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度充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段昊玙 李宇祺 梁斌苗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04-908,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全球性的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及给经济和社会带来的负担在不断增加[1]。慢阻肺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因呼吸短促而日常生活受限,呼吸困难和活动受限的潜在发病机制很复杂,其中肺过度充气(lung hyperinfl...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全球性的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及给经济和社会带来的负担在不断增加[1]。慢阻肺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因呼吸短促而日常生活受限,呼吸困难和活动受限的潜在发病机制很复杂,其中肺过度充气(lung hyperinflation,LH)在其病理生理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短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过度充气 病理生理学 呼吸困难 慢阻肺 活动受限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容量与弥散能力评估
2
作者 段昊玙 梁斌苗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81-386,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GOLD等级、不同一氧化碳弥散量(diffusing capacity for carbon monoxide,DLCO)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变化及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pred)与过度充气参数残总比(the ratio of residual volume to total lung capacity,RV/TLC... 目的观察不同GOLD等级、不同一氧化碳弥散量(diffusing capacity for carbon monoxide,DLCO)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变化及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pred)与过度充气参数残总比(the ratio of residual volume to total lung capacity,RV/TLC)之间的关系。方法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肺功能指标。按GOLD等级进行分组,对各组之间的肺功能进行比较;以DLCO%pred 60%为临界值进行分组,对各组之间的肺功能进行比较。使用秩相关或直线相关对DLCO%pred与年龄、RV/TLC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纳入了431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随着GOLD等级的增加,患者的肺功能逐渐变差(P<0.05)。相较于DLCO%pred≥60%组,DLCO%pred<60%组患者的BMI更小(t=-5.642,P<0.001),肺功能更差(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BMI(r=0.352,P<0.001)、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orced vital capacity in percent predicted value,FVC%pred)(r=0.349,P<0.00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in percent predicted value,FEV1%pred)(r=0.414,P<0.001)、一秒率(the ratio of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to 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r=0.434,P<0.001)、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ak expiratory flow in percent predicted value,PEF%pred)(r=0.335,P<0.001)、最大呼气中期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aximal mid expiratory flow in percent predicted value,MMEF%pred)(r=0.405,P<0.001)、深吸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inspiratory capacity in percent predicted value,IC%pred)(r=0.301,P<0.001)与DLCO%pred正相关;RV/TLC(r=-0.328,P<0.001)、GOLD等级(r=-0.430,P<0.001)与DLCO%pred负相关;然而年龄(r=-0.012,P=0.810)、性别(r=0.076,P=0.117)与DLCO%pred之间相关关系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GOLD等级的增加,DLCO%pred在下降,RV/TLC在增加,RV/TLC与DLCO%pred负相关。相较于常用于评价慢阻肺气流受限的指标FEV1,RV/TLC和DLCO%pred分别从患者的肺容量情况及弥散能力两方面进行评估,有助于全方面评估慢阻肺,对现有的评价体系是一种补充,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阻肺 过度充气 一氧化碳弥散量 残总比
原文传递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浆D-二聚体及B型钠尿肽联合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预后的预测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宇祺 李梁远 +1 位作者 段昊玙 梁斌苗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32-435,共4页
目的探究联合检测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浆D-二聚体及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 目的探究联合检测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浆D-二聚体及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8年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565例,按照住院结局分为好转组(n=469)和未愈或死亡组(n=96),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和入院24 h内NLR、血浆D-二聚体及BNP检查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分析上述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住院结局的预测效能。结果未愈或死亡组患者NLR、血浆D-二聚体、血浆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好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独预测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预后方面,血浆BNP水平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665(P<0.001),血浆D-二聚体的敏感性最高,为73.7%。与单独预测相比,各指标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提高为0.681(P<0.001),敏感性提高为81.1%。结论联合检测NLR、血浆D-二聚体及BNP水平对预测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预后有一定的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浆D-二聚体 血浆B型钠尿肽 预后
原文传递
成人超重和肥胖患者体重指数与肺功能的关系
4
作者 宋心月 徐文静 +1 位作者 段昊玙 梁斌苗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802-806,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超重和肥胖患者人体重指数(BMI)与肺功能的关系,并试图分析极度肥胖(BMI>40 kg/m^(2))患者弥散功能的改变。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3年12月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超重和肥胖患者390例的一般资料和肺功能数据,... 目的探讨成人超重和肥胖患者人体重指数(BMI)与肺功能的关系,并试图分析极度肥胖(BMI>40 kg/m^(2))患者弥散功能的改变。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3年12月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超重和肥胖患者390例的一般资料和肺功能数据,根据患者身高和体重计算BMI。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肥胖分级,分为超重组(25 kg/m^(2)≤BMI<30 kg/m^(2),n=37)、Ⅰ级肥胖组(30 kg/m^(2)≤BMI<35 kg/m^(2),n=106)、Ⅱ级肥胖组(35 kg/m^(2)≤BMI<40 kg/m^(2),n=110)和Ⅲ级肥胖组(BMI≥40 kg/m^(2),n=137)。采用方差分析或Wilcoxon配对符号秩检验比较根据BMI不同分组间患者的肺功能指标。Spearman或Pearson相关性分析判定BMI与肺功能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使用简单线性回归或分段线性回归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BMI分组在超重和肥胖患者中年龄、性别和吸烟史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数据比较:Ⅲ级肥胖组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LC%pred)、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最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d)低于超重组和Ⅰ级肥胖组(P<0.05),超重组深吸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IC%pred)高于Ⅰ级肥胖组、Ⅱ级肥胖组和Ⅲ级肥胖组(P<0.05),超重组和Ⅰ级肥胖组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_(L)CO%pred)低于Ⅱ级肥胖组(P<0.05),FEV_(1)/FVC、峰值呼气中段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MEF%pred)在四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VC%pred(r=-0.254,P<0.05)、TLC%pred(r=-0.151,P<0.05)与BMI呈负相关。BMI<40 kg/m^(2)时,D_(L)CO%pred与BMI正相关(r_(1)=0.224,P<0.05);BMI≥40 kg/m^(2)时,D_(L)CO%pred与BMI呈负相关(r_(2)=-0.176,P<0.05)。结论随着BMI升高,超重和肥胖患者肺通气功能下降,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当BMI<40 kg/m^(2)时,超重和肥胖患者弥散功能随BMI增加而升高,可能原因是其肺血容量增加使D_(L)CO%pred升高;但BMI≥40 kg/m^(2)时,患者弥散功能随BMI增加而下降,可能原因是极度肥胖时肺泡组织受脂肪浸润或结缔组织沉积导致的扩散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肺功能 一氧化碳弥散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