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与信号处理方法及实现 被引量:13
1
作者 欧阳芳平 周胜军 康宏向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9-61,共3页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利用一根光纤为温度信息的传感和传导介质 ,可以测量沿光纤长度上的温度变化。这种传感器的信号处理是将探测器输出信号尽可能地去除噪声和干扰 ,得到准确快速的温度显示和温度数据 ,这在解决大型重要结构的实时监...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利用一根光纤为温度信息的传感和传导介质 ,可以测量沿光纤长度上的温度变化。这种传感器的信号处理是将探测器输出信号尽可能地去除噪声和干扰 ,得到准确快速的温度显示和温度数据 ,这在解决大型重要结构的实时监控、准确测量等问题以及在组成智能材料结构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和应用潜力。文章对基于反斯托克斯 /斯托克斯比值的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方法和信号处理方法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 光纤温度传感器 温度测量 信号处理 光信号
下载PDF
中南大学文科物理课程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被引量:20
2
作者 欧阳芳平 黄生祥 +2 位作者 赵新闻 胡照文 周克省 《理工高教研究》 2005年第2期51-54,共4页
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并结合问卷调查对近年来的中南大学文科物理课程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思考与研讨。
关键词 中南大学 文科 物理教学 素质教育 教学内容
下载PDF
Y_2O_2S∶Tb纳米晶的能量传递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欧阳芳平 唐波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22-525,共4页
研究了Y2O2S∶Tb纳米晶的发光性质和能量传递过程,根据浓度猝灭曲线分析了纳米Y2O2S中引起5D3和5D4能级浓度猝灭的相互作用类型分别为电偶极-电偶极和交换相互作用。纳米Y2O2S中Tb离子的5D3-7F5跃迁的发光寿命与相同掺杂浓度的体材料相... 研究了Y2O2S∶Tb纳米晶的发光性质和能量传递过程,根据浓度猝灭曲线分析了纳米Y2O2S中引起5D3和5D4能级浓度猝灭的相互作用类型分别为电偶极-电偶极和交换相互作用。纳米Y2O2S中Tb离子的5D3-7F5跃迁的发光寿命与相同掺杂浓度的体材料相比明显缩短,根据引起浓度猝灭的相互作用类型对发光衰减曲线进行拟合,得到理论和试验一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2S:Tb纳米晶 发光性质 能量传递过程
下载PDF
分子模拟方法及其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欧阳芳平 徐慧 +1 位作者 郭爱敏 李燕峰 《生物信息学》 2005年第1期33-36,共4页
常用的分子模拟方法有 :量子力学法、分子力学方法、蒙特卡洛法和分子动力学法。四种方法各有优势 ,共同成为分子模拟的组成部分。综述了分子模拟法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 ,最后介绍了分子模拟的发展方向 ,并预测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常... 常用的分子模拟方法有 :量子力学法、分子力学方法、蒙特卡洛法和分子动力学法。四种方法各有优势 ,共同成为分子模拟的组成部分。综述了分子模拟法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 ,最后介绍了分子模拟的发展方向 ,并预测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常用的分子模拟方法有 :量子力学法、分子力学方法、蒙特卡洛法和分子动力学法。四种方法各有优势 ,共同成为分子模拟的组成部分。综述了分子模拟法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 ,最后介绍了分子模拟的发展方向 ,并预测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模拟方法 分子动力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大分子 量子力学法 分子力学方法 蒙特卡洛法 分子动力学法
下载PDF
DNA内电子传递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欧阳芳平 徐慧 +2 位作者 郭爱敏 马松山 李燕峰 《生物信息学》 2006年第1期30-33,共4页
评述了近年来对DNA的电子传递特性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关于DNA电子传递机制及理论的研究结果。同时,结合从无序体系的角度研究DNA内电子传递特性的工作,对围绕DNA内电子传递问题的争论要点以及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DNA 电子传递 分子导线 一维无序体系
下载PDF
蛋白质分子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欧阳芳平 徐慧 +1 位作者 何红波 李义兵 《生物信息学》 2004年第2期42-46,共5页
蛋白质分子量子化学计算有以下的几种方法:计算显微镜方法、定域分子轨道方法、线性标度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团簇埋入自洽循环计算法。并分析该领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预测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蛋白质分子 量子化学 计算方法
下载PDF
蛋白质折叠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欧阳芳平 徐慧 +1 位作者 郭爱敏 李燕峰 《生物信息学》 2007年第4期179-181,共3页
