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脑胶质瘤术后嘧啶亚硝脲间质化疗同步放疗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步星耀 张永福 +5 位作者 柴昌 王斌 梁庆华 程文兰 史锡文 楚功仁 《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1年第4期196-197,共2页
目的 :探讨恶性脑胶质瘤术后嘧啶亚硝脲 (ACNU)间质化疗联合同步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68例手术后恶性脑胶质瘤患者分成两组继续治疗 :A组 ( 38例 )行ACNU间质化疗联合同步放疗 ;B组 ( 30例 )行单纯放疗以作对照。所有病例均进行随... 目的 :探讨恶性脑胶质瘤术后嘧啶亚硝脲 (ACNU)间质化疗联合同步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68例手术后恶性脑胶质瘤患者分成两组继续治疗 :A组 ( 38例 )行ACNU间质化疗联合同步放疗 ;B组 ( 30例 )行单纯放疗以作对照。所有病例均进行随访 ,近期效果用CT扫描比较。结果 :A组有效率 ( 86 8% )及 1、2、3a生存率 ( 92 1%、68 4%、5 0 0 % )明显高于B组 ( 2 6 6%及 5 0 0 %、16 6%、10 0 % ) (P <0 0 1)。两组均无明显毒副反应。结论 :恶性脑胶质瘤术后ACNU间质化疗联合同步放疗是一个安全有效的较佳选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间质化疗 外科手术 放射疗法 同步治疗
下载PDF
人脑胶质瘤微血管数与病理级别及预后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甄海宁 章翔 +3 位作者 步星耀 张志文 梁景文 易声禹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微血管数(MVQ)与病理级别、术后复发、生存期及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生长部位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63例人脑胶质瘤组织中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的表达,计数MVQ。结果高恶性度...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微血管数(MVQ)与病理级别、术后复发、生存期及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生长部位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63例人脑胶质瘤组织中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的表达,计数MVQ。结果高恶性度(Ⅲ、Ⅳ级)胶质瘤MVQ高于低恶性度(Ⅰ、Ⅱ级)胶质瘤(P<0.05)。术后18个月内复发及生存期小于3年者MVQ均明显高于对应组(P均<0.01)。MVQ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生长部位无关。结论人脑胶质瘤MVQ与病理级别、术后复发及生存期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胶质瘤 微血管数 病理级别 预后
下载PDF
脑恶性胶质瘤术后会师化疗同步适形放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志龙 步星耀 +3 位作者 闫兆月 马春晓 王跃伟 雒建超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4-378,共5页
目的探讨脑恶性胶质瘤显微手术全切后间质内尼莫司汀(ACNU)与替莫唑胺(TMZ)会师化疗同步适形放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临床影像诊断为脑恶性胶质瘤的患者99例,均行开颅显微手术全切肿瘤和组织病理证实,术后采用单纯适形放疗(RT... 目的探讨脑恶性胶质瘤显微手术全切后间质内尼莫司汀(ACNU)与替莫唑胺(TMZ)会师化疗同步适形放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临床影像诊断为脑恶性胶质瘤的患者99例,均行开颅显微手术全切肿瘤和组织病理证实,术后采用单纯适形放疗(RT)21例,采用尼莫司汀间质化疗同步适形放疗(ACNU+RT)24例,采用替莫唑胺化疗同步适形放疗(TMZ+RT)23例,ACNU间质内化疗与口服TMZ会师化疗同步适形放疗(ACNU+TMZ+RT)31例,比较四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脑恶性胶质瘤显微手术全切术后ACNU+TMZ+RT组患者1、2、3年存活率分别为80.6%(25/31)、48.4%(15/31)、25.8%(8/31),中位生存时间为29.0(39.8~18.6)月。术后1、2、3年ACNU+TMZ+RT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RT组、ACNU+RT组和TMZ+RT组(χL2=21.045和22.385,P=0.043和0.045);脑恶性胶质瘤显微手术全切术后ACNU+TMZ+RT组患者1、2、3年Karnofsky≥60所占比率分别为77.4%(24/31)、48.4%(15/31)、22.8%(8/31)。术后1、2年ACNU+TMZ+RT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RT组、ACNU+RT组及TMZ+RT组(χ2=8.199,P=0.042)、(χ2=7.864,P=0.049)。结论脑恶性胶质瘤显微手术力争全切除,术后间质内ACNU与TMZ会师化疗同步适形放疗是脑恶性胶质瘤较优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可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显微手术 会师化疗 适形放疗 同步放化疗
下载PDF
症状管理理论对胶质瘤患者自我效能、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丁艮晓 梅洁 +4 位作者 步星耀 迁荣军 许健 冯英璞 孟晓静 《癌症进展》 2024年第3期339-343,共5页
