次妊娠间体重变化与GDM再发及两次妊娠糖耐量试验血糖值变化的关联。结果在703名研究对象中,有326人(46.4%)再次发生了GDM。与妊娠间BMI变化-1~kg/m^(2)组相比,BMI变化1~kg/m^(2)和≥3 kg/m^(2)组再发GDM的风险增加,比值比(odds ratio,OR)[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分别为2.16(1.52~3.08)和2.56(1.44~4.56),GDM再发风险随着妊娠间BMI增加而增加(P-trend<0.01)。然而BMI变化<-1 kg/m^(2)组与GDM再发无显著关联,OR(95%CI)为0.95(0.57~1.57)。妊娠间BMI每增加1 kg/m^(2),空腹血糖升高、服糖后1 h血糖升高的风险增加,OR(95%CI)分别为1.15(1.05~1.26)和1.21(1.10~1.33)。结论有GDM史的妇女是GDM再发的高危人群,连续两次妊娠间体重增加可显著增加GDM再发的风险。该研究结果提示,应对有GDM患病史并有再次生育意愿的妇女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其对体重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减少GDM的再发生,保障母婴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体重变化 再发 体质量指数
下载PDF
2021年广东省35~64岁妇女宫颈癌筛查现状分析
2
作者 武丽 秦西雅 +5 位作者 马远珠 吕霄 樊高杰 刘晴 夏建红 王友洁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7期26-31,共6页
目的了解2021年广东省户籍35~64岁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现状,为进一步优化筛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21年广东省21个地市的宫颈癌筛查情况报表,按照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个地区以及城市和农村分别进行分析,利用χ^(2)检验... 目的了解2021年广东省户籍35~64岁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现状,为进一步优化筛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21年广东省21个地市的宫颈癌筛查情况报表,按照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个地区以及城市和农村分别进行分析,利用χ^(2)检验进行率的差异的比较。结果2021年广东省宫颈癌筛查率为64.30%,珠三角地区的宫颈癌筛查率(73.52%)高于粤东(45.60%)、粤西(50.14%)及粤北(67.15%)地区,城市地区(66.75%)高于农村地区(53.58%)。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检出率、HPV检出率、联合筛查异常检出率以及阴道镜检查异常检出率在四个地区及城市农村地区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565.21、991.17、855.06以及2742.64,P<0.001)。广东省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为478.14/10万,早诊率为90.84%,治疗率为72.86%。结论广东省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工作整体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同地区筛查效果不一,经济发达地区的筛查效果更好。因此未来需优化卫生资源配置,进一步加强欠发达地区适龄妇女的宫颈癌筛查工作,更好地促进妇女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筛查 检出率 细胞学筛查 阴道镜检查
下载PDF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与动脉硬化及其进展关系
3
作者 樊高杰 刘晴 +6 位作者 毕嘉宁 秦西雅 方晴 吕永曼 王友洁 万政策 宋璐璐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5-319,共5页
目的 了解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与动脉硬化及其进展之间的关系,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8年8月-2019年5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湖北省武汉市同济医院抽取5 536名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和臂踝... 目的 了解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与动脉硬化及其进展之间的关系,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8年8月-2019年5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湖北省武汉市同济医院抽取5 536名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和臂踝脉搏冲传导速度(baPWV)检测,将其中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和baPWV信息完整的2 683名无心血管疾病史者作为动脉硬化研究对象,并于2019年6月-2022年2月对其进行第2次baPWV测量,将其中372例有2次baPWV测量值的基线非动脉硬化者作为动脉硬化进展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与动脉硬化及其进展的关系。结果 2 683名无心血管疾病史体检者中,有动脉硬化者854例(31.83%);372例有2次baPWV测量值的基线非动脉硬化者中,进展为动脉硬化者76例(20.43%)。