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靶向药物与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及其他联合治疗在肝细胞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欧阳敬中 周艳召 +4 位作者 朱瑞利 王征征 陈勋 周进学 李庆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25-930,共6页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隐匿,发展迅速,高复发的特点导致HCC患者长期生存面临巨大挑战。分子靶向药物与免疫抑制剂在HCC治疗中成为研究的热点,大量临床试验发现,联合治疗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主要介绍了分子靶向药物与...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隐匿,发展迅速,高复发的特点导致HCC患者长期生存面临巨大挑战。分子靶向药物与免疫抑制剂在HCC治疗中成为研究的热点,大量临床试验发现,联合治疗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主要介绍了分子靶向药物与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及其他联合治疗在HCC中的应用,指出当前HCC治疗的最新研究热点在于系统治疗或局部治疗相关的联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抑制法 放射疗法 手术 药物疗法 联合
下载PDF
胆管内乳头状瘤合并肝左外叶萎缩1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欧阳敬中 朱瑞利 +4 位作者 周艳召 王征征 陈勋 周进学 李庆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76-1678,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0岁,因“间断发热1个月余,发现胆总管下端占位3 d”于2019年7月26日于本院就诊。患者1个月余前间断发热,最高体温38.5℃,持续对症治疗。3 d前至当地医院就诊,查肝胆胰腺B超提示肝左叶胆管内异常回声,腹部增强CT提示...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0岁,因“间断发热1个月余,发现胆总管下端占位3 d”于2019年7月26日于本院就诊。患者1个月余前间断发热,最高体温38.5℃,持续对症治疗。3 d前至当地医院就诊,查肝胆胰腺B超提示肝左叶胆管内异常回声,腹部增强CT提示胆总管下端占位。入院查体: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蠕动波,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脏肋缘下未触及,腹部未触及包块,Murphy征阴性,腹部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min。患者既往无基础疾病及重大疾病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 管内 胆管肿瘤 治疗学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US31蛋白特异性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3
作者 陈碧 谢尚丹 +4 位作者 项超丽 施昕妤 郭刚强 欧阳敬中 沈贤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547-551,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US31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方法。方法:HCMV US31基因经原核密码子优化后进行全基因合成,克隆至pET21a(+)原核表达载体,构建pET21a(+)/HCMVUS31重组质粒,测序鉴定;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US31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方法。方法:HCMV US31基因经原核密码子优化后进行全基因合成,克隆至pET21a(+)原核表达载体,构建pET21a(+)/HCMVUS31重组质粒,测序鉴定;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Ni-NTA亲和层析法纯化US31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ELISA、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方法检测抗体效价和特异性。结果:在大肠杆菌中诱导出高表达的HCMV US31融合蛋白,经Ni-NTA亲和纯化后获得高纯度的目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诱导产生特异性的IgG抗体,效价为1:49600;经ELISA、Westernblot以及免疫荧光均证实制备的特异性抗体可识别细胞中表达的US31蛋白。结论:成功制备了HCMV US31蛋白及特异性抗体,为进一步研究US31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US31蛋白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苏氨酰tRNA合成酶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4
作者 李庆军 杨楠木 +6 位作者 王征征 欧阳敬中 陈勋 贾彬阳 韩风 周进学 黄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4-527,共4页
