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地区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欧江华 蒋威华 +1 位作者 倪多 张国庆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159-1162,共4页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选取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可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333例乳腺癌患者,依据ER、PR、Her-2的表达状况将其分为两组,三者表达均为阴性即为三阴性乳腺癌...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选取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可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333例乳腺癌患者,依据ER、PR、Her-2的表达状况将其分为两组,三者表达均为阴性即为三阴性乳腺癌,另一组即为非三阴性乳腺癌,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复发转移情况及5年无瘤生存率。结果:333例乳腺癌患者中,三阴性乳腺癌82例,占24.62%,其淋巴结阳性率为41.5%,截止至随访日期,82例三阴性乳腺癌复发转移21例(25.61%),251例非三阴乳腺癌复发转移38例(15.14%),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相比,其远处转移的危险比为2.041(P=0.015),肺转移的危险比为2.551(P=0.036),手术后3年内复发转移风险危险比为1.948(P=0.042),生存分析显示三阴性乳腺癌5年无瘤生存率为74.4%,非三阴性乳腺癌为84.9%,两组曲线比较P=0.027。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淋巴结阳性率较非三阴乳腺癌高,其复发转移风险高于非三阴组,主要是远处转移风险较高,具体表现为肺转移风险高于非三阴组,并在术后的3年内复发转移风险高,且5年无瘤生存率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临床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关于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预测指标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立雪 冯月 欧江华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374-381,共8页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阳性乳腺癌是一种预后较差的特殊类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即新辅助治疗已经成为此类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病理完全缓解(pCR)已被认为是HER-2阳性乳腺癌独立预后预测指标。在新辅...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阳性乳腺癌是一种预后较差的特殊类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即新辅助治疗已经成为此类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病理完全缓解(pCR)已被认为是HER-2阳性乳腺癌独立预后预测指标。在新辅助治疗过程中,一些患者会对治疗药物产生耐药,从而影响预后。寻找合适的预后预测指标,及时更换最优化治疗方案,对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有极大改善。本文阐述了与HER-2阳性乳腺癌预后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希望能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提高治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阳性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 预后 预测指标 PCR
下载PDF
如何在中国申请美国NIH基金——NIH资深评委钱肃凡教授对国内高级医师几点建议
3
作者 欧江华 张晨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NIH 高级医师 美国 国内 基金 中国 科研院所 科研机构
下载PDF
整形保乳术与常规保乳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3
4
作者 张明帅 蒋威华 +4 位作者 李涌涛 张晨光 雪来提·派组拉 欧江华 甫拉提·吾瓦力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22期3993-3996,共4页
目的:比较整形保乳术与常规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将采取整形保乳术治疗的33例患者设... 目的:比较整形保乳术与常规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将采取整形保乳术治疗的33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将常规保乳术治疗的3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乳房美容效果、手术情况、住院时间、肿瘤转移复发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乳房美容优良率(97.0%)明显高于对照组(78.8%),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两组患者肿瘤转移和复发比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组间比较P>0.05。结论:整形保乳术与常规保乳术在治疗早期乳腺癌中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但整形保乳术的乳房美容效果更好,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整形保乳术 保留乳腺手术 乳房美容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EGFR及VEGF在汉族与维吾尔族女性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蒋威华 李涌涛 +4 位作者 王晓文 张明帅 张晨光 伊丽娜 欧江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04-408,共5页