2 683名无心血管疾病史体检者中,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评分为较差、一般和理想者分别为478人(17.81%)、1 292人(48.16%)和913人(34.03%);372例有2次baPWV测量值的基线非动脉硬化者中,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评分为较差、一般和理想者分别为51例(13.71%)、159例(42.74%)和162例(43.55%);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评分一般者和理想者发生动脉硬化的风险分别为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评分较差者的0.64倍(OR=0.64,95%CI=0.51~0.81)和0.28倍(OR=0.28,95%CI=0.21~0.37),进一步调整基线baPWV测量值,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评分理想者发生动脉硬化进展的风险为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评分较差者的0.29倍(OR=0.29,95%CI=0.11~0.73)。结论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评分与动脉硬化及其进展均呈负相关,通过早期干预改善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可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进展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 关系
原文传递
两次妊娠间体重变化与不良出生结局关联 被引量:1
4
作者 武丽 刘晴 +4 位作者 樊高杰 陈凯 王璐琳 夏建红 王友洁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6-311,共6页
目的探讨妇女连续两次妊娠间孕前体重变化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巨大儿、小于胎龄儿及大于胎龄儿的关系。方法基于广东省妇幼卫生信息系统,收集2015-2020年具有两次分娩记录的6589名孕妇及其分娩婴儿的资料,将生育间体质指数(BMI)变化分... 目的探讨妇女连续两次妊娠间孕前体重变化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巨大儿、小于胎龄儿及大于胎龄儿的关系。方法基于广东省妇幼卫生信息系统,收集2015-2020年具有两次分娩记录的6589名孕妇及其分娩婴儿的资料,将生育间体质指数(BMI)变化分为4组(<-1、-1~、1~、≥3),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两次妊娠间孕前BMI变化与不良出生结局的关联。结果本研究纳入的6589名孕产妇及其子女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小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的发生率分别为5.6%、4.7%、2.4%、11.4%和5.4%。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相对于BMI变化−1~的参照组,BMI变化1~组发生巨大儿风险增加66%(OR=1.66,95%CI=1.13~2.24),BMI变化≥3组发生巨大儿、大于胎龄儿的风险分别增加131%(OR=2.31,95%CI=1.42~3.70)、87%(OR=1.87,95%CI=1.33~2.60)。BMI每增加1,小于胎龄儿风险降低7%(OR=0.93,95%CI=0.89~0.97)。各组发生早产、低出生体重的风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次妊娠间体重的增长与巨大儿及大于胎龄儿的风险增加相关。应加强对妇女妊娠期及分娩后的体重管理,以降低二胎巨大儿、大于胎龄儿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低出生体重 巨大儿 小于胎龄儿 大于胎龄儿 体重变化
原文传递
妊娠间隔与小于胎龄儿及大于胎龄儿关联性 被引量:2
5
作者 樊高杰 刘晴 +3 位作者 陈凯 王璐琳 武丽 王友洁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30-1134,共5页
目的 探讨妊娠间隔与小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的关系,为再生育妇女提供孕前咨询及公共卫生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2020年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有连续2次分娩史的7 752名产妇及胎儿数据,根据妊娠间隔将研究对象分为5组(<6、6~11... 目的 探讨妊娠间隔与小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的关系,为再生育妇女提供孕前咨询及公共卫生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2020年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有连续2次分娩史的7 752名产妇及胎儿数据,根据妊娠间隔将研究对象分为5组(<6、6~11、12~17、18~23、≥24个月),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妊娠间隔与小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中小于胎龄儿发生率为12.40%,大于胎龄儿发生率为4.72%。控制可能的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妊娠间隔12~17个月相比,妊娠间隔<6个月者,小于胎龄儿的危险性增加(OR=1.42,95%CI=1.14~1.79),妊娠间隔6~11个月发生小于胎龄儿的风险增加(OR=1.36,95%CI=1.13~1.64)。妊娠间隔与大于胎龄儿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妊娠间隔<12个月是小于胎龄儿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在产前咨询和健康教育等方面普及适宜的妊娠间隔重要性,以减少短妊娠间隔妊娠;对短时间间隔内再次怀孕的妇女,应该加强监测,减少小于胎龄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间隔 小于胎龄儿 大于胎龄儿 不良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