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承与保护:民国以来云冈石窟修缮与保护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志芳 段冰杰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67-70,88,共5页
云冈石窟始建于公元5世纪中叶,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它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历史悠久、价值丰富驰名中外。其从北魏建造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饱经沧桑。在唐、辽、金、元、明、清及现代等各个时期都有关于云冈石窟的修... 云冈石窟始建于公元5世纪中叶,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它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历史悠久、价值丰富驰名中外。其从北魏建造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饱经沧桑。在唐、辽、金、元、明、清及现代等各个时期都有关于云冈石窟的修缮保护记录。民国以来,云冈石窟由于社会、自然等因素影响遭到了巨大损毁,这一情况直到建国之后才得到改善,国家从加固、风化、水害、环境等多方面对石窟进行了修缮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云冈石窟随时间流逝还是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以来 云冈石窟 修缮保护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miR-129-5p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段冰杰 党颖徐 刘坤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42-446,451,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微小RNA-129-5p(miR-129-5p)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245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miR-129-5p预测ACS患者预后的最佳截断点(0....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微小RNA-129-5p(miR-129-5p)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245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miR-129-5p预测ACS患者预后的最佳截断点(0.92)将其分为高miR-129-5p组(n=109)和低miR-129-5p组(n=136)。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miR-129-5p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与ACS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245例PCI后ACS患者中有88例(35.92%)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血清miR-129-5p预测ACS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性、最佳截断点分别为0.873、79.55%、77.71%、0.92。高miR-129-5p组患者MACE发生率高于低miR-129-5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miR-129-5p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低于低miR-129-5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左心室射血分数及miR-129-5p与ACS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结论miR-129-5p与PCI后ACS患者预后关系密切,检测血清miR-129-5p水平有助于了解患者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微小RNA-129-5p 预后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血Hcy、Hb A_(1c)及尿U-m Alb检测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损伤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段冰杰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9年第2期48-49,共2页
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4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42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Hcy、Hb A_(1c)、U-mAlb水平较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Hcy、Hb A_(1c)、U-mAlb异常检出率较高,(P <0. 05);Hcy、U-mAlb、H... 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4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42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Hcy、Hb A_(1c)、U-mAlb水平较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Hcy、Hb A_(1c)、U-mAlb异常检出率较高,(P <0. 05);Hcy、U-mAlb、Hb A_(1c)联合检测阳性率较高,(P <0. 05)。结论尿U-mAlb、血Hcy、Hb A_(1c)联合检测能提高阳性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糖尿病肾病损伤 同型半胱氨酸(Hcy) 糖化血红蛋白(Hb A1c) 尿微量白蛋白(U-mAlb)
下载PDF
GSP、HbA_(1c)、CRP联合检测在早期妊娠期糖尿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段冰杰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9年第1期59-60,共2页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GDM孕妇90例为GDM组,选取耐糖量受损孕妇87为IGT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孕妇83例为对照组。三组均进行50g葡萄糖1h糖负荷试验。观察三组糖筛、GSP、HbA_(1c)、CRP水平及检测异常率、联检测诊断学指标。结果三组...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GDM孕妇90例为GDM组,选取耐糖量受损孕妇87为IGT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孕妇83例为对照组。三组均进行50g葡萄糖1h糖负荷试验。观察三组糖筛、GSP、HbA_(1c)、CRP水平及检测异常率、联检测诊断学指标。