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
1
作者 武月月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9期0125-0128,共4页
找明确的衔接契机,推进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深度融合,往往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效率,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之内获得无限的发展。所以,整体性的语文教育教学实施应倾向“读写结合”,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作为教师,应展开有意义的... 找明确的衔接契机,推进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深度融合,往往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效率,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之内获得无限的发展。所以,整体性的语文教育教学实施应倾向“读写结合”,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作为教师,应展开有意义的统筹规划以及设计,明确双方直接所存在的连接,自然而然地开展更多类型有意义的任务活动,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启发、点拨,以及指导等,全面提升教学实效,推动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感悟和丰厚积累,培养他们不同的灵感,在迁移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意表达等,助力学生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读写结合 策略
下载PDF
黄河源高寒草原下垫面土壤冻融过程中陆-气间的水热交换特征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武月月 文军 +4 位作者 王作亮 贾东于 刘闻慧 蒋雨芹 陆宣承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2-142,共11页
高寒草原水热交换的季节性特征显著,土壤冻融过程对地-气水热交换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黄河源区汤岔玛小流域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陆面过程观测数据,将土壤冻融过程划分为完全融化(TT)和完全冻结(FF)两种状态与融冻(T-F)和冻融(F-T... 高寒草原水热交换的季节性特征显著,土壤冻融过程对地-气水热交换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黄河源区汤岔玛小流域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陆面过程观测数据,将土壤冻融过程划分为完全融化(TT)和完全冻结(FF)两种状态与融冻(T-F)和冻融(F-T)两个过程,并分析了期间高寒草原下垫面净辐射、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和地表热通量不同状态和过程中的变化,以此探究土壤冻融过程中地气间的水热交换特征。研究表明:(1)净辐射通量在完全融化阶段的平均值要普遍大于其他三个阶段,最大值达到了203.7 W·m^(-2),冻融阶段冻土融化,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净辐射比完全冻结阶段明显增大,完全融化阶段净辐射日变化值最大,达到了717.6 W·m^(-2),完全冻结阶段最小,冻融阶段次之。(2)感热通量与潜热通量在完全融化和完全冻结阶段的配置不同。完全融化时,由于降水和土壤含水量等原因,净辐射主要转换为潜热通量,潜热通量日变化最大值为193.7 W·m^(-2),而感热通量只有80.0 W·m^(-2)左右。融冻阶段、冻融阶段与完全冻结时感热与潜热的日平均相差不大,潜热在三个阶段平均值为21.9 W·m^(-2),感热为20.3 W·m^(-2);而感热日变化在三个阶段均大于潜热,土壤发生冻融循环,地气温差较小,含水量产生变化,净辐射在这期间主要转换为感热。(3)土壤热通量在完全融化(冻结)状态下为正(负),表明地表从大气吸收(释放)热量,其日变化幅度大(小)。以上结果说明,土壤冻融状态与过程对近地面陆-气间水热交换过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原 冻融过程 水热交换 能量通量
下载PDF
椭偏法光学材料折射率测量精度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武月月 弥谦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214-218,共5页
为了实现光学材料参数高精度测量与初步检测材料快速进行.基于对椭偏法测量光学材料折射率的原理,对实验仪器的选取和实验过程进行设计,得出实验数据,对实验中的光强强度变化误差、入射角精度、起偏器和检偏器转动误差等方面进行分析.... 为了实现光学材料参数高精度测量与初步检测材料快速进行.基于对椭偏法测量光学材料折射率的原理,对实验仪器的选取和实验过程进行设计,得出实验数据,对实验中的光强强度变化误差、入射角精度、起偏器和检偏器转动误差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实验在实验仪器选取和测角精度上改进,使折射率测量误差达到1×10^(-4),实现了光学参数的低成本,高精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偏法 折射率 测量精度 光学材料
下载PDF
