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武宏敏 杨莉 《中国血液净化》 2015年第7期388-391,共4页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涉及多学科的临床常见危重病,患病率在综合性医院为3%-10%,在重症监护室为30%-60%,重症患者死亡率高达30%-80%,存活患者约50%遗留永久性肾损伤,防治形势严峻。在当前缺乏有效AKI治疗药物的情况...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涉及多学科的临床常见危重病,患病率在综合性医院为3%-10%,在重症监护室为30%-60%,重症患者死亡率高达30%-80%,存活患者约50%遗留永久性肾损伤,防治形势严峻。在当前缺乏有效AKI治疗药物的情况下,早期发现和早期防治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根据"国际肾脏病学会-急性肾损伤0by25项目”中国地区多中心调查结果估计,2013年度全国共约290万例成年住院患者罹患AKI,其中约70万例死亡。AKI的漏诊、误诊率高达近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危重病患者 综合性医院 存活患者 重症监护 早期诊断 肾脏病学 早期防治 肾小管上皮细胞 肾脏保护
下载PDF
一氧化氮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4
2
作者 武宏敏 张建新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6期836-838,共3页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氮 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过氧亚硝酸阴离子 心肌细胞凋亡 NO生成 膜脂质过氧化 血管舒缩
下载PDF
氨基胍对内毒素性肺损伤大鼠肺脏线粒体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尚涛 张建新 +4 位作者 李兰芳 李立萍 李国风 张勤增 武宏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70-874,共5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脏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善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急性肺损伤组、AG治疗组,采用舌静脉注射内毒素脂多糖(l... 目的观察选择性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脏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善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急性肺损伤组、AG治疗组,采用舌静脉注射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复制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于大鼠急性肺损伤3h后给氨基胍治疗3h,断头放血处死,迅速取出大鼠肺脏,匀浆器混匀后,低温差速离心法提取肺脏组织线粒体,测定线粒体总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的活性,以及线粒体肿胀度、膜流动性和线粒体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电镜观察了大鼠肺脏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及治疗药对此改变的影响。结果在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后,肺脏组织中线粒体表现为肿胀、膜流动性降低,线粒体中的T-NOS和iNOS活性升高,线粒体NO生成明显增加,而cNOS活性无明显变化;线粒体总ATP酶、SOD、GSH-Px活性均明显下降,线粒体MDA含量明显升高。急性肺损伤3h给予AG治疗3h与急性肺损伤组相比,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有所改变,NO生成有所下降,总ATP酶、SOD、GSH-Px活性均升高,MDA含量下降。电镜结果显示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后肺脏组织细胞水肿,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溶解、消失;AG能改善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引起的细胞水肿、线粒体肿胀和空泡化。结论AG能明显抑制急性肺损伤后线粒体NO生成,改善线粒体能量供应,增加线粒体抗氧化作用,从而减轻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线粒体 氨基胍 超微结构 脂多糖
下载PDF
N^G-硝基-L-精氨酸对大鼠内毒素性肺线粒体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尚涛 张建新 +5 位作者 李兰芳 李立萍 李国风 解丽君 郝娜 武宏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20-924,共5页
目的:观察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NG-硝基-L-精氨酸(L-NA)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善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急性肺损伤组、L-NA治疗组,采用舌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复... 目的:观察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NG-硝基-L-精氨酸(L-NA)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善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急性肺损伤组、L-NA治疗组,采用舌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复制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于大鼠急性肺损伤3h后给L-NA治疗3h,断头放血处死大鼠,迅速取出肺脏,匀浆器混匀后,低温差速离心法提取肺线粒体,测定线粒体总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的活性,以及线粒体肿胀度、膜流动性和线粒体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电镜观察大鼠肺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及治疗药对此改变的影响。结果:在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后,肺脏组织中线粒体表现为肿胀、膜流动性降低,线粒体中的T-NOS和iNOS活性显著升高,线粒体NO生成明显增加,而cNOS活性无明显变化;线粒体总ATP酶、SOD、GSH-Px活性均明显下降,线粒体MDA含量明显升高。急性肺损伤3h给予L-NA治疗3h,与急性肺损伤组相比,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有所改变,NO生成显著下降,总ATP酶、SOD、GSH-Px活性均显著升高,MDA含量下降。电镜结果显示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后肺脏组织细胞水肿,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溶解、消失;L-NA能改善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引起的细胞水肿、线粒体肿胀和空泡化。结论:L-NA能明显抑制急性肺损伤后线粒体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减少NO生成,改善线粒体能量供应,增加线粒体抗氧化作用,从而减轻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线粒体 精氨酸 脂多糖类 一氧化氮
