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兆言小说的城市空间美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欧阳一菲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5-140,共6页
1990年代以来,“文学中的城市”作为一种概念和方法应运而生。叶兆言作为南京作家的代表,其笔下的城市空间亦成为其探寻文学中城市不同表述方式的重要途径,进而发掘了城市之于人的精神世界建构的主导作用。“想象”也因此成为“文学中... 1990年代以来,“文学中的城市”作为一种概念和方法应运而生。叶兆言作为南京作家的代表,其笔下的城市空间亦成为其探寻文学中城市不同表述方式的重要途径,进而发掘了城市之于人的精神世界建构的主导作用。“想象”也因此成为“文学中的城市”建构的重要途径。透过这份诗意浪漫和创造性想象,蕴含传统审美与诗性智慧的帝王之城“金陵”、流动六朝遗韵与闲适情调的“秦淮”风雅,充满家园意味与悲悯浪漫的现代城邦“建邺”,都以南京城的历史分身在其作品中一一呈现,成为叶兆言笔下对故乡南京的别样怀念与展望,亦是叶兆言小说中城市空间美学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兆言 小说 城市美学 南京
下载PDF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方便面感官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杨应军 高海燕 +2 位作者 欧阳一菲 赵镭 尹京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5-28,共4页
本实验以方便面品评表为基础构建了方便面感官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应用模型分析了方便面感官品质的隶属级别;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方便面品评员感官品评数据的综合分析,发现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提高了方便面感官品质分析的科学性;通过... 本实验以方便面品评表为基础构建了方便面感官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应用模型分析了方便面感官品质的隶属级别;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方便面品评员感官品评数据的综合分析,发现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提高了方便面感官品质分析的科学性;通过对方便面感官品质模糊综合评判结果的分析,本实验最后提出了对百分制方便面评分法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便面 感官分析 模糊综合评判
下载PDF
都市青春片:“后青春期”的影像诉说
3
作者 王晖 欧阳一菲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8-141,共4页
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青春片得到长足发展,作为青春片亚类型的都市青春片也获得了不俗的成绩。都市青春片大多以处于"后青春期"的青年个体为主要表现对象,且在文化形态、人物形象和叙事手法等方面都与青春片存在一定关联和延... 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青春片得到长足发展,作为青春片亚类型的都市青春片也获得了不俗的成绩。都市青春片大多以处于"后青春期"的青年个体为主要表现对象,且在文化形态、人物形象和叙事手法等方面都与青春片存在一定关联和延续。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都市青春片与青春片之间的关联性、突破性,进一步探究都市青春片的发展新动态和类型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青春片 后青春期 文化语境
下载PDF
浅谈中国革命题材影片中的江南影像与江南文人——以影片《秋之白华》为例
4
作者 欧阳一菲 《文教资料》 2012年第32期176-178,共3页
影片《秋之白华》是霍建起导演2011年的新作,不同于传统的革命题材影片,《秋之白华》以其唯美的画面风格,散文诗式的结构方式,营造了浓浓的江南意境,展现了我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和妻子杨之华的情感经历和革命精神。对于主旋律电影而言,... 影片《秋之白华》是霍建起导演2011年的新作,不同于传统的革命题材影片,《秋之白华》以其唯美的画面风格,散文诗式的结构方式,营造了浓浓的江南意境,展现了我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和妻子杨之华的情感经历和革命精神。对于主旋律电影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为主旋律电影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引导性和前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人物 叙事 色彩
下载PDF
“港味”的追溯、突围与重构——以香港电影中的“唐楼”建筑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欧阳一菲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9-145,共7页
香港电影中的“港味”,是香港社会主体性的重要表征,香港的市民文化、不同时代的香港元素、快节奏的城市动感,共同构成了香港电影“港味”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楼具有传统、拥挤和嘈杂的特质,作为香港的标志性符码,常被用作感情凝聚... 香港电影中的“港味”,是香港社会主体性的重要表征,香港的市民文化、不同时代的香港元素、快节奏的城市动感,共同构成了香港电影“港味”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楼具有传统、拥挤和嘈杂的特质,作为香港的标志性符码,常被用作感情凝聚的符号加以呈现。文章选取“唐楼(街)”作为香港这座城市的切入点,从怀旧空间、想象空间和生活空间三个维度着手,力图通过“街道”这一空间意象,发掘隐藏在香港背后的深刻含义和文化自信,探寻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微妙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电影 港味 唐楼 城市文化 文化自信
