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思政课课程形象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1
作者 武传鹏 邵申林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6,共6页
科学评价高校思政课课程形象需要回答谁来评、评价谁、评价什么、为什么评价和怎么评价的“五问”。区分思政课师生、教育党政管理部门、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公众和一般社会公众四类评价主体,厘清教师、学生、教育党政管理部门三种评... 科学评价高校思政课课程形象需要回答谁来评、评价谁、评价什么、为什么评价和怎么评价的“五问”。区分思政课师生、教育党政管理部门、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公众和一般社会公众四类评价主体,厘清教师、学生、教育党政管理部门三种评价对象,明确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四项评价内容,以认知度、美誉度、和谐度为评价指标,总结结果评价与增值评价、综合评价与特色评价、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四个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回应了评价“五问”,构建了高校思政课课程形象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政课 课程形象 评价体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建设的制度化结合 被引量:5
2
作者 冯刚 武传鹏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6-163,198,199,共10页
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是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在明确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关联性和耦合性的基础上推动两者协调发展和制度化结合。作为新时代的重大政治问题,生态... 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是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在明确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关联性和耦合性的基础上推动两者协调发展和制度化结合。作为新时代的重大政治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需要长远的政治思维和政治行动,应着力从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全球生态治理等方面贯通党的领导优势、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生态治理逻辑,不断推动党和政府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自觉转化为政策体系、各界共识和行动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中国实践。中国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具有丰富的生态意蕴和广泛的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治理 生态文明 政治文明 制度化
下载PDF
婚姻法新解释下的女性安全性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武传鹏 李秀颖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57-59,共3页
婚姻法新解释遵循了个人财产权优先的原则,更加重视契约精神,但是由此也给女性的安全带来很多问题。使女性在客观上受到威胁,在主观上也感到恐惧。文章主要从客观方面讨论女性安全问题,研究威胁女性安全性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 婚姻法 新解释 女性安全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概论”课教学 被引量:1
4
作者 武传鹏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7年第4期114-122,共9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概论"课教学,是课程内容的理论逻辑和学生发展的现实逻辑的共同要求,应将以形成主旨鲜明的教材、培养言传身教的教师、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特征的全方位融入作为基本思路,以求凸显整体效应。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概论"课教学,是课程内容的理论逻辑和学生发展的现实逻辑的共同要求,应将以形成主旨鲜明的教材、培养言传身教的教师、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特征的全方位融入作为基本思路,以求凸显整体效应。在具体实践层面,还需运用辩证思维把握好"传道""授业""解惑"以及教与学、知与行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概论”课 教学
下载PDF
关于和谐社会视阈下推进性别正义的思考
5
作者 武传鹏 李育卿 《长治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2-15,共4页
性别正义追求男女两性尤其是女性根据自身特点获得平等机会与和谐发展的社会正义价值。文章尝试将社会性别纳入和谐社会视角,在全面理解性别正义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意义的前提下,充分认识和谐社会建设中面临的性别正义缺失问... 性别正义追求男女两性尤其是女性根据自身特点获得平等机会与和谐发展的社会正义价值。文章尝试将社会性别纳入和谐社会视角,在全面理解性别正义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意义的前提下,充分认识和谐社会建设中面临的性别正义缺失问题,并就推进性别正义的现实途径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性别正义 女性
下载PDF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访中共中央党校赵曜教授
6
作者 武传鹏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7年第2期5-14,共10页
[访谈嘉宾简介]赵曜,男,1932年生,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家,中共中央党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第八届、第九届政协委员,第三届、第四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社会学、... [访谈嘉宾简介]赵曜,男,1932年生,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家,中共中央党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第八届、第九届政协委员,第三届、第四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曜 中共中央党校 评议组 社会科学规划 民族学学科 中国特色 民族文化素质 教研部 未来社会 意识形态领域
下载PDF
“两弹一星”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逻辑关系探析——兼论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时代向度 被引量:2
7
作者 武传鹏 肖邦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32-36,共5页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根本宗旨和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要明确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根本宗旨和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要明确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魂”“根”“本”,并把握“两弹一星”精神的独特价值,将涵养对党忠诚大德、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担负民族复兴大任作为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弹一星”精神 中国共产党 精神谱系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评价体系构建探赜 被引量:1
8
作者 武传鹏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共8页
