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下马四段高含硫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1
作者 魏柳斌 刘文汇 +8 位作者 王前平 罗厚勇 武春英 王晓锋 师平平 张东东 陈晓艳 张雯 管晓涵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3-695,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盐下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在马四段多次钻获高含硫化氢天然气,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成因和来源尚不明确。通过系统采集马四段天然气、乌拉力克组页岩气和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样品,测定天然气的组分和碳、氢同位素组成... 鄂尔多斯盆地盐下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在马四段多次钻获高含硫化氢天然气,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成因和来源尚不明确。通过系统采集马四段天然气、乌拉力克组页岩气和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样品,测定天然气的组分和碳、氢同位素组成,结合盆地中东部地质实际开展天然气成因和气源研究。结果显示,马四段天然气是以甲烷为主的干气,干燥系数平均值为0.97,乙烷平均含量为1.07%,丙烷平均含量为0.32%,其余重烃气平均含量0.38%;硫化氢平均浓度为124774×10-6,是TSR作用的产物,明显区别于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和乌拉力克组页岩气,研究区内由西向东硫化氢含量逐渐降低;马四段天然气中甲烷碳同位素组成介于-44.8‰~-36.4‰,平均值为-40.3‰;乙烷碳同位素组成介于-27.7‰~-19.1‰,平均值为-24.3‰;甲烷氢同位素组成介于-172‰~-140‰,平均值为-162‰;乙烷氢同位素组成介于-140‰~-112‰,平均值为-119‰;马四段天然气具有较轻的甲烷碳同位素组成和较重的甲烷氢同位素组成,指示马四段天然气具有与上古生界煤成气不同的气源。以甲烷碳、氢同位素组成及组分作为高含硫天然气的主要判识参数,识别出马四段天然气具有“自生自储”的特征,气源岩为马家沟组含膏层系发育的海相烃源岩;TSR促进了烃类向非烃的转化,重烃气向甲烷的转化,也会导致烃类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部分气藏乙烷碳同位素组成已经明显重于干酪根碳同位素组成,超出了热演化的影响范围,凸显TSR作用对乙烷碳同位素影响较大。基于马家沟组盐下天然气的形成演化地质背景,初步估算TSR能导致乙烷碳同位素组成变重5‰~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马家沟组 天然气成因 碳氢同位素组成 硫化氢
下载PDF
模糊数学法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白于山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为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武春英 韩会平 +4 位作者 蒋继辉 李勇 王宝清 李园园 张琬茜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56-160,共5页
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确定储层评判对象因素集,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白于山地区延长组长4+5储集层研究,认为孔隙度、渗透率、排驱压力、分选系数、孔喉均值是储层评判对象因素集。经过储层评判对象因素集逐步回归分析,建立Ⅰ~Ⅳ... 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确定储层评判对象因素集,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白于山地区延长组长4+5储集层研究,认为孔隙度、渗透率、排驱压力、分选系数、孔喉均值是储层评判对象因素集。经过储层评判对象因素集逐步回归分析,建立Ⅰ~Ⅳ类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其中Ⅰ~Ⅲ类为有效储层,Ⅳ类为非储集层。最后用Q型聚类统计对储层分析,表明白于山地区长4+5储集层属于Ⅱ类,即中等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储层 模糊数学 逐步回归分析 Q型聚类统计 分类评价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大路沟地区长6油层组沉积相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武春英 韩会平 +4 位作者 蒋继辉 王宝清 季海锟 赵小会 陈娟萍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9年第3期35-39,共5页
