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氪黄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武淑玲 哈玲芳 王金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1130-1132,共3页
目的:研究氪黄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对120例(150眼)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进行氪黄激光光凝治疗。根据治疗时间距黄斑水肿发病时间,分为≤6mo及>6mo2组。同时选择同期内采用药物治疗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31例(42眼)... 目的:研究氪黄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对120例(150眼)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进行氪黄激光光凝治疗。根据治疗时间距黄斑水肿发病时间,分为≤6mo及>6mo2组。同时选择同期内采用药物治疗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31例(42眼)作为对照组,随访12mo,观察光凝后不同时期视力及黄斑水肿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光凝组治疗后视力提高者89眼(59.3%),不变者58眼(38.7%),下降者3眼(2.0%),对照组治疗后视力提高者1眼(2.4%),不变者31眼(73.8%),下降者10眼(23.8%),两组间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光凝组中,≤6mo,光凝后黄斑水肿完全消退者78眼(52.0%),部分消退者66眼(44.0%),不变者6眼(4.0%),>6mo黄斑水肿完全消退者12眼(24.5%)部分消退者23眼(占50.0%),不变者14眼(28.6%)。结论:氪黄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疗效显著,可稳定和提高视力,其疗效与病程有关,早期治疗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氪黄激光治疗 糖尿病黄斑水肿 临床研究 疗效观察
下载PDF
PDR患者血浆、眼内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与VEGF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4
2
作者 武淑玲 杨默迟 袁进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47-651,共5页
目的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血浆、房水、玻璃体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及t-P... 目的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血浆、房水、玻璃体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及t-PA抑制剂(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的表达,并评价VEGF表达与t-PA、PAI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定量检测来自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眼科的PDR组及对照组患者血浆、房水、玻璃体中VEGF、t-PA、PAI的含量。结果 PDR组血浆中VEGF(63.12±16.25)pg·mL-1、PAI(10.27±7.62)ng·mL-1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14.39±10.48)pg·mL-1、(0.28±0.11)ng·m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1;PDR组血浆中t-PA(19.91±9.90)ng·mL-1与对照组(12.00±2.61)ng·mL-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PDR组房水中VEGF(291.21±45.04)pg·mL-1、t-PA(5.38±2.40)ng·mL-1、PAI(0.53±0.31)ng·mL-1均高于对照组(30.60±11.70)pg·mL-1、(3.87±1.32)ng·mL-1、(0.16±0.09)ng·m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DR组玻璃体中VEGF(527.62±79.00)pg·mL-1、t-PA(10.41±6.33)ng·mL-1、PAI(7.72±2.32)ng·mL-1的表达浓度均高于对照组(37.58±8.31)pg·mL-1、(3.68±2.48)ng·mL-1、(0.27±0.13)ng·m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匀P<0.05)。PDR组自身血浆、房水、玻璃体三者比较,VEGF表达:玻璃体>房水>血浆;t-PA表达:血浆>玻璃体>房水;PAI表达:血浆、玻璃体均高于房水,但血浆和玻璃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R组血浆、房水、玻璃体中VEGF的表达与t-PA及PAI的表达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 VEGF、t-PA、PAI可能参与了PDR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过程;VEGF与t-PA、PAI在PDR的发展中可能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下载PDF
伴有高度近视开角型青光眼视乳头形态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改变的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武淑玲 王玮玲 +1 位作者 郗淑红 牛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6年第12期38-39,共2页
目的分析伴有高度近视开角型青光眼的视乳头形态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改变,探讨其早期诊断方法。方法收集20例(38只眼)高度近视合并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资料(A组)与随机抽取的20例(36只眼)中度近视合并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资料(B组)及20例(40... 目的分析伴有高度近视开角型青光眼的视乳头形态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改变,探讨其早期诊断方法。方法收集20例(38只眼)高度近视合并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资料(A组)与随机抽取的20例(36只眼)中度近视合并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资料(B组)及20例(40只眼)低度近视合并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资料(C组)进行对照,比较初次就诊时3组患者间视野缺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最高眼压值及矫正视力等指标的差异;观察3组患者的眼底照片并分析各组的临床特点。结果A组患者中、重度视野缺损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的比例明显高于B、C组,矫正视力低于B、C组;高度近视患者视乳头、视网膜的特异性变化及视乳头周围的特征性改变等,干扰了对青光眼的早期诊断;高度近视患者常规进行散瞳检查或眼底照相是诊断早期青光眼的重要手段及方法。结论在合并高度近视的开角型青光眼临床检查及诊断时,应注意上述有关眼底变化,正确认识高度近视本身及合并开角型青光眼时的临床特点,有利于提高临床医师诊断早期开角型青光眼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开角型青光眼 视网膜 神经纤维 视野
下载PDF
