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可乐定对昼夜节律紊乱诱导的大鼠肠道和心脏组织结构及肠道炎症改变的影响
1
作者 韩嘉明 段豪亮 +1 位作者 刘杏利 马玉兰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21期4748-4753,共6页
目的探讨中枢性阻断交感神经药物盐酸可乐定对昼夜节律紊乱诱导的大鼠肠道和心脏组织结构及肠道炎症改变的影响。方法将15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光照组、光照组和给药组,每组5只。正常光照组予正常光照(光照:8:00~20:00,黑暗:20:00~8:00),... 目的探讨中枢性阻断交感神经药物盐酸可乐定对昼夜节律紊乱诱导的大鼠肠道和心脏组织结构及肠道炎症改变的影响。方法将15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光照组、光照组和给药组,每组5只。正常光照组予正常光照(光照:8:00~20:00,黑暗:20:00~8:00),每日8:00予2 ml纯净水灌胃;光照组予24 h持续光照,每日8:00予2 ml纯净水灌胃;给药组予24 h持续光照,每日8:00予2 ml盐酸可乐定(10μg/kg)灌胃,持续12周。造模结束后,对大鼠进行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取血后处死,将分离的大鼠肠道和心脏组织放入4%多聚甲醛固定保存,观察经苏木精-伊红染色大鼠肠道和心脏组织的病理组织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肠道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0的表达,比较三组大鼠肠道中促炎性细胞因子IL-6、IL-10的阳性面积占比。结果光镜下,正常光照组大鼠肠道组织病理结果显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结构较完整;黏膜表面被覆单层柱状上皮,柱状上皮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变性、坏死或脱落;肠道固有层内的大肠腺排列较为密集,杯状细胞数量正常,固有层内偶见散在分布的淋巴细胞或巨噬细胞。光照组大鼠肠道组织病理结果显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结构较完整;黏膜表面被覆单层柱状上皮,柱状上皮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变性、坏死或脱落;肠道固有层内可见炎症细胞浸润,主要为中性粒细胞。给药组大鼠肠道组织病理结果显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结构较完整;柱状上皮细胞未见明显坏死或脱落;肠道固有层内未见炎症细胞浸润。光镜下,正常光照组、光照组、给药组大鼠的心脏组织心外膜组织结构均完整,未见明显增生或炎性浸润;心肌膜心肌纤维呈螺旋状排列,未见肥大、萎缩变细或断裂;心肌纤维形态未见异常,胞质染色均匀,胞核居中,多呈长椭圆形,结构清晰,未见明显萎缩、变性坏死;间质内未见炎症细胞浸润以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心内膜内皮细胞正常,未见明显病理变化。正常光照组、光照组与给药组三组的IL-6、IL-10阳性面积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180,P=0.046;H=7.020,P=0.030)。光照组大鼠肠道组织IL-6、IL-10阳性面积占比高于正常光照组[7.3%(3.8%,10.0%)比2.2%(0.5%,3.9%),10.4%(7.0%,13.1%)比1.5%(0.7%,7.0%)](P<0.05);给药组大鼠肠道组织IL-6、IL-10阳性面积占比[2.2%(1.4%,5.0%),3.9%(2.7%,6.9%)]明显低于光照组(P<0.05)。结论长期昼夜节律紊乱大鼠存在肠道炎症,且肠道组织中促炎性细胞因子IL-6、IL-10表达增加,中枢性阻断交感神经抑制药物盐酸可乐定可明显改善大鼠昼夜节律紊乱所导致的肠道炎症,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IL-6、IL-10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紊乱 盐酸可乐定 肠道炎症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冠心病的相关关系研究
2
作者 段豪亮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9期8823-8830,共8页
人体内居住着大量的微生物,其中大部分位于胃肠道,人类的胃肠道中有着1013~1014种细菌(即肠道菌群),肠道菌群在人体形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在参与能量代谢、调节免疫、营养循环及人类健康和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体肠... 人体内居住着大量的微生物,其中大部分位于胃肠道,人类的胃肠道中有着1013~1014种细菌(即肠道菌群),肠道菌群在人体形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在参与能量代谢、调节免疫、营养循环及人类健康和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体肠道系统的变化会影响新陈代谢,并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在心脑血管尤其与冠心病密切相关,一些研究已经确定了冠心病患者肠道微生物群组成和代谢的特征性变化。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在冠心病诊断、治疗、预后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肠道菌群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作用将会对人类医学进步产生重要意义。此篇文章阐述了近年来的一些相关研究,为下一步研究肠道菌群与冠心病的关系及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新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冠心病 联系
下载PDF
氧化三甲胺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韩嘉明 高中山 +1 位作者 段豪亮 马玉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7期643-649,共7页
冠心病目前仍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所以针对冠心病的预防及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研究表明,氧化三甲胺(TMAO)可能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潜在危险因素,大量实验发现,TMAO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它可通过加快泡沫细胞的... 冠心病目前仍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所以针对冠心病的预防及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研究表明,氧化三甲胺(TMAO)可能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潜在危险因素,大量实验发现,TMAO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它可通过加快泡沫细胞的形成、干扰胆固醇和胆汁酸的代谢、参与血管炎症和内皮功能损害、促使血小板活化及血栓形成等机制来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因此,探讨TMAO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可能为冠心病的预防及治疗带来新的见解。本文主要综述了TMAO与冠心病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冠心病预防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氧化三甲胺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与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杏利 高中山 +2 位作者 段豪亮 赵奕 马玉兰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2年第11期1002-1006,1015,共6页