目的探讨症状管理理论(SMT)对胶质瘤患者自我效能、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胶质瘤患者按干预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采用基于SMT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 目的探讨症状管理理论(SMT)对胶质瘤患者自我效能、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胶质瘤患者按干预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采用基于SMT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CDSES)]、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及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情绪控制、合理休息、疼痛及不适的控制、自我保健、遵医用药管理和健康问题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干预组患者情绪控制、合理休息、疼痛及不适的控制、自我保健、遵医用药管理和健康问题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对现实及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行动、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干预组患者对现实及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行动、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干预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SMT理论为基础构建护理干预方案应用于胶质瘤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的自我效能与希望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管理理论 胶质瘤 自我效能 希望水平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儿童恶性胶质瘤VEGF表达与血管生成及细胞增殖的关系 被引量:7
5
作者 步星耀 章翔 易声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64-266,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儿童恶性胶质瘤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3例儿童恶性胶质瘤组织中VEGF表达与微血管数(MVQ)、PCNA标记指数(PCNALI)。...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儿童恶性胶质瘤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3例儿童恶性胶质瘤组织中VEGF表达与微血管数(MVQ)、PCNA标记指数(PCNALI)。结果:33例儿童恶性胶质瘤VEGF表达阳性23例(69.7%);VEGF表达阳性肿瘤MVQ、PCNALI显著高于VEGF表达阴性肿瘤(P<0.005);肿瘤组织VEGF表达与MVQ、PCNALI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52和0.37,P<0.001)。结论:儿童恶性胶质瘤细胞可以合成VEGF,VEGF在肿瘤血管生成及细胞增殖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VEGF 血管生成 儿童 细胞增殖
下载PDF
儿童恶性脑胶质瘤P53与细胞增殖核抗原表达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步星耀 章翔 +3 位作者 陈义军 曹卫东 费舟 易声禹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18-220,共3页
目的探讨P53与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在儿童恶性脑胶质瘤表达的预后价值。方法采用ABC免疫组化方法对33例儿童恶性脑胶质瘤P53与PCNA表达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33例儿童恶性脑胶质瘤中P53表达阳性15例(45... 目的探讨P53与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在儿童恶性脑胶质瘤表达的预后价值。方法采用ABC免疫组化方法对33例儿童恶性脑胶质瘤P53与PCNA表达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33例儿童恶性脑胶质瘤中P53表达阳性15例(45%),PCNA表达阳性29例(88%)。间变性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及髓母细胞瘤P53蛋白表达的阳性比例分别为5/12、9/16、1/5,肿瘤P53蛋白阴性者其细胞增殖活性均较阴性者高(P<005);PCNA标记指数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Pearson列联系数=0.56,P<001)。P53或PCNA表达阳性者存活率分别显著低于P53或PCNA表达阴性者(P<005,P<001)。结论P53基因突变以及由此导致的细胞异常增殖与儿童恶性脑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PCNA能较好地反映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其表达检测对临床预后判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胶质瘤 P53蛋白 细胞增殖核抗原 预后
下载PDF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基因与胶质瘤的侵袭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步星耀 章翔 +3 位作者 陈恩志 刘先珍 梁景文 易声禹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23-225,共3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基因表达与胶质瘤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Northern印迹分子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3例人脑胶质瘤和5例正常脑组织,其uPAmRNA和蛋白表达,并结合临床生物学参数进行...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基因表达与胶质瘤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Northern印迹分子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3例人脑胶质瘤和5例正常脑组织,其uPAmRNA和蛋白表达,并结合临床生物学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上述组织或细胞均可表达2.5kb的uPAmRNA转录物,高级别胶质瘤较低级别和正常脑组织uPA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低级别胶质瘤与正常脑组织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8个月内复发和生存期小于3年者,uPAmRNA表达显著高于术后18个月无复发及生存期大于3年者(P<0.01);uPAmRNA表达水平与胶质瘤微血管数量呈显著相关(r=0.56,P<0.01),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无显著相关(P>0.05)。uPA蛋白主要分布在胶质母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组织的瘤细胞及内皮细胞,低级别胶质瘤较少。结论uPA基因表达与人脑胶质瘤恶性度、侵袭性及血管生成有关,对胶质瘤的复发和预后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基因表达 UPA 预后