宁夏地区回族人青光眼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武淑玲 王玮玲 +1 位作者 王金星 孙海峰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10期762-763,766,共3页
目的探讨回族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眼部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方法采用美国MULTIGON500M型TCD仪器检测29例青光眼组及31例正常对照组眼动脉(oph-thal mic artery,OA)、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artery of reti-na,CRA)和睫状后动脉(poste... 目的探讨回族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眼部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方法采用美国MULTIGON500M型TCD仪器检测29例青光眼组及31例正常对照组眼动脉(oph-thal mic artery,OA)、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artery of reti-na,CRA)和睫状后动脉(posterior ciliary artery,PCA)。检测指标为: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流速、平均流速、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ent index,RI)、频谱形态和监听频声。结果青光眼患者的CRA及SP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分别为(7.55±2.43)cm·s^-1、(9.37±1.14)cm·s^-1,舒张期血流速度(2.10±0.93)cm·s^-1、(2.89±0.79)cm·s^-1及平均流速(4.54±1.44)cm·s^-1、(5.87±1.23)cm·s^-1均低于正常对照组,RI(0.65±0.70~0.76±0.6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I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青光眼患者眼血管血流动力学有明显改变,说明血管性因素可能在青光眼视神经的损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彩色多谱勒超声仪 血流速度 回族人
下载PDF
高度近视伴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乳头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改变的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武淑玲 王玮玲 +1 位作者 郗淑红 牛伟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21-123,F0002,共4页
目的分析伴有高度近视的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的视乳头形态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改变,探讨其早期诊断方法。方法(1)收集20例(38只眼)高度近视合并POAG患者资料(A组),与随机抽取的20例(36只眼)中度近视合并POAG... 目的分析伴有高度近视的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的视乳头形态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改变,探讨其早期诊断方法。方法(1)收集20例(38只眼)高度近视合并POAG患者资料(A组),与随机抽取的20例(36只眼)中度近视合并POAG患者的资料(B组),以及20例(40只眼)低度近视合并POAG患者的资料(C组)进行对照,比较初次就诊时3组患者间视野缺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retinal nerve fibre layer de-fect,RNFLD)、最高眼压值及矫正视力等指标的差异;(2)观察3组患者的眼底照片并分析各组的临床特点。结果(1)A组患者中、重度视野缺损和RNFLD的比例明显高于B、C组,矫正视力低于B、C组;(2)高度近视患者视乳头、视网膜的特异性变化及视乳头周围的特征性改变等,干扰了对青光眼的早期诊断;(3)高度近视患者常规进行散瞳检查或眼底照相是诊断早期青光眼的重要手段及方法。结论在合并高度近视的POAG临床检查及诊断时,应注意其视野的缺损、RNFLD,并避免与高度近视视乳头、视网膜的特异性变化及视乳头周围的特征性改变相混淆,正确认识高度近视本身及合并POAG时的临床特点,有助于POAG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开角型青光眼 视网膜 神经纤维 视野
下载PDF
开角型青光眼静态视野黄斑光阈值的改变
6
作者 武淑玲 郗淑红 哈玲芳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354-355,共2页
目的 观察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静态视野黄斑光阈值改变 ,探讨测定黄斑光阈值与青光眼早期视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采用Dicon全自动静态阈值视野计 ,分别对 89例开角型青光眼 (早期青光眼 4 5例 ,中晚期青光眼 4 4例 )和正常人4 0名黄斑... 目的 观察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静态视野黄斑光阈值改变 ,探讨测定黄斑光阈值与青光眼早期视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采用Dicon全自动静态阈值视野计 ,分别对 89例开角型青光眼 (早期青光眼 4 5例 ,中晚期青光眼 4 4例 )和正常人4 0名黄斑光阈值进行测定。结果 早期青光眼患者黄斑光阈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中晚期患者高于早期患者 ,3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角型青光眼 黄斑光阈值 静态视野
下载PDF
氪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120例疗效观察
7
作者 武淑玲 王金星 +1 位作者 哈玲芳 牛伟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411-412,共2页
目的 探讨氪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BRVO)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观察分析 12 0例 (12 0眼 )经荧光眼底造影 (FFA)确诊为BRVO的患者 (其中缺血型 79例 ,非缺血型 4 1例 )的光凝治疗效果。结果  12 0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中明... 目的 探讨氪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BRVO)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观察分析 12 0例 (12 0眼 )经荧光眼底造影 (FFA)确诊为BRVO的患者 (其中缺血型 79例 ,非缺血型 4 1例 )的光凝治疗效果。结果  12 0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中明显有效 10 1例 (84 1% ) ,13例 (10 8% )视力保持不变 ,6例 (5 1% )视力下降。视力不变和视力下降均为缺血型病例 ,非缺血型 5 4例视力均得到了提高。治愈病程 :5 7例病程小于 3个月 ,4 0例病程在 4~ 6个月 ,2 3例病程大于 6个月。结论 氪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可缩短病程 ,减少并发症 ,降低复发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激光凝固术
下载PDF
先天性青光眼24例(44眼)临床分析
8
作者 武淑玲 刘秋英 《宁夏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51-51,共1页