下载PDF
融媒体语境下校园电影的互文本书写 被引量:1
6
作者 欧阳一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9-73,共5页
在信息内容和传播方式趋向饱和的当下,媒介之间面临着一场融合、重组和再生的博弈,“关系”成为媒介融合中的重要一环。融媒时代,电影创作呈现出一种互文本的网络模式,与其他影片和其他艺术形式的程式设计形成有机整合。文章以近些年中... 在信息内容和传播方式趋向饱和的当下,媒介之间面临着一场融合、重组和再生的博弈,“关系”成为媒介融合中的重要一环。融媒时代,电影创作呈现出一种互文本的网络模式,与其他影片和其他艺术形式的程式设计形成有机整合。文章以近些年中国校园电影为研究对象,从电影的创作来源、传播策略以及后期衍生产品等角度,剖析影片在互文本背景作用之下的类型演化过程,进而探究大陆校园电影跨媒介叙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时代 中国校园电影 互文本 类型化 跨媒介叙事
下载PDF
校园电影城乡叙事的二元空间建构与书写 被引量:1
7
作者 欧阳一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8-51,共4页
新世纪初期,中国校园电影的主旋律青春书写,映衬出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相互交织,又逐渐疏离的复杂关系。校园电影的城乡叙事立足于细致探究生命个体的存在处境、命运走向与时代潮流之间的微妙关联,并希冀从中寻求到某种价值理念。... 新世纪初期,中国校园电影的主旋律青春书写,映衬出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相互交织,又逐渐疏离的复杂关系。校园电影的城乡叙事立足于细致探究生命个体的存在处境、命运走向与时代潮流之间的微妙关联,并希冀从中寻求到某种价值理念。影片多以教师的乡村支教经历为主要表现内容,创作者借助教师“支教—回城—返乡”的一系列举动和心理变化,将其对城市生活的不适,以及对乡村的向往之情真实自然地表现出来,并通过城市和乡村的比照,赋予乡村新的发现和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校园电影 城乡叙事 主旋律 空间建构
下载PDF
国产IP的影视改编与新技术引入——从神怪《青蛇》到魔幻《白蛇传说》 被引量:2
8
作者 欧阳一菲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66-69,共4页
近几年,由志怪小说、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改编的影视作品逐渐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新亮点。民间神话传说“白蛇的故事”作为经典国产IP资源,曾多次被搬上荧幕,从《青蛇》到《白蛇传说》,影片逐渐由神怪片走向魔幻电影,这为中国魔幻电影的... 近几年,由志怪小说、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改编的影视作品逐渐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新亮点。民间神话传说“白蛇的故事”作为经典国产IP资源,曾多次被搬上荧幕,从《青蛇》到《白蛇传说》,影片逐渐由神怪片走向魔幻电影,这为中国魔幻电影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西方新技术的引入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两者的交流、碰撞与融合既赋予中国魔幻电影新的叙事维度,同时也为留住中国文化元素以及国产IP的核心神韵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 民间传说 国产IP 本土化 新技术
下载PDF
民族的显影与历史的追溯--阿来影视创作的非虚构叙事
9
作者 欧阳一菲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95-101,共7页
民族民间文学力量、“非虚构”的地方志式叙述、藏地诗意语言以及边缘视角,一直是阿来文学创作的独特叙事姿态。这种叙事姿态赋予其小说历史长度、文化深度和传播广度,使其兼具智慧的源泉和思想的启迪。从2014年的《西藏的天空》到2019... 民族民间文学力量、“非虚构”的地方志式叙述、藏地诗意语言以及边缘视角,一直是阿来文学创作的独特叙事姿态。这种叙事姿态赋予其小说历史长度、文化深度和传播广度,使其兼具智慧的源泉和思想的启迪。从2014年的《西藏的天空》到2019年的《攀登者》,阿来将其在文学创作中的经验和风格融入影视领域,以往作品中的藏地文化追溯、自然理念探寻和非虚构叙事,又一次出现在电影观众的眼前,编剧阿来为他的忠实读者和新生观众带来了更多期待。新主流电影蓬勃发展的当下,阿来也为“家国叙事”与“个人叙事”之间平衡点的找寻,贡献了自己的答案,中国故事、中国精神在影片中得到了展现和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虚构叙事 个体叙事 家国叙事 中国故事 中国精神
下载PDF
革命历程中的人格彰显——评电视连续剧《开国元勋朱德》 被引量:1
10
作者 欧阳一菲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5-38,共4页
电视剧《开国元勋朱德》从战争、生活、情感经历等多方面描摹刻画朱总司令,使其形象丰满鲜活,驰骋沙场的豪气智勇与日常生活的体贴细心相得益彰。不同于以往讲述朱德元帅生平事迹的影视作品,该剧在朱德元帅人物刻画方面匠心独运,将其放... 电视剧《开国元勋朱德》从战争、生活、情感经历等多方面描摹刻画朱总司令,使其形象丰满鲜活,驰骋沙场的豪气智勇与日常生活的体贴细心相得益彰。不同于以往讲述朱德元帅生平事迹的影视作品,该剧在朱德元帅人物刻画方面匠心独运,将其放置在历史洪流之中,从价值观、利益观、生死观、人道主义和亲情观等方面阐释朱德心中的"革命信仰",赋予人物史诗气魄,同时又运用多角度、多侧面的表现手法将其大智、大勇和大仁的儒将风采展现在观众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总司令 人物刻画 情感经历 生平事迹 革命历程 智勇 第四次反围剿 伍若兰 革命初期 大智
原文传递
新世纪国产校园电影青少年形象的建构和反思 被引量:1
11
作者 欧阳一菲 《文艺评论》 CSSCI 2016年第5期113-117,共5页
