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骨节病与骨关节病软骨组织死亡相关因子表达的比较 被引量:12
1
作者 武世勋 郭雄 +2 位作者 张峰 郑晶晶 张增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85-1789,共5页
目的观察大骨节病软骨组织中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programmed cell death 5,PDCD5)和早期生长反应蛋白1(early growth response protein-1,EGR-1)表达的变化及其在大骨节病软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来自大骨节病患者关节软骨(KBD组)10... 目的观察大骨节病软骨组织中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programmed cell death 5,PDCD5)和早期生长反应蛋白1(early growth response protein-1,EGR-1)表达的变化及其在大骨节病软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来自大骨节病患者关节软骨(KBD组)10例,同时收集15例骨关节炎病人关节软骨(OA组)作为疾病对照,收集6例正常软骨作为健康对照(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3组关节软骨组织中死亡受体调节因子PDCD5和EGR-1表达变化,并在显微镜下计数和分析3组关节软骨不同分层间阳性表达率的显著性差异。结果(1)KBD软骨中层PDCD5阳性细胞表达率(41.35±2.97)%显著高于OA组(26.48±2.04)%和正常组(19.02±1.88)%(P=0.001和P=0.000),KBD软骨深层显著高于正常组和OA组(P=0.000和P=0.029),OA组也高于正常组(P=0.038),而3组间的表层软骨细胞PDCD5阳性率无差异(P>0.05);(2)在KBD软骨表层,EGR-1表达显著高于OA软骨和正常软骨表层(P=0.000和P=0.000),3组软骨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94±3.09)%、(3.20±1.49)%和(12.66±1.06)%,KBD软骨中层EGR-1阳性细胞表达率显著低于OA组软骨(P=0.002),而高于正常软骨(P=0.017),KBD软骨和OA软骨深层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0和P=0.001),而KBD组和OA组的平均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187);(3)KBD组与正常组的PDCD5和EGR-1分别在3个软骨细胞层的表达均无相关性,而PDCD5和EGR-1在OA关节软骨表层呈强正相关。结论 KBD软骨深层PDCD5显著上调,而软骨表层和深层EGR-1显著高表达,提示这两种重要的细胞死亡相关因子在大骨节病软骨破坏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骨关节病 细胞死亡 PDCD5 EGR-1 免疫组化染色 programmed cell death 5 early growth response protein-1
下载PDF
大骨节病死亡受体途径调节因子表达的组织学改变 被引量:3
2
作者 武世勋 郭雄 +3 位作者 刘江涛 张增铁 Bannel S.Dennis 张银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51-1854,共4页
目的观察大骨节病软骨组织中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和细胞FLICE抑制蛋白(c-FLIP)表达的变化,明确其在大骨节病软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依据大骨节病和骨关节病诊断标准收集的软骨分为大骨节病组(KBD)、骨关节病组(OA)和正常对照... 目的观察大骨节病软骨组织中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和细胞FLICE抑制蛋白(c-FLIP)表达的变化,明确其在大骨节病软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依据大骨节病和骨关节病诊断标准收集的软骨分为大骨节病组(KBD)、骨关节病组(OA)和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3组关节软骨的死亡受体调节因子FADD和c-FLIP表达变化,并在显微镜下计数和比较3组关节软骨不同层间阳性表达率的显著性差异。结果(1)KBD和OA组软骨[分别为(28.68±2.19)%和(35.40±2.34)%]中层FADD表达显著较正常组增高(F=16.245,P=0.000),而在表、深层3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206,P=0.761);(2)FADD在KBD软骨中表达以中层最高,为(28.68±5.38)%,其次为深层的(17.94±8.38)%;(3)KBD和OA软骨表层FLIP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组(F=5.929,P=0.018),而中层和深层与正常组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KBD软骨中层FADD显著上调,而软骨表层FLIP表达显著下调,表明死亡受体途径及其调节因子在大骨节病软骨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死亡受体途径 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 FLICE抑制蛋白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大骨节病和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差异 被引量:4
3
作者 武世勋 吴翠艳 郭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6-310,316,共6页
目的研究大骨节病和骨关节炎软骨组织细胞外基质的主要丢失成分。方法收集临床手术遗弃的关节软骨标本,制备石蜡切片,采用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番红花素染色半定量分析大骨节病及骨关节炎软骨组织中细胞外基质的含量差异。结果正常组... 目的研究大骨节病和骨关节炎软骨组织细胞外基质的主要丢失成分。方法收集临床手术遗弃的关节软骨标本,制备石蜡切片,采用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番红花素染色半定量分析大骨节病及骨关节炎软骨组织中细胞外基质的含量差异。结果正常组(NC组)HE染色面积百分比(83.65±8.38)%明显高于原发性骨关节炎组(OA组)(57.90±21.88)%和大骨节病组(KBD组)(43.67±23.91)%,OA组的染色面积百分比高于KBD组(P=0.034);NC组番红花精O染色面积百分比(75.66±12.54)%明显高于OA组(53.81±10.48)%和KBD组(62.07±14.66)%,KBD组明显高于OA组(P=0.011);NC组、OA组和KBD组的甲苯胺蓝染色面积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BD软骨组织的细胞外基质总量丢失比OA软骨多,OA关节软骨中蛋白多糖的丢失比KBD软骨更严重,提示KBD软骨细胞外基质丢失可能以Ⅱ型胶原蛋白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软骨细胞外基质 骨关节炎 透明质酸 硫酸软骨素
