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草不同还田量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罗熳丽 段均华 +3 位作者 姚恒 卢昌泰 肖玖金 张健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92,共8页
[目的] 研究稻草不同还田量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方法] 在5 m×5 m的样方内,以未进行稻草还田的处理为对照(ck),采用手拣法和干、湿漏斗分离法,调查稻草还田后2个月和稻草还田后5个月,不同还田量[0.8(T20)、0.4(T10)、0.2(T5)... [目的] 研究稻草不同还田量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方法] 在5 m×5 m的样方内,以未进行稻草还田的处理为对照(ck),采用手拣法和干、湿漏斗分离法,调查稻草还田后2个月和稻草还田后5个月,不同还田量[0.8(T20)、0.4(T10)、0.2(T5)和0 kg·m-2(ck)]处理下耕地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结果] 试验共捕获土壤动物1 194只,隶属于3门11纲19目44科,平均密度4.45×105只·m-2;稻草还田处理后的样地土壤动物密度和类群数明显增加(P < 0.05),土壤动物类群数排序为T20(37)> T10(30)> T5(28)> ck(17)。土壤动物群落垂直分布明显,土壤动物密度随着土层加深而降低,具有明显的表聚性特征。稻草还田2个月后T20处理的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均最高,稻草还田后5个月T10处理优势度指数最高。 [结论] 农业生产上稻草切碎后覆盖还田宜选择0.8 kg·m-2还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学 稻草还田 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下载PDF
稻草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苟丽琼 姚恒 +4 位作者 王戈 黄如成 段均华 肖玖金 张健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0-457,共8页
为研究稻草不同还田方式下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以未进行稻草还田处理作为对照,采用大型手捡和干、湿漏斗法,于2016年6月和9月(稻草还田后2个月和5个月),对稻草焚烧、覆盖、填埋3种还田方式下的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为研究稻草不同还田方式下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以未进行稻草还田处理作为对照,采用大型手捡和干、湿漏斗法,于2016年6月和9月(稻草还田后2个月和5个月),对稻草焚烧、覆盖、填埋3种还田方式下的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调查获得的土壤动物隶属于50个类群,各处理下均以线虫纲为优势类群。还田后,稻草覆盖处理的土壤动物密度较对照显著(P<0.05)提高,但二者动物类群数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还田2个月后,各处理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指数间无显著差异;但还田5个月后,稻草覆盖和填埋处理的土壤动物优势度指数显著(P<0.05)高于对照。说明恰当的稻草还田方式有利于改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还田 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