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动智能网中SCP的性能测试 被引量:8
1
作者 武家春 刘川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5-47,共3页
移动智能网建设中,需要对SCP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以保证最终的系统能够符合设计要求。在SCP性能测试中,压力测试和故障切换测试是两个主要方面,本文从测试需求、测试原理、测试方法等方面对这两类测试分别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 移动智能网 SCP 性能测试 压力测试 故障切换测试 移动通信
下载PDF
MPLS LDP的流量工程扩展CR-LDP
2
作者 武家春 杨铮 李立 《数据通信》 2001年第2期13-16,20,共5页
MPLS的一个重要的优势在于它可以通过基于限制路由技术对流量工程给予强大支持。为了支持基于限制路由 ,MPLS对原有的 LDP进行扩展得到了 CR- L DP。本文结合与 MPLS原来采用的 LDP的比较 ,阐述了 CR- LDP在显式路由、流量参数、路由锁... MPLS的一个重要的优势在于它可以通过基于限制路由技术对流量工程给予强大支持。为了支持基于限制路由 ,MPLS对原有的 LDP进行扩展得到了 CR- L DP。本文结合与 MPLS原来采用的 LDP的比较 ,阐述了 CR- LDP在显式路由、流量参数、路由锁定、抢占、资源分类以及标签请求和标签映射消息等方面的特点 ,进一步论证了 CR- LDP在流量工程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LDP MPLS 多协议标签交换 通信协议 流量工程
下载PDF
在电信软件企业中实施CMMI
3
作者 武家春 任伟博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04年第8期87-89,共3页
本文介绍了帮助企业改进过程、提高能力的国际标准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并对电信软件企业实施CMMI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电信软件企业 CMMI 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 风险防范
下载PDF
移动IP与SIP集成应用中优化的AAA过程 被引量:7
4
作者 徐鹏 廖建新 +1 位作者 朱晓民 武家春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共7页
在移动IP和SIP分别实现网络层和应用层移动性管理的多层多协议移动性管理方案中,当两种协议独立进行AAA操作时,存在缺乏效率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优化方案——“移动IP与SIP集成应用中优化的AAA过程”(OAPIMS)。在新一代AAA协议Dia... 在移动IP和SIP分别实现网络层和应用层移动性管理的多层多协议移动性管理方案中,当两种协议独立进行AAA操作时,存在缺乏效率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优化方案——“移动IP与SIP集成应用中优化的AAA过程”(OAPIMS)。在新一代AAA协议Diameter环境下,通过移动注册时,对两种协议的操作信令进行优化,减少了信令交互次数,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明显降低信令开销,减少时延,提高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技术 OAPIMS 集成优化 SIP AAA DIAMETER 移动性管理
下载PDF
基于敏捷方法的轻量级J2EE架构的应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戚琦 廖建新 +1 位作者 王纯 武家春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07年第2期53-56,共4页
本文提出Sfruls+Spring+Hibernate三个开源框架的松耦合层次结构,加之Tomcat开源服务器组成一个轻量级的J2EE架构。文章结合敏捷软件开发方法说明了轻量级J2EE架构设计实现的过程,并针对目标系统彩信短信管理平台设计了Struts+Spring+Hi... 本文提出Sfruls+Spring+Hibernate三个开源框架的松耦合层次结构,加之Tomcat开源服务器组成一个轻量级的J2EE架构。文章结合敏捷软件开发方法说明了轻量级J2EE架构设计实现的过程,并针对目标系统彩信短信管理平台设计了Struts+Spring+Hibernate的系统概念模型。本文希望通过目标系统的开发探索敏捷开发的思想在轻量级J2EE系统架构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捷建模 J2EE STRUTS SPRING HIBERNATE
下载PDF
IMS域的位置管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吕新荣 廖建新 +2 位作者 杨波 武家春 朱晓民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471-2476,共6页
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R6中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域的用户的位置都要注册到归属地网络,而且终端的所有SIP信令都要经过注册服务器,导致用户在漫游状态下控制信令的迂回路径变长并限制了用户对网络... 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R6中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域的用户的位置都要注册到归属地网络,而且终端的所有SIP信令都要经过注册服务器,导致用户在漫游状态下控制信令的迂回路径变长并限制了用户对网络中应用的使用。该文对UMTS R6的IMS位置管理方案进行了改进,提出了IMS用户位置信息的分布式管理和联系人位置信息自适应缓存机制,使得其漫游状态下的位置注册和呼叫建立过程更加迅速。分析及仿真显示:新的位置管理策略从网络信令花费上优于原位置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S 位置管理 SIP会话
