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电站信息模型交付标准研究
1
作者 段译斐 田恒 +2 位作者 苏伍晨 董蓓蓓 郝首敬 《山东工业技术》 2023年第6期10-17,共8页
通过对国内其他建设行业交付标准的研究,结合变电站工程建设特有元素与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以BIM模型为载体的变电站信息模型项目级交付标准体系框架,主要包括:基本要求、命名规则、模型深度、交付成果及其数据格式。基本要求是交付标准... 通过对国内其他建设行业交付标准的研究,结合变电站工程建设特有元素与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以BIM模型为载体的变电站信息模型项目级交付标准体系框架,主要包括:基本要求、命名规则、模型深度、交付成果及其数据格式。基本要求是交付标准框架系统性说明;命名规则针对信息模型文件及信息模型构件两类梯度文件,前者由项目名称、项目地点、专业代码、日期组成,后者由构件编号、专业代码、构件类型组成;模型深度依据LOD级别,对各级别模型深度以专业划分进行精细要求;最后对设计各阶段交付成果及数据格式进行规定。通过该交付标准体系框架,实现与施工方信息化传递,为该行业信息模型交付标准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付标准 命名规则 模型深度 交付成果
下载PDF
建筑装饰碳排放快速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茹 高欣宇 +2 位作者 段译斐 黄炜 毛洁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27,35,共9页
建筑行业存在巨大的减排潜力,需要不断完善碳排放管理手段。在BIM技术参与的装饰工程方案设计阶段,存在模型精度不够、清单数据信息不足的问题,导致以清单数据为来源的碳排放计算手段无法实现。本文通过对建筑材料、生产及施工工艺的综... 建筑行业存在巨大的减排潜力,需要不断完善碳排放管理手段。在BIM技术参与的装饰工程方案设计阶段,存在模型精度不够、清单数据信息不足的问题,导致以清单数据为来源的碳排放计算手段无法实现。本文通过对建筑材料、生产及施工工艺的综合考虑,提出一种装饰阶段碳排放便捷计算因子(Convenient Decoration Carbon Emission factor,CDCEf);利用BIM虚拟拼装技术模拟主要构件的真实排布,通过对材料消耗量数据的读取,结合定额中规定的其余资源的消耗量,实现CDCEf的计算,再通过对因子的编码设计及基于BIM的插件开发以完成对因子库因子的调用,实现装饰碳排放量在早期方案设计阶段的快速计算。基于CDCEf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可大幅降低对清单数据信息丰富度的需求及信息获取难度,从而实现在方案设计阶段对碳排放的计算,为建筑装饰碳排放的高效管理提供快速量化手段及设计反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装饰 碳排放 编码设计 BIM 快速计算
原文传递
装配式钢结构变电站顶底L型件梁柱弱轴节点参数化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段译斐 张珩 +2 位作者 张锡泉 陈公来 张晓明 《工业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24-228,共5页
为提高装配式钢结构变电站的建设效率,研究了一种顶底L型件H型钢梁柱弱轴连接节点。通过有限元变参模拟分析,讨论了节点悬臂段长度、连接板厚度、加劲肋形式、端板厚度等关键参数对节点屈服承载力、转动刚度以及极限承载力等的影响。研... 为提高装配式钢结构变电站的建设效率,研究了一种顶底L型件H型钢梁柱弱轴连接节点。通过有限元变参模拟分析,讨论了节点悬臂段长度、连接板厚度、加劲肋形式、端板厚度等关键参数对节点屈服承载力、转动刚度以及极限承载力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悬臂段长度变化对节点力学性能影响较小。板件厚度与短板厚度增加至16 mm时,能够实现节点塑性铰外移,改善梁的平面外转动,悬臂段最大应力为314.1MPa,无应力集中。不设置加劲肋时,悬臂段应力集中明显,集中应力达到470 MPa,节点屈服承载力和极限承载力分别降低37.36%和33.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梁柱节点 L型件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转录及蛋白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现状
4
作者 段译斐 熊玉卿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65-1068,共4页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OATP1B1)属于溶质转运体(SLC)超家族,主要负责将内、外源物质转运至肝细胞代谢。本文描述了相关核受体和核因子-κB通路对OATP1B1 mRNA和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旨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预测药物相互作用、减少药物...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OATP1B1)属于溶质转运体(SLC)超家族,主要负责将内、外源物质转运至肝细胞代谢。本文描述了相关核受体和核因子-κB通路对OATP1B1 mRNA和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旨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预测药物相互作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 孕烷X受体 肝X受体 法尼醇X受体 核因子-ΚB