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大路沟地区重要的勘探开发目的层。文章依据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及相关测试资料,对大路沟地区三叠纪长6期的沉积类型、沉积微相特征及时空演化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大路沟地区三叠纪长6油... 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大路沟地区重要的勘探开发目的层。文章依据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及相关测试资料,对大路沟地区三叠纪长6期的沉积类型、沉积微相特征及时空演化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大路沟地区三叠纪长6油层组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包括三角洲平原亚相和三角洲前缘亚相,缺前三角洲亚相;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砂为储集层骨架砂体;长6油层组各微相经历了从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到混合载荷高弯度河的沉积演化过程。同时对长6油层组各小层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油气聚集受沉积微相的控制,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和三角洲平原亚相的分流河道微相是砂岩储层分布和发育的最有利相带,也是今后勘探开发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6油层组 沉积相 沉积演化 大路沟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南部地区盒8段沉积相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武春英 韩会平 +1 位作者 康锐 尹弘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77-86,共10页
依据野外露头、岩芯、测井及相关测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南部地区上古生界中二叠统石盒子组盒8沉积期的沉积类型、沉积微相特征及沉积相对天然气成藏富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南部地区盒8沉积期自北向... 依据野外露头、岩芯、测井及相关测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南部地区上古生界中二叠统石盒子组盒8沉积期的沉积类型、沉积微相特征及沉积相对天然气成藏富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南部地区盒8沉积期自北向南依次发育缓坡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相,亚相主要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滨湖和浅湖,微相包括分流河道、分流间洼地、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分流间湾、滨湖砂坝、滨湖泥湾和浅湖泥湾;各微相在空间上相互叠置,复合加积;各微相水动力条件的差异造成微相在沉积物成分和组构上各异,导致其成岩作用不同;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发育处密集形成相互叠置的大面积骨架砂体,构成区内主砂带,成为天然气优质储集层,是有利勘探相带;沉积相明显控制优质储集层的分布,进而影响着天然气的富集成藏。总之,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河道微相是砂岩优质储集层分布和发育的最有利相带,也是今后勘探开发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辫状河三角洲 滨浅湖 分流河道 石盒子组 上古生界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爬行运动中心率、能量消耗及表面肌电变化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武春英 刘善云 柯文德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19-1124,1156,共7页
目的:研究青年人爬行过程中心率、能量消耗及表面肌电变化特征。方法:选取健康青年男性12名分别做50米快速交替爬行和50米快速同向爬行,以及300米间歇交替爬行,利用心率表监测爬行过程中心率、能量消耗;采集等速交替、同向爬行过程中... 目的:研究青年人爬行过程中心率、能量消耗及表面肌电变化特征。方法:选取健康青年男性12名分别做50米快速交替爬行和50米快速同向爬行,以及300米间歇交替爬行,利用心率表监测爬行过程中心率、能量消耗;采集等速交替、同向爬行过程中4个爬行运动周期的表面肌电数据,分析积分肌电和肌肉贡献率指标。结果:(1)50米快速交替和同向爬行过程中心率在110~150次/分占用时比例分别为72.22%±11.49%和70.39%±10.37%,单位时间能量消耗分别为11.16±6.46千卡/分和11.76±4.87千卡/分。(2)300米间歇爬行心率在110~150次/分占用时比例为56.00%±4.96%,单位时间能量消耗为10.99±0.76千卡/分。(3)等速交替、同向爬行过程中三角肌、肱三头肌、股直肌、肱二头肌和斜方肌均明显放电,积分肌电和肌肉贡献率无显著差异。结论:本研究中的爬行运动方式为中高强度短时高能耗运动,上肢、下肢和肩带等多个部位肌群参与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爬行 心率 能量消耗 表面肌电