下载PDF
IMS应用层连续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吕新荣 廖建新 +1 位作者 朱晓民 武家春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217-2221,共5页
应用层移动性对在移动环境下的IP应用很重要,底层的移动性支持保证了切换中数据传输的平滑性,而应用层移动性要保证上层应用在移动中正确收发数据。文中提出了移动扩展SOCKET,即MESOCK(Mobile Extension SOCKET)来实现应用层的移动性。... 应用层移动性对在移动环境下的IP应用很重要,底层的移动性支持保证了切换中数据传输的平滑性,而应用层移动性要保证上层应用在移动中正确收发数据。文中提出了移动扩展SOCKET,即MESOCK(Mobile Extension SOCKET)来实现应用层的移动性。它允许应用数据传送中变换数据传输的源和目的IP地址,使得数据可以直接经路由到达目的地而不是采用隧道的方式。能够很好地配合底层的IP地址切换,即终端地址一旦变化,应用层即启用新的IP地址来收发数据,而不是通过数据隧道发送数据。并在地址切换过程中很好地保持连接的持续性,从而保证服务的连续性和数据传输的完整性。仿真结果证明MESOCK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应用移动性 服务连续性 IMS TCP连接
下载PDF
无差别移动性管理网络 被引量:4
8
作者 吕新荣 廖建新 +1 位作者 朱晓民 武家春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7,共7页
为了使IMS网络提供更加灵活的移动性支持,提出了一种无差别移动性管理网络。这种网络可以提供良好的服务移动性和用户移动性,使得用户可以永远以本地用户的身份使用接入地的服务,并对在此网络结构下的用户位置管理和会话建立进行了分析... 为了使IMS网络提供更加灵活的移动性支持,提出了一种无差别移动性管理网络。这种网络可以提供良好的服务移动性和用户移动性,使得用户可以永远以本地用户的身份使用接入地的服务,并对在此网络结构下的用户位置管理和会话建立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网络结构可以很好地支持用户移动性和服务的移动性。并且在此网络结构下的会话建立开销和用户位置注册开销,均比IMS目前采用的归属地控制方式下的用户注册开销和会话建立开销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差别移动性 位置管理 会话 IMS
下载PDF
基于FIM和SIM机制的移动通信业务融合问题解决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乐剑 武家春 廖建新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共5页
在业务特征模块化解决思路的基础上,对WIN(无线智能网)中提出的FIM(特征交互管理)和SIM(业务交互管理)功能实体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交换机和SCP(业务控制点)中的业务特征模块调用机制,给出了用户同时申请FNS(亲情号码)、3PC(第三方计费)和... 在业务特征模块化解决思路的基础上,对WIN(无线智能网)中提出的FIM(特征交互管理)和SIM(业务交互管理)功能实体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交换机和SCP(业务控制点)中的业务特征模块调用机制,给出了用户同时申请FNS(亲情号码)、3PC(第三方计费)和CLIR(主叫号码屏蔽)三个业务情况下使用业务特征模块调用机制的模拟呼叫信令图.信令图表明,通过FIM和SIM机制的扩展,可以将多个功能上不冲突的业务组合在一起,解决业务融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融合 业务特征模块化 FIM SIM 调用机制 问题解决 移动通信 业务交互管理 业务特征 无线智能网
下载PDF
综合定位平台系统结构和关键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昊 廖建新 武家春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08-110,共3页
在研究国际规范和中国联通网络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综合定位平台基本要求,给出了实现综合定位平台的关键技术:不同定位方式的选择策略和定位过程的缓冲功能。该综合定位平台能够为CDMA(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网络用户和GSM(GlobalSy... 在研究国际规范和中国联通网络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综合定位平台基本要求,给出了实现综合定位平台的关键技术:不同定位方式的选择策略和定位过程的缓冲功能。该综合定位平台能够为CDMA(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网络用户和GSM(GlobalSystemMobile)网路用户提供位置业务。该文还讨论了综合定位平台的系统总体结构设计、软硬件结构、进程拓扑图以及前后台的自适应调度机制,并给出了系统性能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定位平台 系统结构 CDMA GSM
下载PDF
Parlay网关SIP协议映射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仕漳 武家春 廖建新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4-126,共3页