下载PDF
脑膜瘤微坏死与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步星耀 赵红卫 +4 位作者 章翔 于耀宇 陈航 张永福 张云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05-808,共4页
目的:探讨脑膜瘤微坏死与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1(PAI-1)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0例脑膜瘤组织中PAI-1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脑膜瘤微坏死发生率与PAI-1表达及恶性程度呈正相关(pearson列联... 目的:探讨脑膜瘤微坏死与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1(PAI-1)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0例脑膜瘤组织中PAI-1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脑膜瘤微坏死发生率与PAI-1表达及恶性程度呈正相关(pearson列联系数分别为0.48和0.61,P<0.01);微坏死组脑膜瘤PAI-1表达阳性率85.2%(23/27),术后3年复发率40.7%,分别显著高于无微坏死组的9.5%(6/63)(P<0.01)和6.3%(P<0.01);微坏死组脑膜瘤5年生存率66.7%明显低于无微坏死组的95.2%(P<0.01)。结论:PAI-1可能是脑膜瘤发生微坏死的重要因子,脑膜瘤微坏死对判定恶性程度和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1 预后 脑膜瘤微坏死
下载PDF
nm23-H_1mRNA表达与肾母细胞瘤临床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步星耀 金百祥 +2 位作者 叶颖江 王德辉 王恩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79-182,共4页
应用Northernblot分子杂交技术,检测30例肾母细胞瘤及其对应正常肾组织中nm23-H1mRNA表达。通过nm23-H1mRNA水平的比较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分析,发现肾母细胞瘤nm23-H1mRNA呈低表达,随着病程的演进和转移的出现,肿瘤细胞中nm23-H1m... 应用Northernblot分子杂交技术,检测30例肾母细胞瘤及其对应正常肾组织中nm23-H1mRNA表达。通过nm23-H1mRNA水平的比较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分析,发现肾母细胞瘤nm23-H1mRNA呈低表达,随着病程的演进和转移的出现,肿瘤细胞中nm23-H1mRNA表达水平呈显著性降低,与肿瘤的病理类型无显著相关性(P>0.05)。提示nm23-H1RNA低表达可能是肾母细胞瘤演进和转移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23-H1 MRNA 肾母细胞瘤 肿瘤转移
下载PDF
星形细胞瘤微血管数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步星耀 章翔 +2 位作者 陈义军 曹卫东 易声禹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5-27,共3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3例星形细胞瘤组织中微血管数(MVQ)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细胞增殖活性(PCNA)表达,探讨星形细胞瘤组织中MVQ与VEGF、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PCNALI)...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3例星形细胞瘤组织中微血管数(MVQ)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细胞增殖活性(PCNA)表达,探讨星形细胞瘤组织中MVQ与VEGF、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PCNALI)及预后的关系。结果VEGF表达阳性星形细胞瘤的MVQ显著高于VEGF阴性星形细胞瘤(P<0.01),MVQ与VEGF表达、PCNALI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3和0.35,P<0.01);Ⅰ、Ⅱ级星形细胞瘤的MVQ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其余各分级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复发者MVQ显著高于未复发者(P<0.01)。提示:VEGF在星形细胞瘤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星形细胞瘤细胞增殖和生长依赖于肿瘤血管生成;MVQ对星形细胞瘤分级及生物学行为判定有较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内皮生长因子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缺血性脑损伤的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步星耀 张峰 +2 位作者 张圣旭 李志营 刘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7年第4期302-306,共5页