先天性青光眼24例(44眼)临床分析武淑玲,刘秋英先天性青光眼是胎儿期限部发育异常导致眼内液体流出障碍引起眼压升高,是婴幼儿及青少年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将1981~1994年我科收治的24例(44眼)先天性青光眼... 先天性青光眼24例(44眼)临床分析武淑玲,刘秋英先天性青光眼是胎儿期限部发育异常导致眼内液体流出障碍引起眼压升高,是婴幼儿及青少年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将1981~1994年我科收治的24例(44眼)先天性青光眼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先天性青光眼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哈少平 宫传勋 +3 位作者 杨巧玲 武淑玲 徐维刚 顾青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1170-1171,共2页
目的:探讨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exudative chorioretinopathy,CEC)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吲哚青绿血... 目的:探讨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exudative chorioretinopathy,CEC)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 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检查确诊的CEC患者的18只患眼进行TTT治疗。采用810nm半导体激光,光斑0.8~2.0mm,照射时间60s,能量80~300mW,对FFA和ICGA图像所显示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 vascularization,CNV)进行照射,照射区未出现颜色变化。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FFA结果。结果:治疗后视力提高者6眼,占33%;无变化者12眼,占67%。自觉症状有程度不同的改善者16眼,眼底检查病变减轻者10眼。13眼复查眼底血管造影,其中8眼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明显消退、渗漏减轻。结论:TTT治疗CEC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热疗法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新生血管
下载PDF
两种联合术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詹冬梅 史琴 +1 位作者 哈玲芳 武淑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6-269,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联合术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联合手术的患者95例(95眼),随机分为两组,术式1组49眼行白内障超声...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联合术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联合手术的患者95例(95眼),随机分为两组,术式1组49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玻璃体切割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式2组46眼行玻璃体手术中后路切除晶状体,保留前囊膜,前囊上睫状体沟内植入人工晶状体。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改善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5个月~2.5 a。结果术式1组视力改善40眼(81.63%);术式2组视力改善28眼(60.87%),两组术后视力改善眼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8,P=0.025)。术式1组术后发生虹膜新生血管(iris neovascuiarization,INV)1眼;术式2组术后发生INV7眼,两组术后INV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2,P=0.021)。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改善不佳者多伴有明显的糖尿病黄斑水肿、硬性渗出或视网膜缺血。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角膜水肿(术式1组12眼,术式2组5眼)、暂时性眼压升高(术式1组4眼,术式2组5眼)、葡萄膜炎表现(术式1组16眼,术式2组14眼)、玻璃体积血(术式1组4眼,术式2组6眼)、视网膜脱离(两组均为2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术式1组1眼,术式2组5眼)、后发性白内障(术式1组7眼,术式2组6眼)。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安全有效的;术式l组优于术式2组,其术后INV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率也较低;糖尿病黄斑病变是影响术后视力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超声乳化术 玻璃体切割术 晶状体切割术 虹膜新生血管
下载PDF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联合手术治疗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詹冬梅 哈玲芳 +1 位作者 李娜 武淑玲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879-881,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分析合并白内障的PDR患者54例(5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玻璃体切除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分析合并白内障的PDR患者54例(5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玻璃体切除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视力改善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5年。手术后58眼中最佳矫正视力提高两行以上者46眼,占79.31%;视力无明显变化7眼(12.07%),视力下降5眼(8.62%)。术后发生虹膜新生血管(INV)1眼,占1.72%;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角膜轻度水肿、暂时性眼压升高、前房渗出、虹膜后黏连、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后发性白内障等;虹膜后黏连在有硅油或惰性气体填充的眼内发生率较高。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是治疗PDR提高视力的有效手段,糖尿病黄斑病变是影响术后视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晶状体超声乳化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白内障
下载PDF