下载PDF
CRRT在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武宏敏 《基层医学论坛》 2019年第34期4927-4929,共3页
目的研究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80例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至我院接受治疗的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 目的研究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80例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至我院接受治疗的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CRRT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与各项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与各自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提高(P<0.05)。治疗前,2组患者在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肌酐、尿量上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在血红蛋白值上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肌酐、尿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给予CRRT进行救治,能使其生命体征与各项生化指标得到显著改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急性肾损伤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异丙酚预先给药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红杰 张建新 +1 位作者 李兰芳 武宏敏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39-943,共5页
目的探讨异丙酚预先给药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84只,体重230~280g,随机分为7组(n=12),假手术组(Ⅰ组);Ⅱ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120min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糖尿病... 目的探讨异丙酚预先给药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84只,体重230~280g,随机分为7组(n=12),假手术组(Ⅰ组);Ⅱ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120min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糖尿病大鼠假手术组(Ⅲ组)采用腹腔注射链脲左菌素(STZ)55mg/kg制备糖尿病模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组(Ⅳ组)腹腔注射STZ3周后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Ⅴ组、Ⅵ组和Ⅶ组糖尿病大鼠分别于缺血前10min至再灌注120min时静脉输注异丙酚3、6、12mg·kg^-1·h^-1。记录再灌注120min时心率(HR)、左心室收缩峰压、左心室舒张末压(LVDEP)及左心室内压上升/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计算左心室发展压(LVDP);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心肌线粒体肿胀度、总ATP酶和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结果与Ⅲ组比较,Ⅳ组HR、LVDP和±dp/dtmax、心肌组织SOD活性、线粒体总ATP酶及GSH—Px活性降低,LVEDP、血清LDH、CK-MB活性、心肌组织MDA含量及线粒体肿胀度升高(P〈0.05或0.01);与Ⅳ组比较,Ⅵ组和Ⅶ组HR、LVDP和±dp/dtmax、心肌组织SOD活性、线粒体总ATP酶及GSH-Px活性升高,LVEDP、血清LDH、CK—MB活性、心肌组织MDA含量和线粒体肿胀度降低,Ⅴ组+dp/dtmax及线粒体总ATP酶活性升高,血清CK—MB活性降低(P〈0.05)。Ⅵ组和Ⅶ组心肌组织超微结构损伤减轻。结论异丙酚6、12mg·kg^-1·h^-1预先给药可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其抑制心肌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改善心肌细胞线粒体膜通透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 糖尿病 心肌再灌注损伤
原文传递
小剂量异丙酚联合缺血后处理对豚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红杰 解丽君 +2 位作者 张建新 李兰芳 武宏敏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异丙酚联合缺血后处理对豚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24只白色雄性豚鼠,随机分为4组(n=6):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丙酚组(P组)、缺血后处理组(IPC组)和异丙酚+缺血后处理组(P+IPC组)。I/R组结扎... 目的探讨小剂量异丙酚联合缺血后处理对豚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24只白色雄性豚鼠,随机分为4组(n=6):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丙酚组(P组)、缺血后处理组(IPC组)和异丙酚+缺血后处理组(P+IPC组)。I/R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90min;P组自再灌注前5min至再灌注15min静脉输注异丙酚4mg·kg^-1·h^-1;IPC组心肌缺血30min,再灌注15s,缺血15s,反复4次,持续再灌注88min;P+IPC组自再灌注前5min至再灌注15min静脉输注异丙酚4mg·kg^-1·h^-1,余同IPC组。记录缺血前和再灌注90min时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和左室压力变化速率(±dp/dtmax),计算左室发展压(LVDP=LVSP—LVEDP);再灌注90min时取动脉血,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取血后处死豚鼠,取心肌组织,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I/R组比较,P+IPC组再灌注90min时LVDP和±dp/dtmax升高,LVEDP降低,血清CK、LDH活性及心肌组织MDA含量减少,心肌组织SOD活性增加(P〈0.05),P组和IPC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灌注前5min至再灌注15min静脉输注异丙酚4mg·kg^-1·h^-1联合缺血后处理可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豚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 心肌再灌注损伤 缺血后处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