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L理念下U校园在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武少燚 《西部学刊》 2024年第4期95-98,134,共5页
CLIL(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是一种将内容与语言融合的教学理念。通过探讨如何借助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2.0开展混合式教学,促进内容与语言的交融。CLIL理念下U校园在大学英语混合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一)Content(内容... CLIL(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是一种将内容与语言融合的教学理念。通过探讨如何借助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2.0开展混合式教学,促进内容与语言的交融。CLIL理念下U校园在大学英语混合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一)Content(内容)——U-Prepare(课前准备);(二)Communication(交际)——U-Explore(课中探索);(三)Cognition(认知)——U-Cultivate(课中培养);(四)Culture(文化)——U-Produce(课后产出)。研究结果表明:U校园智慧教学平台对学生成绩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有助于课程内容与语言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L U校园 混合式教学 融合
下载PDF
《慈悲》的凝视机制与身份认同研究
2
作者 武少燚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3年第8期85-88,共4页
《慈悲》是非裔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继《爱》之后的又一力作,作品继承了种族歧视、身份认同等主题,刻画了在以奴隶主为代表的男性的凝视下黑人女性用身体反抗凝视的艰难历程。文章通过聚焦女主人公弗洛伦斯被规训和建构的身体,揭... 《慈悲》是非裔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继《爱》之后的又一力作,作品继承了种族歧视、身份认同等主题,刻画了在以奴隶主为代表的男性的凝视下黑人女性用身体反抗凝视的艰难历程。文章通过聚焦女主人公弗洛伦斯被规训和建构的身体,揭示小说中蕴藏的凝视机制,同时也为黑人女性等边缘群体提供了借助第三空间消解凝视,实现身份认同的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训 建构 凝视 认同 《慈悲》
下载PDF
女性话语权的建构——以《慈悲》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孙瑜 武少燚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美国现代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慈悲》为读者呈现了美国殖民地初期女性叙述声音的魅力,文章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代表人物兰瑟关于叙述声音的理论,通过分析作品从叙述声音角度对女性话语权的建构,揭示建构女性话语权的重要意义,以... 美国现代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慈悲》为读者呈现了美国殖民地初期女性叙述声音的魅力,文章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代表人物兰瑟关于叙述声音的理论,通过分析作品从叙述声音角度对女性话语权的建构,揭示建构女性话语权的重要意义,以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话语权 建构 创作意旨
下载PDF
BOPPPS+SPOC模式下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的实践探究——基于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 被引量:1
4
作者 武少燚 《大学教育》 2022年第11期132-136,共5页
BOPPPS教学模式涵盖了导言、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和总结6个教学环节,与课程思政“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不谋而合,而SPOC的应用(以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为例)能够使英语教学个性化、特色化,让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 BOPPPS教学模式涵盖了导言、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和总结6个教学环节,与课程思政“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不谋而合,而SPOC的应用(以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为例)能够使英语教学个性化、特色化,让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从而拓宽教学空间,满足当下混合式教学的需求。因此,依托BOPPPS+SPOC模式辅以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探究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有机交融的内生机制,有助于改善大学英语课堂中思政教育功能缺失的现状,确保课程内容有机融合思政教育内容,使英语课程既能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又能兼顾课程思政的内涵,实现能力提升与立德树人的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PPS SPOC U校园 课程思政 大学英语
