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肿瘤化疗期癌性疲乏患者运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谭绮琼 高丽萍 +5 位作者 李瑞平 何小欢 夏坚祯 严欣仪 吴玉蝉 武燕莹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13期79-80,共2页
目的:了解患有恶性肿瘤化疗期癌性疲乏患者的运动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及肿瘤患者运动障碍问卷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23名恶性肿瘤并具有不同程度... 目的:了解患有恶性肿瘤化疗期癌性疲乏患者的运动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及肿瘤患者运动障碍问卷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23名恶性肿瘤并具有不同程度癌性疲乏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423例患者中有315例患者进行运动,但只有98例患者运动强度达到了美国肿瘤学会2012年发布的运动指南推荐的标准;“不知道运动能够减轻疲乏程度”、“害怕运动对疾病及治疗带来负面影响”、“疲乏”、“缺乏运动技能”及“无运动习惯”等是影响癌性疲乏患者实施运动疗法的主要障碍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必须意识到癌性疲乏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严重影响,运用疲乏测量工具来进行有效评估,积极规范地管理和干预疲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癌性疲乏 运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静疗小组在肿瘤晚期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瑞平 武燕莹 何肖华 《齐鲁护理杂志》 2020年第3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静疗小组在肿瘤晚期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肿瘤晚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静疗小组指导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静疗小组在肿瘤晚期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肿瘤晚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静疗小组指导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PICC置管情况、置管并发症、意外事件发生率、自我效能、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及PICC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PICC置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PICC置管并发症及意外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及PICC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静疗小组在肿瘤晚期患者PICC置管中的护理干预效果良好,能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疗小组 PICC 自我管理 自我效能 肿瘤
下载PDF
优质护理干预减少晚期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提高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2
3
作者 武燕莹 李瑞平 何肖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4期235-237,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晚期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提高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晚期癌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晚期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提高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晚期癌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晚期癌症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及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33%,低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躯体、情绪、社会、认知和角色功能评分、整体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观察组护理后的SDS评分、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降低阿片类药物带来的尿潴留、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晚期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焦虑抑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晚期癌痛患者 阿片类药物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项目管理在降低住院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瑞平 武燕莹 吴玉婵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5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项目管理在降低住院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方法由肿瘤科护士长牵头,科室成立外周静脉留置针项目管理小组,通过前期搜集文献及资料,访谈肿瘤科使用静脉留置针而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的患者,制定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 目的探讨项目管理在降低住院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方法由肿瘤科护士长牵头,科室成立外周静脉留置针项目管理小组,通过前期搜集文献及资料,访谈肿瘤科使用静脉留置针而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的患者,制定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情况调查表。2017年1~6月实施项目前的980例作为对照组,2017年7~12月实施项目后的930例作为实验组,记录住院患者留置针使用现状。结果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下降(P<0.001);脱管原因发生率降低(P<0.001)。结论项目管理可以降低住院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控制产生脱管的原因,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管理 住院患者 外周静脉留置针 非计划拔管率
下载PDF
临终关怀护理在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瑞平 武燕莹 +1 位作者 吴玉婵 何肖华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年第15期2795-2797,共3页
目的:观察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在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方法:从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该院诊疗的晚期肿瘤患者中抽取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关怀组各3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关怀组患者在常规护理... 目的:观察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在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方法:从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该院诊疗的晚期肿瘤患者中抽取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关怀组各3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关怀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临终关怀护理。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后临床效果、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性等情况。结果:护理后,关怀组患者的焦虑HAMA评分、抑郁HAMD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且下降程度关怀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关怀组患者SF-36评分中一般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各项目的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护理后,关怀组满意度为91.43%,明显高于常规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临终关怀及护理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终关怀 护理干预 晚期肿瘤 治疗效果 护理满意度
原文传递
六西格玛在降低癌痛患者口服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武燕莹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年第6期1077-1079,共3页
目的探究六西格玛护理管理方法在降低癌痛口服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42例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的患者按照随机分号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究六西格玛护理管理方法在降低癌痛口服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42例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的患者按照随机分号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癌痛患者护理管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六西格玛护理管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上不良反应的发生人数情况,患者的疼痛度控制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整体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规范化的六西格玛护理管理方式后,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患者疼痛度的抑制情况方面以及对护理的整体满意度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当前临床上针对癌痛患者口服阿片类药物所出现的一系列不良反应等,通过六西格玛护理管理方式能够达到较高的治疗护理效果,对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显著意义和作用,可在临床上进行适当的推广和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西格玛 护理管理 癌痛 阿片类药物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IL-27、IL-29及miRNA-497在HER-2阳性胃癌患者放射性粒子联合靶向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7
作者 项涛 雷慧 +4 位作者 谭绮琼 武燕莹 莫凤清 胡波 项天天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0期4204-4206,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27、IL-29及miRNA-497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放射性粒子联合靶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高明区人民医院、吴川市人民医院及浙江省肿瘤医院的住院HER-2阳性胃癌性腹水老年患者61例...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27、IL-29及miRNA-497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放射性粒子联合靶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高明区人民医院、吴川市人民医院及浙江省肿瘤医院的住院HER-2阳性胃癌性腹水老年患者61例,分为两组:治疗组(n=31),放射性粒子+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首次剂量8mg/kg,6mg/kg维持,每3周1次),治疗6个周期;对照组(n=30),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首次剂量8mg/kg,6mg/kg维持,每3周1次),治疗6个周期。检测两组患者腹水中IL-27、IL-29、miRNA-497的水平,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腹水中IL-27、IL-29、miRNA-497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下降明显,治疗组患者有效缓解率74.19%,高于对照组的36.67%,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155d)高于对照组(7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27、IL-29及miRNA-497在HER-2阳性胃癌患者放射性粒子联合全身靶向治疗中具有疗效评估、预后判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腹水 白细胞介素-27 白细胞介素-29 miRNA-497 放射性粒子 HER-2 靶向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