简要综述了近年来蛋白质折叠机理的理论研究。首先回顾了蛋白质折叠理论的发展历程,然后对折叠中间体的研究现状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同时,对折叠机理理论研究中的几种理论模型和模拟算法作了细致评述,分析了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总... 简要综述了近年来蛋白质折叠机理的理论研究。首先回顾了蛋白质折叠理论的发展历程,然后对折叠中间体的研究现状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同时,对折叠机理理论研究中的几种理论模型和模拟算法作了细致评述,分析了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和讨论了折叠机理理论研究的现存问题及研究热点,并展望了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折叠 能量漏斗 折叠中间体 理论模型 模拟算法
下载PDF
一种小型光纤流体压力传感器的设计
8
作者 欧阳芳平 康宏向 朱胜军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6-68,共3页
本文论述一种小型光纤流体压力传感器的设计方法。这种传感器利用两根光纤分别作为光信号的发射器和接收器 ,在一根导管内顺序放置多个传感器 ,从而实现小型复杂结构的压力准确测量。该传感器的体积小、重量轻、对电磁场和化学反应不敏... 本文论述一种小型光纤流体压力传感器的设计方法。这种传感器利用两根光纤分别作为光信号的发射器和接收器 ,在一根导管内顺序放置多个传感器 ,从而实现小型复杂结构的压力准确测量。该传感器的体积小、重量轻、对电磁场和化学反应不敏感 ,在解决压力的实时监控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文章首先介绍了小型流体压力传感器的设计要求和现有的设计方案 ,说明了流体压力传感器中光纤的方向性对传感器设计的影响 ,提出了采用硅凝胶作为压力变送元件的设计方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压力传感器 信号特征 数据处理 流体压力
下载PDF
两线圈互感系数M_(12)=M_(21)的证法探讨
9
作者 欧阳芳平 张连明 《物理与工程》 2001年第6期54-55,共2页
用物理和数学的方法对两线圈互感系数M12 =M2
关键词 互感系数 互感磁能 磁矢势 线圈 物理教学 高校
下载PDF
单壁碳管直径对电子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燕峰 徐慧 +1 位作者 马松山 欧阳芳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4-48,共5页
对比了第一性原理中从头算方法、半经验方法和密度泛函方法的计算误差、计算消耗等参数,认为:对 arm chair型单壁碳管进行半经验的AM1/STO 3G基组水平的计算,其结果已足够用于计算能隙,且省时。选取 m=n=3,4,5,6,7,8,10 等结构的 armch... 对比了第一性原理中从头算方法、半经验方法和密度泛函方法的计算误差、计算消耗等参数,认为:对 arm chair型单壁碳管进行半经验的AM1/STO 3G基组水平的计算,其结果已足够用于计算能隙,且省时。选取 m=n=3,4,5,6,7,8,10 等结构的 armchair型碳管,采用 AM1 方法对最高已占据分子轨道 HOMO和最低空余轨道LUMO能级以及其能量进行系统计算和分析,其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对于 armchair型纳米碳管,其能隙随直径的增大大致呈指数型衰减,轴向电导性逐渐增大;α和β电子交替分布在碳管管壁周围,且其电子密度 i随直径的增大而趋于碳层表面的电子密度,σ键和π键的弯曲度减小,其径向特性大大减弱,纳米碳管性质逐渐趋近单层石墨性质,降低了其化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壁碳管 能隙 电子结构
下载PDF
四线圈磁场及其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晓英 欧阳芳平 张华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88-92,共5页
阐述了产生均匀磁场的有效方法 ,给出了亥姆霍兹线圈中心区域磁场均匀性分布的计算公式和结果 。
关键词 圆线圈 均匀磁场 亥姆霍兹线圈
下载PDF
Electronic Transport in Molecular Junction Based on C20 Cages 被引量:1
12
作者 欧阳芳平 徐慧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042-1045,共4页
Choosing closed-ended armchair (5, 5) single-wall carbon nanotubes (CCNTs) as electrodes, we investigate the electron transport properties across an all-carbon molecular junction consisting of C20 molecules suspen... Choosing closed-ended armchair (5, 5) single-wall carbon nanotubes (CCNTs) as electrodes, we investigate the electron transport properties across an all-carbon molecular junction consisting of C20 molecules suspended between two semi-infinite carbon nanotubes. It is shown that the conductances are quite sensitive to the number of C20 molecules between electrodes for both configuration CF1 and double-bonded models: the conductances of C20 dimers are markedly smaller than those of monomers. The physics is that incident electrons easily pass the C20 molecules and are predominantly scattered at the C20-C20 junctions. Moreover, we study the doping effect of such molecular junction by doping nitrogen atoms substitutionally. The bonding property of the molecular junction with configuration CF1 has been analysed by calculating the Mulliken atomic charges. Our results have revealed that the C atoms in N-doped junctions are more ionic than those in pure-carbon ones, leading to the fact that N-doped junctions have relatively large conduc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0 MOLECULES CARBON SPECTROSCOPY TRANSISTORS MICROSCOPE RESISTANCE C59N