目的:研究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线拴法制作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e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40例,随机分成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和MSCs移植治疗组。在1w后分别经颈外动脉将标记5-溴... 目的:研究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线拴法制作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e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40例,随机分成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和MSCs移植治疗组。在1w后分别经颈外动脉将标记5-溴脱氧尿嘧啶(Brdu)的2×106MSCs悬液和等体积PBS液植入脑缺血大鼠体内。术后每天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大鼠神经系统功能,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1w、2w、3w、4w分别取受损伤脑组织,HE染色,并在不同时间点行体感诱发电位与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MSCs移植治疗组在移植后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W:9.77±2.54;2W:7.31±1.88;3W:6.97±2.46;4W:4.89±1.14)均明显低于PBS对照组(1W:15.78±2.65;2W:14.42±3.23;3W:11.42±3.30;4W:9.82±2.19)(P<0.05);与PBS对照组相比,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MSCs治疗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的数量减少,水肿明显减轻,体感诱发电位在各时间点恢复显著(P<0.05);MSCs治疗组各时间点在梗塞半球有大量Brdu阳性细胞,对侧半球仅可见少量Brdu阳性细胞,主要存在于大脑皮质、皮质下和海马等处,在血管内皮细胞处也可见到Brdu阳性细胞;MSCs治疗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水平在2W、3W、4W明显高于PBS对照组(P<0.05)。结论:经颈动脉移植MSCs可在大鼠脑内存活、迁移,分泌BDNF等神经保护性因子,减轻缺血性脑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对治疗缺血性脑损伤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损伤 骨髓间质干细胞 移植 神经营养因子 诱发电位
下载PDF
脑膜瘤患者雌、孕激素受体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步星耀 栗超跃 +2 位作者 赵跃武 章翔 张永福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脑膜瘤患者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表达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实验于1996-10/1999-12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完成。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 目的:探讨脑膜瘤患者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表达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实验于1996-10/1999-12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完成。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6例脑膜瘤组织中ER和PR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结果:56例脑膜瘤组织中ER表达均为阴性,PR表达阳性率为61%(34/56),其中良性脑膜瘤组织中PR表达阳性率为70%(32/46),非良性脑膜瘤组织中PR表达阳性率为20%(2/1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χ2=8.4,P<0.01)。脑膜瘤PR表达与患者性别、组织亚型、肿瘤部位、切除程度无显著相关性,而与肿瘤复发关系密切;复发脑膜瘤PR表达阳性率为18%(3/17),无复发脑膜瘤为80%(31/39),前者显著低于后者(χ2=18.9,P<0.01)。结论:脑膜瘤与ER表达无关,而PR阳性表达率与脑膜瘤病理性质及复发有显著相关性,可为脑膜瘤预后判定及治疗和康复干预提供重要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受体 雌激素 受体 孕酮 预后
下载PDF
垂体腺瘤nm23基因表达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步星耀 章翔 +4 位作者 陈义军 易声禹 费舟 张志文 张剑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7-118,共2页
采用Northernblot分子杂交技术,检测35例垂体腺瘤和1例正常垂体组织nm23基因mRNA表达。所有垂体腺瘤和正常垂体组织均表达0.8kb的nm23H1mRNA和0.45kb的nm23H2mRNA片段。侵袭型... 采用Northernblot分子杂交技术,检测35例垂体腺瘤和1例正常垂体组织nm23基因mRNA表达。所有垂体腺瘤和正常垂体组织均表达0.8kb的nm23H1mRNA和0.45kb的nm23H2mRNA片段。侵袭型垂体腺瘤nm23H1和H2mRNA表达水平(25.75±17.40,41.58±19.26)分别较非侵袭型垂体腺瘤(46.87±23.51,59.83±25.69)下降,其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nm23基因mRNA表达水平下降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Hardy和Wilson分级、分期无显著相关性。结果提示nm23基因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临床行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乳素瘤 nm23H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脑胶质瘤术后敏感药物间质化疗联合增敏放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步星耀 赵红卫 +5 位作者 胡明伟 张永福 李太平 梁庆华 王勇 薛绛宇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4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术后敏感药物间质化疗联合增敏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恶性脑胶质瘤 15 8例最大限度地全切或次全切 ,术中于瘤残腔内安置化疗囊 ,术后第 2 ,4,6,8周分别注射一次经MTT法筛选出的敏感疗药物ACNU ,BCNU ,VM2 6,DDP ,5 ...