下载PDF
有氧运动强度监测指标特征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武春英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81-85,共5页
研究了运动指标中的心率、代谢当量、主观感觉程度与运动能量消耗等指标特征,首先,从心率对运动负荷的基本应答特征、运用目标心率安排锻炼负荷强度、心率测量的特征、心率的运动强度监测等方面分析了心率指标特征;其次,阐述了代谢当量... 研究了运动指标中的心率、代谢当量、主观感觉程度与运动能量消耗等指标特征,首先,从心率对运动负荷的基本应答特征、运用目标心率安排锻炼负荷强度、心率测量的特征、心率的运动强度监测等方面分析了心率指标特征;其次,阐述了代谢当量指标与主观感觉程度特征及其分级指标;再次,从气体代谢分析仪与心率测试法等方面分析了运动能量消耗测定方法;最后进行了总结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强度 心率 能量代谢当量 主观感觉 能量消耗
下载PDF
基于人体运动分析的仿人机器人动作规划研究
7
作者 武春英 柯文德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34-38,共5页
文章主要阐述了基于人体运动相似性的仿人机器人动作规划系统的基本组成。首先,定义了异构形态下的相似性运动特点;其次,以卡耐基梅隆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人体运动捕获系统为例,分析了人体运动捕获系统的特点;再次,分析了仿人机器人... 文章主要阐述了基于人体运动相似性的仿人机器人动作规划系统的基本组成。首先,定义了异构形态下的相似性运动特点;其次,以卡耐基梅隆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人体运动捕获系统为例,分析了人体运动捕获系统的特点;再次,分析了仿人机器人运动稳定性ZMP(Zero moment point)约束;最后阐述了仿人机器人实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人机器人 相似性 动作规划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白云岩成因及白云岩储层发育特征 被引量:52
8
作者 包洪平 杨帆 +2 位作者 蔡郑红 王前平 武春英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45,共14页
白云岩是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最重要的有效储集岩类,由于岩石结构及产状特征复杂多变,对其成因认识尚存在争议。为此,综合宏观区域地质背景、微观岩石结构、矿物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等分析研究成果,将该区奥陶系白云岩划分为泥—细粉晶、粗... 白云岩是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最重要的有效储集岩类,由于岩石结构及产状特征复杂多变,对其成因认识尚存在争议。为此,综合宏观区域地质背景、微观岩石结构、矿物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等分析研究成果,将该区奥陶系白云岩划分为泥—细粉晶、粗粉晶、细(中)晶3种类型,指出其分别形成于"蒸发泵吸准同生云化""淡水与富镁卤水混合水云化""回流—渗透云化"3种不同的白云岩化成岩作用环境,并在层位及空间展布上表现出明显的"层控性"及"区位性"分布特征。进而探讨了白云岩的成因,结果认为:① 3种白云岩化作用在时空演化特征上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即均与蒸发背景下的膏盐矿物沉淀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②白云岩中所发育的溶孔、白云石晶间孔及生物格架孔等主要孔隙类型分别形成于3种白云岩类型中,对白云岩类型表现出一定的"专属性",表明孔隙成因与白云岩化成岩作用环境密切相关;③白云岩有效储层的发育与分布主要受原始沉积相带、大区白云岩化的成岩作用环境、相对海平面变化产生的层序界面等3类要素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纪 白云岩成因 地球化学 储集层 白云岩分布 层控性 区位性
下载PDF
细分小层岩相古地理编图的沉积学研究及油气勘探意义——以鄂尔多斯地区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为例 被引量:29
9