首先说明了SIP服务器和Parlay网关的关系,然后描述了SIP协议映射的功能模型,最后重点提出了实现SIP协议映射中所涉及的SIP服务器设计、Parlay/SIP参数编解码、呼叫对象标识映射等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实践表明,使用该技术能实现屏蔽底层... 首先说明了SIP服务器和Parlay网关的关系,然后描述了SIP协议映射的功能模型,最后重点提出了实现SIP协议映射中所涉及的SIP服务器设计、Parlay/SIP参数编解码、呼叫对象标识映射等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实践表明,使用该技术能实现屏蔽底层SIP协议,为开发者提供标准的、与协议无关的Parlay AP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P PARLAY网关 MPCC 协议映射
下载PDF
地方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12
作者 唐珏 武家春 +1 位作者 王野青 邓长辉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00-102,共3页
本文以大连海洋大学为例,分析了目前地方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并对近年来学校师德建设的实践展开探究,旨在为地方院校建设具有鲜明特色师德文化和品牌化师资队伍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师德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基于多点隧道的组播VPN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波 廖建新 武家春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06年第1期44-47,共4页
介绍了组播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s)的三种候选方案,在比较分析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多点组播隧道的组播VPN方案。该方案利用公网上的PIM-SM(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Sparse Mode)协议建立组播转发树作... 介绍了组播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s)的三种候选方案,在比较分析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多点组播隧道的组播VPN方案。该方案利用公网上的PIM-SM(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Sparse Mode)协议建立组播转发树作为多点组播隧道,在公网上透明传输私网的组播报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层 VPN PIM—SM 多点隧道 组播VPN
下载PDF
基于IMS的多媒体彩铃业务的设计和实现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军 廖建新 +1 位作者 朱晓民 武家春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06年第4期87-90,共4页
多媒体彩铃(MRBT)业务是一种采用多种媒体作为回铃音的增值业务。结合IMS网络体系结构和MRBT业务属性,提出一种利用多媒体彩铃业务平台来实现MRBT业务的方案,包括系统设计和基于SIP(会话发起协议)的信令流程。同时,给出相关的特点分析... 多媒体彩铃(MRBT)业务是一种采用多种媒体作为回铃音的增值业务。结合IMS网络体系结构和MRBT业务属性,提出一种利用多媒体彩铃业务平台来实现MRBT业务的方案,包括系统设计和基于SIP(会话发起协议)的信令流程。同时,给出相关的特点分析并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彩铃 增值业务 IP多媒体子系统 多媒体彩铃业务平台
下载PDF
下一代网络核心业务平台中SIP协议映射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仕漳 武家春 +1 位作者 庄宇 廖建新 《现代电信科技》 2006年第4期21-24,共4页
首先分析了支持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协议映射的Parlay网关和SIP服务器的结构和功能模型。然后描述了 MPCC SCF(Multi-Party Call Control Service Capability Features)和SIP服务器的具体设计和实现方案。最后以呼叫前转... 首先分析了支持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协议映射的Parlay网关和SIP服务器的结构和功能模型。然后描述了 MPCC SCF(Multi-Party Call Control Service Capability Features)和SIP服务器的具体设计和实现方案。最后以呼叫前转业务为例, 给出了组成SIP协议映射的进程类型和功能描述。实践表明,使用本技术能实现屏蔽底层SIP协议,为开发者提供标准的、与协议无关的Parlay API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LAY网关 MPCC SIP 协议映射
下载PDF
集群流媒体代理中主控制器选举和热切换协议研究
16