背景与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目前乳腺癌研究关注的焦点。有研究显示,不同民族其分子生物学特征也不尽相同。该研究旨在分析汉族及维吾尔族女性TNB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 背景与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目前乳腺癌研究关注的焦点。有研究显示,不同民族其分子生物学特征也不尽相同。该研究旨在分析汉族及维吾尔族女性TNB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情况,了解其与预后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汉族、维吾尔族女性TNBC患者167例,其中汉族患者121例,维吾尔族患者46例,应用PV-90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测定其EGFR、VEGF的表达状态,并与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进行比较,结果采用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汉族与维吾尔族女性患者在5年无病生存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汉族患者EGFR、VEGF阳性率低于维吾尔族患者(P<0.05),并且其表达均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0<r<1,P<0.05)。结论:汉族女性TNBC患者EGFR、VEGF的阳性率低于维吾尔族女性患者,但两组5年无病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维吾尔族TNBC患者可能存在与汉族患者不同的影响其预后的因素,需开展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汉族 维吾尔族 三阴性乳腺癌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乳腺癌HER2(++)扩增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 被引量:9
6
作者 张明帅 王胄 +3 位作者 蒋威华 李涌涛 甫拉提.吾瓦力汉 欧江华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18年第9期652-655,共4页
目的使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情况,并探讨影响HER2基因扩增的因素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3年l月至2015年12月间IHC检测HER2(++)的乳腺癌病... 目的使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情况,并探讨影响HER2基因扩增的因素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3年l月至2015年12月间IHC检测HER2(++)的乳腺癌病例325份,均采用IHC和FISH两种方法分别检测所有患者的石蜡标本HER2表达和扩增情况,并分析HER2扩增状态与患者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全组患者经IHC检测HER2表达均为(++),FISH检测HER2扩增率为12.9%(42/325),对12项临床和病理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HER2扩增状态与激素状态、肿瘤直径、P53显著相关(P<0.05),而与ki67表达、组织学分级、肿瘤个数等因素均无关(P>0.05)。结论雌孕激素表达均阴性、肿瘤直径>2 cm、P53表达阳性是预测FISH检测IHC HER2(++)扩增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激素受体 HER2 免疫组织化学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汉族与维吾尔族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特征及预后差异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蒋威华 欧江华 +1 位作者 张国庆 倪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579-1583,共5页
目的:探讨汉族与维吾尔族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了解两民族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新疆肿瘤医院收治的可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458例汉、维族乳腺癌患者,将ER、PR、Her-2表达均阴性的患... 目的:探讨汉族与维吾尔族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了解两民族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新疆肿瘤医院收治的可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458例汉、维族乳腺癌患者,将ER、PR、Her-2表达均阴性的患者,分为汉族及维族两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复发转移情况及5年无瘤生存率。结果:458例乳腺癌患者当中,其中97例维吾尔族患者,361例汉族患者,三阴性乳腺癌总例为108例,所占比例为23.6%(108/458)。108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维吾尔族患者28.9%(28/97),汉族患者为22.2%(80/361)。两组在肿瘤大小及临床分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者的复发转移模式及5年无瘤生存率无明显差别。结论:维吾尔族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就诊时较汉族患者偏晚,T_3期所占比例要高于汉族患者,T_1期比例低于汉族患者,同时Ⅲ期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汉族患者。但两组5年无瘤生存率无差别,应采取进一步研究以明确影响汉、维族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 维族 三阴性乳腺癌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汉族与维吾尔族三阴性乳腺癌流行病学特征差异探讨 被引量:9
8
作者 蒋威华 李涌涛 +4 位作者 张明帅 王晓文 张晨光 伊丽娜 欧江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4-727,共4页
目的通过对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的调查分析,探讨汉、维族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差异。方法 1708例乳腺癌患者,其中TNBC患者共320例,分为汉、维两组,采用查阅病例及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在发病年龄、乳腺癌家... 目的通过对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的调查分析,探讨汉、维族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差异。方法 1708例乳腺癌患者,其中TNBC患者共320例,分为汉、维两组,采用查阅病例及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在发病年龄、乳腺癌家族史及饮酒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初潮年龄、初产年龄、产次情况、哺乳情况、绝经情况、文化程度、职业、长期饮食习惯、吸烟或被动吸烟、负性精神心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吾尔族患者乳腺癌保护因素有初潮年龄及初产年龄早、生育次数多、哺乳时间长、绝经早、体力劳动为主、文化程度低,吸烟或被动吸烟人数较少,负性精神心理亦少发生。汉族患者保护性因素有长期饮食习惯较均衡,烟熏类食物摄入少。两民族间的多因素差异是否影响到其发病率及与预后关系,应采取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 维吾尔族 三阴性乳腺癌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唑来磷酸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乳腺癌多发骨转移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明帅 张国庆 +3 位作者 欧江华 艾司克尔.阿尤甫 蒋威华 倪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4103-4105,共3页