作者 包洪平 杨帆 +2 位作者 白海峰 武春英 王前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94-1106,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发育巨厚的蒸发岩-碳酸盐岩旋回性沉积,地层厚度达500~900m。对其上部厚约200~350m的马家沟组第五段岩性、沉积相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其内部仍发育次一级的沉积旋回。而通过细分小层的沉积学研究和岩相古地理编图...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发育巨厚的蒸发岩-碳酸盐岩旋回性沉积,地层厚度达500~900m。对其上部厚约200~350m的马家沟组第五段岩性、沉积相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其内部仍发育次一级的沉积旋回。而通过细分小层的沉积学研究和岩相古地理编图,对马五段的岩性相变规律及沉积演化特征的认识则更为明晰,对该区奥陶系的沉积学研究与天然气勘探部署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于有利沉积相带(尤其是相控储层)的预测更为精准,细分小层的岩相古地理编图对主力目的层的研究分析更具针对性;二是对白云岩化机理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基本明确了短期海侵层序中的白云岩化受继承性古地理格局与层序演化的共同控制;三是推动古隆起东侧奥陶系中组合(马五5-马五10)岩性圈闭大区带成藏认识的形成,勘探发现了千亿方规模储量接替区;四是催生奥陶系盐下"侧向供烃成藏"模式的建立,指导近期盆地中部奥陶系盐下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因此可以初步认为,细分小层的岩相古地理编图可能代表了古地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无论是对相带展布、层序演化及白云岩化等沉积学方面的研究,还是对油气勘探工作中的有利储集体预测及圈闭成藏规律的认识,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岩 碳酸盐岩 岩相古地理编图 细分小层 马家沟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地区奥陶纪构造古地理演化与沉积充填特征 被引量:36
10
作者 邵东波 包洪平 +4 位作者 魏柳斌 蔡郑红 武春英 周黎霞 曹岩刚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7-556,共20页
鄂尔多斯地区在奥陶纪处于华北克拉通板块的西南边缘地区。由于受秦岭—祁连—贺兰三叉裂谷系开裂—聚合作用的影响,奥陶纪鄂尔多斯地区与华北克拉通已开始出现明显构造与沉积作用的分异,突出表现为奥陶纪沉积期鄂尔多斯东部大规模膏盐... 鄂尔多斯地区在奥陶纪处于华北克拉通板块的西南边缘地区。由于受秦岭—祁连—贺兰三叉裂谷系开裂—聚合作用的影响,奥陶纪鄂尔多斯地区与华北克拉通已开始出现明显构造与沉积作用的分异,突出表现为奥陶纪沉积期鄂尔多斯东部大规模膏盐岩沉积层的发育。古构造分析表明鄂尔多斯地区奥陶纪总体呈现为“三隆—两坳—一古陆”的古构造分布格局;奥陶纪经历了冶里—亮甲山期的早期边部海侵、马家沟期振荡性的整体沉降海侵以及平凉—背锅山期的西南边缘快速沉陷的古地理演化过程,表现出较强的阶段性演化特征。鄂尔多斯地区奥陶纪整体的沉积充填作用具有以下重要特征:一是受中央古隆起控制、东西向沉积分异明显;二是随时代演进,早中期以内源沉积为主,晚期则以混源或陆源碎屑沉积为主;三是西南边缘沉积巨厚,是奥陶纪最为活跃的构造沉降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地区 奥陶纪 构造沉积分异 古地理演化 沉积充填 古隆起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古隆起东侧奥陶系马家沟组中组合成藏地质条件 被引量:23
11
作者 时保宏 刘亚楠 +2 位作者 武春英 黄正良 任军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0-618,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古隆起东侧奥陶系马家沟组中组合发育白云岩储层,其特征明显有别于靖边气田奥陶系顶部风化壳储层。通过储层岩性分析、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结合钻井、地球化学、试油等相关资料,从烃源、储层、沉积等方面对鄂尔多斯盆地古... 鄂尔多斯盆地古隆起东侧奥陶系马家沟组中组合发育白云岩储层,其特征明显有别于靖边气田奥陶系顶部风化壳储层。通过储层岩性分析、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结合钻井、地球化学、试油等相关资料,从烃源、储层、沉积等方面对鄂尔多斯盆地古隆起东侧马家沟组中组合成藏地质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古隆起东侧马家沟组中组合马55、马57和马59亚期处于次一级海侵沉积背景,水动力条件强,滩相沉积发育,在隆起周边形成自形程度高的粗粉晶-细晶结构的晶粒状白云岩储层,具有晶粒均一、连通性好且发育白云石晶间孔等特征;受加里东末期构造抬升运动影响,古隆起东侧奥陶系顶部剥露为中组合地层,与上覆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直接接触,形成了良好的源、储配置关系;受上倾方向岩相变化控制,在空间上中组合滩相白云岩逐渐相变为泥晶灰岩,形成分布不连续、局部富集的岩性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中组合 马家沟组 奥陶系 古隆起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奥陶系马家沟组白云岩特征及成因机理分析 被引量:32