作者 杨波 廖建新 武家春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0,共5页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规模流媒体应用的集群缓存代理体系结构,该结构包括由多个控制器构成的控制子系统和由一组内容存储器构成的分布式存储子系统。在控制子系统中设计了一种主控制器选举和热切换(MES)协议,并使用线性时序逻辑(MPT...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规模流媒体应用的集群缓存代理体系结构,该结构包括由多个控制器构成的控制子系统和由一组内容存储器构成的分布式存储子系统。在控制子系统中设计了一种主控制器选举和热切换(MES)协议,并使用线性时序逻辑(MPTL)对MES协议进行了形式化描述,通过逻辑演算证明了该协议的一致性。MES协议功能完备,伸缩性强,实现简单,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扩展系统的存储容量和服务提供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缓存代理 主控选举和热切换 形式化描述 逻辑演算
下载PDF
移动数据业务网络的过载控制
17
作者 樊利民 廖建新 武家春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0-103,共4页
基于对移动数据业务特点的分析,提出了窗口算法和漏桶算法相结合的过载混合控制机制.该新机制适应了业务差异性和业务突发性高等移动数据业务的特点.计算机仿真表明,该过载混合控制机制既能保证关键业务的吞吐率,又能保证普通业务接纳... 基于对移动数据业务特点的分析,提出了窗口算法和漏桶算法相结合的过载混合控制机制.该新机制适应了业务差异性和业务突发性高等移动数据业务的特点.计算机仿真表明,该过载混合控制机制既能保证关键业务的吞吐率,又能保证普通业务接纳的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数据业务 过载控制 数据业务管理平台
下载PDF
3G中GMLC的建模与性能分析
18
作者 张昊 廖建新 +1 位作者 武家春 张奇支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06年第9期17-20,共4页
在研究3G中GMLC(Gateway Mobile Location Center)系统结构、软件结构和消息流程的基础上,利用具有固定反馈次数的M/G/1排队系统对GMLC进行建模。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在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的GMLC系统中... 在研究3G中GMLC(Gateway Mobile Location Center)系统结构、软件结构和消息流程的基础上,利用具有固定反馈次数的M/G/1排队系统对GMLC进行建模。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在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的GMLC系统中进行了相关测试。最后对测试结果和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该性能模型能够真实反映系统的性能,是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LC 系统建模 性能分析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的行业特色型高校教职工凝聚力建设研究
19
作者 高雪梅 于旭蓉 +1 位作者 姜涛 武家春 《大连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137-141,共5页
在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大气候下,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关键时期,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带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加强凝聚力建设,是当前高等院校必须认真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行业特色型高校实践... 在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大气候下,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关键时期,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带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加强凝聚力建设,是当前高等院校必须认真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行业特色型高校实践和实现自身使命和责任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应用SWOT分析高校教职工凝聚力建设和发展的条件,初步建立适合行业特色型高校教职工凝聚力建设和强化的标准实施模型,提出科学有效的实践对策,为高校内涵建设对教职工凝聚力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研究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聚力建设 行业特色型高校 SWOT分析
下载PDF
利用OSA/Parlay技术提供即时消息业务的研究
20
作者 曹予飞 廖建新 武家春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05年第5期78-82,共5页
总结了即时消息业务的基本通信机制和相关业务属性,在分析基于OSA/Parlay方式的短消息和基于CAMEL方式的多媒体消息的通信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OSA/Parlay技术的即时消息通信模型,并讨论了不同方式的消息通信流程。
关键词 OSA/Parlay 即时消息 技术 通信模型 多媒体消息 CAMEL 相关业务 通信机制 通信流程 短消息 分析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