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技术建立山羊腰椎融合模型及实验围手术期管理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峰 刘俭涛 +7 位作者 王瑞 卢腾 牛斌斌 秦杰 蔡璇 张廷 欧阳鹏荣 贺西京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5期458-464,共7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3D打印技术建立山羊腰椎融合模型的可行性及围手术期管理的注意事项。方法 :根据10只雄性1~2岁、体重35~45 kg波尔山羊腰椎术前X线片及CT三维重建数据,术前确定理论撑开高度,再根据理论进钉点确定钢板长度、弧度、放置... 目的:探讨个体化3D打印技术建立山羊腰椎融合模型的可行性及围手术期管理的注意事项。方法 :根据10只雄性1~2岁、体重35~45 kg波尔山羊腰椎术前X线片及CT三维重建数据,术前确定理论撑开高度,再根据理论进钉点确定钢板长度、弧度、放置位置及上下位螺钉长度等参考值,设计并进行3D打印腰椎侧前路接骨板。全麻下切除山羊腰椎椎体及相邻椎间盘,将植骨后的钛笼植入山羊体内,使用3D打印侧路接骨板进行固定。术后进行饲养、补液、抗感染及术后并发症处理、呼吸消化围手术期管理等。结果:成功建模,10只山羊术后X线片及CT三维重建显示钛笼及接骨板位置较好,固定可靠。术后3个月山羊行腰椎CT三维重建及显微CT,观察脊柱融合情况。影像学检查显示,侧路接骨板固定钛笼植骨融合均在钛笼两端与椎体间形成致密的骨小梁。结论:该3D打印技术建立山羊腰椎融合模型,是一种有效,成功率高,融合可靠稳定的方法,围手术期管理其方法科学、实用,且更加人性化,对确保腰椎侧前方钉板内固定系统成功置入,并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打印 三维 腰椎 脊柱融合术 围手术期医护
下载PDF
单节段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术后颈椎三维活动度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高中洋 宋辉 +3 位作者 李宇欢 欧阳鹏荣 王一斌 贺西京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研究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接受单节段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术后颈椎三维活动度的变化规律。方法 :对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2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 目的:研究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接受单节段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术后颈椎三维活动度的变化规律。方法 :对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2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11例,女12例,平均年龄(54.6±13.3)岁。患者术前经问诊、查体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均行单节段ACCF手术进行治疗。通过三维颈椎活动度测量仪对患者手术前后颈椎三维活动度进行比较,并采用JOA评分和VAS评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入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9.4±1.6)个月。术后3个月颈椎活动度与术前比较,除左旋转外,其他方向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颈椎活动度与术前比较,6个方向上的活动度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个月颈椎活动度与术前比较,右侧屈、左旋转方向上的活动度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颈椎活动度与术后3个月比较,后伸方向活动度明显高于术后3个月(P<0.05)。术后9个月颈椎活动度与术后6个月比较,后伸、右侧屈、左侧屈及左旋转方向上的活动度明显高于术后6个月(P<0.05)。术后各时间点JOA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单节段ACCF术后颈椎三维活动度的变化表明,术后短期内活动度下降,之后活动度增加并优于术前水平,同时神经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但术后近期和远期活动度变化以及多节段ACCF术后活动度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术 颈椎活动范围
下载PDF
上颈椎骨折分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欧阳鹏荣 贺西京 蔡璇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9期872-875,共4页
上颈椎骨折脱位是指由于创伤性外力因素作用于颈椎或头部而导致的枕骨、寰、枢椎的一系列病理性损伤。上颈椎骨折脱位常会导致患者产生如截瘫、四肢瘫痪,甚至死亡等严重的临床后果,因此明确其骨折类型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及其重要。由于颈... 上颈椎骨折脱位是指由于创伤性外力因素作用于颈椎或头部而导致的枕骨、寰、枢椎的一系列病理性损伤。上颈椎骨折脱位常会导致患者产生如截瘫、四肢瘫痪,甚至死亡等严重的临床后果,因此明确其骨折类型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及其重要。由于颈椎解剖结构的特异性,发生在上颈椎骨性结构或韧带的损伤常呈现一定的骨折类型。常见的上颈椎骨折类型包括枕骨髁骨折、寰枕关节脱位、寰椎骨折以及3种类型的枢椎骨折:齿状突骨折、Hangman骨折和枢椎椎体骨折。本文将对这些常见的上颈椎骨折类型进行回顾性研究,旨在为临床工作者正确地选择上颈椎骨折的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柱骨折 分类 治疗
下载PDF
脊柱转移瘤姑息性切除减压内固定联合骨水泥填充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董晖 赵立晶 +5 位作者 欧阳鹏荣 秦杰 王栋 李浩鹏 贺西京 赵波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6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姑息性切除减压内固定联合骨水泥填充对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行姑息性切除减压内固定联合骨水泥填充术的37例患者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23~71岁,平均(55.0±10.4)岁;... 目的探讨姑息性切除减压内固定联合骨水泥填充对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行姑息性切除减压内固定联合骨水泥填充术的37例患者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23~71岁,平均(55.0±10.4)岁;受侵犯椎体数为64个,其中胸椎37个,腰椎27个。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以及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通过影像学资料评估术前及术后椎体前缘、椎体中部高度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7±2.0)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内固定松动者,1例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及换药后好转,无需外科干预。1例患者于术后16个月因肿瘤转移引起多器官衰竭而死亡。患者术后1周、术后半年及术后1年时的VAS评分及ODI指数和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半年及术后1年时的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中部高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转移瘤姑息性切除减压内固定联合骨水泥填充术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功能障碍,维持椎体高度,保护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治疗效果持久,对于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姑息性切除 骨水泥填充 VAS评分 ODI指数