下载PDF
《上帝救助孩子》中的反母性行为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武少燚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0年第10期73-75,共3页
《上帝救助孩子》中甜心因厌弃女儿的深黑肤色,表现出对女儿冷漠和疏离的反母性行为。这一反常行为的背后是白人的文化霸权和黑人的自我迷失。解构反母性行为、重构健康的母女关系是美国黑人女性主体身份建构的基础。"替代母亲&qu... 《上帝救助孩子》中甜心因厌弃女儿的深黑肤色,表现出对女儿冷漠和疏离的反母性行为。这一反常行为的背后是白人的文化霸权和黑人的自我迷失。解构反母性行为、重构健康的母女关系是美国黑人女性主体身份建构的基础。"替代母亲"积极的母性力量和"生物母亲"觉醒的母性认知是母爱重构的能动力量。非裔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以其细腻的笔触从反母性行为的视角呼吁建构健康的母女关系对传承黑人文化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帝救助孩子》 反母性行为 重构 传承
下载PDF
秀拉生存之道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6
作者 武少燚 孙瑜 《科教导刊》 2015年第01Z期137-137,144,共2页
托尼·莫里森是黑人女性文学的一颗璀璨之星,在《秀拉》这部小说中,她用独特而敏锐的视角刻画了黑人女性秀拉努力做自己代言人的艰辛以及寻求身份认同的曲折。身份认同是后殖民女性文学和黑人女性文学不懈的主题,秀拉是一位找寻身... 托尼·莫里森是黑人女性文学的一颗璀璨之星,在《秀拉》这部小说中,她用独特而敏锐的视角刻画了黑人女性秀拉努力做自己代言人的艰辛以及寻求身份认同的曲折。身份认同是后殖民女性文学和黑人女性文学不懈的主题,秀拉是一位找寻身份认同的典型黑人女性。通过分析秀拉的生存之道,本文旨在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角度给予这位处于文化边缘的作家及作品一个全新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女性主义 身份认同 黑人女性 生存之道
下载PDF
伊里加蕾性别差异理论的批评实践——以莫里森《上帝救助孩子》为例
7
作者 武少燚 《长春大学学报》 2021年第11期83-87,共5页
《上帝救助孩子》是美国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十一部作品,小说塑造了后种族时代形色各异的女性人物。法国女性主义领军人物露丝·伊里加蕾提出在尊重性别差异的基础上建立女性谱系、建构女性话语权、实现两性和谐相处... 《上帝救助孩子》是美国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十一部作品,小说塑造了后种族时代形色各异的女性人物。法国女性主义领军人物露丝·伊里加蕾提出在尊重性别差异的基础上建立女性谱系、建构女性话语权、实现两性和谐相处的理论,为深入分析这部小说提供了新锐的启示。莫里森和伊里加蕾两位具有哲思的女性学者的交融表明,解构菲勒斯中心主义、摆脱他者镜像标准、建立女性谱系、建构女性主体性,是两性和谐相处的必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差异 菲勒斯中心主义 女性谱系 主体性 《上帝救助孩子》
下载PDF
“他者”奴役下的身份构建——以莫里森作品《家》为例
8
作者 武少燚 《大学教育》 2017年第11期133-135,共3页
"他者"是当代西方文学批评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他者"在文学文本中的显性和隐性探讨已经成为文学批评的一种趋势。《家》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十部作品,小说除了弗兰克回归精神家园的奥德修斯式历... "他者"是当代西方文学批评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他者"在文学文本中的显性和隐性探讨已经成为文学批评的一种趋势。《家》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十部作品,小说除了弗兰克回归精神家园的奥德修斯式历程这一主线外,还隐含了弗兰克的妹妹茜、女友莉莉以及祖母丽诺尔摆脱"他者"奴役,努力构建自我身份的主题,这两个并行的主题相互交织,反映了黑人女性的生存困境以及她们找寻身份认同感的艰难历程,彰显了莫里森对黑人女性命运的终极关怀这一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者 奴役 身份构建 莫里森
下载PDF
论阿基琉斯英雄伦理结的解构
9
作者 武少燚 《戏剧之家》 2018年第22期204-205,219,共3页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民族精神的传承典范。作为《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古希腊民族精神的代表,阿基琉斯既有海洋民族为追求个人荣誉与尊严而形成的伦理结,又有英雄人物不甘平庸与正视命运而生成的命运伦理结。从文学伦理学角度解读阿...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民族精神的传承典范。作为《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古希腊民族精神的代表,阿基琉斯既有海洋民族为追求个人荣誉与尊严而形成的伦理结,又有英雄人物不甘平庸与正视命运而生成的命运伦理结。从文学伦理学角度解读阿基琉斯英雄伦理结的形成及解构对于感受史诗魅力,了解古希腊民族精神的文化内涵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基琉斯 荣誉 命运 伦理结 解构
下载PDF
英美文学融入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建构策略——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探究
10