近视眼的屈光度、眼轴、角膜屈光力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玮玲 詹冬梅 +3 位作者 武淑玲 马雅玲 哈玲芳 刘耀玲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目的 :探讨近视眼的屈光度、眼轴、角膜屈光力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近视的成因。方法 :将 2 0 4例 (348只眼 )近视患者分为三组 :低度近视组 6 2眼 (屈光度 <- 3 0D) ;中度近视组 15 9眼 (屈光度 - 3 0D~ - 6 0D) ;高度近视组 12 7... 目的 :探讨近视眼的屈光度、眼轴、角膜屈光力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近视的成因。方法 :将 2 0 4例 (348只眼 )近视患者分为三组 :低度近视组 6 2眼 (屈光度 <- 3 0D) ;中度近视组 15 9眼 (屈光度 - 3 0D~ - 6 0D) ;高度近视组 12 7眼 (屈光度 >- 6 0D)。测量患者眼的屈光度、角膜屈光力及眼轴 ,与近视程度、角膜屈光力、眼轴的关系。结果 :在低度近视组 ,6 2只眼屈光度与眼轴长度无显著相关性 ,而屈光度与角膜水平径、垂直径屈光力呈正相关 (P <0 0 5 ) ,相关具有显著性 ;在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屈光度与眼轴长呈正相关 (P <0 0 5 ) ,相关具有显著性 ,且随近视度数的增加 ,与眼轴长的相关系数呈递增趋势 ,而中、高度组患者眼屈光度与角膜水平径及垂直径屈光力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在近视性屈光不正的影响因素中 ,低度近视眼患者受角膜屈光力的影响相对较大 ,而眼轴的作用甚微 ;在中、高度近视眼患者中 ,眼轴长是影响近视程度的主要因素 ,而角膜屈光力几乎不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屈光度 眼轴 角膜屈光力
下载PDF
甜龙侧枝扦插袋苗培育技术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武淑玲 张鹏艳 +1 位作者 李明斌 段国朝 《中国林业产业》 2024年第6期36-37,共2页
甜龙竹是一种竹属大型丛生竹类植物,秆高20~25米,在我国境内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甜龙竹是一种阳性植物,多生长在高温、湿润、向阳的区域,生长适宜温度为22~32℃,有着耐旱、耐热的特点。我国常见的甜龙竹有版纳甜龙竹、勃氏甜龙竹,其中,... 甜龙竹是一种竹属大型丛生竹类植物,秆高20~25米,在我国境内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甜龙竹是一种阳性植物,多生长在高温、湿润、向阳的区域,生长适宜温度为22~32℃,有着耐旱、耐热的特点。我国常见的甜龙竹有版纳甜龙竹、勃氏甜龙竹,其中,版纳甜龙竹高达通直,是一种集食用、材用、观赏为一体的优良竹种;而勃氏甜龙竹则是一种良好的笋用竹,其秆也能被用于制作筷子或当做建筑耗材,但篾用价值较低。甜龙竹一般采用埋杆育苗、直接埋节定植、压杆育苗、侧枝扦插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氏甜龙竹 适宜温度 笋用竹 版纳甜龙竹 通直 侧枝扦插 优良竹种 大型丛生竹
下载PDF
雷珠单克隆抗体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默迟 武淑玲 杨红艳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10期1215-1218,共4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克隆抗体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疗效。方法选择自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的临床确诊为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46例,分为早期组23例35眼,中晚期组23例37眼,分别对所有患眼采用玻...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克隆抗体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疗效。方法选择自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的临床确诊为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46例,分为早期组23例35眼,中晚期组23例37眼,分别对所有患眼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克隆抗体的方式进行治疗,每月1次,共持续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1个月、治疗第2个月、治疗第3个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患眼黄斑中心厚度、最佳矫正视力的变化情况;比较治疗第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提高情况,分析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早期和中晚期AMD患者治疗2、3个月时的平均最佳矫正视力好于治疗前(P<0.05或<0.01),治疗3个月时的平均最佳矫正视力好于治疗1个月者(P<0.05);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早期AMD患者治疗2、3个月时、中晚期AMD患者治疗3个月时和治疗前相比明显减少(P<0.05),早期AMD患者治疗3个月时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小于1个月者(P<0.05)。早期AMD组治疗有效率(82.6%)高于中晚期AMD组(60.9%)。术后第2天注射局部出现球结膜下出血7例;眼压一过性增高2例。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克隆抗体可有效提高早期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的平均最佳矫正视力,降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克隆抗体 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 玻璃体腔注射
下载PDF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缺失与回归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凤梅 武淑玲 田庆轩 《河北职业教育》 2017年第5期14-17,共4页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被弱化和冷落。如何在高职院校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人文教育体系,使人文教育回归应有价值和意义是很多高职院校面临的课题。文章在分析了当前高职人文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之后,从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师资队伍建...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被弱化和冷落。如何在高职院校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人文教育体系,使人文教育回归应有价值和意义是很多高职院校面临的课题。文章在分析了当前高职人文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之后,从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入手,提出了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创建人文校园等方法和途径,构建一套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文教育教学体系,为高职教育回归人文教育功能提供借鉴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文教育 创建人文校园
下载PDF
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弊端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富山 武淑玲 施志艳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41-142,共2页
