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某石化企业污水库周边土壤对钴的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段晴枫 李晓萍 +2 位作者 任丽娟 王立志 李玲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6-260,共5页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新疆某石化企业污水库周边土壤对重金属钴的吸附特征,考察了溶液p H值、钴离子平衡质量浓度、背景电解质浓度、吸附时间和环境温度等因素对钴吸附量的影响,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溶液p H值为1~4时...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新疆某石化企业污水库周边土壤对重金属钴的吸附特征,考察了溶液p H值、钴离子平衡质量浓度、背景电解质浓度、吸附时间和环境温度等因素对钴吸附量的影响,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溶液p H值为1~4时,改变p H值对土壤吸附钴的影响显著;吸附时间在3 h左右时钴吸附量趋于稳定;随溶液背景电解质浓度增大,土壤对钴的吸附量呈现先急剧后缓慢的下降趋势;土壤对钴的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拟合结果表明,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土壤对钴吸附的热力学过程;在3 h内,土壤对钴吸附的动力学过程可以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表示。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对土壤吸附钴量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有溶液p H值、钴离子平衡浓度、吸附时间和温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污水库 土壤 吸附 方差分析
下载PDF
低前置液加砂压裂在吉7井区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段晴枫 谢俊辉 +2 位作者 李旭 马江波 曲春成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20年第1期78-83,I0005,共7页
吉7井区梧桐沟组稠油区块采用反七点法150m小井距布井开发,南部地区大批井转抽投产初期不出或低液,严重影响了下一步的滚动开发。本文在储层地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适应吉7井区的压裂思路——低前置液加砂压裂,该工艺具有造短宽缝、高导... 吉7井区梧桐沟组稠油区块采用反七点法150m小井距布井开发,南部地区大批井转抽投产初期不出或低液,严重影响了下一步的滚动开发。本文在储层地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适应吉7井区的压裂思路——低前置液加砂压裂,该工艺具有造短宽缝、高导流能力、小规模等特点,契合区块“小井距、稠油、中孔中渗”的特质特征。通过现场压裂测试,软件模拟等方法,进行了低前置液加砂可行性论证。通过数模与压裂相结合的方式,对油藏整体压裂技术进行研究,并进行了裂缝半长等参数的优化,确定与井网相匹配的压裂参数。实施压裂后井均日产油4.6 t且大多自喷生产,为吉7井区的新区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前置液 小井距 稠油 优化 压裂
下载PDF
新疆某地土壤中有效态钴提取法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丽娟 段晴枫 +2 位作者 任丽娟 贾孟军 李玲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5-309,共5页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比较了EDTA、柠檬酸、DTPATEA、Ca(NO3)2和NH4OAc 5种浸提剂对新疆某石化企业污水库周边农田土壤中有效态钴的浸提效果,并将超声浸提法引入常规振荡提取中。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试验土壤进行形态分析,并...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比较了EDTA、柠檬酸、DTPATEA、Ca(NO3)2和NH4OAc 5种浸提剂对新疆某石化企业污水库周边农田土壤中有效态钴的浸提效果,并将超声浸提法引入常规振荡提取中。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试验土壤进行形态分析,并分析了各形态钴与单一浸提剂提取钴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浸提剂对土壤有效态钴的提取率明显不同,提取率均随土壤钴含量升高而升高。浸提剂对有效钴的提取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柠檬酸、EDTA、DTPATEA、NH4OAc、Ca(NO3)2;5种浸提剂的超声法提取钴量均高于常规振荡法,且EDTA提高程度最大。通过紫花苜蓿盆栽试验可知,柠檬酸、EDTA和DTPA-TEA提取有效态钴量与紫花苜蓿根、茎、叶中钴质量比存在较好相关性,且它们的提取率较高,可作为土壤中有效钴的浸提剂。Tessier连续法提取的各形态钴中,5种浸提剂提取钴量与除残渣态外其余4种形态钴及紫花苜蓿根、茎、叶中富集钴量之间均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有效态钴 浸提剂 Tessier连续提取 土壤
