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能源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
作者 巴蕾 付瑞 +2 位作者 王晶 王彦恒 武明阳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11期006-009,共4页
成果以鄂尔多斯市能源产业发展为抓手,以“双碳”目标为依托,在行业全面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生态、保障产业安全、加快产业转型的大背景下,对鄂尔多斯职业学院能源类专业的构建和改革进行了深入研究,创设了“双轨并行,双融贯通,四维... 成果以鄂尔多斯市能源产业发展为抓手,以“双碳”目标为依托,在行业全面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生态、保障产业安全、加快产业转型的大背景下,对鄂尔多斯职业学院能源类专业的构建和改革进行了深入研究,创设了“双轨并行,双融贯通,四维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了专业定位、办学方式、育人模式、过程管理四大教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共同体 专业构建 能源类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长沙健康妊娠妇女新凝血标志物水平变化及其参考区间的建立 被引量:5
2
作者 杨燕贻 胡芸 +1 位作者 武明阳 项忠元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9-478,共10页
目的:妊娠妇女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发生凝血和纤溶系统的障碍。本研究旨在探讨目前最新的凝血标志物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的复合物(plasmin-α2plasmin inhibitor compl... 目的:妊娠妇女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发生凝血和纤溶系统的障碍。本研究旨在探讨目前最新的凝血标志物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的复合物(plasmin-α2plasmin inhibitor complex,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组织型纤溶酶原抑制剂复合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compound,tPAI-C)和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在不同妊娠时期的水平变化,并建立其参考区间,为临床医师提供有效、可靠的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产科进行孕期检查和生产的492例健康妊娠妇女,将其分为早孕组、中孕组、晚孕组和产褥组,并选取123例健康非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利用化学发光法测定TAT、PIC、tPAI-C和TM的水平。分析非妊娠妇女、妊娠妇女、产褥期妇女各标志物水平的差异,并建立相应的参考区间。结果:TM、TAT在早孕、中孕及晚孕组逐渐升高,在产褥组逐渐降低(P<0.05或P<0.01)。健康非妊娠妇女的PIC水平低于妊娠妇女(P<0.05或P<0.01),而妊娠和产褥期妇女的PI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非妊娠妇女tPAI-C水平低于妊娠妇女(P<0.05或P<0.01),产褥期妇女t PAIC水平显著降低(P<0.01)。TM的参考区间:健康非妊娠妇女为3.20~4.60 TU/mL,早孕期和中孕期为3.12~7.90 TU/mL,晚孕期为3.42~8.29 TU/mL,产褥期为2.70~6.40 TU/mL。TAT的参考区间:健康非妊娠妇女为0.50~1.64 ng/mL,早孕期和中孕期为0.52~6.91 ng/mL,晚孕期为0.96~12.92 ng/mL,产褥期为0.82~3.75 ng/mL。PIC的参考区间:健康非妊娠妇女为0.160~0.519 ng/mL,妊娠妇女为0.162~0.770μg/mL。tPAI-C的参考区间:健康非妊娠妇女为1.90~4.80 ng/mL,早孕期和中孕期为2.03~9.33 ng/mL,晚孕期为2.80~14.20 ng/mL,产褥期为1.10~8.40 ng/mL。结论:妊娠妇女的4项新凝血标志物TM、TAT、PIC及tPAI-C的水平随孕期的发展显著升高,生产后逐步恢复正常;本研究建立了妊娠妇女TM、TAT、PIC、tPAI-C的参考区间,可以为临床医生判断妊娠妇女血栓风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血栓调节蛋白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的复合物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组织型纤溶酶原抑制剂复合物 参考区间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群影响皮肤健康 被引量:13
3
作者 武明阳 姚煦 +2 位作者 Mahmud MR Akter S Tamanna SK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548-549,共2页
皮肤和肠道都是暴露于外界、活跃且复杂的免疫和神经内分泌器官,具有广泛的微生物群落。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可作为抵御伤害和微生物攻击的防御屏障。肠道内有数万亿个微生物群落,与宿主长期健康密切相关。肠道和皮肤之间存在双向的... 皮肤和肠道都是暴露于外界、活跃且复杂的免疫和神经内分泌器官,具有广泛的微生物群落。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可作为抵御伤害和微生物攻击的防御屏障。肠道内有数万亿个微生物群落,与宿主长期健康密切相关。肠道和皮肤之间存在双向的相互作用。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改变(菌群失调)会增加宿主的易感性并破坏黏膜的免疫耐受,进一步会影响皮肤健康。痤疮、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银屑病和酒渣鼻等多种皮肤病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防御屏障 皮肤健康 酒渣鼻 免疫耐受 微生物群落 菌群失调 DERMATITIS
下载PDF
微波烧结对PLZT陶瓷电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龙廉骏 徐建梅 +2 位作者 公衍生 武明阳 崔新友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0-504,共5页
采用部分共沉淀法制备锆钛酸铅镧(PLZT)粉体,分别用普通马弗炉和微波马弗炉进行烧结成瓷,对比分析不同烧结方法对PLZT陶瓷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烧结和常规烧结均成功制备出钙钛矿相PLZT陶瓷。采用微波... 采用部分共沉淀法制备锆钛酸铅镧(PLZT)粉体,分别用普通马弗炉和微波马弗炉进行烧结成瓷,对比分析不同烧结方法对PLZT陶瓷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烧结和常规烧结均成功制备出钙钛矿相PLZT陶瓷。采用微波烧结得到的PLZT陶瓷样品比常规烧结的晶粒细小,尺寸更均匀,孔洞较少;在电学性能相近时,微波烧结温度远低于常规烧结,且保温时间远小于常规烧结。在1000℃进行微波烧结,陶瓷的介电常数εr和压电常数d33最大,εr为2512,d33为405 p C/N,此时,剩余极化强度为16.5 k V/cm,矫顽场为8.2μC/cm2;在1250℃常规烧结,陶瓷的介电常数最大,为2822,压电常数最大,为508 p C/N,剩余极化强度为21.6 k V/cm,矫顽场为9.6μC/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钛酸铅镧 微波烧结 压电性能 介电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