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珠母贝海区不同深度养殖试验 被引量:11
1
作者 郝博飞 黄桂菊 +5 位作者 范嗣刚 黎火金 陈明强 莫学军 欧春晓 喻达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55-157,共3页
采用下潜式缆绳吊养大珠母贝幼苗,设计5个不同的水深,记录养殖海区的水文因子,测量大珠母贝的壳长和壳高两个性状指标,统计成活数,比较不同水层贝苗的生长情况和存活率。结果表明,大珠母贝在4、5、6m水层生长较快,3个深度下幼苗... 采用下潜式缆绳吊养大珠母贝幼苗,设计5个不同的水深,记录养殖海区的水文因子,测量大珠母贝的壳长和壳高两个性状指标,统计成活数,比较不同水层贝苗的生长情况和存活率。结果表明,大珠母贝在4、5、6m水层生长较快,3个深度下幼苗的生长差异不显著:2ITI和3ITI水深的贝生长速度较慢,其中3m水层的壳长与4、5、6m的差异显著。大珠母贝在5m的深度条件下养殖幼苗存活率最高,4nl水层次之,而在2m水深下幼苗的成活率最低(52%)。综合生长和成活数据可知,大珠母贝苗在4~5m养殖较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珠母贝 水深 生长 成活率
下载PDF
大珠母贝人工苗育成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劳赞 欧春晓 +1 位作者 梁盛 梁立清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0-24,共5页
采用剥落、不剥落、特制附着基 3种育成方式对大珠母贝人工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雷州白蝶贝自然保护区 ,用海底沉笼方法对大珠母贝人工苗育成 ,2 10d后壳高达 (5 3.4 0± 0 .5 8)mm时成活率为 76 .5 %。在海南黎安港 ,用 3种... 采用剥落、不剥落、特制附着基 3种育成方式对大珠母贝人工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雷州白蝶贝自然保护区 ,用海底沉笼方法对大珠母贝人工苗育成 ,2 10d后壳高达 (5 3.4 0± 0 .5 8)mm时成活率为 76 .5 %。在海南黎安港 ,用 3种不同的育成方式进行对比试验 ,其中 2 0 0 2年特制附着基组 ,成活率明显高于剥落苗组和不剥落苗组 ,180d后在壳高达 (5 8.2 0± 0 .6 3)mm时成活率为70 1% ,批量生产出壳高 5 0mm以上的大珠母贝 11.2× 10 4 个 ,为大珠母贝苗育成开辟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珠母贝 育成 成活率 人工育苗
下载PDF
北部湾雷州沿岸鱼类资源现状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孙德雄 刘宣 +3 位作者 区又君 李加儿 欧春晓 江海声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6-71,共6页
2005年4月和7—8月,采用站位法和底拖网调查法对北部湾雷州沿岸鱼类资源进行调查,共记录247种鱼类,隶属于21目87科161属。研究发现本海域鱼类主要为近岸分布,并表现出热带-亚热带的区系特征,鱼类呈现小型化趋势。9种主要经济鱼类的种群... 2005年4月和7—8月,采用站位法和底拖网调查法对北部湾雷州沿岸鱼类资源进行调查,共记录247种鱼类,隶属于21目87科161属。研究发现本海域鱼类主要为近岸分布,并表现出热带-亚热带的区系特征,鱼类呈现小型化趋势。9种主要经济鱼类的种群结构合理。鹿斑鲾Leiognathus ruconius、条鲾Leiognathus rivulatus、圆吻海鰶Nematalosa nasus和银鲳Stromateoides argenteus的丰满度系数春季显著大于夏季。部分主要捕获种类未达到最适开捕规格,应该对沿岸海域鱼类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州沿岸 生态型 形态特征 小型化
下载PDF
大面积推广斑节对虾高产养殖技术
4
作者 林兴忠 黄光炎 +1 位作者 欧春晓 黎建盛 《水产科技》 1991年第2期13-15,共3页
1990年我县承担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推广应用斑节对虾大面积养殖高产综合技术,主要抓好池塘整治、合理放养、科学投饵、水质管理和病害防治等环节,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超额完成了各项计划指标,现将技术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关键词 斑节对虾 高产养殖技术 大面积推广 大面积养殖 合理放养 科学投饵 高产综合技术 丰收计划 农牧渔业 实施情况
全文增补中
海洋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机制探讨
5
作者 刘芳 欧春晓 《海洋与渔业》 2011年第11期41-42,共2页
雷州珍稀海洋生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北部湾东侧、广东雷州半岛西侧,总面积46864.67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濒危海洋生物及其栖息地,是环北部湾建区历史最长、面积最大的海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海域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珍稀... 雷州珍稀海洋生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北部湾东侧、广东雷州半岛西侧,总面积46864.67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濒危海洋生物及其栖息地,是环北部湾建区历史最长、面积最大的海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海域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珍稀海洋生物资源,是维持北部湾海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重要的生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自然保护区 社区共管 海洋生物资源 机制 海洋生态系统 雷州半岛 生物多样性 北部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