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贡茶重生 景谷大白茶复兴记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段兆顺(撰稿/摄影)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普洱》
2019年第10期122-126,共5页
-
文摘
秧塔特殊的气候、水土与海拔等自然环境,造就出一个与众不同的茶树品种--大白茶。这是云南独有的,普洱独有的,景谷独有的,更是秧塔独有的地方珍贵茶树优良品种,据传曾被制作成“白龙须茶”进贡清宫。而今,飞人寻常百胜家的景谷大白茶,正让当地越来越多的茶农过上富足的生活。
-
关键词
大白茶
茶树品种
普洱
优良品种
自然环境
景谷
茶农
龙须茶
-
分类号
S57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云南白茶的密码景谷大白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段兆顺(撰稿/摄影)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普洱》
2019年第11期42-49,共8页
-
文摘
单从云南白茶的角度看,景谷在白茶的种植、加工方面,占据着云南其他茶产区无法比拟的优势。作为宽叶木兰化石和中华木兰化石的发祥地,景谷是茶树发源的核心地带,更是景谷大白茶的原产地。种质资源上的先天优势,让景谷的白茶种植和加工发展迅速,但如何解决市场问题,是摆在景谷白茶产业目审的主要难题。
-
关键词
大白茶
核心地带
宽叶
景谷
种质资源
先天优势
木兰
原产地
-
分类号
S57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下关沱茶,百年品牌的变与不变
- 3
-
-
作者
段兆顺(撰稿/摄影)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普洱》
2020年第7期68-72,共5页
-
文摘
过去的100多年间,下关沱茶经历了商号、国企、股份制、民企等多种身份变更,但这期间从未间断过生产,百年品牌历久弥新。下关沱茶是如何保持活力屹立百年,在当前的市场大环境下又有何新的变化与举措呢?
-
关键词
百年品牌
股份制
变与不变
民企
下关沱茶
国企
历久弥新
新的变化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经验科学,“茶为万病之药”引
- 4
-
-
作者
段兆顺(撰稿/摄影)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普洱》
2020年第4期30-39,共10页
-
文摘
中国茶的语境中,茶是一个丰富的载体,一杯浅浅的茶汤里,饱含着中国人的味蕾归属、精神信仰和情感依托。在经验科学的触动下,“万病之药”成为古人最早赋予茶的主要标签。透过这个标签,我们该如何看待茶的药用价值和健康功效呢?
-
关键词
健康功效
精神信仰
如何看待
标签
经验
情感依托
药用价值
茶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冰岛,一棵“袓母树”的拍卖
- 5
-
-
作者
段兆顺(撰稿/摄影)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普洱》
2019年第5期118-120,共3页
-
文摘
傣历新年泼水节到来之际的2019年4月16日11时16分,在令普洱茶界瞩目的冰岛老寨,一场冰岛祖母树开采仪式暨2019年采摘权拍卖,在低调中悄然进行。“1元、1万、8.8万、18.8万……”从无底价0元起拍,冰岛祖母树2019年采摘权在各地茶商、茶人、茶客的多轮举牌下,拍卖价一路飙升。
-
关键词
拍卖价
冰岛
普洱茶
泼水节
采摘
祖母
底价
茶商
-
分类号
F31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重庆,水陆码头的现代茶生活
- 6
-
-
作者
段兆顺(撰稿/摄影)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普洱》
2019年第8期58-66,共9页
-
文摘
重庆,在西南的中心“重庆是座网红城市,有很多很多?的网红点可以去看看。”刚见面,廖南飞就这样向我推介她所生活的这座城市。从抗战影片中走来的重庆,这些年来的确很红。不少人去重庆,甚至只是为了打卡各种网红点,从解放碑、洪崖洞到穿楼而过的轻轨,从繁华的CBD到绚丽的夜景,从火锅店到各类小吃,以及朝天门一带的如云美女。
-
关键词
重庆
生活
码头
茶
网红
CBD
火锅店
城市
-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一片叶子富裕了一方百姓
- 7
-
-
作者
段兆顺(撰稿/摄影)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普洱》
2019年第10期12-22,共11页
-
文摘
“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胜。”2003年4月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溪龙乡调研时说过的这句话,如今正在“老少边穷”的云南茶产区得到践行。作为富民产业的整个云茶产业,不仅有力带动了当地百胜致富,还因生态产业与旅游的对接,为茶山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
关键词
生态产业
浙江省委书记
可持续发展
富民产业
强劲动力
云茶产业
百胜
老少边穷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原料商,困惑中的自我变革
- 8
-
-
作者
段兆顺(撰稿/摄影)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普洱》
2019年第7期100-104,共5页
-
文摘
一头连着茶农,一头连着茶企,原料供应商在普洱茶产业链中,可以说发挥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然而茶企在发展,市场在变化,在新的经济趋势下,夹在中间的原料供应商们,该如何实现自我的变革呢?
