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室间质控中AB-PAS染色的异常着色原因分析
1
作者 瞿智玲 段裴 王曦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目的分析室间质控工作中AB-PAS染色异常着色产生的原因。方法选取有局部肠上皮化生的完整胃壁组织的连续切片,分别进行PAS和AB单一染色,以及以下3种不同顺序的AB、PAS和Mayer苏木精(Mayer)联合染色:AB-PAS-Mayer、PAS-AB-Mayer或PAS-May... 目的分析室间质控工作中AB-PAS染色异常着色产生的原因。方法选取有局部肠上皮化生的完整胃壁组织的连续切片,分别进行PAS和AB单一染色,以及以下3种不同顺序的AB、PAS和Mayer苏木精(Mayer)联合染色:AB-PAS-Mayer、PAS-AB-Mayer或PAS-Mayer-AB联合染色。结果单一PAS染色时,胃黏膜上皮内的中性黏液和化生肠上皮杯状细胞内的混合性黏液均显示玫瑰红色;单一AB染色时,仅化生肠上皮杯状细胞内的混合性黏液显示湖蓝色;AB-PAS-Mayer联合染色时,胃小凹上皮呈玫瑰红色,化生肠上皮呈紫蓝色,差异明显且细胞核着色清晰;PAS-AB-Mayer联合染色时,胃小凹上皮和化生肠上皮内杯状细胞均呈蓝紫色,无法区别,但细胞核着色正常;PAS-Mayer-AB联合染色时,胃小凹上皮和化生肠上皮内杯状细胞均呈蓝紫色,无法区别,而且细胞核着色不佳。结论行AB和PAS联合染色时必须严格按照先行AB染色后行PAS染色,最后行苏木素Mayer染色的染色步骤,不能将染色顺序随意打乱,否则会出现中性、酸性和混合性黏液物质混染,或者细胞核不着色等异常染色结果,进而干扰病理诊断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PAS染色 异常着色 原因分析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c-Kit/PDGFRA基因Sanger法测序套峰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被引量:3
2
作者 娄丽萍 倪娟 +3 位作者 杨成 段裴 熊东亮 许三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95-1199,共5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c-Kit/PDGFRA基因Sanger法测序套峰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方法提取111例胃肠道间质瘤石蜡样本的基因组DNA,采用PCR-Sanger测序法检测其c-Kit基因(外显子9、11、12、13、14、17和18)与PDGFRA基因(外显子12、14和18...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c-Kit/PDGFRA基因Sanger法测序套峰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方法提取111例胃肠道间质瘤石蜡样本的基因组DNA,采用PCR-Sanger测序法检测其c-Kit基因(外显子9、11、12、13、14、17和18)与PDGFRA基因(外显子12、14和18)序列。选择套峰出现频率较高的c-Kit基因18号外显子作为实验对象,将其PCR扩增产物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将111例PCR扩增产物5μL加入2μL SAP-ExoI中,乙组将111例PCR扩增产物1μL加入2μL SAP-ExoI中)进行酶解纯化,并行Sanger法测序,比较两组测序结果中出现套峰例数及突变例数的差异性。结果甲组c-Kit基因18号外显子测序结果中有95例(95/111,85.59%)出现明显套峰;乙组中有8例(8/111,7.21%)出现明显套峰;两组套峰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甲、乙两组111例c-Kit基因18号外显子测序结果中均有1例检测到突变,且突变位置及突变类型相同。结论充分酶解PCR扩增产物能够显著优化测序结果,降低套峰出现频率,且对突变检测未见明显影响,为胃肠道间质瘤的c-Kit/PDGFRA基因的准确测序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c-Kit/PDGFRA基因 Sanger法测序 套峰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尸检样本中福尔马林色素的识别与消除
3
作者 段裴 刘旭光 +3 位作者 付冉 蔡航航 刘泰文 许三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7,共3页
2019年底至今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已经造成全球7512万余人感染[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尸检样本是珍贵并极具价值的诊断和研究材料... 2019年底至今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已经造成全球7512万余人感染[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尸检样本是珍贵并极具价值的诊断和研究材料。2020年2~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病理研究所与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共同完成了9例COVID-19尸检工作。在病理诊断与研究过程中,首先在部分免疫组化切片中发现了棕褐色大小不等的圆形球状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尸检 福尔马林色素 氨水乙醇
下载PDF
FGFR家族受体蛋白在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中的表达与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郑仪云 张倩 +4 位作者 杨成 段裴 熊东亮 刘泰文 娄丽萍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年第6期1343-1348,共6页
目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FGFR)蛋白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含有4种受体亚型(FGFR1,2,3和4)。FGFR激活突变或者配体/受体过表达导致其持续激活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目前,FGF... 目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FGFR)蛋白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含有4种受体亚型(FGFR1,2,3和4)。FGFR激活突变或者配体/受体过表达导致其持续激活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目前,FGFR家族蛋白在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的表达尚无研究报道。方法:纳入2016-2019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手术切除的罕见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性良、恶性肿瘤共89例,包括17例孤立性纤维肿瘤、16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22例侵袭性纤维瘤病,27例未分化肉瘤以及7例结节性筋膜炎(nodular fasciitis,NF)。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FGFR1,FGFR2,FGFR3,FGFR4蛋白质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通过Fisher’sexacttest统计分析其阳性率差异。结果:未检测到FGFR2和FGFR4在上述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中的表达。FGFR1高表达于孤立性纤维肿瘤(16/17,94.1%)和DFSP(11/16,68.8%),而在NF和未分化肉瘤中表达均为阴性,FGFR1在孤立性纤维肿瘤、DFSP中表达阳性率与未分化肉瘤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与侵袭性纤维瘤病相比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1)。FGFR3在上述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中均有一定阳性率,阳性率分别为孤立性纤维肿瘤47.1%(8/17)、DFSP68.8%(11/16),侵袭性纤维瘤病86.4%(19/22),未分化肉瘤100%(27/27)以及NF100%(7/7)。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检测FGFR蛋白质的表达有助于孤立性纤维肿瘤、DFSP与未分化肉瘤和侵袭性纤维瘤病的鉴别诊断。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FGFR蛋白质表达对于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患者靶向使用FGFR小分子抑制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肿瘤 孤立性纤维肿瘤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侵袭性纤维瘤病 未分化肉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