原文传递
基于细胞色素P450 2C9的基因多态性研究丹参组分对氟伐他汀代谢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桂臣 段译斐 +3 位作者 张红 靳高凤 刘名义 熊玉卿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2171-2174,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的6种组分(丹参素、原儿茶酸、丹酚酸B、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对人肝微粒体代谢氟伐他汀的影响,并基于细胞色素P450 2C9(CYP2C9)*1,*2,*3基因多态性,研究隐丹参酮和二氢丹参酮Ⅰ对氟伐他汀代谢的影响。方法... 目的探讨丹参的6种组分(丹参素、原儿茶酸、丹酚酸B、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对人肝微粒体代谢氟伐他汀的影响,并基于细胞色素P450 2C9(CYP2C9)*1,*2,*3基因多态性,研究隐丹参酮和二氢丹参酮Ⅰ对氟伐他汀代谢的影响。方法构建肝微粒/不同基因型重组酶孵育体系。用HPLC检测氟伐他汀浓度,通过软件求算酶动力学参数以及半数抑制浓度(IC_(50))和抑制常数(Ki)值,比较不同突变位点CYP2C9代谢氟伐他汀的能力及丹参组分对其的影响。结果人肝微粒体实验显示:在隐丹参酮和二氢丹参酮Ⅰ10μmol·L^(-1)时,其对氟伐他汀代谢的剩余酶活性分别为30.24%和14.52%,显示出了明显的抑制作用,然而其他丹参组分则没有显示出抑制作用。CYP2C9重组酶实验:CYP2C9*1,*2,*3代谢氟伐他汀的米氏常数(Km)分别为(1.56±0.21),(1.79±0.25)和(2.32±0.43)μmol·L^(-1),最大反应速率(Vmax)分别为(41.75±1.67),(26.55±1.08)和(12.85±0.79)pmol·min^(-1)·mg^(-1),内在清除率(CLint)分别为26.71,14.86和5.53μL·min^(-1)·mg^(-1),显示CYP2C9*1的代谢活性强于*2,*3;隐丹参酮和二氢丹参酮Ⅰ对CYP2C9*1,*2,*3代谢氟伐他汀的IC_(50)值分别是(1.74±0.41),(2.64±0.81),(3.17±0.32)μmol·L^(-1)和(0.19±0.09),(0.56±0.16),(1.52±0.34)μmol·L^(-1),CYP2C9*1的IC_(50)和Ki值与*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CYP2C9*2(430 C>T)和*3(1075A>C)突变可影响其代谢活性。隐丹参酮和二氢丹参酮Ⅰ能明显抑制CYP2C9代谢氟伐他汀,且其对不同突变CYP2C9代谢氟伐他汀的抑制能力是有差别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组分 氟伐他汀 细胞色素P450 2C9 基因多态性 代谢
原文传递
丹参组分对不同基因型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转运氟伐他汀的影响
6
作者 靳高凤 段译斐 +3 位作者 刘名义 张红 夏春华 熊玉卿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3-307,共5页
目的研究丹参组分对不同基因型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转运氟伐他汀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OATP1B1*1a、*5、*15-HEK293T体外细胞摄取模型,LC-MS/MS法测定氟伐他汀浓度,比较不同剂量丹参组分组与空白组间氟伐他汀摄取率的差异。结果氟伐他... 目的研究丹参组分对不同基因型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转运氟伐他汀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OATP1B1*1a、*5、*15-HEK293T体外细胞摄取模型,LC-MS/MS法测定氟伐他汀浓度,比较不同剂量丹参组分组与空白组间氟伐他汀摄取率的差异。结果氟伐他汀在OATP1B1*1a、OATP1B1*5、OATP1B1*15-HEK293T细胞模型中的摄取动力学参数K;分别为(17.59±2.32),(12.52±1.42)和(18.49±2.06)μmol·L^(-1);熊果酸、隐丹参酮和二氢丹参酮Ⅰ可以增加各基因型OATP1B1-HEK293T细胞氟伐他汀的摄取(P<0.05),10μmol·L^(-1)熊果酸对OATP1B1*1a、OATP1B1*5、OATP1B1*15的活性诱导可达37.93%,63.16%,42.86%,10μmol·L^(-1)隐丹参酮对OATP1B1*1a、OATP1B1*5、OATP1B1*15的活性诱导可达62.96%,80.39%,28.57%,800 nmol·L^(-1)二氢丹参酮Ⅰ对OATP1B1*1a、OATP1B1*5、OATP1B1*15的活性诱导可达37.78%,53.33%,27.08%;仅高浓度丹参酮Ⅰ可抑制氟伐他汀的摄取(P<0.05),1 600 nmol·L^(-1)丹参酮Ⅰ对OATP1B1*1a、OATP1B1*5、OATP1B1*15的活性抑制率为20.75%,27.78%,21.43%。结论 OATP1B1*5(521T>C)对氟伐他汀的转运存在确切影响,熊果酸、隐丹参酮和二氢丹参酮Ⅰ可能是丹参中影响OATP1B1转运氟伐他汀的主要活性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组分 氟伐他汀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