结果三组糖筛、GSP、HbA_(1c)、CRP比较,GDM组均高于IGT组和对照组,(P<0.05);两组GSP、HbA_(1c)、CRP异常率及联合检测异常率比较,GDM组高于IGT组,(P<0.05);GSP+HbA_(1c)+CRP联合检测GDM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各项指标单一检测。结论 GSP、HbA_(1c)、CRP联合检测GDM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妊娠期糖尿病 GSP HBA1C CRP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的动态监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齐红双 薛士鹏 +2 位作者 段冰杰 卢瞧 胡兵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2227-2228,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急性脑梗死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NDF)和梗死灶体积评分,检测其血清IL-8、T...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急性脑梗死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NDF)和梗死灶体积评分,检测其血清IL-8、TNF-α、hs-CRP水平,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不同时间、不同CNDF评分和不同脑梗死体积患者血清各检测指标水平变化。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IL-8、TNF-α、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IL-8、TNF-α、hs-CRP水平均在发病后开始升高,72 h达峰值,与梗死灶体积、CNDF明显相关,第14天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8、TNF-α、hs-CRP水平明显升高,并与脑梗死体积、CNDF相关,可以作为指导临床治疗、判断病情及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Dark Tourism学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6
6
作者 王金伟 段冰杰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1-103,共23页
黑色旅游是一种置身黑暗(dark)场景,探寻希望和曙光(dawn)的情感性旅游体验活动。它为全面认识旅游现象本质和学科内核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构建完善的旅游理论体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黑色旅游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 黑色旅游是一种置身黑暗(dark)场景,探寻希望和曙光(dawn)的情感性旅游体验活动。它为全面认识旅游现象本质和学科内核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构建完善的旅游理论体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黑色旅游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旅游学术研究中的一门显学。文章在对国际黑色旅游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按照研究主题对该议题的文献内容进行了批判性评述。研究发现,国际黑色旅游研究经历了萌芽期(2008年以前)、缓慢增长期(2008—2013年)、快速增长期(2014年至今)3个发展阶段。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黑色旅游概念及内涵、黑色旅游与社会文化的关系、黑色旅游者心理与行为特征、黑色旅游目的地管理等4个方面;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和混合研究方法逐渐受到重视。同时,黑色旅游正经历“人本主义转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转向”,相关学术研究也面临着区域差别和文化背景差异显著,游客和社会的整体认知不断更新迭代,以及敏感的伦理道德问题等诸多挑战,需要重点关注。此外,文章提出了根植中国情境,深化学术引领的启示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旅游 遗产旅游 旅游体验 伦理道德 批判性反思 综述
下载PDF
血清C反应蛋白及前清蛋白在患儿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7
作者 段冰杰 《西藏医药》 2020年第3期20-21,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ommercial Rent Planning,CRP)与前清蛋白(Prealbumin,PA)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的价值,为患儿上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4月确诊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10例作为观察组,并抽取同期...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ommercial Rent Planning,CRP)与前清蛋白(Prealbumin,PA)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的价值,为患儿上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4月确诊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10例作为观察组,并抽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常规体检的健康儿童110例作为对照组。将血细胞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血清CRP、PA检出水平,分析不同血清指标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CRP水平(64.13±23.58)、对照组(5.01±2.4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A水平:观察组(105.58±8.01),对照组(278.45±23.1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二者诊断敏感(Kappa值)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CRP诊断与血细胞培养结果一致性高于血清PA。结论 血清CRP及PA均有助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且血清C反应蛋白诊断准确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血清 C 反应蛋白 前清蛋白
下载PDF
ICU与非ICU中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齐红双 李英 +2 位作者 段冰杰 卢瞧 胡兵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5期213-214,共2页