下载PDF
大骨节病患者软骨组织中FAS/DR4死亡受体膜蛋白高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武世勋 刘江涛 +1 位作者 吴翠艳 郭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53-558,共6页
目的研究大骨节病关节软骨组织中凋亡相关的死亡受体4/5(DR4/5)及FAS的表达变化。方法按照大骨节病诊断标准收集大骨节病患者关节软骨标本(KBD组),以原发性骨关节病关节软骨(OA组)作为病例对照,以正常关节软骨(NC组)作为健康对照,制备... 目的研究大骨节病关节软骨组织中凋亡相关的死亡受体4/5(DR4/5)及FAS的表达变化。方法按照大骨节病诊断标准收集大骨节病患者关节软骨标本(KBD组),以原发性骨关节病关节软骨(OA组)作为病例对照,以正常关节软骨(NC组)作为健康对照,制备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法检测凋亡途径中重要死亡受体DR4/5及FAS的表达,光学显微镜下计数并计算软骨细胞阳性表达率,统计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在软骨组织表层,KBD组、OA组的FAS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NC组,KBD组的DR4及DR5与N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中层,KBD组和OA组的FAS、DR4阳性细胞率均明显高于NC组,KBD组的DR5与NC组无差异;在深层,KBD组的FAS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NC组,KBD组和OA组的DR4阳性细胞率均明显高于NC组,KBD组的DR5与NC组无差异。结论FAS/DR4主要表达于深层及中层,提示FAS/DR4介导的细胞死亡可能参与了深层软骨坏死这一特征性的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DR4/5 死亡受体蛋白 大骨节病
下载PDF
数字骨科三维重建技术在骶管神经纤维恶性黑色素瘤诊断治疗中的优势 被引量:2
5
作者 武世勋 张晓侠 +2 位作者 易智 李勇 刘时璋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80-484,共5页
目的:研究数字骨科三维重建技术在骶管神经纤维恶性黑色素瘤诊断治疗中的优越性。方法:将影像学技术与骨科三维重建技术相结合,对目标骨组织、软组织重建为三维图像,评估骶管内肿瘤的浸润范围,进而确定手术切除肿瘤的范围,对保留术后神... 目的:研究数字骨科三维重建技术在骶管神经纤维恶性黑色素瘤诊断治疗中的优越性。方法:将影像学技术与骨科三维重建技术相结合,对目标骨组织、软组织重建为三维图像,评估骶管内肿瘤的浸润范围,进而确定手术切除肿瘤的范围,对保留术后神经功能做出术前评估。结果:Mimics 17.0软件可分割感兴趣区域图像,重建出骶骨、髂骨、神经根及肿瘤组织,Mimics 17.0软件及3 matic软件工具可从不同视角直观显示出肿瘤组织压迫、破坏骶骨、髂骨、骶神经根。并且估算出肿瘤体积大小,骨组织丢失量。结论:用数字骨科技术术前设计数字疾病模型可以更加直观的显示骶管肿瘤破坏范围,为制定精准的临床手术方案提供数字化依据。进而才能快速、有效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尽可能避免医患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三维重建技术 术前规划 骶管黑色素瘤 神经纤维瘤
下载PDF
基于数字三维技术确定腰4/5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精确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武世勋 刘时璋 +3 位作者 凌鸣 段降龙 孙正明 史纪元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3-268,共6页
目的通过三维成像技术建立腰4、腰5椎体数字化模型,探索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过程中椎弓根螺钉的精准植入位置。方法采集6例腰椎CT平扫图像数据集,用Mimics软件建模后,采用计算机模拟手术植入椎弓根螺钉的方法,比较人字嵴法、Weinstein法... 目的通过三维成像技术建立腰4、腰5椎体数字化模型,探索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过程中椎弓根螺钉的精准植入位置。方法采集6例腰椎CT平扫图像数据集,用Mimics软件建模后,采用计算机模拟手术植入椎弓根螺钉的方法,比较人字嵴法、Weinstein法、Magerl法确定椎弓根螺钉钉道的可靠性。结果本研究纳入6例腰椎CT平扫数据集(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平均值42.83岁,腰4椎体右侧Magerl进钉点到真实进钉点的距离显著大于左侧,腰4左侧人字嵴进钉点到真实进钉点距离显著大于Weinstein法及Magerl法(P均<0.001),腰4右侧人字嵴进钉点到真实进钉点距离显著大于Weinstein法(P=0.003);腰4左侧、右侧外展角依次为:真实外展角>Magerl外展角>Weinstein外展角>人字嵴外展角。腰5椎体左侧真-Weinstein、真-人字嵴距离显著大于右侧(P=0.002和P=0.004),腰5椎体右侧Weinstein外展角大于左侧(P=0.003)。腰5椎体左侧、右侧人字嵴进钉点到真实进钉点的距离均显著大于Weinstein法及Magerl法(P均<0.001),腰5椎体左侧、右侧Magerl进钉点到真实进钉点的距离均显著大于Weinstein法。腰5椎体左侧及右侧外展角依次为:真实外展角>Magerl外展角>Weinstein外展角>人字嵴外展角。结论腰4和腰5椎体的Weinstein法及Magerl法进钉点接近真实进钉点,腰4和腰5椎体Weinstein外展角、Magerl外展角均与真实外展角差异较小。因此,建议腰4椎弓根螺钉置钉时首选Weinstein法,腰5椎弓根螺钉置钉时,首选Weinstein法或Magerl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数字化成像 模拟手术 椎弓根螺钉 三维模型
下载PDF
线粒体细胞色素c介导的caspase-9激活通路参与大骨节病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 被引量:21
7
作者 刘江涛 郭雄 +4 位作者 吴翠艳 马玮娟 韩晶 武世勋 张银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80-584,共5页