校园电影作为青春电影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的发展折射出青春电影的演变。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和教育普及工作的开展,教育环境、教育方式等问题受到了更多的关注。青年亚文化的传播,也使校园文化和学生生活日益丰富多样。这些都为校园... 校园电影作为青春电影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的发展折射出青春电影的演变。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和教育普及工作的开展,教育环境、教育方式等问题受到了更多的关注。青年亚文化的传播,也使校园文化和学生生活日益丰富多样。这些都为校园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校园电影以学校为故事背景,讲述青少年群体在青春期所经历的诸多变化,以其成长体验、情感需求和精神面貌等方面的蜕变为主要叙述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电影 校园文化 少年形象 教育制度改革 反思 国产 青年亚文化 青少年群体
原文传递
“万能老倌”薛觉先与中国早期粤语电影关系考
12
作者 欧阳一菲 《电影文学》 2024年第21期17-22,共6页
薛觉先对于粤剧与电影的跨媒介尝试、对于传统道德伦理与在地类型创作的跨文化探索、对于南北资源与海外市场的跨区域拓展,使其成为中国早期粤语电影研究绕不开的重要人物。以薛觉先早期的电影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从其粤语电影创作的母... 薛觉先对于粤剧与电影的跨媒介尝试、对于传统道德伦理与在地类型创作的跨文化探索、对于南北资源与海外市场的跨区域拓展,使其成为中国早期粤语电影研究绕不开的重要人物。以薛觉先早期的电影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从其粤语电影创作的母体文化、区域经验和世界视野三方面进行论述,进而探究发掘中国早期粤语电影的跨文化、跨媒介和跨区域特质,并尝试在爬梳粤语电影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力图重构中国早期粤语电影的历史拼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觉先 粤语电影 跨文化 跨媒介 跨区域
下载PDF
新世纪国产教育题材电影的人物形象建构
13
作者 欧阳一菲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0-185,共6页
"教育"作为一个新兴元素,逐渐走进电影,开辟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在教育题材电影中,师生关系的磨合、青春个体的成长、教育问题的演变都是推动情节发展和深化影片主旨的主要变量,而贯穿于整个教育题材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教育"作为一个新兴元素,逐渐走进电影,开辟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在教育题材电影中,师生关系的磨合、青春个体的成长、教育问题的演变都是推动情节发展和深化影片主旨的主要变量,而贯穿于整个教育题材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则成为组合这一系列"变量"的重要链条。对教育题材电影角色类型、人物关系和人物成长轨迹的研究,既可以完善影片的情节架构,又可以深化影片主旨内核,为教育题材电影的深入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本文在符号学视域下,阐释新世纪国产教育题材电影在人物塑造和人物关系建构方面的特色,以期对中国教育题材电影未来发展带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题材电影 成长主体 人物形象 符号学
原文传递
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共同体美学的建构与传播 被引量:1
14
作者 欧阳一菲 王晖 《文艺评论》 CSSCI 2022年第4期45-54,共10页
中国非虚构文艺作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从传统到现代、从历史到当下、从民族到世界,其美学形态和理念都在不断演进,但其所蕴含的内在价值和审美逻辑却一以贯之。基于伦理认同的“文化共同体”、致力于共同制作导向的“叙事共... 中国非虚构文艺作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从传统到现代、从历史到当下、从民族到世界,其美学形态和理念都在不断演进,但其所蕴含的内在价值和审美逻辑却一以贯之。基于伦理认同的“文化共同体”、致力于共同制作导向的“叙事共同体”、着力于现实观照和历史传承的“精神共同体”、数字交互背景下的“接受共同体”等,共同构建了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对外传播的“共同体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虚构文艺 共同体美学 精神共同体 接受共同体
原文传递
国产先锋校园电影的青少年形象与人物关系建构——以影片《少年的你》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欧阳一菲 《电影新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6-119,共4页
校园电影发展至今,"成长"一直是其永不褪色的母题,积极健康的成长、偏激叛逆的成长、温情浪漫的成长,共同缔造了校园电影不同的影像风格。近年,先锋校园电影的创作呈现出发散性的特质,逐渐具备自觉意识,关注边缘的、底层的个... 校园电影发展至今,"成长"一直是其永不褪色的母题,积极健康的成长、偏激叛逆的成长、温情浪漫的成长,共同缔造了校园电影不同的影像风格。近年,先锋校园电影的创作呈现出发散性的特质,逐渐具备自觉意识,关注边缘的、底层的个体,呈现出对主流话语的疏离和反叛。文章以先锋校园电影为主要研究对象,借助格雷马斯符号学的相关理论,从先锋校园电影的人物成长轨迹、多元化人物关系的建构等方面,剖析新世纪以来先锋校园电影符号化的人物设置和成长关系演变,探究新时期国产校园电影在叙事形式、主旨内核和伦理建构等方面的转变,进而为国产校园电影的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电影 成长叙事 符号矩阵 叙事伦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