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术后敏感药物间质化疗联合增敏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恶性脑胶质瘤 15 8例最大限度地全切或次全切 ,术中于瘤残腔内安置化疗囊 ,术后第 2 ,4,6,8周分别注射一次经MTT法筛选出的敏感疗药物ACNU ,BCNU ,VM2 6,DDP ,5 FU ,MMC ,ACR ,ADM和BLM中的一种 ,生理盐水 2~ 4mL稀释后穿刺化疗囊 ,微泵调控注射 6~ 8h。同时行全脑增敏放疗 ,2Gy/次 ,5次 /周 ,总量 5 5~ 60Gy。以后成倍延长间质化疗时间间隔。结果 :15 8例平均随访 3年 ,无明显不良反应 ,其中显效 (肿瘤完全消失 ) 46例 ,有效 (肿瘤部分消失 ) 78例 ,无变化 19例 ,恶化 15例。平均生存时间 66周 ,总有效率 78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瘸 MTT法 间质化疗 增敏放疗
下载PDF
人脑胶质瘤组织内微血管定量和nm23基因表达 被引量:3
15
作者 步星耀 章翔 +4 位作者 王占祥 陈义军 刘飞 费舟 易声禹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第6期486-488,共3页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组织内微血管数量(MVC)和nm23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4例人脑胶质瘤组织内的MVC和nm23基因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MVC随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及瘤周水肿的严重程度增...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组织内微血管数量(MVC)和nm23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4例人脑胶质瘤组织内的MVC和nm23基因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MVC随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及瘤周水肿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多,复发组MVC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1).同时发现nm23表达阳性强度与人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及瘤周水肿呈负相关(r分别为-0.48和-0.51,P<0.01),复发组nm23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未复发组(P<0.05),且瘤组织内MVC与nm23表达阳性强度呈负相关(r=-0.53,P<0.01).结论:MVC和nm23基因表达是两个相关联的、可反映人脑胶质瘤生物学行为的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胶质瘤 肿瘤血管组织 MVC NM23基因
下载PDF
脑积水型脑囊虫病的外科手术治疗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步星耀 刘猛 +4 位作者 张建国 柴昌 周伟 李玉 郭锁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9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讨脑积水型脑囊虫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积水型脑囊虫病73例,回顾分析其治疗过程。结果:对诊断明确的73例脑积水型脑囊虫病患者实施了脑室或脑池囊虫摘除术,术后进行抗脑囊虫病治疗,其中13例脑积... 目的:探讨脑积水型脑囊虫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积水型脑囊虫病73例,回顾分析其治疗过程。结果:对诊断明确的73例脑积水型脑囊虫病患者实施了脑室或脑池囊虫摘除术,术后进行抗脑囊虫病治疗,其中13例脑积水症状改善效果不佳,二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均未出现新的神经损害症状,脑室恢复正常。结论:脑积水型脑囊虫病一旦诊断明确,应积极手术切除脑囊虫,解除梗阻性脑积水术后再进行抗囊虫治疗,必要时再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临床效果明确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囊虫病 脑积水 诊断 外科治疗
下载PDF
人脑胶质瘤细胞裸鼠原位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4
17
作者 步星耀 章翔 Walter E. Laug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00-105,共6页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细胞裸鼠原位移植动物模型建立的技术方法。方法借助动物立体定向仪的引导,采用微注射方法将体外培养人脑胶质瘤细胞U87MG(悬浮于无血清RPMI 1640培养液中,细胞数为108/ml)接种于裸鼠(BALB/c)额叶白质区。接种后观察...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细胞裸鼠原位移植动物模型建立的技术方法。方法借助动物立体定向仪的引导,采用微注射方法将体外培养人脑胶质瘤细胞U87MG(悬浮于无血清RPMI 1640培养液中,细胞数为108/ml)接种于裸鼠(BALB/c)额叶白质区。接种后观察不同种实验鼠的生存状态,分别于接种后1 h至63 d的不同时间进行裸鼠脑肿瘤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裸鼠脑内注射体外培养的人脑胶质瘤细胞U87MG的合适速率为0.05μl/min =1μl/20 min,细胞悬液体积1μl,细胞数105,注射时间20 min。按此方案注射U87MG细胞无沿针道返流,恰好在尾状核区形成近圆球形肿瘤体,成瘤率高(100%),肿瘤颅内生长稳定,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人脑胶质瘤形态特征,未见脑外转移。结论本研究的人脑胶质瘤细胞裸鼠原位移植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精确可靠,重复性好。肿瘤符合人脑胶质瘤的生物学特性,该动物模型可作为研究人脑胶质瘤发生、生物学特性以及各种治疗评价的可靠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异种移植 细胞培养 动物模型 裸鼠
下载PDF
