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格评估视域下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探究--以长沙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欧阳贝思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2年第8期120-123,共4页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有理论教学水平,又有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对“双师型”教师的质与量都有严格要求,旨在促进新建本科院校更好地发挥应用型职能,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文章基于合格评估中教师队伍建设视角,以长沙...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有理论教学水平,又有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对“双师型”教师的质与量都有严格要求,旨在促进新建本科院校更好地发挥应用型职能,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文章基于合格评估中教师队伍建设视角,以长沙师范学院为例,紧紧围绕“培育新型师资、培养应用人才”的需要,探讨了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管理制度、激励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及培养培训体系的可行路径,以期为新建本科院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合格评估 “双师型”教师 培养机制
下载PDF
区域认知视域下六年制师范生地理问题情境设计研究
2
作者 欧阳贝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2年第11期145-148,共4页
地理核心素养提出以来就获得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六年制师范生的核心素养不仅仅影响到学生们的成长,更关系到他们在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的教育能力。地球表面复杂的环境使得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征尤为凸显,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是六年制师... 地理核心素养提出以来就获得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六年制师范生的核心素养不仅仅影响到学生们的成长,更关系到他们在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的教育能力。地球表面复杂的环境使得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征尤为凸显,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是六年制师范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构成,而这也准确契合了新时代地理课程改革对思维、品质与能力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还原知识应用过程,将部分较为抽象的知识模块特别是区域部分知识融入情境之中,这可以有效激活学生们的探索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们完成自我探索以及知识内化迁移,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紧密关联。此次研究尝试探究区域认知视域下六年制师范生地理问题情境设计策略,为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一定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认知 六年制师范生 地理 问题情境
下载PDF
2000-2010年南方丘陵山地带土地覆被及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被引量:12
3
作者 欧阳贝思 张明阳 +2 位作者 王克林 邹冬生 张海波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7-471,共5页
《全国主体功能区域》和"十二·五"规划确定"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本文以"两屏三带"中发挥华南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南方丘陵山地带为研究对象,以2000、2005和2010年三期土地覆被为... 《全国主体功能区域》和"十二·五"规划确定"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本文以"两屏三带"中发挥华南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南方丘陵山地带为研究对象,以2000、2005和2010年三期土地覆被为主要数据源,采用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对其土地覆被及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十年来南方丘陵山地带的土地覆被景观类型以林地、耕地为主,分别占南方丘陵山地带总面积的75%和20%;(2)土地覆被变化主要是林地和耕地互相转换,人类在开采自然资源的同时实施了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生态工程;(3)自然景观斑块数量下降,形状更规则更简单,景观多样性指数上升,优势度稍稍下降,均匀度上升,景观异质性降低,景观格局趋于稳定,生态保护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丘陵山地带 土地覆被 景观格局 变化特征
原文传递
桂西地区不同林龄栎类群落的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浩 宋同清 +7 位作者 王克林 朱宏光 温远光 彭晚霞 杜虎 谭秋锦 欧阳贝思 曾馥平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58-762,共5页
根据5个不同林龄15块1000m2样地的调查资料,利用15株不同林龄和径阶的栎类样木数据,建立以胸径平方乘以树高(D2H)为单变量的生物量估算模型。采用样木回归分析法(乔木层)和样方收获法(灌木层、草本层、地上凋落物)获取不同林龄栎类的生... 根据5个不同林龄15块1000m2样地的调查资料,利用15株不同林龄和径阶的栎类样木数据,建立以胸径平方乘以树高(D2H)为单变量的生物量估算模型。采用样木回归分析法(乔木层)和样方收获法(灌木层、草本层、地上凋落物)获取不同林龄栎类的生物量,并分析了其组成、分配特征及不同林龄生物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栎类林分的总生物量随林龄而增加,5个不同林龄的生物量分别为73.67Mg/hm2、127.47Mg/hm2、149.93Mg/hm2、169.90Mg/hm2、200.65Mg/hm2,其中活体植物的贡献达95.58%以上,地上凋落物的总量不超过4.42%;生物量的层次分配方面乔木层占绝对优势,占93.66%-98.68%,其次为地上凋落物,占1.02%-4.42%,灌木层和草本层生物量较小,分别占0.20%-2.13%和0.03%-0.27%,均随林龄的增加呈递减趋势;乔木层器官分配以干所占比例最高,占46.64%-80.78%,且随林龄而增加,枝、叶、根分别占11.61%-36.80%、1.00%-4.85%和6.61%-11.71%,均随林龄而下降;灌木层器官分配以枝所占比例最高,为32.50%-69.07%,叶和根分别占12.89%-25.00%和18.04%-42.50%;不同林龄栎类草本层生物量大小与林龄成反比例关系,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大于地下部分的生物量。随着林龄的增加,凋落物呈现升→降→升的趋势。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林龄可以影响桂西地区栎类的生物量和分配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类 生物量 林龄 估算模型 分配格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