目的通过评价线粒体功能研究线粒体介导的caspase-9激活通路参与成人大骨节病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关节软骨细胞培养,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软骨细胞核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软骨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活性氧含量,Western bloting检... 目的通过评价线粒体功能研究线粒体介导的caspase-9激活通路参与成人大骨节病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关节软骨细胞培养,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软骨细胞核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软骨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活性氧含量,Western bloting检测细胞色素c的表达,荧光法检测caspase-9和caspase-3活性。结果大骨节病患者关节软骨细胞较正常软骨细胞凋亡百分率增加,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caspase-9和caspase-3活性增高,且活性氧含量增加。结论线粒体氧化应激参与了大骨节病软骨细胞的病理生理变化,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能在大骨节病关节软骨细胞凋亡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细胞凋亡 软骨细胞 大骨节病 细胞色素C CASPASE-9 CASPASE-3 活性氧(ROS)
下载PDF
淫羊藿苷通过抑制NLRP3炎性小体和Caspase-1通路减轻骨关节炎 被引量:17
8
作者 史纪元 姬乐 +3 位作者 武世勋 刘时璋 易智 傅蔷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8期2706-2713,共8页
目的:考察淫羊藿苷在治疗骨关节炎中的潜在价值,以及淫羊藿苷对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和半胱天冬酶-1(Caspase-1)的调控作用。方法:本研究通过脂多糖(LPS)诱导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建立体外骨关节炎模型,通过... 目的:考察淫羊藿苷在治疗骨关节炎中的潜在价值,以及淫羊藿苷对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和半胱天冬酶-1(Caspase-1)的调控作用。方法:本研究通过脂多糖(LPS)诱导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建立体外骨关节炎模型,通过碘乙酸单钠处理SD大鼠建立体内骨关节炎模型。通过乳酸脱氢酶漏出实验检测细胞毒性,通过MTT实验检测细胞活力。通过qRT-PCR检测NLRP3 mRNA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NLRP3、IL-1β、IL-18、MMP-1、MMP-13、CollagenⅡ、Caspase-1、ASC和GSDMD的蛋白表达。用免疫荧光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软骨细胞和大鼠软骨中的NLRP3表达;番红O/固绿染色评价大鼠软骨病变。结果:与LPS组比较,LPS+ICA组LDH的漏出率、IL-1β、IL-18、MMP-1、MMP-13、NLRP3、Caspase-1、ASC和GSDMD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CollagenⅡ明显升高(P<0.05)。与LPS+ICA+pcDNA3.1-NC组比较,LPS+ICA+pcDNA3.1-NLRP3组的乳酸脱氢酶漏出率及NLRP3炎性小体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OA组大鼠软骨组织中NLRP3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而OA+ICA组的NLRP3阳性细胞数量明显降低(P<0.05)。与OA组比较,OA+ICA组的NRLP3、IL-1β、IL-18、MMP-1、MMP-13、Caspase-1、ASC和GSDMD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Collagen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淫羊藿苷通过抑制NLRP3和Caspase-1信号转导来抑制脂多糖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和细胞焦亡,从而减轻大鼠骨关节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淫羊藿苷 细胞焦亡 NLRP3炎性小体 半胱天冬酶-1 软骨 脂多糖 乳酸脱氢酶
下载PDF
MSCT三维重建技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史纪元 刘慧通 +2 位作者 武世勋 王涛 傅蔷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收治且经手术或病理诊断确诊的8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检查方式分为X线组和MSCT组。比较不同检查诊断股...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收治且经手术或病理诊断确诊的8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检查方式分为X线组和MSCT组。比较不同检查诊断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的符合率;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随访,比较其预后情况及骨折不愈合与股骨头坏死等情况。结果X线检查结果显示,Garden分型中Ⅰ型1例,Ⅱ型6例,Ⅲ型14例,Ⅳ型12例,共5例与手术病理评估不一致,诊断符合率为84.85%。MSCT检查结果提示,Garden分型中Ⅰ型2例,Ⅱ型16例,Ⅲ型31例,共1例与手术病理评估不一致,诊断符合率为97.96%,MSCT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X线(P<0.05);X线组术后1年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显著高于MSCT组(P<0.05)。结论在诊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型、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中,相比X线平片,MSCT三维重建可取得明显更佳的诊断效果,可指导临床手术方案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股骨颈骨折 三维重建技术 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PDF