目的了解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与非ICU分离比例均较高的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针对性优选抗菌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方法对临床送检的15092份感染性标本接种培养,采用法国... 目的了解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与非ICU分离比例均较高的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针对性优选抗菌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方法对临床送检的15092份感染性标本接种培养,采用法国梅里埃API板条鉴定,K-B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结果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690株肺炎克雷伯菌及786株铜绿假单胞菌,ICU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23.42%、19.94%。非ICU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14.31%和20.24%,耐药率均高于非ICU。ICU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均高于非ICU同类菌的检出率。结论 ICU与非ICU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均较高,ICU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高于非ICU,ICU中产ESBLs菌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也高于非ICU同类菌的检出率。提示临床积极送检的必要性,应依据药敏结果优选抗菌药物治疗,以遏制耐药菌株产生和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普通病房 肺炎克雷伯菌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下载PDF
两种仪器测定血清胰岛素结果比对和偏倚评估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坤 段冰杰 李英 《实用医技杂志》 2021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目的对比罗氏E411分析仪和安图A2000PLUS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对血清胰岛素测定结果与偏倚评估。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0例患者,抽取血液标本,使用罗氏E411分析仪和安图A2000PLUS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其血... 目的对比罗氏E411分析仪和安图A2000PLUS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对血清胰岛素测定结果与偏倚评估。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0例患者,抽取血液标本,使用罗氏E411分析仪和安图A2000PLUS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其血清胰岛素,计算其变异系数(CV)和偏倚。结果罗氏E411分析仪测定高浓度血清胰岛素批内CV为1.68%、批间CV为1.73%,测定低浓度血清胰岛素批内CV为4.90%、批间CV为5.04%,最大偏倚为6.90%;安图A2000PLUS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高浓度血清胰岛素批内CV为1.67%、批间CV为1.71%,测定低浓度血清胰岛素批内CV为4.88%、批间CV为5.01%,最大偏倚为5.88%。结论罗氏E411分析仪和安图A2000PLUS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血清胰岛素主要性能指标均符合要求,可应用于临床检测,且安图A2000PLUS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结果准确性及线性范围优于罗氏E411分析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胰岛素 偏倚评估 变异系数
下载PDF
临产妇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胆红素变化分析
10
作者 党颖徐 张志诚 +4 位作者 张新培 王辉 王桂安 段冰杰 王珊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5年第2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胆红素 临产妇 变化分析 血清 动脉粥样硬化(AS) 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 抗动脉粥样硬化 脂类代谢紊乱 心脑血管病 发生发展 ATPⅢ 降脂治疗 抗氧化剂 生理现象 血栓栓塞 凝血因子 脂类成分 临床意义
下载PDF
CD3抗体和IL-4/IL-4抗体复合物联合疗法拮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免疫机制研究
11
作者 齐红双 薛士鹏 +2 位作者 岳会珠 段冰杰 胡兵 《社区医学杂志》 2016年第8期7-10,共4页
目的采用CD3抗体和IL-4/IL-4抗体复合物联合疗法,增加Tregs/Teffs比例,探讨其对于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拮抗作用及免疫机制。方法 2014年5—11月采用高胆固醇饮食喂养载脂蛋白E缺陷性小鼠(apo E-/-)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γδTCR抗体组、I... 目的采用CD3抗体和IL-4/IL-4抗体复合物联合疗法,增加Tregs/Teffs比例,探讨其对于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拮抗作用及免疫机制。方法 2014年5—11月采用高胆固醇饮食喂养载脂蛋白E缺陷性小鼠(apo E-/-)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γδTCR抗体组、IL-4复合物组及混合组各10只,分别使用空载体、CD3单克隆抗体、IL-4/IL-4抗体免疫复合物、CD3单克隆抗体-IL-4/IL-4抗体免疫复合物干预实验小鼠。检测各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面积及稳定性、病变部位巨噬细胞及细胞间质含量、淋巴器官内Treg/Teff比例、脾脏单核细胞表型变化情况。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四组脾脏及淋巴结CD4+T细胞/总细胞、CD25+Foxp3+细胞/CD4+细胞、CD25、CD103、类糖诱导TNF受体相关基因/蛋白(GITR)、细胞毒T细胞相关蛋白4(CTLA-4)、体重及血脂水平、Ly6C/单核细胞及CD115(CSF-1受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混合组脾脏CD25+Foxp3+细胞/CD4+细胞、CD25、CD103、GITR、CTLA-4、甘油三酯、CD11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混合组淋巴结CD4+T细胞/总细胞、CD25+Foxp3+细胞/CD4+细胞、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y6C/单核细胞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除了降低Teff介导的免疫反应外,增强Treg介导的免疫反应可更为有效的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这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 动脉粥样硬化 胆固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