目的探讨苏氨酰tRNA合成酶(TARS)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关系。方法收集93例H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TARS的表达差异,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 目的探讨苏氨酰tRNA合成酶(TARS)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关系。方法收集93例H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TARS的表达差异,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使用小干扰RNA(siRNA)技术下调肝癌细胞内TARS的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肝癌组织中TARS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60.2%比25.8,P<0.01);TARS高表达组的整体生存期明显低于TARS低表达组(P<0.01),TARS高表达是影响HCC患者整体生存独立风险因素(P<0.01)。siRNA组细胞中TARS mRNA表达(0.04±0.01比0.99±0.03,P<0.01)及蛋白(0.18±0.02比1.11±0.07,P<0.01)表达低于对照组。CCK-8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TARS降表达组细胞吸光度值在第3天(3.08±0.03比3.65±0.14,P<0.01)、第4天(3.94±0.06比5.42±0.15,P<0.01)、第5天(5.41±0.31比8.20±0.60,P<0.01)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减慢;Transwell试验结果显示TARS降表达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66.8±4.7比77.8±7.2,P<0.01),TARS降表达组细胞侵袭数量低于对照组(37.0±4.9比49.2±5.0,P<0.01)。结论TARS在肝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为HCC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敲低肝癌细胞中TARS的表达水平能够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苏氨酰tRNA合成酶 增殖 侵袭
原文传递
新型内部冷循环双极射频装置在开腹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周艳召 王征征 +5 位作者 陈勋 朱瑞利 欧阳敬中 李庆军 庄昊 周进学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98-905,共8页
目的探讨新型内部冷循环双极射频装置在开腹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85例肝细胞癌行开腹肝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男48例,女37例;中位年龄为52岁,年龄范... 目的探讨新型内部冷循环双极射频装置在开腹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85例肝细胞癌行开腹肝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男48例,女37例;中位年龄为52岁,年龄范围为32~74岁。85例病人中,45例使用新型内部冷循环双极射频装置辅助行肝切除术,设为新型内部冷循环双极射频装置组,40例使用Habib-4X双极射频装置辅助行肝切除术,设为Habib-4X组。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住院复查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病人术后并发症和30 d内死亡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5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1)术中情况:新型内冷循环双极射频装置组肝实质横切过程手术时间、平均面积横切速度、凝固组织宽度、针道出血、电极针头炭化分别为(55±16)min、(4.8±1.2)cm^(2)/min、(1.4±0.2)cm、6例、10例,Habib-4X组上述指标分别为(64±15)min、(3.6±1.0)cm^(2)/min、(1.8±0.2)cm、14例、25例,两组病人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65、4.973、9.204,χ^(2)=5.525、14.184,P<0.05)。(2)术后情况:新型内部冷循环双极射频装置组病人术后第1、3、7天总胆红素(TBil)分别为(20±12)μmol/L、(25±12)μmol/L、(20±14)μmol/L,凝血酶原时间(PT)分别为(15.4±2.2)s、(14.2±2.1)s、(12.7±0.8)s,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分别为(288±248)IU/L、(132±61)IU/L、(67±32)I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分别为(279±114)IU/L、(50±22)IU/L、(30±13)IU/L;Habib-4X组上述指标分别为(22±15)μmol/L、(23±10)μmol/L、(19±8)μmol/L,(15.8±2.8)s、(14.3±2.0)s、(13.6±1.3)s,(369±269)IU/L、(133±99)IU/L、(54±30)IU/L,(345±125)IU/L、(60±36)IU/L、(32±11)IU/L,两组PT、ALT、AST的时间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8.364,23.020,93.786,P<0.05)。TBil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PT、ALT、AST的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421、1.424、0.522,1.593、0.312,0.121、0.267,1.027、0.600,P>0.05)。(3)随访情况:85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3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新型内部冷循环双极射频装置组5例病人发生并发症,Habib-4X组8例发生并发症,两组病人总体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92,P>0.05)。新型内部冷循环双极射频装置组和Habib-4X组死亡例数分别为0和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内部冷循环双极射频装置应用于开腹肝切除术安全、有效,肝实质横切速度更快、电极针尖端炭化率更低、凝固范围更加精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切除术 内部冷循环 射频辅助 安全性
