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llardⅠ式与Mohler法修复单侧唇裂术后1年美学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欧阳奇明 曲延征 +1 位作者 卢萌 方亦鸿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178-179,共2页
Millard术式是目前国际上口腔颌面外科治疗单侧唇裂的主流术式。旋转推进法提出后,经包括Millard本人及许多医师改进,已形成多种改良术式,其中最主要的不同在于旋转切口上方是否有附加回切切口、C唇瓣是用来延长鼻小柱还是用于修复... Millard术式是目前国际上口腔颌面外科治疗单侧唇裂的主流术式。旋转推进法提出后,经包括Millard本人及许多医师改进,已形成多种改良术式,其中最主要的不同在于旋转切口上方是否有附加回切切口、C唇瓣是用来延长鼻小柱还是用于修复患侧鼻底及填充在鼻翼下方以增加患唇高度。由于改良的术式种类很多,将无回切切口、C唇瓣用来缝合于鼻底及鼻翼下方的方法称为Millard Ⅰ式,而将有回切切口、c唇瓣被用于修复鼻小柱的术式称为Mohler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LARD术式 Mohler法 单侧唇裂 美学效果 唇裂术后 修复 颌面外科治疗 改良术式
下载PDF
颞颌关节区滑膜囊肿2例
2
作者 欧阳奇明 陈泽辉 曲延征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58-258,共1页
关键词 颞颌关节区 滑膜囊肿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双颌畸形同期外科矫正13例临床报告
3
作者 欧阳奇明 曲延征 陈泽辉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304-305,共2页
关键词 双颌畸形 外科矫正 手术方法
下载PDF
24例口腔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MRI诊断
4
作者 欧阳奇明 林壵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6,共4页
目的通过对24例口腔癌患者颈部淋巴结的临床触诊、MRI检查、术后病理确诊的对比性研究,探讨MRI在口腔癌颈淋巴转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本院24例口腔癌患者,行口腔癌颌颈联合根治术后经病理证实淋巴转移12例,非转移(炎性淋巴结)12例,... 目的通过对24例口腔癌患者颈部淋巴结的临床触诊、MRI检查、术后病理确诊的对比性研究,探讨MRI在口腔癌颈淋巴转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本院24例口腔癌患者,行口腔癌颌颈联合根治术后经病理证实淋巴转移12例,非转移(炎性淋巴结)12例,对其临床触诊和MRI扫描与颈淋巴清扫术标本病理检查结果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MRI和临床触诊诊断颈部淋巴转移准确性分别为91·7%和75%;诊断炎性淋巴结的准确性分别为83·3%和75%;同时口腔癌转移淋巴结的MRI表现,T1加权为均匀略低和等信号,T2加权表现为均匀的略高信号与高信号混合。转移淋巴结轮廓清晰,周围可出现不完全环状脂肪增生带,而炎性淋巴结在T1和T2加权上分别为等信号和略高信号,且周边欠清晰,边缘脂肪模糊。结论MRI相对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作为口腔癌术前常规颈淋巴转移普查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转移淋巴结 炎性淋巴结 MRI诊断
下载PDF
微波热凝在口腔科治疗中的应用(附168例分析)
5
作者 欧阳奇明 曲延征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微波热凝在口腔科的应用。方法采用美国ANNZRADARMED25T65型微波多功能治疗机,对口腔颌面部一些常见的疾病,包括血管瘤、牙龈瘤、黏液腺囊肿、乳头状瘤、口腔黏膜病、皮肤扁平疣、痣以及牙龈出血等,共治疗168例。结果168例均获... 目的探讨微波热凝在口腔科的应用。方法采用美国ANNZRADARMED25T65型微波多功能治疗机,对口腔颌面部一些常见的疾病,包括血管瘤、牙龈瘤、黏液腺囊肿、乳头状瘤、口腔黏膜病、皮肤扁平疣、痣以及牙龈出血等,共治疗168例。结果168例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微波热凝除口腔科传统治疗方法外,又增添了一个新的治疗手段,同时在许多方面优于以往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热凝 口腔治疗
下载PDF
TiO_2纳米管阵列的热稳定性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田甜 肖秀峰 +2 位作者 刘榕芳 欧阳奇明 蔡志宇 《稀有金属快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15-19,共5页
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纯钛片表面制备得到TiO2纳米管阵列。研究了TiO2纳米管阵列的热稳定性,并通过模拟体液浸泡研究了其生物活性。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别对纳米管阵列的形貌和物相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 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纯钛片表面制备得到TiO2纳米管阵列。研究了TiO2纳米管阵列的热稳定性,并通过模拟体液浸泡研究了其生物活性。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别对纳米管阵列的形貌和物相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为300℃时,TiO2纳米管由无定形向锐钛型转变,温度升到500℃时转变为金红石型,升到600℃时TiO2纳米管阵列出现坍塌,700℃热处理时其形貌完全被破坏。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具有TiO2纳米管阵列的钛片经氢氧化钠溶液活化后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能在模拟体液中诱导生成磷灰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管阵列 热稳定性 生物活性 磷灰石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交通事故迎面撞击伤 被引量:2