-
关键词
原料供应商
变革
承上启下
经济趋势
实现自我
茶农
产业链
普洱茶
-
分类号
F407.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游学茶山,知味昔归
- 9
-
-
作者
段兆顺(撰稿/摄影)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普洱》
2019年第5期116-117,共2页
-
文摘
“把课堂搬到茶山!”每年都要在云南茶山行走一圈的解方,深知学茶、习茶的最好课堂就是茶山。自十多年前到丽江安家创业以来,解方和陈志艳创立了“全国十佳特色茶馆”平湖秋月、普洱茶品牌秋月堂、茶教育和茶文化传播平台丽江茶书院。
-
关键词
茶山
游学
传播平台
普洱茶
茶文化
课堂
解方
丽江
-
分类号
G648.9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我们躲在森林里,我们走向新天地
- 10
-
-
作者
段兆顺(撰稿/摄影)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普洱》
2019年第10期36-41,共6页
-
文摘
70年前,他们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躲在原貽森林里过着与世隔绝的原始生活。70年后,从原胎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他们,不但通了路,通了电,看上了电视,有了4 G,还住进了水泥房开上了小汽车……这种像梦一祥翻天覆地的变化,发生在哀牢山深处的苦聪人身上。如今,他们正通过茶叶这一神奇的东方树叶,过上了越来越富裕的生活。
-
关键词
苦聪人
衣不遮体
直接过渡
新天地
小汽车
哀牢山
森林
生活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一首古歌和三个当代故事 景迈山脱贫手记
- 11
-
-
作者
段兆顺(撰稿/摄影)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普洱》
2020年第8期98-105,共8页
-
文摘
“我要给你们留下牛马怕遭灾害死光,要给你们留下金银财宝怕你们吃完用光。就给你们留下茶树吧,让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首流传在景迈山芒景一带的古歌,据传是布朗族第一代首领帕哎冷留下的。然后,尽管帕哎冷为子孙后代留下了怎么喝也喝不完的茶树,在很长的历史时空里,却未能如愿地让他的子孙后代过上富足的生活。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景迈山的少数民族才开始真正拥抱大山外面的生活。近20年来的巨大变迁,更是让景迈山成了人们向往的诗意栖居地。
-
关键词
景迈山
布朗族
诗意栖居
历史时空
古歌
茶树
少数民族
-
分类号
S57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茶城,现代城市的新聚落
- 12
-
-
作者
段兆顺(撰稿/摄影)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普洱》
2019年第8期30-35,共6页
-
文摘
茶产业在历史上最大的聚集当茶从大山里运出,进入到繁华都市的第一个落脚点是茶城。在这里,茶将走完从茶山到茶杯的最后一公里,走进千千万万消费者的家里。中国经济4 0 多年的高速发展,推动了茶产业的全面复兴。
-
关键词
茶产业
现代城市
聚落
最后一公里
中国经济
消费者
茶杯
-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20世纪末的回忆 定制销意沱
- 13
-
-
作者
段兆顺(撰稿/摄影)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普洱》
2020年第11期68-70,共3页
-
文摘
销法沱对于广大普洱茶爱好者来说是耳熟能详的,但相信知道和了解销意沱的人并不多,这就更增加了这款销意大利沱茶的神秘色彩。9月份赴深圳采访标号级普洱茶选题,在云南下关沱茶集团深圳总经销、深圳云来盛公司魏雪峰先生的办公室里,看到一款外包装上印有不熟悉的外文词汇的绿色圆盒沱茶,细问之下,才知道这就是销意沱,是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已经开始出口到意大利的一款沱茶产品。
