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方法论探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欧惠琛
杨建义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
-
出处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年第16期35-39,共5页
-
基金
2023—2024年度福建省高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重点项目“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与成效调查研究”(项目编号:FJ2024MGCA016)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意蕴。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看,一体化建设要坚持辩证唯物论指引,认清思政课改革的现实根源,立足现实开展一体化建设;坚持唯物辩证法指导,从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掌握一体化建设的根本方法;坚持唯物史观指南、以人为本价值立场,实现一体化建设发展要依靠人、问效于人。方法论为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
-
关键词
思政课
一体化建设
方法论
-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拟态环境下教育领域“舆情幻象”的审视与化解
- 2
-
-
作者
杨建义
欧惠琛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
-
出处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4-61,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大课堂建设研究”(21@ZH022)
福建省高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与成效调查研究”(FJ2024MGCA016)。
-
文摘
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的信息偏差为教育领域“舆情幻象”的产生提供了客观基础。尤其是网络时代,信息社会催生了拟态环境的新特征,进一步使“舆情幻象”的形成有了更加泛在的条件。人们易于把网络“个体意识”当成“群体意识”,把舆情的“可能性”当作“事实性”,以“大动作”应对“小舆情”。深入分析教育领域“舆情幻象”的生成诱因和其给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带来的冲击,认为要加强调查研究,筑牢对教育舆情“处变不惊”的基石;加强上下沟通协同,保持面对教育舆情的理性心态;加强舆情信息管理,着力强化网络舆论引导和监督;增强内外有效协调,构建教育舆情有效治理体系。
-
关键词
拟态环境
舆情幻象
协同治理
-
Keywords
Pseudo-environment
Public opinion illusion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
分类号
G52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C912.63
[经济管理]
-
-
题名谈办好“大思政课”的动力因素和运行机制
- 3
-
-
作者
欧惠琛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1年第9期174-175,共2页
-
文摘
“大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充分理解和把握“大思政课”的“大”的内涵要义对新时代全党全社会一齐深刻领悟思政课的新特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宏观上把握“大思政课”的动力因素,其包含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百年来的历史性成就,对其运行机制上的强化顶层设计、构筑育人共同体和盘活优质教育资源加以完善,推进“大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
关键词
“大思政课”
动力因素
运行机制
-
分类号
G71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新时代青年思想的内在逻辑研究
- 4
-
-
作者
欧惠琛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1年第11期128-130,共3页
-
文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关于我国青年自身成长与发展的规律和青年自身工作所需要开展的谋划中蕴含着新时代中国的青年思想,马克思主义的青年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少数阶级青年习近平总书记个人经验和品质等都是新时代青年思想的重要理论渊源来源和其实践的基础。本文通过从青年目标理论、青年实干理论、青年价值观三个方面剖析当前新时期青年思想的科学性及其内涵。在此基本上,对新的时代下所有正在开展的青年事业提出了自己要努力培育自己的理想信念、树立自己的远大理想;筑牢党的初心、站稳全党和人民的立场;敢于砥砺前进、练就自己过硬本领的具体实践需求。
-
关键词
新时代
青年思想
内在逻辑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