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物种多样性影响因子研究综述
1
作者 武岳洋 王庆贵 《世界生态学》 2021年第4期631-641,共11页
作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植物物种多样性受多种因子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植物物种多样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甚至遭到了一定的威胁。与此同时,随着世界经济快速的发展,城市化的水平和速度也在不断的提高,城市化对植物物... 作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植物物种多样性受多种因子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植物物种多样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甚至遭到了一定的威胁。与此同时,随着世界经济快速的发展,城市化的水平和速度也在不断的提高,城市化对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也逐渐受到专家学者的注意。植物物种多样性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植物物种多样性遭到破坏,势必将会引发生态、经济和社会的连锁反应。本文将重点针对气候变化和城市化以及综合因子对植物物种多样性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及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Plant species diversity, the basis of eco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In recent years, due to global warming, the diversity of plant species has been affected unprecedentedly and even threatened to some extent.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the level and speed of urbanization are also constantly improving, and the impact of urbanization on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has gradually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experts and scholars.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is critical to the function and stability of the entire ecosystem. If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is destroyed, it will inevitably cause ecolog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chain reactions. This review will focus on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urbanization and comprehensive factors on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and conservation of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影响因子
下载PDF
北京市平谷区“生态桥”治理工程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运行模式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石生伟 杨婷婷 +3 位作者 武岳洋 李浩洋 卓秀琼 段碧华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9期161-164,共4页
“生态桥”治理工程是北京平谷区针对桃树枝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而提出一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乡村治理的模式,对于破解乡村环境治理困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了“生态桥”治理工程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运行模式特征。结果表明:“生态桥... “生态桥”治理工程是北京平谷区针对桃树枝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而提出一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乡村治理的模式,对于破解乡村环境治理困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了“生态桥”治理工程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运行模式特征。结果表明:“生态桥”治理工程通过堆制有机肥、食用菌栽培、制作栽培基质和地表覆盖物等资源化利用方式,打造桃树枝废弃物良性生态循环模式。在运行模式上“,生态桥”治理工程建立投融资平台,统筹资金使用与投入方式,建立起财政资金有效使用和管理办法,激发企业投入农村环境治理的动力,保障农民全员参与的机制。通过“生态桥”工程设施,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乡村环境治理领域,有效改善环境质量,推动乡村生态环境建设投融资机制改革,提高了乡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平,是一种有效的乡村环境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 “生态桥”工程 农林废弃物 运行模式 政策建议
下载PDF
2019年国庆节前后北京气态氨和气溶胶铵盐浓度的同步观测 被引量:6
3
作者 顾梦娜 潘月鹏 +10 位作者 宋琳琳 李萍 田世丽 武岳洋 杨婷婷 李浩洋 石生伟 吐莉尼沙 吕雪梅 孙倩 方运霆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共8页
我国自2013年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大气细颗粒物(PM_(2.5))特别是硫酸盐浓度迅速下降,但硝酸盐浓度降幅较小,大气中过量的氨气(NH_(3))是维持硝酸盐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迄今,我国生态环境部门尚未将NH_(3)纳入常规观测,以... 我国自2013年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大气细颗粒物(PM_(2.5))特别是硫酸盐浓度迅速下降,但硝酸盐浓度降幅较小,大气中过量的氨气(NH_(3))是维持硝酸盐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迄今,我国生态环境部门尚未将NH_(3)纳入常规观测,以往有关NH_(3)和气溶胶铵盐(NH^(+)_(4))的研究多是分别进行的,缺少同步观测.由于NH_(3)和NH^(+)_(4)在大气中可互相转化,只测量其中一种相态很难全面了解它们的动态变化.本研究基于酸涂覆的蜂窝型扩散管和膜采样串联系统,同步测量了2019年国庆节前后北京城区大气NH_(3)和NH^(+)_(4)浓度,时间分辨率为2 h(PM_(2.5)>35μg·m^(-3))~5 h(PM_(2.5)<35μg·m^(-3)).结果表明,采样期间NH_(3)和NH^(+)_(4)平均浓度分别为(4.1±2.9)μg·m^(-3)和(1.7±1.4)μg·m^(-3),且二者均与PM_(2.5)、CO和NO_(2)呈现相似的时间变化规律.NH_(3)浓度在早晨(05:30~08:30)和夜间(21:30~05:30)较高,这种双峰日变化特征在污染天(PM_(2.5)>75μg·m^(-3))最为明显.NH_(3)浓度在污染天17:30~21:30存在明显的低谷,这主要与有利的扩散条件有关(平均风速6 m·s^(-1)).NH^(+)_(4)浓度的日变化特征与NH_(3)差异较大,NH^(+)_(4)浓度在非污染天(PM_(2.5)<75μg·m^(-3))17:30~21:30出现明显峰值,期间NH_(3)浓度较低,而NO_(2)浓度较高.在非污染天,NH_(3)浓度是NH^(+)_(4)的2.8倍;而在污染天,由于气粒转化加速,大气NH_(3)浓度低于NH^(+)_(4)(NH_(3)/NH^(+)_(4)=0.8).国庆节前大气NH_(3)、CO、NO_(2)、SO_(2)和PM_(2.5)浓度超过国庆后的幅度分别为54.2%、40.4%、33.3%、0.0%和49.4%.国庆节前虽然实施了减排行动,但极端不利的静稳天气导致大气环境容量下降,掩盖了污染物减排的效果,导致大部分污染物浓度不降反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气 气溶胶铵盐 日变化 相态分布 国庆节阅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