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韧性视角下湖南省生态与区域发展时空演化及影响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欧林之 宋明星 焦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3-214,共12页
【目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区域整体发展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对提高区域韧性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通过对湖南省地级市生态系统与区域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的时空分异分析,揭示影响地区协调发展差异和发展制约因素... 【目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区域整体发展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对提高区域韧性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通过对湖南省地级市生态系统与区域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的时空分异分析,揭示影响地区协调发展差异和发展制约因素,为湖南省生态可持续、区域稳定协调发展提供参考路径。【方法】从韧性视角出发构建生态系统—区域发展协调理论框架与指标体系,采用线性加权综合评价和耦合协调度分析了2010—2020年湖南省生态系统与区域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然后基于地理探测器、主成分回归分析、障碍度模型等方法进一步对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进行探究。【结果】2010—2020年湖南省各市州的生态系统—区域发展的综合评分、耦合协调度均处于上升趋势,大致呈现“U”字形空间格局。在地区发展差异上,随着省域综合发展由东向西梯级推进,2020年耦合协调度形成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发展差异先增后减,洞庭湖区的生态系统和大湘西地区的区域发展评分仍为四大板块最末。在系统协调上,湖南省十年间从濒临失调发展提升为初级协调发展,然而生态系统的增长仍滞后于区域发展,大部分地区生态系统未充分发挥生态基底优势。【结论】这十年间湖南省综合发展水平总体趋向均衡,但长株潭地区和大湘西地区差距依然明显。韧性视角下,生态网络和城市活动联系网络的协同发展有助于提升区域耦合协调度水平。人均绿地面积、生态连通性、城市夜间活力与耦合协调度提升具有较强关联,生态连通性、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人均实际使用外商投资额则是重要阻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协调 生态网络 可持续发展 时空特征 湖南省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协同的长沙市生态网络构建与层级优化 被引量:11
2
作者 卢洁 焦胜 +2 位作者 胡加琦 蔡勇 欧林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6332-6344,共13页
城市化背景下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呈现出多尺度、层级化特征,而传统生态网络的构建方式较少考虑不同尺度下生态要素的关系,无法从区域落实到中心城区,难以形成系统性的解决方案。研究在综合梳理各尺度生态网络构建方法的基础上,以长沙... 城市化背景下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呈现出多尺度、层级化特征,而传统生态网络的构建方式较少考虑不同尺度下生态要素的关系,无法从区域落实到中心城区,难以形成系统性的解决方案。研究在综合梳理各尺度生态网络构建方法的基础上,以长沙市为例,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景观连通性原理和生态斑块重要性评价识别生态源地,并通过多层级生态阻力面的确定,综合运用最小费用路径(Least-cost path method,LCP)、电路理论、层级传导理论、尺度嵌套等方法对市域、都市区、中心城区的生态网络进行了协同构建和层级优化,最后基于不同尺度生态网络的特点应用并落实到多层级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研究结果表明:(1)长沙市域生态网络和都市区生态网络具有较好的层级嵌套特征;共识别两尺度生态叠合源地14个、生态叠合廊道15条,主要通过中心城区内的湘江、浏阳河和捞刀河部分河段与外围生态绿圈相衔接,形成“外环内楔”的空间格局。(2)确定市域重要廊道、市域潜在廊道、生态叠合廊道、都市区重要廊道、都市区潜在廊道的核心保护面积共501.14 km~2,并提取位于生态廊道核心保护区范围内的生态夹点和生态障碍点,以进一步落实生态保护修复策略。(3)得到具有重要生态连通功能的中心城区生态绿道长度441.2 km,生态修复单元56个,并结合生态阻力值划分为5级进行针对性修复。(4)基于不同尺度生态网络的衔接、嵌套,最终构建“市域总体生态安全格局—都市区城市生态空间发展格局—以城市绿道为基础的中心城区生态修复单元”,并与不同层级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相对应。研究结果将为以大城市为中心的跨尺度生态系统修复和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网络构建 多尺度协同 尺度嵌套 景观连通性 层级优化 长沙市
下载PDF
金融政策扶持湖南武陵山片区产业发展的思考——以湘西州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欧志文 欧林之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第3期65-67,74,共4页
湖南武陵山片区作为国家重点扶持地区,离不开金融政策扶持。考察湘西州金融业服务实践,分析金融扶持湖南武陵山片区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索金融扶持武陵山片区区域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为全面推动湖南武陵山片区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政... 湖南武陵山片区作为国家重点扶持地区,离不开金融政策扶持。考察湘西州金融业服务实践,分析金融扶持湖南武陵山片区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索金融扶持武陵山片区区域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为全面推动湖南武陵山片区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武陵山片区 产业发展 金融扶持
下载PDF
促进湘西州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扶持政策探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欧志文 欧林之 《中国市场》 2014年第8期8-10,共3页
湘西州为国家重点扶持地区,离不开财政政策扶持。本文考察了湘西自治州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探析湘西自治州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促进湘西州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扶持政策建议。
关键词 湘西自治州 产业结构 财政扶持政策
下载PDF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策略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欧林之 欧志文 张亚伟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7期101-103,共3页
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服务地方社会需求,文章在《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实践中提出以“系统性、开放、创造、德育”为教学理念,围绕以“知识、能力、素养”为主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通过突出知识的掌握、凸显应用型培养、强化课程实... 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服务地方社会需求,文章在《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实践中提出以“系统性、开放、创造、德育”为教学理念,围绕以“知识、能力、素养”为主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通过突出知识的掌握、凸显应用型培养、强化课程实践性、融入思政元素、采用研讨式教学等措施,进而达到培养服务社会需求的具有人文素养的应用型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文化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德育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美丽乡村规划编制规则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欧林之 欧志文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3期70-74,共5页
结合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实际情况,总结乡村规划编制过程的经验,提出坚持生态保护、遵循因地制宜、发挥村民作用、注重产业发展、留住乡村文化和实施整体推进等六大编制原则,采用切实可行的规划编制方法,健全乡村规划编制配套制度,全... 结合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实际情况,总结乡村规划编制过程的经验,提出坚持生态保护、遵循因地制宜、发挥村民作用、注重产业发展、留住乡村文化和实施整体推进等六大编制原则,采用切实可行的规划编制方法,健全乡村规划编制配套制度,全面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进而实现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规划 美丽乡村 规划编制 编制规则
下载PDF
生态视角下美丽乡村规划探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欧林之 欧志文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6期92-96,共5页
通过对湖南、福建、江西等省一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地调研,发现当前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遵循生态的原则,提出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一些建议,以促进美丽乡村科学健康和谐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视角 美丽乡村 规划设计
下载PDF
基于共享单车数据的人口流动与城市空间活力研究——以沈阳市浑南新区为例
8
作者 欧林之 欧志文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09-116,共8页
文章通过利用共享单车的骑行数据,对浑南新区短途出行轨迹进行可视化,以分析其慢交通出行为例,并结合POI(point of interest)数据识别城市功能空间,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此得到人口慢交通出行特征以及城市活力区域空间分布情况。分析显... 文章通过利用共享单车的骑行数据,对浑南新区短途出行轨迹进行可视化,以分析其慢交通出行为例,并结合POI(point of interest)数据识别城市功能空间,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此得到人口慢交通出行特征以及城市活力区域空间分布情况。分析显示,人们骑行大都在3km左右,以通勤和休闲为主要目的,城市高活力区呈现散点分布,与商业区、大学城以及产业园区联系不强,功能体系尚有待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单车 城市功能 城市活力 浑南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