-
关键词
总经销
进出口公司
外包装
沱茶
普洱茶
神秘色彩
-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被撞翻的“盖碗茶”
- 14
-
-
作者
段兆顺(撰稿/摄影)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普洱》
2020年第1期30-39,共10页
-
文摘
向传统致敬,还是以创新要市场?在传统茶消费市场增长乏力之际,被盛在盖碗里的中国传统茶文化语境,正经受新消费、新技术的合力撞击。身在行业中的传统茶企卿精竭虑地焦虑着如何把茶叶卖出去,行业外甚至不懂茶的企业却把新消费市场做得风生水起,更有不少资本从布局大健康产业的未来出发纷纷涉足茶产业。在传统茶市场发展面临瓶颈的当口,大健康功能让茶充满了韧性,也让茶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
关键词
大健康产业
茶企
中国传统茶文化
健康功能
消费市场
增长乏力
-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两极分化”说勐库
- 15
-
-
作者
段兆顺(撰稿/摄影)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普洱》
2020年第5期48-55,共8页
-
文摘
对于生活在勐库东西半山上的茶农来说,茶已经成了他们生活的唯一,全家的生活用度,小到一袋盐巴一片青菜叶子,大到婚嫁以至建盖新房,一分一厘的支出基本都来自茶。今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勐库茶区的茶价在名山与非名山、古树与小树之间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低价茶区的苦涩4月13日,临沧,雨。这场从早上6点开始下的雨不算小,但来得有些晚。中午时分,王晓峰冒着蒙蒙细雨从勐库开车到临沧市区来接我。
-
关键词
王晓峰
临沧
两极分化
茶区
名山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景迈味 枣香味 熟茶的庄园密语
- 16
-
-
作者
段兆顺(撰稿/摄影)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普洱》
2020年第8期59-63,共5页
-
文摘
坐在景迈山柏联普洱茶庄园宽敞明亮的品鉴中心,手里端着一杯庄园养心级的温润,透过玻璃幕墙看着茶园上空的云舒云卷,是一种最为美妙的享受。彼时,茶温刚好。轻抿一口,一段关于熟茶的时光缓缓开启。
-
关键词
景迈山
玻璃幕墙
庄园
普洱茶
温润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爱护冰岛 守望冰岛
- 17
-
-
作者
段兆顺(撰稿/摄影)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普洱》
2020年第8期116-119,共4页
-
文摘
做冰岛茶的人很多,蹭冰岛茶热度的人更多,但十多年来一直守望着冰岛茶,对冰岛古茶树充满敬畏,并将冰岛茶做成一个可以信赖的品牌的人屈指可数。俸健平和他一手创办的俸字号,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
关键词
古茶树
冰岛
守望
茶
-
分类号
S57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云南白茶溯源
- 18
-
-
作者
段兆顺(撰稿/摄影)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普洱》
2019年第11期34-39,共6页
-
文摘
诗意而浪漫的月光白“我等你等了一个又一个白天,又等了一个又一个黑夜。我把所有的思念都融进这片茶里,终于等到你回来!”当年轻而魁梧的马锅头一脸疲倦地再次回到景迈山时,迎接他的是一饼青黑与银白相融的茶饼。
-
关键词
景迈山
黑夜
白天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