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曹禺谈眼高手低好
1
作者 段燕勤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21,共1页
我从小就喜欢戏剧,听过许多名家名段,看过不少视为经典的戏剧演出,更为有幸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市剧协在欧美同学会召开戏剧座谈会,我首次见到被誉为戏剧大师的曹禺。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70开外,虽无鹤发,但有童颜。我想,... 我从小就喜欢戏剧,听过许多名家名段,看过不少视为经典的戏剧演出,更为有幸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市剧协在欧美同学会召开戏剧座谈会,我首次见到被誉为戏剧大师的曹禺。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70开外,虽无鹤发,但有童颜。我想,在他所经历的那个既有阳光,也有风雨的年代,一定会有许多令人心动的故事,但最让我感兴趣的是有关大师趣闻轶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 曹禺 故事 感兴 风雨 经典 名家 欧美同学会 兴趣 趣闻轶事
下载PDF
吴祖光夫妇“还钱”
2
作者 段燕勤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8-48,共1页
上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剧作家吴祖光的爱人新凤霞在评剧《刘巧儿》、《杨三姐告状》、《金沙江畔》、《会计姑娘》、《花为媒》等戏中,以精湛的演技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让人过目不忘.新凤霞更以甜美、圆润的唱腔独树一帜,自... 上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剧作家吴祖光的爱人新凤霞在评剧《刘巧儿》、《杨三姐告状》、《金沙江畔》、《会计姑娘》、《花为媒》等戏中,以精湛的演技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让人过目不忘.新凤霞更以甜美、圆润的唱腔独树一帜,自成一派,名扬全国,深受人们的喜爱.于是慕名而来的学艺者摩肩接踵,即使到了新凤霞晚年也未间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祖光 夫妇 60年代 50年代 新凤霞 剧作家 金沙江 评剧 演技
下载PDF
吴祖光讲于车站的笑话
3
作者 段燕勤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5-15,共1页
约是1986年的一天,我送端木蕻良同志参加《光明日报》召开的一个座谈会。中午时分在前门饭店用餐,吴祖光先生与我们同坐一桌,祖光先生很健谈,他讲了一个亲身经历的事,令我经久难忘。 祖光先生说:1957他被划“右派”以后,1958年1月份第... 约是1986年的一天,我送端木蕻良同志参加《光明日报》召开的一个座谈会。中午时分在前门饭店用餐,吴祖光先生与我们同坐一桌,祖光先生很健谈,他讲了一个亲身经历的事,令我经久难忘。 祖光先生说:1957他被划“右派”以后,1958年1月份第一批“二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祖光 笑话 民间文学 火车站 铁路车站
下载PDF
地震期间的邻里纠纷
4
作者 段燕勤 《城市与减灾》 2006年第B04期17-18,共2页
地震期间人们变得那么敏感而多疑,连相处了几十年的好邻居也险些反目。可见,灾难不仅是对生命、生活的考验,也是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考验。
关键词 地震期 纠纷 邻里
下载PDF
我所认识的浩然
5
作者 段燕勤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1-104,共4页
春节前,在和平门又与浩然的长子梁红野不期而遇了,见面时,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开口就问:"你父亲现在怎么样了?"他很无奈地说:"医院又报病危了,并预言也就是春节前后的事了。"我说:"哪能呢?"心想浩然自2003年... 春节前,在和平门又与浩然的长子梁红野不期而遇了,见面时,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开口就问:"你父亲现在怎么样了?"他很无奈地说:"医院又报病危了,并预言也就是春节前后的事了。"我说:"哪能呢?"心想浩然自2003年9月,因第三次脑血栓住院,四年来曾多次报病危。不都照样闯过来了吗!这次也不会例外,然而,正月十四日却传来了浩然因冠心病导致心力衰竭病故的噩耗,不禁悲痛不已,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想起了浩然的许多往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栓 杨沫 心力衰竭 司机 红卫兵 认识 老舍 冠心病 文革 作家
原文传递
怀念我给杨沫开车的日子
6
作者 段燕勤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8-130,共3页
到今年12月11日,老作家杨沫离开我们整整12年了。然而,我给她开车的日子却恍如昨日,她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眼前,不禁百感交集。我只能把怀念之情落于纸上,慰藉她在天之灵。
关键词 杨沫 吉普车 开车 作家 开展工作 后开门 交通工具 司机 北京市 小段
原文传递