12
作者 黄正良 包洪平 +2 位作者 任军峰 白海峰 武春英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25-930,共6页
宏观与微观结合并以地球化学分析为主要手段,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奥陶系马家沟组存在准同生白云岩化、渗透回流及混合水白云岩化、埋藏白云岩化和热液白云岩化4种白云岩化成因。准同生白云岩主要发育于马一、三、五段,由常规蒸发... 宏观与微观结合并以地球化学分析为主要手段,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奥陶系马家沟组存在准同生白云岩化、渗透回流及混合水白云岩化、埋藏白云岩化和热液白云岩化4种白云岩化成因。准同生白云岩主要发育于马一、三、五段,由常规蒸发泵白云岩化形成;渗透回流及混合水白云岩由富镁盐水下渗白云岩化以及富镁盐水混同大气淡水对先成碳酸盐岩进行白云岩化共同作用形成;埋藏白云岩为大气降水溶蚀古陆老硅铝质岩石形成的盐水下渗和海(湖)水沿溶蚀孔洞下渗这两种白云岩化叠加形成的;热液白云岩为热液在粗晶粒白云岩孔隙或构造裂缝中溶蚀碳酸盐岩,过饱和后晶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马家沟组 白云岩化 成因机理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盐下侧向供烃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24
13
作者 包洪平 黄正良 +3 位作者 武春英 魏柳斌 任军峰 王前平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4-145,共12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发育厚达近千米的碳酸盐岩与膏盐岩共生的地层组合,埋深偏大。这套远离风化壳的奥陶系盐下层系能否具备烃源有效供给及规模成藏,是制约勘探的关键问题。基于奥陶系沉积期后构造演化及其与上古生界煤系...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发育厚达近千米的碳酸盐岩与膏盐岩共生的地层组合,埋深偏大。这套远离风化壳的奥陶系盐下层系能否具备烃源有效供给及规模成藏,是制约勘探的关键问题。基于奥陶系沉积期后构造演化及其与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层配置关系的研究,认为奥陶系盐下在邻近古隆起区存在与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层直接接触且规模性分布的供烃窗口,窗口区在生排烃高峰期处于构造下倾部位,生烃增压等因素产生运移动力,有利于天然气向高部位运聚;膏盐岩封盖层与白云岩储集体横向连续稳定分布构成良好的储盖组合;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盐下具有规模成藏的潜力,乌审旗—靖边—延安一带为有利勘探区,值得勘探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烃窗口 侧向供烃 奥陶系盐下 岩性圈闭 运移动力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大路沟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3
14
作者 韩会平 武春英 +3 位作者 蒋继辉 李勇 王宝清 季海锟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49-155,共7页
通过露头、岩心、测井分析测试资料,对大路沟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岩石学、孔隙结构和储集物性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储集砂体为成分成熟度低而结构成熟度高的长石砂岩;储层孔隙类型为原生... 通过露头、岩心、测井分析测试资料,对大路沟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岩石学、孔隙结构和储集物性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储集砂体为成分成熟度低而结构成熟度高的长石砂岩;储层孔隙类型为原生粒间孔、粒内溶蚀孔、铸模孔或残余铸模孔;孔隙结构具有小孔隙、微细喉道的特点;储层性质明显受原始陆源组分、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相互影响;原始陆源组分的结构和含量对储层物性有直接影响;沉积相是基础,砂体厚度大、粒度较粗的水下分流河道的储集物性明显优于其他微相砂体;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优劣起主导作用,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导致储层致密,物性变差,溶蚀作用使储层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储层 岩石学特征 孔隙结构 储层物性 成岩作用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沉积层序及其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1
15