原文传递
晚期肝细胞癌多学科综合治疗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欧阳敬中 卢俊 +3 位作者 王征征 周艳召 李庆军 周进学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6-267,共2页
患者男性, 50岁, 因"上腹部不适1个月余"于2018年10月15日入院。患者1个月余前出现上腹部隐痛, 伴腹胀, 呈间断性, 性质不剧烈, 固定于右上腹, 于外院检查, 检验结果提示"乙肝小三阳", 腹部超声检查提示"肝占... 患者男性, 50岁, 因"上腹部不适1个月余"于2018年10月15日入院。患者1个月余前出现上腹部隐痛, 伴腹胀, 呈间断性, 性质不剧烈, 固定于右上腹, 于外院检查, 检验结果提示"乙肝小三阳", 腹部超声检查提示"肝占位"。入院后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22.5 μmol/L, 直接胆红素10.8 μmol/L, 白蛋白38.3 g/L, 凝血酶原时间14.7 s, 甲胎蛋白>1 210 μg/L, 吲哚菁绿15 min潴留率11.3%。动态增强MRI检查结果提示(图1):肝右叶多发结节及肿块, 最大者148 mm×113 mm×102 mm;门静脉右支充盈缺损, 考虑癌栓;肝硬化。入院诊断:原发性肝癌, 门静脉癌栓Ⅱ型, 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 C期, 中国肝癌分期Ⅲa期;东部肿瘤协作组行为状态评分0分;Child-Pugh分级A级(6分);乙肝;肝硬化代偿期。多学科诊疗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会诊认为, 患者为巨块型肝细胞癌伴多发卫星灶, 同时合并门静脉右支癌栓;根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0》[1], Ⅲa期并非手术切除绝对禁忌证, 考虑肿块局限于右半肝, 癌栓局限于右支, 预计术中可完整切除病灶并取尽癌栓, 患者术前评估肝硬化程度轻, 术后可保留足够的功能性剩余肝脏体积, 决定行手术治疗。2018年10月24日行右半肝切除联合门静脉癌栓取出联合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学提示:中低分化肝细胞癌, 侵及被膜, 脉管癌栓(+)。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术后2周出院, 口服恩替卡韦0.5 mg/d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综合治疗 门静脉右支 超声检查提示 吲哚菁绿 门静脉癌栓 直接胆红素 充盈缺损 肝右叶
原文传递
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转化治疗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欧阳敬中 樊睿哲 +3 位作者 卢俊 王征征 李庆军 周进学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4-176,共3页
患者男性,52岁,因“上腹部不适3周余”于2020年11月19日入院。患者3周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无发热黄疸,无恶心呕吐,无腹泻便血。2020年11月12日外院腹部平扫CT检查结果提示,肝内大片状或条索状低密度影,占位可能,合并肝内胆管... 患者男性,52岁,因“上腹部不适3周余”于2020年11月19日入院。患者3周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无发热黄疸,无恶心呕吐,无腹泻便血。2020年11月12日外院腹部平扫CT检查结果提示,肝内大片状或条索状低密度影,占位可能,合并肝内胆管扩张;腹部动态增强MRI检查结果提示:(1)肝右叶巨块状异常信号影,增强后有不规则条索状分割样强化,门静脉右支低信号充盈缺损影,考虑为巨块型肝癌伴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2)肝硬化;(3)脾大。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肝炎、结核病等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吸烟史30年,平均20支/d;饮酒史30年,白酒平均350 ml/次,每天3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扩张 食物过敏史 充盈缺损 门静脉癌栓 肝右叶 大片状 门静脉右支 低密度影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治疗心包下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8
作者 周艳召 朱瑞利 +4 位作者 欧阳敬中 喻克丽 王征征 李庆军 周进学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70-775,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心包下肝脏恶性肿瘤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的26例(31个肿瘤)心包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1例,女...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心包下肝脏恶性肿瘤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的26例(31个肿瘤)心包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1例,女性5例;年龄55岁(范围:40~77岁)。原发性肝癌14例,转移性肝癌12例。肿瘤最大径(2.3±1.0)cm(范围:1.0~4.2 cm)。通过肿瘤最大径进行1∶1匹配同期收治的27例非心包下患者共36个肝脏恶性肿瘤。心包下肿瘤被定义为在矢状位或冠状位成像中距离心包≤1 cm的肿瘤。记录消融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评估其一次性完全消融率、主要技术有效率及并发症情况。收集统计两组患者术前基线特征、消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治疗心包下肝脏恶性肿瘤消融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心包下组射频消融术后肿瘤一次性完全消融率为80.8%(21/26),非心包下组为92.6%(25/2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射频消融术后1个月时随访评估未见肿瘤局部进展的证据,主要技术有效率均为100%。心包下组2例患者出现消融相关并发症。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边缘至心包距离≤5 mm是影响射频消融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OR=0.020,95%CI:0.001~0.454,P=0.014)。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心包下肝脏恶性肿瘤。当患者心脏附近(肿瘤边缘距离心包距离≤5 mm)存在肿瘤时,需要特别注意制定详细合理的消融计划以尽量减少肿瘤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射频消融术 心包 超声引导