大骨节病患者外周血真菌毒素环境反应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峰 郭雄 +2 位作者 王爽 武世勋 王立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0-406,共7页
目的比较分析真菌毒素环境反应基因在大骨节病(KBD)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外周血中的表达谱差异,探讨其与KBD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5例KBD成年患者和17例正常对照个体外周血样品,提取总RNA。采用Agilent全基因组表达芯片、单基因表达... 目的比较分析真菌毒素环境反应基因在大骨节病(KBD)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外周血中的表达谱差异,探讨其与KBD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5例KBD成年患者和17例正常对照个体外周血样品,提取总RNA。采用Agilent全基因组表达芯片、单基因表达分析和基因集富集表达分析技术(GSEA),比较真菌毒素环境反应基因在KBD患者和正常对照个体外周血中的基因表达谱差异。基因表达芯片数据采用RT-PCR进行验证。结果①T-2毒素、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镰刀菌烯醇、黄曲霉毒素B1、赫曲霉毒素A和胶霉毒素相关的11个环境反应基因在KBD患者和正常对照个体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表达率>2.0或<0.5),功能主要涉及细胞凋亡、免疫炎症和蛋白合成与修饰等。②真菌毒素相关的11个环境反应基因在KBD患者外周血中显著上调(P<0.05),功能涉及细胞凋亡、外环境刺激反应、生长发育和氧化还原反应等。结论多种真菌毒素环境反应基因在KBD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异常。真菌毒素可能通过影响相关环境反应基因的表达,诱发软骨细胞功能障碍,导致关节软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真菌毒素 环境反应基因 基因表达芯片 外周血
下载PDF
陕西关中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与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编码基因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金堂 武世勋 贾云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0-164,共5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osteoporotic hip fracture,OHF)与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编码基因(cyto-chrome P450c19,CYP19)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群体关联分析的方法,对来自陕西关中人群的400例OHF患者和400例正常对照的7个单核苷酸...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osteoporotic hip fracture,OHF)与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编码基因(cyto-chrome P450c19,CYP19)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群体关联分析的方法,对来自陕西关中人群的400例OHF患者和400例正常对照的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位点进行了分型实验和单体型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共700个个体分型成功,haploview关联分析识别出了3个单体域的单体型,并挑选出7个标签SNP。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位于CYP19基因的SNP位点rs643892和rs3781590以及单体域3区多态性与髋部骨折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编码基因和我们所研究的陕西关中汉族群体的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tic fracture,OF)发病率关联。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编码基因可能对中国陕西关中汉族人群OHF的发病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细胞色素P450 单核苷酸多态性 单体型 骨折
下载PDF
3种手术方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金堂 李天清 +3 位作者 李萌 贾光辉 聂治军 武世勋 《临床骨科杂志》 2009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分析脊髓型颈椎病(CSM)前路3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15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45例(A组)、前路减压+cage融合术30例(B组)、前路减压+钛网内植骨+钢板内固定术75例(C组)。术后3 d及6、12、24周摄颈椎正、侧位X... 目的分析脊髓型颈椎病(CSM)前路3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15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45例(A组)、前路减压+cage融合术30例(B组)、前路减压+钛网内植骨+钢板内固定术75例(C组)。术后3 d及6、12、24周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JOA评分系统评定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结果150例均获随访,时间6~60个月。除1例未融合外,余植骨均融合,时间为2~4个月。JOA评分均有改善,A组改善率为72.8%,B组为85.6%,C组为80.6%,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和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SM的治疗关键在于充分减压及有效植骨融合,减压加椎间融合器植入术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减压充分、术后恢复好等优点,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术 植骨 内固定 颈椎病
