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共晶及其连续热熔挤出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鹏丽 贾兰妮 +2 位作者 步玉如 杨微微 张家祥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84-988,共5页
药物共晶自1961年被首次报道以来,因其能够改变固态材料的物理性质,尤其是提升药物溶解性、流动性、吸湿性以及实现味觉掩蔽,且在药学层面可以增强药效、降低毒副作用等,在现代制剂领域持续受到关注。目前已有多种药物共晶产品上市,还... 药物共晶自1961年被首次报道以来,因其能够改变固态材料的物理性质,尤其是提升药物溶解性、流动性、吸湿性以及实现味觉掩蔽,且在药学层面可以增强药效、降低毒副作用等,在现代制剂领域持续受到关注。目前已有多种药物共晶产品上市,还有更多产品进入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阶段。热熔挤出是通过加热熔融、机械混合和挤压使混合物达到分子层面的融合形成共晶的加工技术,该工艺过程避免了使用有机溶剂,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工艺,同时热熔挤出也是一种典型连续操作,能够实现较高产率、更好的质量管理以及更低生产成本。该文综述药物共晶在药学以及物理化学优化层面的优势,着重介绍新兴连续操作的热熔挤出生产方法,并详细分析利用该方法的优势及现阶段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共晶 热熔挤出 药物递送 药物制剂 连续操作
下载PDF
马来酸氟伏沙明缓释微丸及其压片技术的研究
2
作者 许明慧 张兴跃 +3 位作者 董乔 赵峡 步玉如 陈乐贞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9-447,共9页
本研究旨在制备马来酸氟伏沙明微丸缓释片,并评估其在体外的释药行为。采用离心-滚圆法制备马来酸氟伏沙明载药丸芯,流化床包衣技术制得缓释微丸,并将多单元缓释微丸与处方量的辅料混合压制成片。通过L8(24)田口试验,筛选并确定载药微... 本研究旨在制备马来酸氟伏沙明微丸缓释片,并评估其在体外的释药行为。采用离心-滚圆法制备马来酸氟伏沙明载药丸芯,流化床包衣技术制得缓释微丸,并将多单元缓释微丸与处方量的辅料混合压制成片。通过L8(24)田口试验,筛选并确定载药微丸最佳处方;使用Minitab将物料温度、风机转速、雾化压力、喷液速率设计成24部分因子的DOE试验以优化底喷包衣工艺;将24~40目粒径的单硬脂酸甘油酯作为主要稀释剂进行压片以缓解压片时微丸与辅料分层现象并降低包衣膜的机械损伤;对混合颗粒的休止角、堆密度、振实密度、豪斯纳比等粉体流动性指标进行考察发现其流动性和可压性适合直接压片;评价缓释片基本性能,考察体外释放行为,并研究其释放机制。结果表明,马来酸氟伏沙明微丸缓释片可以在p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崩解成独立的微丸小单元,并达到24 h缓释的效果,其释药行为符合一级释药模型。制备的马来酸氟伏沙明微丸缓释片,符合制剂设计的释放要求,具有良好的商业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氟伏沙明 离心-滚圆法 流化床包衣 多单元缓释微丸 粉体学性质 体外释放度
原文传递
混合模式色谱柱全水相测定阿仑膦酸钠片的含量和有关物质 被引量:2
3
作者 步玉如 顾王文 +1 位作者 熊亮 孙考祥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77-984,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混合模式色谱柱联用电雾式检测器测定阿仑膦酸钠片的含量和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Acclaim Trinity P2色谱柱(2.1 mm×100 mm,3μm),柱温35℃,以水(A)-100 mmol·L^(-1)甲酸铵溶液(用甲酸调至pH 3.3,B)为流动相... 目的建立一种混合模式色谱柱联用电雾式检测器测定阿仑膦酸钠片的含量和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Acclaim Trinity P2色谱柱(2.1 mm×100 mm,3μm),柱温35℃,以水(A)-100 mmol·L^(-1)甲酸铵溶液(用甲酸调至pH 3.3,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4 min,20%→50%B;4~6 min,50%→40%B;6~8 min,40%→20%B),流速为0.3 mL·min^(-1),进样量为20μL;采用电雾式检测器测定,雾化温度为50℃,采样频率为5 Hz,过滤常数为3.6 s。结果阿仑膦酸钠在0.70~1.40 mg·mL^(-1)内线性良好(r^(2)=0.9992),方法重复性的RSD为0.53%,平均加样回收率(n=9)为99.8%(RSD=1.25%);有关物质测定项下,主成分阿仑膦酸钠,杂质磷酸盐、亚磷酸盐及4-氨基丁酸分别在19.04~76.16,3.95~49.38,3.97~49.69,3.94~49.23μg·mL^(-1)内线性良好(r^(2)>0.998),且各杂质的校正因子为0.67,0.56,0.55,各杂质定量限约为主成分浓度的0.05%,杂质测定方法的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86.2%,85.4%,91.0%,且RSD<2%;3家企业生产的阿仑膦酸钠片剂中阿仑膦酸的标示含量分别为92.0%,91.5%,95.2%,各杂质含量均小于中国药典阿仑膦酸钠项下规定的限度0.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和准确性较高,可用于阿仑膦酸钠片的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仑膦酸钠 混合模式色谱柱 电雾式检测器 全水相体系 有关物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