目的探讨唑来磷酸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乳腺癌多发骨转移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48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唑来磷酸联合卡培他滨组(治疗组)及单用唑来磷酸组(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进行镇痛效果、生存质量改善评价、骨转移灶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唑来磷酸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乳腺癌多发骨转移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48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唑来磷酸联合卡培他滨组(治疗组)及单用唑来磷酸组(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进行镇痛效果、生存质量改善评价、骨转移灶治疗效果评价及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骨痛的镇痛效果评价、患者生存质量改善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转移灶治疗效果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乏力、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磷酸联合卡培他滨对乳腺癌骨多发转移较单用唑来磷酸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骨转移 唑来磷酸 卡培他滨
下载PDF
Axl及其配体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明帅 朱丽萍 +3 位作者 欧江华 吐鲁洪·沙比尔 倪多 张国庆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Axl及其配体Gas6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5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新鲜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另收集新鲜良性乳腺增生组织标本20例作为对照。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化PV-9000法分别检测上... 目的探讨Axl及其配体Gas6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5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新鲜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另收集新鲜良性乳腺增生组织标本20例作为对照。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化PV-9000法分别检测上述标本中Axl及其配体Gas6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在良恶性组织间的差异及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Axl在乳腺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和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及良性乳腺增生组织(0.272±0.052、0.134±0.008和0.116±0.007,60.0%、36.4%和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s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和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及良性乳腺增生组织(1.147±0.078、0.490±0.078和0.474±0.078,58.1%、21.8%和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织及良性乳腺增生组织间Axl及Gas6蛋白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中Axl和Gas6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和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0.408±0.007 vs.0.298±0.041,1.277±0.195 vs.0.880±0.037;80.0%vs.48.0%,76.7%vs.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Axl与Gas6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612,P=0.04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Axl及Gas6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两者表达促进了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转移 腋窝淋巴结 AXL GAS6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PALB2与雄激素受体表达关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蒋威华 张明帅 +5 位作者 李涌涛 王晓文 张晨光 伊丽娜 雪莱提 欧江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81-1384,共4页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PALB2和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SP法免疫组化测定178例TNBC中PALB2及AR的表达情况,将PALB2按表达不同分为两组,并分析其与不同AR表达状态时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78...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PALB2和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SP法免疫组化测定178例TNBC中PALB2及AR的表达情况,将PALB2按表达不同分为两组,并分析其与不同AR表达状态时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78例TNBC中,PALB2阴性47例(26.4%),AR阳性60例(33.7%),两者呈负相关(-1≤r<1,P<0.05),在PALB2阴性组中,AR阳性表达与乳腺癌家族史、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复发转移相关(P<0.05),且5年无瘤生存率也低于AR阴性组。结论:TNBC患者PALB2缺失与AR的阳性表达,对TNBC的进展起到协同促进作用,PALB2和AR联合检测可为TNBC的预后判读提供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PALB2 雄激素受体 临床意义