下载PDF
大骨节病软骨中内质网应激性蛋白分子表达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易智 武世勋 +4 位作者 凌鸣 刘时璋 刘宗智 孙正明 靳占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114-1117,共4页
目的:探讨活化转录因子6(ATF6)和内质网应激相关促凋亡蛋白C/EBP同源蛋白(CHOP)在大骨节病软骨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软骨损伤的关系。方法:收集7例大骨节病患者术后关节软骨标本(KBD组),7例骨关节炎病人关节软骨(OA组)作为疾病对照,6... 目的:探讨活化转录因子6(ATF6)和内质网应激相关促凋亡蛋白C/EBP同源蛋白(CHOP)在大骨节病软骨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软骨损伤的关系。方法:收集7例大骨节病患者术后关节软骨标本(KBD组),7例骨关节炎病人关节软骨(OA组)作为疾病对照,6例正常软骨组织作为正常对照。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三组关节软骨组织中AFT6和CHOP表达趋势,分析其关节软骨内阳性表达率差异。结果:KBD组和OA组中层ATF6阳性细胞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软骨组,而三组表层和深层软骨ATF6阳性细胞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OA组软骨表层CHOP表达显著高于KBD软骨组和正常软骨组,而KBD组和正常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KBD组软骨和OA组中层CHOP阳性细胞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软骨组;OA组软骨深层阳性率高于KBD组。KBD组与OA组ATF6主要表达于中层,正常软骨组主要表达于中层和深层,KBD组与OA组CHOP主要表达于中层,正常软骨组CHOP在三层表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KBD软骨中层的ATF6和CHOP显著上调,表明CHOP高表达可能与大骨节病软骨损伤密切相关,而ATF6高表达与其软骨损伤后反应性细胞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病 原发肥大性/病理生理学 软骨 关节/病理生理学 蛋白/代谢 @活化转录因子6
下载PDF
大骨节病与骨性关节炎骨显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史纪元 傅蔷 +3 位作者 刘时璋 易智 凌鸣 武世勋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819-824,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大骨节病(Kashin Beck disease,KBD)和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胫骨平台松质骨显微结构差异。方法选取2017—2019年在我院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39例大骨节病患者和38例骨性关节炎患者。从患者胫骨截除的骨质...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大骨节病(Kashin Beck disease,KBD)和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胫骨平台松质骨显微结构差异。方法选取2017—2019年在我院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39例大骨节病患者和38例骨性关节炎患者。从患者胫骨截除的骨质上采集直径10 mm、高6 mm的圆柱状松质骨样本,10%多聚甲醛保存。通过Micro-CT扫描分析,分别比较KBD组和OA组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骨小梁连接密度(connection density,CD),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 fraction,BVF),骨小梁结构模型指数(structure model index,SMI)。结果KBD组Tb.Th高于OA组[(0.12±0.02)mm vs(0.09±0.02)mm,P<0.05],KBD组CD小于OA组[(1.90±1.23)/mm^3 vs(5.01±2.62)/mm^3,P<0.05]。两组间BMD(P=0.404)、BVF(P=0.481)和SMI(P=0.1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KBD患者松质骨Tb.Th大于OA患者,而KBD患者松质骨CD小于OA患者。KBD患者和OA患者骨显微结构的差异及其引起的力学性能的不同,对于膝关节假体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显微CT 骨微结构
下载PDF
陕西关中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与雌激素受体β基因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金堂 武世勋 张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0期721-726,762,共7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OHF)与雌激素受体β(ER-β)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群体关联分析的方法,对来自陕西关中人群的400例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和400例正常对照进行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和单体型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OHF)与雌激素受体β(ER-β)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群体关联分析的方法,对来自陕西关中人群的400例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和400例正常对照进行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和单体型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共700个个体分型成功,haploview关联分析的结果表明rs7154455,rs960070的多态性对骨折有影响;单体型分析的结果表明,ER-β单体域GGT和CCT与骨折存在关联。结论①ER-β基因和我们所研究的陕西关中汉族群体的OF发病率关联;②ER-β基因可能对中国陕西关中汉族人群髋部OF发病率的变化起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雌激素受体β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单体型 骨折