基于Matlab仿真衍射的模拟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武月月 弥谦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第6期216-219,共4页
基于光的衍射理论和Matlab强大的计算、绘图能力,对光学中衍射现象进行理论解析;计算出衍射的光强公式;编写出衍射的模拟程序,并对写出的程序进行Matlab仿真;得到光强分布曲线与衍射条纹分布图。通过对单色光进行改变缝宽、相邻两缝间... 基于光的衍射理论和Matlab强大的计算、绘图能力,对光学中衍射现象进行理论解析;计算出衍射的光强公式;编写出衍射的模拟程序,并对写出的程序进行Matlab仿真;得到光强分布曲线与衍射条纹分布图。通过对单色光进行改变缝宽、相邻两缝间不透明部分的宽度、缝的总数、波长和透镜焦距等因素,对得出的模拟图进行理论分析。用Matlab对复色光进行圆孔衍射现象模拟,从模拟图中看出复色光是多个单色光的简单叠加。软件模拟光学衍射现象,使复杂的实验简单化,而且不受任何实验环境的影响和实验仪器的限制,这样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方面更加的容易,所以软件仿真模拟在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中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 衍射 复色光 教学研究
下载PDF
若尔盖高寒湿地夏季近地面水平热平流对地表能量闭合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陆宣承 文军 +4 位作者 杨越 田辉 刘闻慧 武月月 蒋雨芹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131,共10页
近地面能量不闭合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陆面过程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且在非均匀湿地下垫面的近地面尤为突出。利用中国科学院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站花湖观测场的地面风场和温度场数据,计算了由湿地下垫面热力非均匀性引起的水... 近地面能量不闭合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陆面过程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且在非均匀湿地下垫面的近地面尤为突出。利用中国科学院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站花湖观测场的地面风场和温度场数据,计算了由湿地下垫面热力非均匀性引起的水平热平流,并分析了考虑水平热平流后地表能量平衡的变化。结果表明:2017年夏季若尔盖湿地近地面水平热平流的白天均值为22.9 W·m^(-2),最大值可达58.7 W·m^(-2)。将水平热平流和热储存项引入地表能量平衡方程后,夏季能量闭合度由41.8%提升至67.9%,其中水平热平流的贡献为5.8%,土壤热储存的贡献为20.1%,空气与植物光合作用热储存的贡献为1.0%。若尔盖湿地近地面水平热平流日变化量级与感热通量相当,日变化最大值约为湿地土壤热储存的1/3,对湿地地表能量平衡的影响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湿地 涡动相关 水平热平流 地表能量平衡 非均匀下垫面
下载PDF
青藏高原土壤冻融过程关键参量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刘闻慧 文军 +4 位作者 陈金雷 王作亮 陆宣承 武月月 蒋雨芹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23,共13页
土壤冻融过程是青藏高原陆面过程中最突出的特征之一,量化表征土壤冻融过程的关键参量变化特征对认识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生态和水文过程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利用青藏高原地区ECMWF/ERA5(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 土壤冻融过程是青藏高原陆面过程中最突出的特征之一,量化表征土壤冻融过程的关键参量变化特征对认识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生态和水文过程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利用青藏高原地区ECMWF/ERA5(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RA5)的浅层土壤温度、体积含水量和气温资料,通过线性回归、Mann-Kendall检验法、滑动t检验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表征青藏高原土壤冻融过程的三个关键参量-冻结开始时间、融化开始时间和冻结持续时间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其与气温、海拔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土壤冻融过程的空间分布特征为由西北到东南存在冻结推迟、融化提前和冻结持续时间缩短的趋势。1979-2018年间,青藏高原整体土壤冻融过程改变显著,冻结开始时间推迟14.0天,变率为0.17 d·a^(-1);融化开始时间提前11.0天,变率为0.07 d·a^(-1);冻结持续时间缩短25.0天,变率为0.23 d·a^(-1)。青藏高原土壤冻融过程整体变化趋势一致,局地变率存在差异。羌塘地区土壤冻结持续时间缩短最为明显,南北部分别缩短47.2天和32.9天。三个冻融过程关键参量与气温、海拔相关性显著。气温每上升1.0℃,冻结开始时间推后5.2天,融化开始时间提早4.5天。在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带,海拔每升高1000.0 m,冻结开始时间提早9.1天,融化开始时间推后4.9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土壤冻融 陆面过程 时空分布 气候变化