7
作者 曲延征 欧阳奇明 +5 位作者 陈泽辉 郑杰 李多 蔡志宇 施汉平 郑直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S1期105-106,共2页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颧骨颧弓 髁突骨折 坚固内固定 颏部骨折 上颌骨 冠状切口 颌间牵引固定 撞击伤 颌骨骨折
下载PDF
Millard法加肌解剖复位术修复单侧唇裂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泽辉 曲延征 +3 位作者 欧阳奇明 蔡志宇 郑直 王承勇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94-298,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Millard法加肌解剖术式修复单侧唇裂的手术效果。方法:收集单侧唇裂47例(Ⅱ度唇裂27例,Ⅲ度唇裂20例),精确测量患者手术前后健患侧唇高、唇长及鼻孔宽等数据,对测得数据以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确定有无... 目的:探讨采用Millard法加肌解剖术式修复单侧唇裂的手术效果。方法:收集单侧唇裂47例(Ⅱ度唇裂27例,Ⅲ度唇裂20例),精确测量患者手术前后健患侧唇高、唇长及鼻孔宽等数据,对测得数据以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确定有无显著性差别。结果:无论是Ⅱ度还是Ⅲ度唇裂,健侧唇高、唇长及鼻孔宽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唇高及鼻孔宽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Ⅲ度唇裂手术前后患侧唇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度唇裂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度唇裂唇高、唇长及鼻孔宽术后健患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度唇裂术后唇高、唇长健患侧平均差值为正值,术后鼻孔宽健患侧平均差值为负值。结论:应用本术式修复Ⅱ度和Ⅲ度单侧唇裂,可基本恢复唇高、唇长及鼻孔宽,健患侧平均差值可达到统计学上无显著性意义的程度;但唇高和唇长仍矫正不足,对鼻孔宽有矫枉过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唇裂 MILLARD法 修复 肌解剖复位术
下载PDF
负压引流球在腮腺手术后应用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多 欧阳奇明 曲延征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94-294,共1页
关键词 负压引流球 腮腺手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颊粘膜肌瓣单独或联合颊脂垫修复舌腭缺损 被引量:3
10
作者 曲延征 郑杰 +3 位作者 欧阳奇明 范云飞 陈泽辉 郑杰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162-164,共3页
应用颊粘膜瓣单独或联合颊脂垫修复舌腭缺损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手术方法。笔者自1939年至1996年,应用该方法修复舌癌切除后≤1/2舌缺损10例,修复软腭缺损2例。瓣全部成活,吞咽、语言功能恢复快,外形满意。术后几天开... 应用颊粘膜瓣单独或联合颊脂垫修复舌腭缺损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手术方法。笔者自1939年至1996年,应用该方法修复舌癌切除后≤1/2舌缺损10例,修复软腭缺损2例。瓣全部成活,吞咽、语言功能恢复快,外形满意。术后几天开口约1.5CM~2.0cm,2周后张口逐渐恢复正常。本技术为舌半侧以内缺损和软腭缺损的修复提供了可靠实用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腭缺损 颊粘膜肌瓣 修复术
下载PDF
EGFR胞内酪氨酸激酶结构域在人肿瘤细胞中的稳定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志宇 曲延征 +2 位作者 欧阳奇明 黄晓晶 陈泽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在人肿瘤细胞中稳定表达EGFR-TKD的方法。方法:采用磷酸钙共沉淀基因转染技术,将已构建的pEF-BOS/GST-EGFR-TKD质粒DNA与pBabe-puro质粒DNA共同导入体外培养的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H1299中。加入嘌呤霉素,对转染的细胞加压筛选... 目的:探讨在人肿瘤细胞中稳定表达EGFR-TKD的方法。方法:采用磷酸钙共沉淀基因转染技术,将已构建的pEF-BOS/GST-EGFR-TKD质粒DNA与pBabe-puro质粒DNA共同导入体外培养的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H1299中。加入嘌呤霉素,对转染的细胞加压筛选,以获得成功转染的细胞。免疫荧光法对重组质粒在H1299中的表达水平及定位进行检测。结果:经嘌呤霉素筛选,8d后对照组细胞全部死亡。转染组部分细胞存活,形成单克隆集落,经多次传代培养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见多数集落的细胞胞质内表达GST-EGFR-TKD。结论:通过磷酸钙共沉淀法可成功转染H1299细胞,获得稳定表达EGFR-TKD的人肿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激酶结构域 人肿瘤细胞 体外转染