下载PDF
陕西关中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与雌激素受体α基因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金堂 武世勋 张宏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314-2318,共5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OHF)与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群体关联分析的方法,对来自陕西关中人群的400例OHF患者和400例正常对照进行1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和单体型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共700个个...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OHF)与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群体关联分析的方法,对来自陕西关中人群的400例OHF患者和400例正常对照进行1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和单体型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共700个个体分型成功,haploview关联分析的结果表明rs3020314,rs1884051,rs1569788,rs6930355,rs6557192,rs1884152,rs3778089的多态性对骨折有影响;单体型分析的结果表明,ER-α单体域1内TT和CC,单体域2内GATCA与骨折存在关联.结论:ER-α基因和我们所研究的陕西关中汉族群体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关联.ER-α基因可能对中国陕西关中汉族人群OHF发病率的变化起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雌激素受体Α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单体型 骨折
下载PDF
瓦格纳型假体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Ⅳ型)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史纪元 武世勋 +2 位作者 刘时璋 易智 傅蔷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580-1583,共4页
目的:对比瓦格纳型(生物型)假体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Ⅳ型)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74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Ⅳ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采用瓦格纳型(生物型)假体置... 目的:对比瓦格纳型(生物型)假体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Ⅳ型)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74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Ⅳ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采用瓦格纳型(生物型)假体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长、术后下地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引流量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及Singh指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6个月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及Singh指数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Singh指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内固定术相比,瓦格纳型(生物型)假体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EvansⅣ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近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型假体 股骨转子间骨折 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利拉鲁肽对膝骨关节炎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18
作者 史纪元 武世勋 +3 位作者 王涛 刘时璋 易智 傅蔷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225-230,F0003,共7页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对膝骨关节炎大鼠模型炎症反应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和利拉鲁肽组,每组20只。模型组和利拉鲁肽组大鼠通过关节腔内注射单碘乙酸盐(MIA,4 mg)诱...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对膝骨关节炎大鼠模型炎症反应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和利拉鲁肽组,每组20只。模型组和利拉鲁肽组大鼠通过关节腔内注射单碘乙酸盐(MIA,4 mg)诱导大鼠膝骨关节炎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关节腔内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拉鲁肽组大鼠皮下注射利拉鲁肽(50μg·kg^(-1)·d^(-1))用于上调GLP-1受体(GLP-1R)的表达,共处理4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检测GLP-1R、蛋白激酶A(PKA)、环状单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Ⅱ型胶原(collagen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和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4(ADAMTS-4)的表达。