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评价体系,是响应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号召的重要环节,对促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课程质量整体跃升具有重要意义。构建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评价体系需要在明晰其内涵特征和时代背景后,积极探索合适... 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评价体系,是响应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号召的重要环节,对促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课程质量整体跃升具有重要意义。构建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评价体系需要在明晰其内涵特征和时代背景后,积极探索合适的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以奠定评价体系的框架性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现阶段评价体系特征,使其在理论与实践双重检验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推动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公众形象 评价体系 构建
下载PDF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与我国大众文化发展 被引量:5
9
作者 武传鹏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76-80,共5页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以"肯定文化""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为核心概念,认为资本主义大众文化压抑了文化的个性、主体性、自由性,破坏了审美性和艺术性。立...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以"肯定文化""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为核心概念,认为资本主义大众文化压抑了文化的个性、主体性、自由性,破坏了审美性和艺术性。立足于我国实际情况,学习和借鉴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应注重把握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以推动我国大众文化健康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兰克福学派 大众文化 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失地农民集体行动发生机制的一个解释框架——以刘能集体行动发生机制理论为基础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燕 武传鹏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3-76,共4页
近年来,因征地拆迁所导致的失地农民集体行动的频发,是社会变迁过程中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将刘能关于集体行动发生机制的理论解释框架应用于失地农民集体行动研究,可展现失地农民集体行动具体发展过程的... 近年来,因征地拆迁所导致的失地农民集体行动的频发,是社会变迁过程中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将刘能关于集体行动发生机制的理论解释框架应用于失地农民集体行动研究,可展现失地农民集体行动具体发展过程的真实图景,探究其易发频发的深层原因,并在对上述框架的缺陷和不足做出补充的基础上,实现对失地农民集体行动的掌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集体行动 发生机制 解释框架
下载PDF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探论 被引量:6
11
作者 武传鹏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2017年第4期1-4,共4页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核心,总体上涵盖了生态环境是全面小康的突出短板的国情判断、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核心,总体上涵盖了生态环境是全面小康的突出短板的国情判断、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思路创新、以绿色发展理念守住绿水青山的战略选择,为今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
下载PDF
国内关怀伦理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2
作者 颉睿 武传鹏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第8期155-157,160,共4页
随着历史的进步,女性运动日益高涨,关怀伦理作为女性伦理学的重要理论,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各学者的重视。本文从国内学者对关怀伦理的研究现状出发,对相关研究进行综合梳理。主要从关怀伦理的概念、关怀与正义的关系、关怀伦理的重要性,... 随着历史的进步,女性运动日益高涨,关怀伦理作为女性伦理学的重要理论,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各学者的重视。本文从国内学者对关怀伦理的研究现状出发,对相关研究进行综合梳理。主要从关怀伦理的概念、关怀与正义的关系、关怀伦理的重要性,以及学者们对关怀伦理的质疑,还有关怀伦理在实践中的应用五个方面进行综述分析。通过对该研究在国内研究的综合阐述与概括,进一步加强人们对关怀伦理的重视,为今后更深的研究打下做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怀伦理 女性 综述
下载PDF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遵循——习近平国家富强观解读 被引量:1
13
作者 武传鹏 陈璐佳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20,共7页
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孕育形成了习近平国家富强观。它涵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 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孕育形成了习近平国家富强观。它涵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核心内容,是国家富强观念在新时代的集大成,既为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基本遵循,也为其他国家走向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贯彻落实习近平国家富强观,履行国家职能,应从对内、对外两个方面突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国家富强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下载PDF
坚持独立自主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经验 被引量:3
14
作者 武传鹏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2年第2期46-54,共9页
独立自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成果。纵观百年党史,坚持独立自主在革命、建设、改革在各个历史时期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立足点。着眼未来,统筹国... 独立自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成果。纵观百年党史,坚持独立自主在革命、建设、改革在各个历史时期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立足点。着眼未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须把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独立自主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下载PDF
浅地层剖面探测在水域工程中的应用及问题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武传鹏 佟弢 《港工技术》 2022年第5期117-120,共4页