下载PDF
用颊粘膜肌瓣修复腭裂的初步体会
12
作者 欧阳奇明 曲延征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5年第2期73-74,共2页
本文介绍了腭裂手术采用两侧颊粘膜肌瓣呈T形翻转覆盖修复裂隙,不做传统的粘骨膜切开翻瓣以及后推术,同样达到关闭裂隙后推软腭的目的。该手术特点在于,避免腭裂手术广泛剥离腭部粘骨膜所造成的上颌骨发育畸形,同时又将异常的腭帆... 本文介绍了腭裂手术采用两侧颊粘膜肌瓣呈T形翻转覆盖修复裂隙,不做传统的粘骨膜切开翻瓣以及后推术,同样达到关闭裂隙后推软腭的目的。该手术特点在于,避免腭裂手术广泛剥离腭部粘骨膜所造成的上颌骨发育畸形,同时又将异常的腭帆提肌重建悬吊,达到功能性修复腭裂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粘膜肌瓣 腭裂修复 手术治疗 上颌骨发育畸形
全文增补中
7例口咽部恶性淋巴瘤误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直 欧阳奇明 +1 位作者 陈伟辉 陈泽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4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口咽部恶性淋巴瘤误诊的原因和避免误诊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口咽部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易误诊疾病为口咽癌、慢性黏膜炎症、口腔溃疡。经病理确诊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确诊平均活检次数2次。结论口咽部恶性淋... 目的探讨口咽部恶性淋巴瘤误诊的原因和避免误诊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口咽部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易误诊疾病为口咽癌、慢性黏膜炎症、口腔溃疡。经病理确诊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确诊平均活检次数2次。结论口咽部恶性淋巴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容易发生误诊,应提高认识,尽早行病理学检查以减少误诊。高质量的病灶取材是避免病理误诊滞诊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咽部 恶性淋巴瘤 误诊
下载PDF
咽旁颞下区巨大良性肿瘤诊治体会 被引量:1
14
作者 曲延征 范云飞 +1 位作者 欧阳奇明 陈泽辉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4年第4期237-239,共3页
报告了2例曾长期波误诊的咽旁颞下区肿瘤和2例罕见的小儿肿瘤。CT对核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手术难度的评估有重要作用。对木中可能遇到的大出血和死腔消灭等问题作了讨论。
关键词 咽旁颞下区 肿瘤 手术
下载PDF
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的羟基磷灰石涂层体外细菌黏附实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伟辉 LIU Yong-xing +2 位作者 YANG Yun-zhi 欧阳奇明 ONG Joo L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4期2825-2827,共3页
目的:探讨细菌在羟基磷灰石(HA)涂层表面的黏附特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在纯钛基体表面制备HA涂层,并应用X线衍射仪(XRD)、水接触角和表面粗糙度研究HA涂层的物理化学特性,同时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CowanⅠ株(S.aureu)... 目的:探讨细菌在羟基磷灰石(HA)涂层表面的黏附特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在纯钛基体表面制备HA涂层,并应用X线衍射仪(XRD)、水接触角和表面粗糙度研究HA涂层的物理化学特性,同时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CowanⅠ株(S.aureu)评价HA涂层的细菌黏附性能。结果:HA涂层的XRD谱图可见相对于HA的物相,与纯钛相比,HA涂层表面的水接触角明显降低,而表面粗糙度差异无显著性。HA涂层表面黏附的S.aureu明显少于纯钛表面黏附的细菌。结论:HA涂层与纯钛相比,能降低S.aureu在其表面的黏附,可能与其表面疏水性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类 细菌粘附 涂层 射频磁控溅射
下载PDF
颏下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方亦鸿 欧阳奇明 《中外医疗》 2017年第24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手术后患者软组织损伤的治疗过程中颏下皮瓣在该修复的具体作用。方法方便选择2015年3月—2016年2月来该院治疗,有该手术指征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有50例采用颏下皮瓣进行修复,定... 目的探讨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手术后患者软组织损伤的治疗过程中颏下皮瓣在该修复的具体作用。方法方便选择2015年3月—2016年2月来该院治疗,有该手术指征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有50例采用颏下皮瓣进行修复,定为A组;另外50例采用血管蒂进行修复,定为B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别。结果 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98.0%,有39例效果良好,患者的满意率是86.0%;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88.0%,有24例效果良好,患者的满意率是62.0%。结论颏下皮瓣,对于该类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一定的优势,是该类患者在面部肿瘤术后,对于手术造成的软组织缺损进行缺损修复的良好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皮瓣 口腔颌面部肿瘤 修复
