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快速、特异性检测小麦中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巢式PCR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秦召 李巧云 +2 位作者 段宗彪 姜玉梅 牛吉山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7-73,共7页
为建立检测小麦中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 )的方法,从河南省小麦黑胚籽粒上分离得到7个优势 A.alternata 病原菌株,对其 rDNA 的内部转录间隔区序列(ITS)进行测序,序列比较表明,分离到的病原菌株与 GenBank 公布的 A.a... 为建立检测小麦中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 )的方法,从河南省小麦黑胚籽粒上分离得到7个优势 A.alternata 病原菌株,对其 rDNA 的内部转录间隔区序列(ITS)进行测序,序列比较表明,分离到的病原菌株与 GenBank 公布的 A.alternata 的 ITS 区序列一致性达到99%~100%。根据 Alternaria 属菌株(A.alternata、A.tenuis、A.tenuissima)和麦类根腐离蠕孢菌(Bipolaris sorokiniana )的 ITS 序列比对结果,设计出1对 A.alternata 特异性引物 Aa1F/Aa1R。利用多种河南省小麦的主要病原真菌对该引物的特异性进行验证,只有在 A.alternata 中能特异性地扩增出1条443 bp 的 DNA 片段。以真菌通用引物 ITS1/ITS4为外侧引物、特异性引物Aa1F/Aa1R 为内侧引物进行巢式 PCR 扩增,能检测到 A.alternata DNA 的最低质量浓度为50 pg/μL。因此,建立的巢式 PCR 方法能够快速、特异地检测小麦中的 A.altern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链格孢菌 检测 巢式 PCR
下载PDF
45份小麦种质赤霉病抗性评价与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徐乔乔 李巧云 +4 位作者 牛吉山 于东艳 段宗彪 梁晓龙 焦志鑫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3-399,共7页
为获得农艺性状较好且抗赤霉病的种质资源、加快小麦抗赤霉病育种进程,以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菌株F15为致病菌,分别以苏麦3号与09X15作为抗病与感病对照,于2015-2017年对收集自南京农业大学等7个研究单位的45个小麦... 为获得农艺性状较好且抗赤霉病的种质资源、加快小麦抗赤霉病育种进程,以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菌株F15为致病菌,分别以苏麦3号与09X15作为抗病与感病对照,于2015-2017年对收集自南京农业大学等7个研究单位的45个小麦材料进行了大田赤霉病抗性鉴定与农艺性状调查,利用分子标记检测小麦种质所携带的 Fhb1基因。结果表明,在用微量移液器进行单花滴注接种鉴定的三年试验中,NMAS001、苏麦3号、P48等13个小麦材料至少有两年表现抗病。利用抗赤霉病主效QTL的SSR标记Xgwm493、 Xgwm533和Xbarc147对45个小麦材料进行 Fhb1基因的分子检测表明,苏麦3号、NMAS020、苏夫等20个小麦材料含有 Fhb1基因。抗赤霉病小麦材料一般主要农艺性状如株高、穗粒数、千粒重等表现不良;15HN018、15HN200和宁麦9号的抗赤霉性和农艺性状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禾谷镰刀菌 抗病性 分子标记
下载PDF
小麦矮化、多雌蕊、不育新突变体的形态和遗传分析
3
作者 沈椿才 秦召 +4 位作者 李巧云 吕桂珍 段宗彪 倪永静 牛吉山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5-541,共7页
从普通小麦"周麦18"中发现了一个矮化、多雌蕊且雄性不育突变体,命名为dms.SSR标记分析表明,突变体和"周麦18"间的遗传背景高度相似,证明了突变体dms来源于"周麦18".突变体dms后代按株高可分为3种表现型,高株T、中等株M和矮株D.... 从普通小麦"周麦18"中发现了一个矮化、多雌蕊且雄性不育突变体,命名为dms.SSR标记分析表明,突变体和"周麦18"间的遗传背景高度相似,证明了突变体dms来源于"周麦18".突变体dms后代按株高可分为3种表现型,高株T、中等株M和矮株D.对突变体3种表现型与"周麦18"进行了详细形态学分析,结果表明,第5节间长度缩短决定了T型植株与"周麦18"之间的株高差异;穗长与节间长度的缩短共同作用导致M型植株株高降低;减少了2个节间,加上穗长与节间长度的显著变短决定了D型株高不足30 cm.D型植株小花异常,每个小花具有1~6个雌蕊,且不能结实.经育性分析证明,其为雄性不育突变体.遗传分析结果表明,dms突变体的多雌蕊和不育性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并命名为Tadms;株高则由半显性等位基因Ta DMS控制.突变体dms的3种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分别为:高株Ta DMSTa DMS,中等株Ta DMSTadms和矮株Tadms Tad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突变体 矮化 多雌蕊 雄性不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