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段毅利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1998年第4期111-113,共3页
关键词 丙型肝炎 并发症 肝硬变 肝肿瘤 冷球蛋白血症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调查 被引量:10
2
作者 轧春妹 尤炜 +2 位作者 王佩 陈俊华 段毅利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6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6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其采用医学应对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SF-36健康测量工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的得分均低...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6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其采用医学应对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SF-36健康测量工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采用面对应对方式的得分低于常模(P<0.05),采用回避和屈服应对方式的得分高于常模(P<0.01);采用面对方式的与躯体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感觉、精力、情感功能及心理健康呈正相关,采用回避应对方式的与总体健康感觉及情感功能呈负相关;采用屈服应对方式的与社会功能呈负相关;领悟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偏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影响了慢性乙塑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工作中应评估患者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有效地利用社会支持,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老年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抑郁水平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佩 轧春妹 +3 位作者 尤炜 陈俊华 吴曼丽 段毅利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7期29-32,共4页
目的评价老年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探讨生活质量与抑郁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老年抑郁量表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43例60岁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的评价老年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探讨生活质量与抑郁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老年抑郁量表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43例60岁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定中,除躯体疼痛外,其余各维度均比一般老年人群低(P<0.01),其中心理健康下降最明显;在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一般情况中,其自理能力、病情和经济状况与生活质量多个维度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为83.7%,其中轻度抑郁占调查人数的69.7%,中、重度抑郁占14.0%;生活质量各维度中,除社会功能外,其余均与抑郁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影响最严重的是情感功能。结论老年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偏低,抑郁水平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在临床护理中应关注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抑郁状态,通过有效的心理支持及护理干预,减轻老年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老年 抑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瘦素的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卢建华 刘勇钢 +5 位作者 郎振为 刘玉珍 侯军良 段毅利 梅志勤 叶立红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7-178,共2页
近年来瘦素(leptin)与肝脏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动物实验表明,瘦素可能在鼠肝纤维化病理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人瘦素血清学研究较多,而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方法,主要探讨HBV感染者肝组织原位瘦素表达情况。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人瘦素 肝组织 免疫组化方法 HBV感染者 动物实验 肝脏疾病 病理形成
原文传递
肝移植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被引量:21
5
作者 袁桂玉 段毅利 +2 位作者 王风水 梁树人 朱理珉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研究肝移植后再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19例患者包括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终末期肝硬化和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移植前、后给予抗病毒治疗,乏昔洛韦4例、拉米夫定13例、拉米夫定+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2例,观察临... 目的 研究肝移植后再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19例患者包括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终末期肝硬化和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移植前、后给予抗病毒治疗,乏昔洛韦4例、拉米夫定13例、拉米夫定+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2例,观察临床表现、血HBV M及肝活检免疫组织化学等指标。结果 应用乏昔洛韦治疗的4例患者全部再感染,血清HBsAg、HBeAg和HBV DNA均阳性,3例患者肝活检免疫组织化学表现有HBsAg、HBcAg表达,随病程延长而增多。1例发生了典型病毒性肝炎发病。4例中3例死亡。拉米夫定治疗组13例,经治疗后仅有7例 HBSAg阳性,2例 HBV DNA阳性,4例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有HBSAg或HBCAg表达,治疗中1例有肝炎复发。拉米夫定+ HBIg治疗2例患者1例血清抗-HBc阳性,另1例HBV M均阴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亦未见阳性结果。结论HBV感染相关疾病终末期肝病应作为肝移植的适应证,肝移植后抗病毒治疗可预防再感染、改善再感染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乙型肝炎病毒 再感染 预防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