下载PDF
新疆地区不同民族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双武 鲁英 +3 位作者 杨晓燕 欧江华 陈琳 齐新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895-898,901,共5页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不同民族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分布及相关因素,为制定乳腺癌的相关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0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病理学确诊的1 303例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不同民族患者的...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不同民族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分布及相关因素,为制定乳腺癌的相关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0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病理学确诊的1 303例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不同民族患者的年龄、职业、月经、生育史、家族史及患侧部位等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结果 1 303例乳腺癌患者,年龄18~87岁,平均(47.66±10.75)岁,汉族及其他民族乳腺癌患者年龄集中于45~59岁,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乳腺癌患者年龄集中于30~44岁;地区分布以乌鲁木齐最多,其次为昌吉、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区;不同民族乳腺癌患者职业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3,P=0.00),不同民族乳腺癌患者产次、怀孕次数和行经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乳腺癌患者家族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2,P=0.01)。不同民族乳腺癌患者患侧部位、初潮年龄、月经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女性乳腺癌的患病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分布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乳腺癌患者在产次、怀孕次数、行经天数以及家族史与民族相关;初潮年龄、月经周期、患侧部位与民族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乳腺癌 民族 相关因素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切除乳腺良性肿块524例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齐新 欧江华 +2 位作者 吐尔鸿.沙比尔 朱丽萍 倪多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653-655,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切除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应用要点。方法选择524例女性乳腺肿块患者共2317个乳腺肿块,在超声引导下行麦默通微创切除术,病理检查明确性质,术后3~6个月随访治疗效果。结果 2317个乳腺肿块中,良性肿块2311个...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切除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应用要点。方法选择524例女性乳腺肿块患者共2317个乳腺肿块,在超声引导下行麦默通微创切除术,病理检查明确性质,术后3~6个月随访治疗效果。结果 2317个乳腺肿块中,良性肿块2311个,乳腺癌灶6个,术中显示肿块均完整切除,单个肿块切除平均时间8min。32例出现各种并发症及术中不顺利情况。术后随访3~6个月,524例中492例效果满意,满意率达93.9%,12例于术后6个月内出现复发,复发率为2.29%。以5~30mm肿块效果最佳,>30mm的肿块效果不理想。结论麦默通微创切除乳腺良性肿块具有安全、微创?效果确切、术后美观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麦默通 乳腺良性肿块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化疗方案TAC与AC→T近期不良反应比较 被引量:9
14
作者 吴涛 倪多 +1 位作者 朱丽萍 欧江华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712-1714,共3页
目的:比较乳腺癌化疗方案TAC(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多西他赛,6个周期)与AC→T(多柔比星,环磷酰胺4周期后行多西他赛4周期)近期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2007年5月~2008年10月期间60例乳腺癌术后接受化疗患者... 目的:比较乳腺癌化疗方案TAC(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多西他赛,6个周期)与AC→T(多柔比星,环磷酰胺4周期后行多西他赛4周期)近期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2007年5月~2008年10月期间60例乳腺癌术后接受化疗患者,分为TAC组和AC→T组,每组30例。两组均在手术后第7天行化疗,均为锁骨下静脉注射给药。TAC组化疗方案为:多西他赛75mg/m2,多柔比星50mg/m2,环磷酰胺500mg/m2,21d为1个周期,共6个周期。AC→T组化疗方案为:多柔比星60mg/m2,环磷酰胺600mg/m2,21d为1个周期,4个周期后给予多西他赛100mg/m2,21d为1个周期,共4个周期。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口腔粘膜炎、腹泻、恶心、呕吐、乏力/虚弱、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记录手术后腋窝淋巴引流量,并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AC→T组中性粒细胞减少、口腔粘膜炎、腹泻、恶心、呕吐、乏力/虚弱、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发生率均低于TAC组,术后腋窝淋巴引流量也低于T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T方案与TAC方案相比近期不良反应少,并且有利于手术后切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汉族与维吾尔族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差异 被引量:6