下载PDF
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20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杰 曲延征 +2 位作者 欧阳奇明 范云飞 陈泽辉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口腔肿瘤 手术后 缺损 皮瓣移植
下载PDF
三种不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方亦鸿 欧阳奇明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22期150-151,共2页
目的:研究三种不同皮瓣修复手术的运用,及其对口腔颌面组织缺损患者的治疗产生的不同影响。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11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并确定患有该病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在得到其同意的基础上,将其设定为研究对象。其... 目的:研究三种不同皮瓣修复手术的运用,及其对口腔颌面组织缺损患者的治疗产生的不同影响。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11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并确定患有该病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在得到其同意的基础上,将其设定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胸大肌皮瓣治疗的有12例;采用前臂皮瓣治疗的有25例;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治疗的有30例。在手术后进行实时观察,比较其治疗效果的差异,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周期为手术后的3~12个月。结果:三种方式的治疗效果均比较明显,治疗有效率均为100%,三组之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法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方法对该病的治疗都有较好的效果,在不同部位选取皮瓣对该病的治疗没有负面影响,降低了治疗难度,对患者的口腔健康有所帮助。三种方式都可以进行推广,在使用时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修复 口腔颌面组织缺损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超声刀在30例腮腺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方亦鸿 欧阳奇明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126-127,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Focus超声刀,对30例患者行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沿面神经各周围支切除腮腺组织至面神经总干,用超声刀完整切除腮腺浅叶及肿瘤,均未伤及面神经。其中位于腮腺下极的颈外...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Focus超声刀,对30例患者行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沿面神经各周围支切除腮腺组织至面神经总干,用超声刀完整切除腮腺浅叶及肿瘤,均未伤及面神经。其中位于腮腺下极的颈外静脉予超声刀切断后,其近心端予丝线结扎。标本均送病理检查。结果 30例手术顺利,腮腺浅叶切除时间50~65 min,平均58 min。术后3 d平均总引流量90 ml,均未发现明显的面神经损伤及腮腺瘘的发生。术后病理类型:多形性腺瘤20例,腺淋巴瘤10例。结论在腮腺手术中使用超声刀方便、安全、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刀 腮腺手术
下载PDF
头颈部鳞癌TIL细胞制备的方法学研究
20
作者 王小众 郑祥雄 +2 位作者 曲延征 郑杰 欧阳奇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14-314,共1页
从实体肿瘤中分离到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在体外经IL2激活后可大量扩增,并对肿瘤细胞有高度杀伤活性。本文对6例头颈鳞癌本院实体标本用直接法和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并对两种培养方法进行细胞表型及活性测定,靶细胞为自体瘤细胞及K... 从实体肿瘤中分离到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在体外经IL2激活后可大量扩增,并对肿瘤细胞有高度杀伤活性。本文对6例头颈鳞癌本院实体标本用直接法和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并对两种培养方法进行细胞表型及活性测定,靶细胞为自体瘤细胞及K562细胞。结果显示:分离细胞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L细胞 头颈部鳞癌 方法学研究 瘤细胞 杀伤活性 头颈鳞癌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活性测定 细胞表型 酶消化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