作者 黄正良 武春英 +2 位作者 马占荣 任军峰 包洪平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0-29,共10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地区奥陶纪马家沟期沉积及岩相古地理分析,首次系统厘定了马家沟组三级及四级层序地层格架,将马家沟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及11个四级层序。重点针对产气层马五段开展了四级层序的岩相古地理演化研究,进而全面剖...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地区奥陶纪马家沟期沉积及岩相古地理分析,首次系统厘定了马家沟组三级及四级层序地层格架,将马家沟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及11个四级层序。重点针对产气层马五段开展了四级层序的岩相古地理演化研究,进而全面剖析了沉积层序对马五段白云岩储层空间展布的控制作用:(1)海平面升降加上中央古隆起的隔挡作用,造成了白云岩化作用的差异,海退期为蒸发浓缩环境下的准同生白云岩化作用,海侵期为混合水白云岩化作用;(2)白云岩化作用的差异导致了储层类型在纵向上的旋回性分布,海退期主要发育膏溶孔型白云岩储层,海侵期主要发育晶间孔型白云岩储层;(3)层序内部储层平面分布受沉积相控制,海退沉积半旋回中,潮间含膏云坪为有利沉积微相;海侵沉积半旋回中,潮间藻屑滩为有利沉积微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马家沟组 沉积层序 海侵体系域 高位体系域 白云岩储层
下载PDF
陕西宁强地区早寒武世磷酸盐化Punctatus新材料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云焕 李勇 +5 位作者 邵铁全 于波 李圆圆 张琬茜 武春英 李荣西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5-101,共7页
描记在陕西南部宽川铺地区的灯影组宽川铺段的震旦-寒武系界线附近发现的具五辐对称特征磷酸盐化Punctatus新种———Punctatus triangulicostalissp.nov.(三角隆脊瘤点壳)。新种的锥体由5条放射状排列的锥脊组成,柱体由5纵列等间隔排... 描记在陕西南部宽川铺地区的灯影组宽川铺段的震旦-寒武系界线附近发现的具五辐对称特征磷酸盐化Punctatus新种———Punctatus triangulicostalissp.nov.(三角隆脊瘤点壳)。新种的锥体由5条放射状排列的锥脊组成,柱体由5纵列等间隔排列的三角隆脊组成,构成了完美的五辐对称生物体。同时描记的有PunctatusemeiensisHe,1980,新种与它的显著区别是具有与锥顶5条放射脊相对应的5纵列三角隆脊。新种呈三维立体保存,暗示生物体内部已具有一定的硬化程度,而锥体表层及柱状体表面的三角隆脊为磷酸盐化软组织。形态功能分析表明,Punctatus在分类上可能更接近于腔肠动物的水螅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NCTATUS triangulicostalis sp.nov. 腔肠动物 灯影组宽川铺段 早寒武世陕西宁强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侯北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储层特征 被引量:13
17
作者 韩会平 王宝清 +2 位作者 李勇 武春英 蒋继辉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67-71,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侯北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储集岩大部分为细粒长石砂岩,少数为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孔隙度在10%~15%之间,渗透率在(0.1~1.0)×10-3μm2之间,以低孔、低渗、较强的非均质性为特点.长6沉积于三角洲前缘环境,水下分流河道中... 鄂尔多斯盆地侯北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储集岩大部分为细粒长石砂岩,少数为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孔隙度在10%~15%之间,渗透率在(0.1~1.0)×10-3μm2之间,以低孔、低渗、较强的非均质性为特点.长6沉积于三角洲前缘环境,水下分流河道中发育储集砂体.稳定的大地构造条件和沉积环境有利于大面积、较厚的砂体形成.方解石、浊沸石和绿泥石等自生矿物沉淀压实作用,大大降低了原始沉积物孔隙度,长石、中基性火山岩岩屑及浊沸石溶蚀作用产生了相当数量的粒内溶蚀孔和胶结物溶蚀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侯北地区 长6油层组 储层特征 沉积环境 成岩作用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中组合中下段成藏特征 被引量:13
18