原文传递
水隔离技术辅助射频消融治疗邻近肝表面肝细胞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周进学 朱瑞利 +5 位作者 王征征 喻克丽 李庆军 杨楠木 周艳召 欧阳敬中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66-669,共4页
目的探讨水隔离技术辅助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邻近肝表面肝细胞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胰腺外科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行射频消融治疗邻近肝表面肝细胞癌246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82例,女性64... 目的探讨水隔离技术辅助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邻近肝表面肝细胞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胰腺外科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行射频消融治疗邻近肝表面肝细胞癌246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82例,女性64例,年龄(56.7±9.2)岁。246例患者中131例采用水隔离技术辅助射频消融治疗纳入水隔离组,115例采用常规射频消融纳入常规治疗组。对比两组并发症情况、一次性完全消融率及无进展生存率等。结果水隔离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21.4%(28/131),常规治疗组20.9%(24/1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隔离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6%(27/131),低于常规治疗组33.9%(39/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隔离组术后疼痛发生率6.1%(8/131),低于常规治疗组15.6%(18/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隔离组131例患者邻近肝表面肿瘤183个,常规治疗组115例患者邻近肝表面肿瘤142个。水隔离组一次完全消融率94.0%(172/183),高于常规治疗组75.4%(107/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隔离组无进展生存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隔离技术可增加邻近肝表面肝细胞癌射频消融的一次完全消融率,降低术后并发生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射频消融 肝细胞 邻近肝表面 水隔离 人工腹水
原文传递
新型冷循环双极射频辅助开腹半肝切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征征 欧阳敬中 +4 位作者 缑明昊 周艳召 李庆军 杨楠木 周进学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06-809,共4页
目的比较新型冷循环双极射频与Habib 4X双极射频辅助开腹半肝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0年1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双极射频辅助开腹半肝切除的45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2.2岁。依据... 目的比较新型冷循环双极射频与Habib 4X双极射频辅助开腹半肝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0年1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双极射频辅助开腹半肝切除的45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2.2岁。依据辅助肝切除双极射频设备不同分为:试验组(n=20)采用新型冷循环双极射频辅助开腹肝切除;对照组(n=25)采用Habib 4X双极射频辅助开腹肝切除。比较两组术后第1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术后第1天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凝固性坏死平面宽度、肝实质离断速度、电极针头炭化情况、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试验组肝实质离断速度(5.0±2.0)cm^(2)/min、凝固性坏死平面宽度(1.36±0.21)cm、术后AST(177.0±79.3)U/L、术后ALT(200.2±78.5)U/L、针尖炭化20.0%(4/20),优于对照组(3.6±1.7)cm^(2)/min、(1.93±0.16)cm、(233.2±66.6)U/L、(249.2±62.9)U/L、56.0%(14/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0%(3/20),对照组为24.0%(6/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冷循环双极射频辅助半肝切除安全可行,具有横切肝实质速度快、电极针尖炭化率低、凝固范围更精准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双极射频 冷循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