15
作者 蒋威华 孙晓宏 +5 位作者 李涌涛 张明帅 王晓文 张晨光 伊丽娜 欧江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66-68,85,共4页
目的比较汉族和维吾尔族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差异。方法共纳入三阴性乳腺癌患者346例,按民族分为汉族组及维吾尔族组。比较2组患者就诊时年龄、乳腺癌家族史、初次月经年龄、绝经情况、初次生产年龄、生产次数情况、哺乳情... 目的比较汉族和维吾尔族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差异。方法共纳入三阴性乳腺癌患者346例,按民族分为汉族组及维吾尔族组。比较2组患者就诊时年龄、乳腺癌家族史、初次月经年龄、绝经情况、初次生产年龄、生产次数情况、哺乳情况、文化程度、职业、饮食习惯、吸烟、饮酒等因素。结果 2组患者在就诊时年龄、乳腺癌家族史以及饮酒情况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2组在初次月经年龄、绝经情况、初次生产年龄、生产次数、哺乳、文化程度、职业、饮食习惯、吸烟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汉族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保护性因素为均衡饮食,烟熏类食物摄入少,而维吾尔族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保护性因素则为初次月经年龄晚、绝经年龄早、初次生产年龄早、生育次数多、哺乳时间长、以体力劳动为主、文化程度较低、吸烟或被动吸烟人数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三阴性乳腺癌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不同民族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差异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蒋威华 李涌涛 +5 位作者 张杰 张明帅 王晓文 张晨光 伊丽娜 欧江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297-230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民族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情况,了解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0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的TNBC患者184例,其中汉族130例、维吾尔族54例。采用PV-9000免疫组化法测定... 目的探讨不同民族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情况,了解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0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的TNBC患者184例,其中汉族130例、维吾尔族54例。采用PV-9000免疫组化法测定EGFR的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EGFR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情况及TNM分期的相关性,同时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5年无瘤生存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汉族TNBC患者EGFR阳性表达率为40.8%(53/130),维吾尔族TNBC患者EGFR阳性表达率为57.4%(31/54),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0,P=0.039)。汉族、维吾尔族TNBC患者EGFR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数均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370、0.950,P<0.05)。汉族、维吾尔族TNBC患者EGFR阳性表达率与TNM分期均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380、0.371,P<0.05)。通过5年的随访观察,汉族TNBC患者复发转移发生率为24.6%(32/130),而维吾尔族TNBC患者复发转移发生率为29.6%(16/54);二者5年无瘤生存曲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4,P=0.453)。结论不利于肿瘤预后的EGFR在汉族TNBC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维吾尔族TNBC患者,但二者5年无瘤生存期间无明显差异,提示维吾尔族TNBC患者可能存在与汉族TNBC患者不同的预后影响因素,建议进一步探讨影响汉族、维吾尔族TNB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汉族 维吾尔族
下载PDF
新疆地区不同肿瘤家族史的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突变的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涌涛 蒋威华 +4 位作者 王晓文 张明帅 张晨光 欧江华 甫拉提.吾瓦力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287-2290,共4页
目的:分析有不同家族史的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8例有家族史的乳腺癌患者,取外周静脉血进行BRCA1/2基因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HPLC)预筛,结果经DNA测序验证。结果:98例患者的BRCA1/2突变率为20.41%;同时... 目的:分析有不同家族史的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8例有家族史的乳腺癌患者,取外周静脉血进行BRCA1/2基因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HPLC)预筛,结果经DNA测序验证。结果:98例患者的BRCA1/2突变率为20.41%;同时有乳腺癌及卵巢癌家族史的突变率明显高于仅有一种家族史的患者;随着家族中患癌人数增加(2、3、4人),BRCA1/2突变率也明显增高(16.25%、33.3%、66.67%)。结论 :在乳腺癌患者中,同时有乳腺癌和卵巢癌家族史,BRCA1/2突变率明显增高,且随着家族中患癌人数的增加,BRCA1/2突变检出率呈增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BRCA1 BRCA2 基因突变 家族史
下载PDF