免疫沉淀技术检测GLP-1R与PKA/CREB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中GLP-1R的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下调[(1.12±0.11)比(0.34±0.04)],而利拉鲁肽组(0.87±0.07)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中PKA和CREB的磷酸化情况均被显著抑制(P<0.05),利拉鲁肽处理可显著提高PKA和CREB的磷酸化水平(P<0.05)。模型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中的aggrecan和collagenⅡ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利拉鲁肽组的两种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TNF-α、IL-1β、IL-6、MMP-13和ADAMTS-4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利拉鲁肽处理可显著抑制膝骨关节炎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中上述因子的上调(P<0.05)。结论利拉鲁肽在膝骨关节炎大鼠模型中具有较好抗炎活性,可显著改善膝关节软骨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胰高血糖素样肽-1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 利拉鲁肽 炎症 软骨
下载PDF
微针在促伤口愈合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陈雅婷 吴玥 +3 位作者 邓子贤 张云晴 武世勋 沈秉正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7-564,共8页
严重机械性创伤以及慢性疾病所导致的皮肤损伤(如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过程,常伴随着组织损害、微生物感染、强烈的炎症反应和增生性瘢痕形成等挑战。近年来,微针在促进伤口愈合方面应用广泛。根据作用方式不同,微针制剂分为以下5类:实... 严重机械性创伤以及慢性疾病所导致的皮肤损伤(如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过程,常伴随着组织损害、微生物感染、强烈的炎症反应和增生性瘢痕形成等挑战。近年来,微针在促进伤口愈合方面应用广泛。根据作用方式不同,微针制剂分为以下5类:实心微针、空心微针、包衣微针、可溶性微针和水凝胶微针。本文综述了不同类型微针的制备方法和特点,并总结了其在止血、抑菌、抗炎、胶原蛋白沉积增强和血管新生等关键愈合环节发挥作用的方式,以期为未来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针 药物递送 伤口愈合 抗菌 抗炎
下载PDF
女性体质量指数对排卵障碍不孕患者夫精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
20
作者 李岚新 武世勋 +1 位作者 谢青贞 漆倩荣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58-465,共8页
目的探讨女性体质量指数(BMI)对排卵障碍不孕患者行夫精人工授精(AIH)助孕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在我中心因排卵障碍因素行AIH助孕的不孕患者共1240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女性不同BMI值分为4组:BMI<19 ... 目的探讨女性体质量指数(BMI)对排卵障碍不孕患者行夫精人工授精(AIH)助孕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在我中心因排卵障碍因素行AIH助孕的不孕患者共1240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女性不同BMI值分为4组:BMI<19 kg/m^(2)为低体重组(n=154)、19 kg/m^(2)≤BMI<24 kg/m^(2)为正常体重组(n=799)、24 kg/m^(2)≤BMI<27 kg/m^(2)为超重组(n=197)、BMI≥27 kg/m^(2)为肥胖组(n=90),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促排卵及AIH治疗、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各组间女方年龄、不孕年限、既往妊娠和促排卵次数、及基础FSH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基础雌二醇(E 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与正常体重组比较,低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患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体重组比较,超重组和肥胖组促排卵方案中使用尿促性腺激素(HMG)所占比例显著升高(P<0.05),各组间优势卵泡数、授精日内膜厚度、精液参数、授精时机和次数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低体重组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各组间多胎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活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和性别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低体重组早产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剖宫产比例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排除年龄和卵巢储备功能等混杂因素后,女性BMI对AIH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对于排卵障碍性超重和肥胖患者,BMI的升高并未降低其AIH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而低体重可能潜在降低患者AIH的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量指数 夫精人工授精 肥胖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