汪曾祺与杨毓珉
7
作者 段燕勤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9-150,共2页
现代京剧《沙家浜》可谓闻名遐迩,妇 孺皆知。《沙家浜》的戏词更是脍炙人口, 广为传唱,至今不衰。然而,当年将《芦荡火 种》改编为《沙家浜》的编剧汪曾祺、杨毓 珉等人之间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我第一次见到汪曾祺的大名,始于《北 京... 现代京剧《沙家浜》可谓闻名遐迩,妇 孺皆知。《沙家浜》的戏词更是脍炙人口, 广为传唱,至今不衰。然而,当年将《芦荡火 种》改编为《沙家浜》的编剧汪曾祺、杨毓 珉等人之间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我第一次见到汪曾祺的大名,始于《北 京文学》发表他的小说《受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板戏 同窗 回忆说 西南联大 小说 解放初期 汪曾祺 北京文学 戏词 所知
原文传递
李清泉和《北京文学》
8
作者 段燕勤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3-164,共2页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由市文联办公室调到了《北京文学》编辑部的编务组,经常和编辑外出组稿,由此而有幸结识了很多劫后余生和崭露头角的作家,对他们的坎坷经历以及代表作都有点了解。两年后又离开了《北京文学》这一亩三分地,但我...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由市文联办公室调到了《北京文学》编辑部的编务组,经常和编辑外出组稿,由此而有幸结识了很多劫后余生和崭露头角的作家,对他们的坎坷经历以及代表作都有点了解。两年后又离开了《北京文学》这一亩三分地,但我仍然眷恋着这片热土。之所以眷恋,是因为喜爱文学,既是它的铁杆读者,也是它的业余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文学》 李清 80年代 编辑部 办公室 代表作 眷恋
原文传递
我所认识的刘恒
9
作者 段燕勤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1-163,共3页
在《北京文学》创刊60年到来之际,思绪万千,想起了扶育一茬茬文学爱好者成长的这片热土;想起了一茬茬由这里起步的作家;想起了一篇篇佳作在这里发表;想起了一茬茬甘为他人做嫁衣的编辑;更想起了我蹒跚学步时,刘恒给与热情、真诚的帮助... 在《北京文学》创刊60年到来之际,思绪万千,想起了扶育一茬茬文学爱好者成长的这片热土;想起了一茬茬由这里起步的作家;想起了一篇篇佳作在这里发表;想起了一茬茬甘为他人做嫁衣的编辑;更想起了我蹒跚学步时,刘恒给与热情、真诚的帮助。北京作家、《北京文学》主编刘恒,早年以他的小说《伏羲伏羲》和《黑的雪》以及据此改编的电影《菊豆》和《本命年》而声名鹊起。后又根据他发在《北京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文学》 《狗日的粮食》
原文传递
生花妙笔现真情——忆张志民二三事
10
作者 段燕勤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1998年第7期87-87,共1页
我怀懂诗,更没有资格对诗人道短长。然而诗人张志民老师生前二三事,一直萦绕于心,因此我怀着沉痛的心情写下了这稿文章。今年春节的前夕,我随同市文联领导去看望张志民和傅雅雯夫妇。这对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的夫妻,几十年来辛勤耕耘硕果累... 我怀懂诗,更没有资格对诗人道短长。然而诗人张志民老师生前二三事,一直萦绕于心,因此我怀着沉痛的心情写下了这稿文章。今年春节的前夕,我随同市文联领导去看望张志民和傅雅雯夫妇。这对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的夫妻,几十年来辛勤耕耘硕果累累,在文坛传为佳话,然而晚年疾病缠身。这次见到他们的病情都有好转,我心里很为他们高兴。张志民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傅雅雯大姐的近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志民 老师 硕果累累 任丘油田 近况 疾病 资格 晚年 文坛 心情
原文传递
《沙家浜》的一些往事
11
作者 段燕勤 《上海支部生活》 2010年第6期60-61,共2页
现代京剧《沙家浜》闻名遐迩,其唱段更是脍炙人口,广为传唱。然而,当年剧作者汪曾棋、杨毓珉等与《芦荡火种》、《沙家浜》之间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关键词 《沙家浜》 《芦荡火种》 现代京剧 汪曾棋 剧作者 故事
原文传递
慧眼识珠——忆吴组缃先生
12
作者 段燕勤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1996年第2期55-55,共1页
我认识吴先生纯属偶然,那时我在《北京文学》月刊社当司机,编辑部每年都举办一次小说评奖活动,将评选出的优秀作品结集出版。吴先生是评委。一天编辑部主任周雁如命我到北大燕南园给吴先生去送备选篇目及《北京文学》合订本。满头华发... 我认识吴先生纯属偶然,那时我在《北京文学》月刊社当司机,编辑部每年都举办一次小说评奖活动,将评选出的优秀作品结集出版。吴先生是评委。一天编辑部主任周雁如命我到北大燕南园给吴先生去送备选篇目及《北京文学》合订本。满头华发的吴夫人把我让到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部 吴组缃 《北京文学》 慧眼识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