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da-7/IL-24与C-myb在Burkitt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马鸣 魏思思 +6 位作者 武一鹏 杨兴肖 赵连梅 王雪晓 张璁 刘丽华 单保恩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91-696,共6页
目的深入探讨Burkitt淋巴瘤患者瘤组织中Mda-7/IL-24与C-myb的表达水平、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5例Burkitt淋巴瘤患者的瘤组织及33例正常淋巴结组织;通过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织中Mda-7/IL-24与C-myb蛋白的表达水... 目的深入探讨Burkitt淋巴瘤患者瘤组织中Mda-7/IL-24与C-myb的表达水平、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5例Burkitt淋巴瘤患者的瘤组织及33例正常淋巴结组织;通过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织中Mda-7/IL-24与C-myb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对Mda-7/IL-24与C-myb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瘤组织Mda-7/IL-24及C-myb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临床分期、是否骨髓浸润、Ecog评分及IPI指数之间的关系;分析瘤组织Mda-7/IL-24及C-myb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期之间的关系,并制作生存曲线。结果与正常淋巴结组织相比,Burkitt淋巴瘤组织中Mda-7/IL-24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C-myb的表达水平则明显增高;65例Burkitt淋巴瘤患者瘤组织中Mda-7/IL-24与C-myb蛋白表达水平呈明显的负相关(r=-0.474 9);瘤组织低表达Mda-7/IL-24、高表达C-myb的患者其临床分期晚、易骨髓转移、瘤细胞增殖活性强、IPI积分较高,同时患者生存期较短(P<0.05)。结论 Burkitt淋巴瘤组织中Mda-7/IL-24与C-myb的表达水平呈明显负相关,低表达Mda-7/IL-24或高表达C-myb是Burkitt淋巴瘤患者临床预后较差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A-7/IL-24 C-MYB BURKITT淋巴瘤
下载PDF
含幽门螺杆菌特异性抗体牛奶清除幽门螺杆菌效果的临床随机试验 被引量:3
2
作者 赵连梅 魏思思 +6 位作者 武一鹏 刘维华 赵川 胡代伦 李胜棉 王苋 单保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4-277,共4页
目的:比较观察抗幽门螺杆菌抗体牛奶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方法:用4株幽门螺杆菌(1株为标准菌株,3株为本地流行菌株)免疫奶牛,制备出抗幽门螺杆菌抗体牛奶。本次试验共筛选148例患者,C-14呼气试验阳性的患者为72例,最后符合入选标准的... 目的:比较观察抗幽门螺杆菌抗体牛奶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方法:用4株幽门螺杆菌(1株为标准菌株,3株为本地流行菌株)免疫奶牛,制备出抗幽门螺杆菌抗体牛奶。本次试验共筛选148例患者,C-14呼气试验阳性的患者为72例,最后符合入选标准的为39例,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1例和18例,试验组饮用含特异性幽门螺杆菌抗体的牛奶,对照组饮用普通牛奶,连续饮用2个月后,观察结果。结果:试验组的21名对象中,9人C-14呼气试验转为阴性,10人降低。有效清除率达42.86%,而对照组未有清除,两组清除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5)。结论:抗幽门螺杆菌抗体牛奶具有多克隆性和很高的效价,能够有效清除胃内幽门螺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抗体牛奶 临床随机试验
下载PDF
对羟基桂皮醛诱导食管癌TE-13细胞分化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单亚楠 董佩 +5 位作者 武一鹏 魏思思 崔雯萱 马鸣 赵连梅 单保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0-37,共8页
目的:探讨木鳖子单体化合物对羟基桂皮醛(p-hydroxylcinnamaldehyde,CMSP)对食管癌细胞株TE-13的分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质量浓度为10、20、40Dμg/ml的CMSP处理TE-13细胞对该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用吉姆萨... 目的:探讨木鳖子单体化合物对羟基桂皮醛(p-hydroxylcinnamaldehyde,CMSP)对食管癌细胞株TE-13的分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质量浓度为10、20、40Dμg/ml的CMSP处理TE-13细胞对该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用吉姆萨染色、电镜观察TE-13细胞形态学改变,Real-time PCR和ELISA方法检测TE-13细胞中肿瘤相关抗原CEA和SCC的表达,用克隆集落形成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不同质量浓度CMSP对TE-13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CMSP(20μg/ml)对TE-13细胞中MAPK通路中各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CMSP可抑制食管癌Kyse30、TE-13、Eca109和Kyse180细胞的增殖[(1.6±0.2)×10~4 vs(3.8±0.3)×10~4、(1.7±0.3)×10~4 vs(4.5±0.4)×10~4、(2.5±0.1)×10~4 vs(4.0±0.4)×10~4、(1.5±0.1)×10~4vs(2.5±0.3)×10~4个细胞,均P<0.01],而对人食管上皮细胞无明显作用(P>0.05)。