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哪吒的形象演化看国产动画中儿童角色的身份构建 被引量:2
1
作者 欧阳时雨 《设计艺术研究》 2020年第3期115-119,共5页
2019年暑假档热映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一经面世便博得满堂华彩,终以近50亿的空前票房完美收官。哪吒,以其稚童的外形、复杂的身份以及悲剧式英雄的成长路径成为故事剧作中儿童角色刻画的代表人物,其形象变体不仅活跃于《西游... 2019年暑假档热映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一经面世便博得满堂华彩,终以近50亿的空前票房完美收官。哪吒,以其稚童的外形、复杂的身份以及悲剧式英雄的成长路径成为故事剧作中儿童角色刻画的代表人物,其形象变体不仅活跃于《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多部经典神话名著中,更多次改编成家喻户晓的影视作品。就影视动画而言,从美术电影《哪吒闹海》到动画电视《哪吒传奇》,直至这部现象级的《魔童降世》类型化改编,其文本的摘选与角色的重构颇具典型的对照性,反映出不同时代背景下,时代文化精神变迁、社会伦理与家庭关系对于角色形象塑造的重要意义。同时,哪吒角色的数次解构与重构也为探讨国产动画中儿童角色的身份构建提供了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哪吒 国产动画 儿童角色 对象主体 身份构建
下载PDF
褪色的童话:迪斯尼动画电影真人化刍议
2
作者 朱明健 欧阳时雨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2-157,共6页
当下"消费主义"社会的急速扩张迫使影视行业不断面临构建全新视觉文化图景的挑战。迪斯尼作为20世纪经典儿童文化符号之一,筑建起的"童话影像帝国"也在倾力寻找适应新一代消费群体审美习惯的革新手段。经典动画改... 当下"消费主义"社会的急速扩张迫使影视行业不断面临构建全新视觉文化图景的挑战。迪斯尼作为20世纪经典儿童文化符号之一,筑建起的"童话影像帝国"也在倾力寻找适应新一代消费群体审美习惯的革新手段。经典动画改编真人电影的影像形式根植于此文化景观之上,却也无形中受制于下。坦言之,童话文本初衷在真人化的影像重构中正步入一个"逐渐离开儿童缤纷心理世界"的风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迪斯尼 儿童心理 童话属性 儿童电影
原文传递
基于青少年受众需求下的国产动画创作路径
3
作者 欧阳时雨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0年第4期114-116,共3页
现如今国内动画主流市场基本以"低幼儿童向""成人向"以及"全年龄向"动画作为主要输出方向,而作为"过渡阶段"的青少年受众却一直处于被忽视的位置。文章从青少年群体的本体特征及喜好需求出发,... 现如今国内动画主流市场基本以"低幼儿童向""成人向"以及"全年龄向"动画作为主要输出方向,而作为"过渡阶段"的青少年受众却一直处于被忽视的位置。文章从青少年群体的本体特征及喜好需求出发,对比分析国内外针对该群体的动画作品,探究国内该领域动画的症结所在,以此试从文本类型、视觉风格及形式拓展几方面提出对基于青少年需求下国产动画创作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受众需求 国产动画 创作路径
原文传递
王家卫的怀旧电影:20世纪90年代香港市民心理特征的映射
4
作者 欧阳时雨 陈劼珉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6年第3期117-119,共3页
20世纪末期,怀旧电影风潮席卷维多利亚港,王家卫作为香港具有独特格调的标志性导演,以其电影多独有的怀旧风格扬名中外,业界也对其别具一格的表现方式作出多样的解读。文章试图从心理映射的角度浅析其怀旧电影,并探索王家卫怀旧电影如... 20世纪末期,怀旧电影风潮席卷维多利亚港,王家卫作为香港具有独特格调的标志性导演,以其电影多独有的怀旧风格扬名中外,业界也对其别具一格的表现方式作出多样的解读。文章试图从心理映射的角度浅析其怀旧电影,并探索王家卫怀旧电影如何反映20世纪90年代香港市民心理特征。文章通过阐述怀旧文化的特征和香港20世纪末期面临的社会现状,对王家卫所执导的部分怀旧电影进行分析,以此探索其如何利用怀旧元素在各方面造成心理暗示,从而引起香港观众的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旧电影 王家卫 香港社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