下载PDF
Design and First-principles Study of a Fullerene Molecular Device
13
作者 欧阳芳平 徐慧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8期2369-2372,共4页
By using open-ended armchair (6, 6) single-wall carbon nanotubes as electrodes, we investigate the electron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an all-carbon molecular junction based on the C82 molecule. We find the most stable... By using open-ended armchair (6, 6) single-wall carbon nanotubes as electrodes, we investigate the electron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an all-carbon molecular junction based on the C82 molecule. We find the most stable system among different isomers by performing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calculations of the Cs2 isomers and the C82 extended molecules. Th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C82 -C2 (3) isomer and the C82 extended molecule with C82-C2 isomer are most stable. For the all-carbon hybrid system consisting of C82-C2 extended molecules, it is shown that the Landauer conductance can be tuned over several orders of magnitude both by chang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two electrodes and by changing the orientation of the C82 molecule or rotating one of the tubes around the symmetry axis of the system at a fixed distance. Also, we find the most stable distance between two electrodes from the total energy curve. This fact could make this all-carbon molecular system a possible candidate for a nanoelectronic switch. Moreover, we interpret the conductance mechanism for such a molecular dev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ted conductor buffer layer self-epitaxy CEO2
下载PDF
First-principles study of metallic carbon nanotubes with boron/nitrogen co-doping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灵娜 马松山 +2 位作者 欧阳芳平 肖金 徐慧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1期541-547,共7页
Using the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we investigate the electronic band structure and the quantum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metallic carbon nanotubes (MCNTs) with B/N pair co-doping. The results about formation en... Using the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we investigate the electronic band structure and the quantum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metallic carbon nanotubes (MCNTs) with B/N pair co-doping. The results about formation energy show that the B/N pair co-doping configuration is a most stable structure. We find that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the transport properties are very sensitive to the doping concentration of the B/N pairs in MCNTs, where the energy gaps increase with doping concentration increasing both along the tube axis and around the tube, because the mirror symmetry of MCNT is broken by doping B/N pairs. In addition, we discuss conductance dips of the transmission spectrum of doped MCNTs. These unconventional doping effects could be used to design novel nanoelectronic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lic carbon nanotube B/N pairs co-doping energy gap FIRST-PRINCIPL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