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比不同血管通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清远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8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长期中心静脉导管(CVC)对患者进行血液...目的:对比不同血管通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清远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8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长期中心静脉导管(CVC)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观察组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比较两组左心室功能、营养及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发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心室功能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贫血状况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DL、TG、T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HD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A V F)对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除左心室功能异常率高于长期中心静脉导管(CVC)外,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贫血、降低血脂水平,降低炎症因子,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的相关关系,探讨血尿酸变化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8月于本院住院的32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肾功能变化的关系,并分析肾功能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32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男186例,女137例,年龄(56.9±13.1)岁,25.4%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e GFR<90 m L/(min·1.73 m^2)组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比例明显升高(P<0.05)。方差分析显示尿酸水平高组其CKD(CKD3a-CKD5期)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低尿酸水平组(P<0.05)。调整年龄、性别、糖尿病等因素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尿酸基线值每增高100μmol/L,e GFR值下降7.47 m L/(min·1.73 m^2),95%CI为(-9.23,-5.7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尿酸、合并高血压是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尿酸是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进展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临床上应重视并合理地控制尿酸水平以延缓肾功能减退。
文摘目的:对比不同血管通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清远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8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长期中心静脉导管(CVC)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观察组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比较两组左心室功能、营养及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发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心室功能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贫血状况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DL、TG、T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HD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A V F)对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除左心室功能异常率高于长期中心静脉导管(CVC)外,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贫血、降低血脂水平,降低炎症因子,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在临床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