下载PDF
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近地面-大气间水热交换特征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强 文军 +3 位作者 武月月 陈亚玲 李悦绮 刘正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3-166,共14页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再分析数据产品,归类分析了藏东南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水汽输送类别。选取大峡谷地区排龙站、墨脱站两个站点2019年涡动相关系统观测数据,分析不同水汽条件下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不同位置近地面水热交换通...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再分析数据产品,归类分析了藏东南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水汽输送类别。选取大峡谷地区排龙站、墨脱站两个站点2019年涡动相关系统观测数据,分析不同水汽条件下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不同位置近地面水热交换通量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高原季风期对应大峡谷地区水汽强输送期和温湿期,高原非季风期则相反。墨脱站、排龙站在高原季风期/非季风期典型晴天/阴天近地面潜热通量日变化对大气水汽条件较为敏感且响应一致,近地面潜热通量在强水汽条件下的日变化均强于弱水汽条件下,墨脱站特征最为显著,在高原季风期典型晴天强水汽条件下潜热通量日均值为84.05 W·m^(-2)是弱水汽条件下的1.13倍,日变幅达345.37 W·m^(-2)。两个站点在高原季风期/非季风期近地面感热通量对大气水汽条件响应不同。高原季风期典型晴天下,两个站点在弱水汽条件下的近地面感热通量日变化均强于强水汽条件下,海拔较高的排龙站在弱水汽条件下感热通量日均值(32.71 W·m^(-2))和日较差(191.10 W·m^(-2))是强水汽条件下的1.66倍和1.26倍。云覆盖和水汽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削弱作用大于其自身的温室效应,墨脱站和排龙站在高原季风期/非季风期典型阴天弱水汽条件下的近地面感热通量日变化均强于强水汽条件下,排龙站在高原季风期/非季风期典型阴弱水气条件下近地面感热通量日均值为35.12 W·m^(-2)和14.32 W·m^(-2)分别是强水汽条件下的2.59倍和1.27倍。大峡谷地区存在水汽输送通道,大气水汽的辐射强迫对陆-气间水热交换过程存在显著影响,但近地面能量分配受地表水热属性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大峡谷 水热交换 水汽输送 大气水汽总量
下载PDF
地基微波遥感评估黄河源区草原下垫面土壤冻融过程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蒋雨芹 文军 +4 位作者 吕少宁 王作亮 刘闻慧 武月月 邓浩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18-1731,共14页
土壤冻融过程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如何准确监测土壤冻融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利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中国科学院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站玛曲观测场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数据、浅层土壤温度和近地面气温数据,通过构建归一化极... 土壤冻融过程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如何准确监测土壤冻融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利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中国科学院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站玛曲观测场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数据、浅层土壤温度和近地面气温数据,通过构建归一化极化比值冻结因子、极化差值冻结因子、组合水平极化差值冻结因子和组合垂直极化差值冻结因子等不同土壤冻结因子,评估了黄河源区草原下垫面土壤冻融过程。结果表明:L波段微波辐射计监测土壤冻融状态的结果与近地面气温和浅层土壤温度表征的土壤冻融过程基本一致。当入射角为50°时,归一化极化比值冻结因子和极化差值冻结因子与实测数据的一致性分别达到83.6%和82.8%。每种冻结因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四种冻结因子在春季时的准确度低于夏、秋、冬三个季节。归一化后的相对冻结因子的标准差在秋季最大,可达0.3;在冬季和夏季最小,值小于0.2。在土壤发生冻结和融化转换时,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下的亮温同时下降,其差值较完全冻结或者完全融化时的亮温差大。研究结果可为微波遥感监测土壤冻融过程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区 微波辐射计 土壤冻融过程 极化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