CMSP处理TE-13细胞后:(1)随CMSP质量浓度(10、20、40μg/ml)和处理时间的增加(24、48、72 h),G_0/G_1期细胞数量均增加、S期细胞数量减少(P<0.01或P<0.05),但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变化(P>0.05);(2)细胞出现典型分枝状突起,且随CMSP质量浓度增加更显著(P<0.05);(3)CEA和SCC水平显著降低(P<0.01);(4)抑制TE-13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诱导细胞分化;(5)p-P38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p-ERK、P-SPKA/JNK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CMSP抑制食管癌TE-13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分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MAPK信号通路中P-P38和下调P-ERK、P-SPKA/JNK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桂皮醛 食管癌 TE-13细胞 分化 MAPK通路
下载PDF
CREB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郭秀娟 杜彦艳 +5 位作者 颜晰 赵学涛 韩丽娜 武一鹏 王雪晓 马鸣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0年第5期387-390,394,共5页
目的:研究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就诊的60例ESC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技... 目的:研究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就诊的60例ESC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组织中CREB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ESCC组织中CREB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P<0.01)。组织中CREB高表达的患者往往瘤组织较大、临床分期较晚、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同时患者5年总生存率较低而累积复发率较高(P<0.05)。结论:ESCC组织中CREB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高表达CREB的患者往往提示临床进展及较差预后。因此,CREB具有成为ESCC相关肿瘤标志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 食管鳞状细胞癌 临床进展 预后
下载PDF
中药木鳖子乙醇提取物对羟基桂皮醛对小鼠的毒性 被引量:1
5
作者 马鸣 白函瑜 +7 位作者 李晓亚 王延海 赵日旸 戴素丽 武一鹏 张璁 赵连梅 单保恩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8年第6期452-456,462,共6页
目的:检测中药木鳖子乙醇提取物对羟基桂皮醛(CMSP)的毒性,为其应用于临床肿瘤治疗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60只昆明小鼠(4~6周龄,雌雄各半)分为空白对照组,CMSP200mg/kg和400mg/kg染毒组,每组20只,采用腹腔注射的方式染毒,每周3次,每次... 目的:检测中药木鳖子乙醇提取物对羟基桂皮醛(CMSP)的毒性,为其应用于临床肿瘤治疗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60只昆明小鼠(4~6周龄,雌雄各半)分为空白对照组,CMSP200mg/kg和400mg/kg染毒组,每组20只,采用腹腔注射的方式染毒,每周3次,每次100μL,连续28d。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态,28d后,处死小鼠,摘眼球取血,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心肌酶谱等生化指标,并计数雄性小鼠精子畸形率,同时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重要脏器组织的病理改变。观察骨髓细胞微核形成率。结果:观察期内无小鼠死亡,各组小鼠血常规指标、雄性小鼠精子畸形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CMSP组小鼠外周血ALT和AST较对照组高(P<0.05),肾功能及心肌酶谱无明显差异(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各组小鼠内脏组织均未观察到肉眼可见的病理改变。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形成率亦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CMSP具有相对较小的毒性作用,因此可考虑应用于肿瘤临床治疗中,但在后续研究中需充分关注其可能具有的肝功能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鳖子 对羟基桂皮醛 毒理作用 肿瘤 临床治疗
下载PDF
木鳖子单体化合物对羟基桂皮醛对食管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崔雯萱 武一鹏 +4 位作者 魏思思 单亚楠 马鸣 赵连梅 单保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5-150,共6页