下载PDF
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在昌吉油田吉7井区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武建明 王洪忠 +4 位作者 陈依伟 祝伟 石彦 郭智能 段晴枫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67,共4页
针对昌吉油田吉7井区常规水驱预测采收率偏低的现状,采用物模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聚合物驱提高该区块采收率的应用潜力。实验结果表明,吉7井区储集层的渗透率级差、含水率、原油黏度等指标均能满足开展此项工艺的条件。物模实验还评价了水... 针对昌吉油田吉7井区常规水驱预测采收率偏低的现状,采用物模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聚合物驱提高该区块采收率的应用潜力。实验结果表明,吉7井区储集层的渗透率级差、含水率、原油黏度等指标均能满足开展此项工艺的条件。物模实验还评价了水油流度比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管并联岩心,水油流度比为(3∶1)~(1∶1)时,与常规水驱相比,能提高采收率5%~10%,为现场实施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技术依据。在昌吉油田吉7井区5口注水井实施的聚合物驱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物驱能够改善注水井的吸水剖面,控制井组含水上升速度;与常规注水井相比,能提高采收率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流度比 物模实验 聚合物驱 昌吉油田
下载PDF
火烧山油田含油污泥调剖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武建明 刘进军 +3 位作者 王洪忠 段晴枫 韩慧玲 李新民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7-91,共5页
火烧山油田目前累计的含油污泥量为2.6×104 m^3,处理方式为积累到一定量后,统一拉运到环保单位,采用热处理+萃取工艺进行净化,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且运行成本很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开展了含油污泥冻胶调剖试验。通过研究稠化剂、... 火烧山油田目前累计的含油污泥量为2.6×104 m^3,处理方式为积累到一定量后,统一拉运到环保单位,采用热处理+萃取工艺进行净化,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且运行成本很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开展了含油污泥冻胶调剖试验。通过研究稠化剂、交联剂A、交联剂B、油泥含量等不同含量组分的影响,确定了配方体系为:0.3%(w)聚丙酰胺+0.03%(w)交联剂A+0.10%(w)交联剂B+20%(w)污泥。对含油污泥的粒径及耐温性、封堵性、选择性进行的室内评价表明:含油污泥组分的粒径分布较宽(61~830μm);温度升至90℃时,冻胶黏度仍保持在20000 mPa·s以上;单管岩心封堵率均达到了85%以上;双管岩心的渗透率依次减小(均小于1μm^2),说明油泥配方体系对火烧山油田具有良好的适配性。将含油污泥冻胶与常规凝胶颗粒配合使用,采用多级段塞注入的工艺技术,优化出了适应火烧山油田的含油污泥调剖技术。该技术在火烧山油田共实施13井次,累计处理含油污泥25543 m^3,节约污泥处理费用741.3万元,井组累计增油共1988 t,降水615 t,合计产生经济效益506.9万元。实现了低成本处理含油污泥的目的,解决了含油污泥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调剖 无害化处理 环境保护
下载PDF
基于岩心录井的砂砾岩储层优势渗流通道识别与预测——以准噶尔盆地东部滴20井区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琛 李光华 +3 位作者 朱思静 段晴枫 乔跃华 张会利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229-237,共9页
滴20井区八道湾组油藏属于典型的砂砾岩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优势渗流通道发育。开发初期,油藏水淹、水窜现象突出,油井含水上升快,注入水突进现象严重。以形成机理为导向,定性描述了优势渗流通道四大类型;依据动、静态资料,利... 滴20井区八道湾组油藏属于典型的砂砾岩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优势渗流通道发育。开发初期,油藏水淹、水窜现象突出,油井含水上升快,注入水突进现象严重。以形成机理为导向,定性描述了优势渗流通道四大类型;依据动、静态资料,利用测井等数据建立了地质识别标准;利用动态监测等数据,结合RDOS(油藏精细动态分析优化系统)模拟结果,对比地质识别结果,完成了对优势渗流通道的定量描述,并利用井间示踪剂资料验证了其合理性。建立了适合研究区的水流优势通道的识别标准,掌握了目前井网的水流优势通道分布特征,为无井区的水流优势通道识别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渗流通道 砂砾岩油藏 八道湾组 滴20井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