最近,几项涉及动物和人类的研究表明,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室性心律失常和窦房结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发展与肠道菌群的失调及其代谢物之间存在显著的联系。肠道菌群生态系统主要是一个虚拟的内分泌器官,在宿主体内相互作用并对分子信号... 最近,几项涉及动物和人类的研究表明,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室性心律失常和窦房结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发展与肠道菌群的失调及其代谢物之间存在显著的联系。肠道菌群生态系统主要是一个虚拟的内分泌器官,在宿主体内相互作用并对分子信号作出反应。肠道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涉及几种生物途径,包括胆汁酸。现综述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在心房颤动、室性心律失常和窦房结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与机制,以及在心律失常防治方面的潜在价值,以促进心律失常患者疾病的良性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代谢物 心律失常
下载PDF
血浆氧化三甲胺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关系的Meta分析
5
作者 韩嘉明 段豪亮 +1 位作者 刘杏利 马玉兰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5期89-95,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血浆氧化三甲胺(TMAO)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全因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关系,并分析血浆TMAO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全因死亡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超星数... 目的系统评价血浆氧化三甲胺(TMAO)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全因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关系,并分析血浆TMAO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全因死亡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超星数字图书馆、维普网、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等公开发表的血浆TMAO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全因死亡和MACE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2年12月。提取纳入文献的资料,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7.0软件进行Meta分析及剂量-反应关系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17项研究及1126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浆TMAO水平是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HR=1.38,95%CI(1.24,1.5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随访时间<3年和随访时间≥3年的研究均显示血浆TMAO水平是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HR=1.22,95%CI(1.13,1.33);HR=1.66,95%CI(1.46,1.89)〕。血浆TMAO水平是心力衰竭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HR=1.35,95%CI(1.18,1.5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随访时间<3年和随访时间≥3年的研究均显示血浆TMAO水平是心力衰竭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HR=1.25,95%CI(1.12,1.41);HR=1.53,95%CI(1.05,2.25)〕。剂量-反应关系分析结果显示,血浆TMAO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风险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血浆TMAO水平每升高1μmol/L,全因死亡发生风险增加4.8%。结论血浆TMAO水平是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全因死亡和MACE的影响因素,血浆TMAO水平每升高1μmol/L,心力衰竭患者全因死亡发生风险增加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氧化三甲胺 全因死亡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META分析 剂量-反应关系
下载PDF
短链脂肪酸在冠心病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高中山 任明 +3 位作者 刘杏利 段豪亮 赵奕 马玉兰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62-1066,共5页
短链脂肪酸(SCFA)可以预防及治疗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抑制其发病机制及改善预后。可以通过补充SCFA或者增加膳食纤维、移植产SCFA的肠道菌群、适量减少盐的摄入以及服用一些中药来增加体内的SCFA含量,防治冠心病。本文综述了SCFA在冠心... 短链脂肪酸(SCFA)可以预防及治疗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抑制其发病机制及改善预后。可以通过补充SCFA或者增加膳食纤维、移植产SCFA的肠道菌群、适量减少盐的摄入以及服用一些中药来增加体内的SCFA含量,防治冠心病。本文综述了SCFA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以及并发症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SCFA在冠心病防治中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脂肪酸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肠道微生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