1999年、2004年及2009年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诊疗模式及预后情况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杰 蒋威华 +1 位作者 张明帅 欧江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6期4487-449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病理特征、诊疗模式演变及预后情况,检验新疆地区乳腺癌防治工作的成效。方法 2015年1—6月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9年、2004年及2009年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女性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病理特征、诊疗模式演变及预后情况,检验新疆地区乳腺癌防治工作的成效。方法 2015年1—6月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9年、2004年及2009年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女性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1999年225例,2004年376例,2009年813例。记录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分期、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发现疾病方式、入院时检查方法、自觉肿块至就诊时间≤1个月发生率、取活检方式、手术方式、辅助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组化检查情况及5年生存率、5年无病生存率、局部复发/转移率。患者术后3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3~5年每半年随访1次,了解术后生存情况及有无局部复发/转移,随访截止日期为2014-12-31。结果不同时期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期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及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09年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率高于1999年(P〈0.05)。不同时期乳腺癌患者因不适症状就诊、普查或筛查发现率,入院时乳腺彩超、乳腺钼靶、乳腺磁共振成像检查率,自觉肿块至就诊时间≤1个月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期乳腺癌患者术前空心针穿刺取活检率、保乳术率、术前新辅助化疗率、分子靶向治疗率、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检测率、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检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期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5年无病生存率及局部复发/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999年、2004年及2009年3个时期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无明显变化,但诊疗模式和预后均有所改善。新疆地区乳腺癌防治工作略显成效,提高乳腺癌患者早期检出率及规范化应用综合性诊疗措施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患病率 无病生存 预后
下载PDF
自体肿瘤细胞疫苗在食管及贲门癌术后的主动免疫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国庆 刘诚明 +4 位作者 孙伟 庞作良 欧江华 王宏江 阿迪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1334-1336,1339,共4页
目的:探讨用新城鸡瘟病毒修饰的自体肿瘤细胞疫苗(ATV-NDV)对食管、贲门癌患者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采用SP一步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对52例接种瘤苗食管、贲门癌手术患者和68例未接种瘤苗食管、贲门癌手术前后... 目的:探讨用新城鸡瘟病毒修饰的自体肿瘤细胞疫苗(ATV-NDV)对食管、贲门癌患者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采用SP一步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对52例接种瘤苗食管、贲门癌手术患者和68例未接种瘤苗食管、贲门癌手术前后的外周血NK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进行检测,用40例正常人作对照组。结果:食管、贲门癌手术患者瘤苗接种治疗后细胞免疫指标CD3、CD4百分率和CD4/CD8比值明显增加,CD8百分率明显下降,NK活性无明显变化;食管、贲门癌患者IL-2R、IL-6、TN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IL-2水平明显较低(P<0.01)。患者术后IL-2R、IL-6较术前明显增高(P<0.01),IL-2、TNF较术前有所降低(P>0.05)。经过免疫接种后,患者IL-2较接种前明显增高(P<0.01),而IL-2R、IL-6、TNF较接种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新城鸡瘟病毒修饰的自体肿瘤细胞疫苗(ATV-NDV)是一种特异性较高的安全有效的免疫制剂,其远期疗效仍在进一步观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自体肿瘤细胞疫苗 主动免疫治疗
下载PDF
汉族和维吾尔族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组织中E-cad及VEGF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2
20
作者 蒋威华 张明帅 +5 位作者 李涌涛 王晓文 张晨光 伊丽娜 张杰 欧江华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58-862,共5页
目的分析汉族及维吾尔族女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组织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情况,了解其与预后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8年3月—... 目的分析汉族及维吾尔族女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组织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情况,了解其与预后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汉族TNBC患者140例,维吾尔族57例,检测E-cad、VEGF的表达情况,并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组织学分级进行比较,同时观察两组5年无瘤生存率。结果两组TNBC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ad的表达无差别,VEGF阳性率汉族低于维吾尔族(P<0.05),同时,两组E-cad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1≤r<1,P<0.05),而VEGF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呈正相关(0<r<1,P<0.05),但与组织学分级没有明显关系。结论 E-cad在汉族与维吾尔族TNBC中没有表达差异,VEGF阳性率在汉族女性TNBC中低于维吾尔族,但两组5年无瘤生存率没有明显差别,提示维吾尔族TNBC患者可能存在与汉族患者不同的影响其预后的因素,需采取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 维吾尔族 三阴性乳腺癌 E-钙黏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