目的:探讨木鳖子单体化合物对羟基桂皮醛(p-hydroxylcinnamaldehyde,CMSP)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及在BALB/c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细胞计数法检测CMSP对食管癌细胞株Kyse 30和TE-13增殖的抑制作用,RT-PCR法检测食管癌细胞中CEA和SC... 目的:探讨木鳖子单体化合物对羟基桂皮醛(p-hydroxylcinnamaldehyde,CMSP)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及在BALB/c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细胞计数法检测CMSP对食管癌细胞株Kyse 30和TE-13增殖的抑制作用,RT-PCR法检测食管癌细胞中CEA和SCC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食管癌细胞中C-myc和N-myc蛋白的表达变化。构建裸鼠食管癌细胞移植瘤模型,分为对照组和CMSP处理组,实验结束后测量移植瘤大小及体积;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移植瘤组织C-myc和N-myc蛋白的表达变化,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两组裸鼠移植瘤组织和肝、脾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CMSP对食管癌细胞Kyse 30和TE-13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7±0.3)vs(3.8±0.3),(1.6±0.2)vs(4.5±0.4),均P<0.01]。经CMSP处理后:(1)Kyse 30和TE-13细胞中CEA和SCC mRNA表达降低(P<0.01)、C-myc和N-myc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裸鼠移植瘤平均体积和质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移植瘤组织中Cmyc和N-myc蛋白表达水平低于盐水对照组肿瘤组织。CMSP处理组和对照组中肝、脾组织并未发生任何病理改变。结论:木鳖子单体化合物CMSP体外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体内抑制裸鼠食管癌移植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鳖子单体化合物对羟基桂皮醛 食管癌 移植瘤 抑瘤作用
下载PDF
JAK2 V617F突变和BCR-ABL融合基因双阳性骨髓增殖性肿瘤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闫姣 丁雅雯 +3 位作者 王芃堉 武一鹏 张会超 刘丽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40-1547,共8页
目的 :分析JAK2 V617F突变和BCR-ABL融合基因双阳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的疾病类型、临床表现、疗效及转归,为此类疾病患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结合于本院治疗的1例JAK2 V617F和BCR-ABL双阳性MPN患者及文献检索... 目的 :分析JAK2 V617F突变和BCR-ABL融合基因双阳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的疾病类型、临床表现、疗效及转归,为此类疾病患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结合于本院治疗的1例JAK2 V617F和BCR-ABL双阳性MPN患者及文献检索的资料,对JAK2 V617F突变和BCR-ABL融合基因双阳性MPN的临床特征、疗效和转归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院收治患者为68岁女性。以"BCR-ABL"和"JAK2 V617F"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及Pub Med数据库进行计算机文献检索,共检索出1990-2019年38篇相关文献,涉及59例患者。所有患者中,男性41例(68.3%),中位发病年龄为61(32-77)岁,女性19例(31.7%),中位发病年龄为58(21-82)岁。21例初诊时发现有BCR-ABL融合基因和JAK2 V617F突变(35%),19例在费城染色体(Ph)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治疗过程中发现存在JAK2 V617F突变(31.7%),20例存在JAK2 V617F突变的MPN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Ph+CML(33.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最常见的与CML共存的MPN(30%),其次是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26.7%)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21.7%),另外有13例文献中未明确的MPN种类(21.7%)。60例患者中,CML明确分期的35例,其中慢性期31例,加速期3例,急变期1例。关于BCR-ABL融合基因的亚型,明确分型的30例,其中p210 28例,p190 1例,p230 1例。结论:BCR-ABL及JAK2 V617F双阳性MPN日益多发,有必要对MPN患者同时检测JAK2 V617F突变和BCR-ABL融合基因,以避免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肿瘤 BCR-ABL融合基因 JAK2 V617F基因突变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