下载PDF
3D打印导航模板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欧阳鹏荣 贺西京 +6 位作者 王栋 赵波 李楠 宁宁 崔凤 孙宏 秦杰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62-866,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后路寰枢椎手术置钉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2例寰枢椎疾病患者资料。根据是否使用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后路术中置钉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1)和实验组(... 目的探讨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后路寰枢椎手术置钉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2例寰枢椎疾病患者资料。根据是否使用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后路术中置钉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1)和实验组(n=11)。对照组男6例,女5例;年龄(63.6±4.6)岁。实验组男7例,女4例;年龄(57.6±4.8)岁。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X线辅助置钉,实验组术前根据CT数据进行三维建模、设计并打印后路寰枢椎椎三维模型和导航模板,指导术中置钉。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出血量及置钉准确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共置入螺钉44枚,其中Ⅰ类螺钉12枚,Ⅱ类螺钉20枚,Ⅲ类螺钉12枚,置钉成功率为72.7%。实验组共置入螺钉44枚,其中Ⅰ类螺钉21枚,Ⅱ类螺钉19枚,Ⅲ类螺钉4枚,置钉成功率为90.9%;实验组置钉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120.0±5.0)min]、透视次数[(9.9±0.5)次]、出血量[(96.6±4.2)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53.1±5.3)min、(12.2±0.7)次、(128.5±5.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导航模板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透视次数,提高置钉成功率,在寰枢椎后路手术中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骨钉 脊柱损伤 3D打印 椎弓根螺钉置入
原文传递
心脏手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欧阳鹏荣 仝黎 董海龙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527-530,535,共5页
背景随着心脏外科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疑难、老年心脏病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相关的并发症逐渐增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即是主要并发症之一。由于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背景随着心脏外科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疑难、老年心脏病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相关的并发症逐渐增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即是主要并发症之一。由于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药物,因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目的提高对心脏手术后POCD的重视程度,减少其对患者造成的危害。内容从POCD的定义、诊断与评估、病理机制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阐述。趋向对心脏手术后POCD的病理机制需进一步研究,术前诊断急需建立一套精确、全面的评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心脏手术 麻醉
原文传递
蓝斑区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在Orexin促麻醉觉醒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健楠 吴畏 +3 位作者 冉明梓 杨岑 欧阳鹏荣 董海龙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12期2239-2241,共3页
目的:探讨蓝斑区(LC)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在orexin促麻醉觉醒中作用。方法:应用异氟烷对成年SD大鼠进行麻醉,15分钟后,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注射orexin-A/B(100pmol/0.3μL)及其溶剂saline(0.3μL);orexin I型受体拮抗剂SB334867/I... 目的:探讨蓝斑区(LC)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在orexin促麻醉觉醒中作用。方法:应用异氟烷对成年SD大鼠进行麻醉,15分钟后,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注射orexin-A/B(100pmol/0.3μL)及其溶剂saline(0.3μL);orexin I型受体拮抗剂SB334867/II型受体拮抗剂TCS-OX2-29(20μg/0.3μL及其溶剂DMSO(0.3μL),通过观察大鼠翻正反射的消失和恢复时间,研究蓝斑区微注射orexin及其拮抗剂对异氟烷麻醉的诱导和觉醒的影响。结果:蓝斑区(LC)微注射四种试剂或其溶剂均对SD大鼠异氟烷麻醉的诱导时间无明显影响;蓝斑区(LC)微注射orexin-A能缩短SD大鼠异氟烷麻醉觉醒时间(P<0.001),而微注射orexinI型拮抗剂SB334867能延长觉醒时间(P<0.001);orexin-B、orexin II型受体拮抗剂TCS-OX2-29对大鼠异氟烷麻醉的觉醒无明显影响。结论:蓝斑区(LC)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介导了orexin的促麻醉觉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EXIN 蓝斑 去甲肾上腺素 微注射 觉醒
原文传递
五羟色胺在睡眠-觉醒中作用 被引量:41
8
作者 杨岑 冉明梓 +2 位作者 欧阳鹏荣 王百忍 董海龙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11期2191-2194,共4页
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又称为血清素(serotonin)广泛存在于机体多种组织。神经系统内的五羟色胺属于单胺类神经递质,与很多生理功能有关,参与对摄食、性行为、神经内分泌、疼痛感知、学习记忆和情绪、睡眠-觉醒等生理过程... 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又称为血清素(serotonin)广泛存在于机体多种组织。神经系统内的五羟色胺属于单胺类神经递质,与很多生理功能有关,参与对摄食、性行为、神经内分泌、疼痛感知、学习记忆和情绪、睡眠-觉醒等生理过程的调控。新近基于电生理、神经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神经药理学研究方法发现,五羟色胺和睡眠觉醒过程特别是觉醒过程密切相关,在促进觉醒、抑制快动眼睡眠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五羟色胺在睡眠-觉醒周期中作用研究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羟色胺 睡眠 快动眼睡眠 非快动眼睡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