显微手术切除联合间质内树状突细胞疫苗治疗复发脑胶质瘤 被引量:4
18
作者 步星耀 赵跃武 +4 位作者 赵红卫 张建国 柴昌 周伟 李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9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联合间质内树状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疫苗治疗复发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8例复发脑胶质瘤患者行开颅显微手术全切除,术中瘤腔内安置Ommaya囊,术后从复发瘤组织分离培养出脑肿瘤干...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联合间质内树状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疫苗治疗复发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8例复发脑胶质瘤患者行开颅显微手术全切除,术中瘤腔内安置Ommaya囊,术后从复发瘤组织分离培养出脑肿瘤干细胞(brain tumor stem cells,BTSC),制备个体特异性DC疫苗,术后4W、6W、8W、10W、12W经由Ommaya囊行瘤腔内自体免疫治疗。随访6—15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8例患者均获随访,3个月无复发,无死亡;6个月复发3例,死亡1例,生存期明显延长。全部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显微手术力争全切除,术后联合间质内BTSC抗原脉冲DC疫苗自体免疫治疗,是一种靶向BTSC治疗复发脑胶质瘤的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脑胶质瘤 显微手术切除 干细胞 树状突细胞 靶向治疗
下载PDF
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及术后处理 被引量:4
19
作者 步星耀 梁庆华 +4 位作者 李太平 陈书连 翟亚平 赵耀武 李六一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8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总结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及术后相关问题的处理经验。方法:对91例脊髓损伤患者行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术后相关问题的处理和恢复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91例脊髓损伤患者术后ASIA评分的平均数较术前提高,其中4... 目的:总结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及术后相关问题的处理经验。方法:对91例脊髓损伤患者行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术后相关问题的处理和恢复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91例脊髓损伤患者术后ASIA评分的平均数较术前提高,其中41例出现运动、感觉、影像学、神经电生理方面的不同改善;3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神经电生理方面的改善;12例出现神经电生理方面的改善;6例无变化。患者术后均顺利出院,未出现明显不良毒副反应;1例严重复合伤患者出现并发症,经积极治疗无效死亡。结论: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安全有效,术后相关问题的正确处理是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干细胞 移植 脊髓损伤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现状(英文) 被引量:4
20
作者 步星耀 黄志起 张永福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183-185,共3页
目的:近年来,在神经外科领域,人们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就其有关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0-01/2004-11关于脊髓损伤研究方面的相关文章,检索词“mesenchymalstemcell... 目的:近年来,在神经外科领域,人们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就其有关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0-01/2004-11关于脊髓损伤研究方面的相关文章,检索词“mesenchymalstemcells,transplantation,spinalcordinjur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90-01/2004-10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脊髓损伤”。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进展有关的文献,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选取最新进展性文献纳入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7篇关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文献,排除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19篇符合本研究要求。资料综合:针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问题,对所检索出文献中的众多观点进行提炼综合。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作为填充物填补损伤部位,定向再生为神经细胞锚靠周围组织完成上行下传功能的重建,移植时创造抑制胶质细胞再生、保护神经细胞胞体存活、促进自体神经细胞再生的微环境。还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已经成功的经验,并提出最有希望的展望。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损伤脊髓中存活、向损伤部位迁移并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分化,促进损伤脊髓功能的恢复,可能是治疗脊髓损伤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移植 脊髓损伤 骨髓细胞 综述文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