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韧革菌中的韧革菌素类似物(英文)
1
作者 周稚凡 段媛昌 +1 位作者 李靖 赵沛基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7-620,共4页
从毛韧革菌(Stereum hirsutum FP-91666)的YMG发酵液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韧革菌素类似物——韧革菌素R(1)以及3个已知的类似物——韧革菌素(2-4)。利用硅胶色谱、凝胶色谱等方法,结合半制备型HPLC对该菌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得到这些化合... 从毛韧革菌(Stereum hirsutum FP-91666)的YMG发酵液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韧革菌素类似物——韧革菌素R(1)以及3个已知的类似物——韧革菌素(2-4)。利用硅胶色谱、凝胶色谱等方法,结合半制备型HPLC对该菌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得到这些化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包括1D-NMR、2D-NMR)、高分辨质谱实验(HR-ESI-MS)、紫外光谱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化学 韧革菌素 结构鉴定 化学成分 核磁共振
下载PDF
炒制温度及时间对黄芩主要成分含量的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汤泮泮 叶兴蓉 +8 位作者 夏伟军 段媛昌 丁茜 冯莉萍 梅双喜 杨增明 崔涛 王京昆 董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第8期31-37,共7页
目的:探讨黄芩炒制过程中,加热时间与温度对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建立炒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采用岛津InertSustain C 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 目的:探讨黄芩炒制过程中,加热时间与温度对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建立炒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采用岛津InertSustain C 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76 nm,柱温为30℃。并采用上述方法比较不同炒制温度与时间对4个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黄芩炒制后,黄芩苷、汉黄芩苷的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黄芩素、汉黄芩素的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单体加热温度升到120℃时,黄芩苷、汉黄芩苷发生苷键断裂,逐渐转化为相应的黄芩素、汉黄芩素;升到180℃时,出现炭化,黄芩苷、汉黄芩苷未检出,而黄芩素、汉黄芩素含量也随之下降。结论:在炒黄芩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是复杂的,除了苷键裂解外,还有可能存在其他复杂反应,应严格控制加热的温度和时间及自身稳定性等因素影响,以保证炒黄芩药效,为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炒制 含量测定 温度和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