作者 武少燚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9期129-132,共4页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已是时代的必然要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和SPOC可以用于小规模、特定人群的优势为建构大学英语生态课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将英美文学融入大学英语建构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技术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已是时代的必然要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和SPOC可以用于小规模、特定人群的优势为建构大学英语生态课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将英美文学融入大学英语建构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技术生态课堂,建构具有生态智慧的人文生态课堂,建构合作共生的交互式生态课堂,有助于为师生关系的同向同行奠定基础,为生态课堂的建构指明方向,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搭建平台,为师生的全面发展踵事增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英美文学 生态课堂 “互联网+”
下载PDF
涅槃重生——论《上帝救助孩子》中的儿童创伤与成长
11
作者 武少燚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33-36,41,共5页
《上帝救助孩子》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尼·莫里森第十一部小说,也是其第一部立足当代成功建构自我的黑人女性的作品。通过分析小说中女主人公布莱德遭受的创伤和艰难的成长,诠释莫里森对儿童成长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对创伤治愈的积... 《上帝救助孩子》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尼·莫里森第十一部小说,也是其第一部立足当代成功建构自我的黑人女性的作品。通过分析小说中女主人公布莱德遭受的创伤和艰难的成长,诠释莫里森对儿童成长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对创伤治愈的积极思考。在莫里森看来,直面创伤、言说创伤和爱的给予是治愈创伤、乐观成长的重要途径,这既是作者为当下仍然遭受种族歧视的黑人群体指明的道路,也是对当代人类远离伤痛、当代社会不断进步的美好期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上帝救助孩子》 儿童创伤 儿童成长
下载PDF
SPOC理念下生态化英语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12
作者 武少燚 《高教学刊》 2022年第18期115-118,共4页
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推动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课程的内涵式发展和深层次融合,从生态语言学视角转变英语教学模式,剖析英美文学教育的生态环境,构建SPOC理念下生态化英语教学模式,将教师、学生、文学作品及教学环境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大学... 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推动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课程的内涵式发展和深层次融合,从生态语言学视角转变英语教学模式,剖析英美文学教育的生态环境,构建SPOC理念下生态化英语教学模式,将教师、学生、文学作品及教学环境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大学英语教育生态系统,对于提高课程教学水平,促进大学英语与英美文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C 生态化英语教学模式 深层次融合
下载PDF
隐喻在英汉数字中的差异研究
13
作者 武少燚 《艺术科技》 2018年第8期298-298,共1页
作为语言的重要构成部分,数字不仅是字面上的数学符号,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研究数字在英汉文化中的隐喻差异,从而加深对两种文化差异的理解,以求促进语言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
关键词 隐喻 英汉数字 差异
下载PDF
黑白世界里的自我救赎——论《秀拉》中祖孙三代女性的生存之道
14
作者 武少燚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41-42,共2页
身份认同是后殖民女性文学和黑人女性文学极力推崇的主题。托尼·莫里森作为黑人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在《秀拉》中用独特而敏锐的视角刻画了祖孙三代黑人女性努力做自己代言人的艰辛,以及寻求身份认同的曲折历程。本文主要通过分析... 身份认同是后殖民女性文学和黑人女性文学极力推崇的主题。托尼·莫里森作为黑人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在《秀拉》中用独特而敏锐的视角刻画了祖孙三代黑人女性努力做自己代言人的艰辛,以及寻求身份认同的曲折历程。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这三位女性的生存之道,即爱娃的残忍之道、汉娜的尊重之道、秀拉的离经叛道,展现族裔女性找寻自我身份认同的艰难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女性主义 身份认同 黑人女性 生存之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