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它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是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运用不当会适得其反。针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弊端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方案,以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多媒体技术 弊端 应对策略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探讨
17
作者 盛迅伦 庄文娟 +3 位作者 马亚玲 詹冬梅 高生云 武淑玲 《宁夏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5期307-309,共3页
探讨并总结超声乳化技术及超声乳化仪各项机械参数的合理运用。方法对39例(44只眼)老年性、并发性、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除。结果术后1天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占45.45%,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视力≥... 探讨并总结超声乳化技术及超声乳化仪各项机械参数的合理运用。方法对39例(44只眼)老年性、并发性、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除。结果术后1天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占45.45%,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视力≥0.5者分别占68.18%、79.54%和86.36%。角膜散光术后1周≤1.5D占64%,术后1月≤1.5D占7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术后散光小,视力恢复快,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但也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手术,需要手术者充分了解超声乳化仪的原理及性能才能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摘除术 超声乳化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株增殖及细胞周期的研究
18
作者 哈玲芳 盛迅伦 +2 位作者 庄文娟 向伟 武淑玲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771-773,共3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与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HLECs)株增殖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株(SRA01/04)进行无血清培养...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与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HLECs)株增殖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株(SRA01/04)进行无血清培养液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验,分别加入不同终浓度的bFGF(0.01、0.10、1.00、10.00及100.00μg/L))共同培养24、48、72 h后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以流式细胞仪分析bFGF对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结果 bFGF浓度为0.1μg/L、1.00μg/L、10.0μg/L、100.00μg/L时,对HLEC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00μg/L作用24h増殖率最大112.78%,作用强度呈浓度时间依赖性;bFGF促进HLEC细胞周期发生变化,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增加,G0/G1期细胞减少,说明bFGF通过促进HLEC细胞越过G1期限止点进入增殖状态。结论 bFGF可促进HLEC的增殖,改变细胞周期,是HLECs强有力的促增殖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增殖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RF和抗CCP抗体检验结果比较分析
19
作者 武淑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58-161,共4页
研究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的检验结果,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评估,分析上述单一及联合实施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检出情况,以期指导后续疾病相关诊断工作。方法 选取乌兰察布市商都县人民医院100例疑似类风湿性关节炎... 研究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的检验结果,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评估,分析上述单一及联合实施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检出情况,以期指导后续疾病相关诊断工作。方法 选取乌兰察布市商都县人民医院100例疑似类风湿性关节炎作为此次研究的分析样本,限定时间:2020.08-2023.12。所有患者均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疾病最终诊断结果,入组后,实施RF、抗CCP抗体诊断,研究不同方案的价值,评估单一、联合效果。结果 关节镜检查显示阳性72例,联合诊断71例,RF62例,抗CCP抗体63例;诊断效果各指标差异进行对比,提示与单一诊断相比联合诊断更高(P<0.05)。结论 RF+抗CCP抗体诊断效果优于单一诊断,诊断效能高,可以科学指导后续治疗,可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因子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性关节炎 特异度 灵敏度
下载PDF
65例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王金星 哈玲芳 +1 位作者 武淑玲 王玮玲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82-284,共3页
为探讨角膜缘后巩膜隧道小切口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对白内障治疗效果的影响,将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病例分成二组,大切口组23眼;小切口组42眼,并分别观察术后的情况。结果小切口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术中角巩膜损伤小,术后并发症... 为探讨角膜缘后巩膜隧道小切口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对白内障治疗效果的影响,将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病例分成二组,大切口组23眼;小切口组42眼,并分别观察术后的情况。结果小切口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术中角巩膜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术后视力明显优于大切口组,术后散光发生率明显低于大切口组。提示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可减少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及其它并发症,能早期有效提高裸眼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囊外摘除术 视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