作者 黄正良 刘燕 +2 位作者 武春英 王前平 任军峰 《海相油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65,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中组合中下段为该盆地天然气勘探新发现层系。主要发育膏溶孔型和晶间孔型白云岩储层,其空间分布主要受沉积环境控制。综合分析表明,中组合中下段的气源为上古生界煤型气与下古生界海相烃源气的混源气,...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中组合中下段为该盆地天然气勘探新发现层系。主要发育膏溶孔型和晶间孔型白云岩储层,其空间分布主要受沉积环境控制。综合分析表明,中组合中下段的气源为上古生界煤型气与下古生界海相烃源气的混源气,但以煤型气为主。加里东末期,由于盆地整体抬升造成古隆起地区马家沟组五段遭受强烈剥蚀,致使其东侧中组合中下段储层与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直接接触,且海退沉积旋回中的局部洼陷也能提供一定的烃源,从而构成了良好的源-储配置关系。两类白云岩储层中,由于膏溶孔或晶间孔发育,因此物性明显好于周围白云岩体,空间上可形成岩性圈闭,当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及下古生界海相烃源运移至中组合中下段圈闭内,即可聚集成藏。整体上这种气藏具有"多层系叠合,混源成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 马家沟组 气源对比 混源气 岩性圈闭 成藏特征 Majiagou Fm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乌审旗地区上古生界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韩会平 武春英 +3 位作者 白清华 陈鹏 刘新社 秦百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43-653,共11页
通过LA-ICP-MS碎屑锆石的U-Pb测年和U、Th元素含量分析,结合邻区年龄数据和岩性特征,对鄂尔多斯盆地乌审旗地区上古生界山西组1段和下石盒子组8段砂岩进行了同位素定年物源示踪研究。研究揭示,盒8段和山1段源区母岩形成年龄属于太古代... 通过LA-ICP-MS碎屑锆石的U-Pb测年和U、Th元素含量分析,结合邻区年龄数据和岩性特征,对鄂尔多斯盆地乌审旗地区上古生界山西组1段和下石盒子组8段砂岩进行了同位素定年物源示踪研究。研究揭示,盒8段和山1段源区母岩形成年龄属于太古代、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晚古生代,分别与华北块体的形成、增生和克拉通化相关,是华北克拉通演化多阶段地质事件作用下的产物。沉积物源区主要为华北克拉通内部或盆地北缘,物源主要来自华北地台东部的早太古代基底古老变质岩系和新太古代的变质岩系、乌拉山和东部集宁地区的新太古代晚期的片麻状花岗岩、早元古代早期的古老的TTG片麻岩及麻粒岩和早元古代晚期的孔兹岩带,此外,阴山地块390~310 Ma岩浆岩也是重要物源之一。该项成果不仅查明了乌审旗地区上古生界山西组1段和下石盒子组8段碎屑锆石年龄与华北克拉通地质事件在时间上的对应关系,指明了年龄区间碎屑物质成分来源的归属性,而且对研究区可能存在的华北克拉通地质事件首次从岩性上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 U-PB 测年 物源 上古生界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地块南缘构造演化及其对盆地腹部的构造—沉积分异的效应 被引量:8
20
作者 包洪平 郭玮 +3 位作者 刘刚 李磊 武春英 白海峰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03-725,共23页
鄂尔多斯地块南缘处在盆地与秦岭造山带之间这一盆—山结合的过渡部位,由于构造位置的特殊性,自古生代以来其构造及沉积面貌与盆地腹部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在:1)早古生代沉积开始早、结束晚;2)晚古生代沉积开始晚;3)印支期西南部... 鄂尔多斯地块南缘处在盆地与秦岭造山带之间这一盆—山结合的过渡部位,由于构造位置的特殊性,自古生代以来其构造及沉积面貌与盆地腹部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在:1)早古生代沉积开始早、结束晚;2)晚古生代沉积开始晚;3)印支期西南部发生局部坳陷沉降;4)燕山晚期盆地南部强烈抬升(远高于盆地东部的同期抬升);5)喜马拉雅期渭河地区快速沉陷与渭北隆升。盆地南部经历了3次大的构造格局转换:一是晚古生代末—印支期西南部“由隆到坳”的构造转换;二是印支期末—燕山期主体构造走向由北西—南东向到南北向的转换(构造转向);三是燕山期末—喜马拉雅期渭河地区由强烈隆升到快速沉降的转换(构造反转)。盆地南部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与盆地本部的不同耦合特征均根源于区域大地构造背景的差异:1)早古生代处于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2)海西期—印支期受古特提斯洋开裂—闭合的影响;3)燕山期受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4)喜马拉雅期受印度板块俯冲与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共同制约。鄂尔多斯地块南缘经历强烈伸展与造山过程,引起了其与盆地腹部的构造—沉积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地块南缘 盆—山耦合 构造格局转换 构造转向 构造—沉积分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