浅地层剖面探测是一种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它主要利用声波在海底沉积物中的传播及反射特性和规律对海底地层结构及构造进行连续走航式探测。传统钻孔勘察能准确查明单点的地层,浅地层剖面探测则能全面反映区域内的地层结构及构造。此外,... 浅地层剖面探测是一种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它主要利用声波在海底沉积物中的传播及反射特性和规律对海底地层结构及构造进行连续走航式探测。传统钻孔勘察能准确查明单点的地层,浅地层剖面探测则能全面反映区域内的地层结构及构造。此外,浅地层剖面探测因具有探测效率高、探测映像直观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勘察中。本文结合工程案例从原理、数据采集和处理、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地层剖面探测 地质结构及构造 问题分析 解决方法
下载PDF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切实增强党性修养 被引量:1
16
作者 武传鹏 马进国 《党的生活(青海)》 2020年第1期28-31,共4页
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 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不断加强党性锤炼,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志,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根本要求,是有效应对复杂执政环境的现实需要,是全面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和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九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党员干部 主题教育 不忘初心 执政环境 党性修养 党性原则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域的新探索--评冯刚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发展新论域》
17
作者 武传鹏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93-93,共1页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断深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长足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研究已呈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冯刚教授组织中青年学术骨干编写的《思想政治教...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断深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长足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研究已呈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冯刚教授组织中青年学术骨干编写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发展新论域》一书近日由中山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全面关注学科发展,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积极探索理论联系实践的新结合点,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学、传播学等九个方面系统呈现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深化研究的新论域和关注点,为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综观全书,其突出特点和主要建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中青年学术骨干 学科交叉研究 理论联系实践 理论研究与实践 新论域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时代脉搏
下载PDF
近代知识分子确立富强观念的思想进程——兼论先进知识分子转向马克思主义后的自我超越
18
作者 武传鹏 才航仁增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4期30-35,共6页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下,知识分子逐渐形成自身对于国家富强的一系列诉求。然而,知识分子在实践中发现,无论他们是借鉴西方还是自己创造,其理论均无法与其所持诉求完美契合。直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才使得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国家富...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下,知识分子逐渐形成自身对于国家富强的一系列诉求。然而,知识分子在实践中发现,无论他们是借鉴西方还是自己创造,其理论均无法与其所持诉求完美契合。直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才使得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国家富强的诉求得以彻底满足,并令其自身关于国家富强的观念得到了自我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强观 近代知识分子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新时代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与农民权益保障机制探论——基于马克思主义产权思想的视角
19
作者 武传鹏 韩潇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23-29,共7页
“三权分置”的确立是新时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大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中国农村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农村集体土地产权配置的最新模式。由于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所... “三权分置”的确立是新时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大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中国农村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农村集体土地产权配置的最新模式。由于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所以三农问题中“三权分置”的改革实践也必须与时俱进,尤其要在明晰产权关系的基础上将把握政府管控力度、强化社会协同力度、提高农民个体参与度三者作为改革的主要抓手,通过政府、社会群体和农民个体三方面来构建“三权分置”背景下农民权益保障机制,不断创新和完善新时代的土地集体所有制,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充分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权分置 农民权益 土地制度 制度优势 治理效能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人富强观的新时代发展
20
作者 武传鹏 申富倩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5,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富强观实现了新的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中国持续走向繁荣富强,必须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人富强观的时代意蕴。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汲取古今中外国家富强经验的基础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富强观实现了新的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中国持续走向繁荣富强,必须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人富强观的时代意蕴。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汲取古今中外国家富强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国家富强的前进方向以及夺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伟大胜利的基本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 富强观 现代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