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膜早破对胎龄<37周早产儿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7
1
作者 段顺艳 孔祥永 +35 位作者 徐凤丹 吕红艳 巨容 李占魁 曾淑娟 武辉 张雪峰 刘卫鹏 刘芳 程红斌 丁艳洁 陈铁强 许平 杨李红 吴素静 汪瑾 彭立 赵小林 丘惠娴 温伟溪 李莹 李楠 文峥 郭果 王凤 李改梅 李薇 赵晓英 许云波 陈文超 尹欢 王晓亮 单瑞艳 韩梅盈 杨春燕 封志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87-891,共5页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PROM)对早产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取课题组各协作单位产科登记信息在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出生的胎龄〈37周的早产儿共7684例。各协作单位派专人培训后填写统一的表格,...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PROM)对早产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取课题组各协作单位产科登记信息在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出生的胎龄〈37周的早产儿共7684例。各协作单位派专人培训后填写统一的表格,记录相关信息,包括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有无PROM、胎盘早剥、产前激素使用、Apgar评分、羊水污染、并发症等。按有无PROM分为PROM组与对照组,统一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PROM组病死率小于对照组,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R值95%CI分析:病死率〈1;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并发症〉1。(2)调整胎龄、出生体质量、性别、分娩方式、胎盘早剥、前置胎盘、产前激素、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病和5 min Apgar评分〈7分等因素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OR 95%CI〉1,但病死率和IC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OM是早产儿并发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规范处理PROM可减少早产儿并发症NEC、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早产儿 病死率 合并症
下载PDF
雾化肺表面活性物质与微创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刘颖 王柱 +4 位作者 段顺艳 陈佳 严隆丽 杜岚岚 高薇薇 《广东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19-23,共5页
比较在无创辅助通气基础上,雾化肺表面活性物质(aerosolized surfactant,AS)及微创表面活性物质(minimally invasive surfactant therapy,MIST)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 比较在无创辅助通气基础上,雾化肺表面活性物质(aerosolized surfactant,AS)及微创表面活性物质(minimally invasive surfactant therapy,MIST)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住院治疗的22例接受AS治疗以及26例接受MIST的RDS早产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比较两组患儿初始治疗失败率、病死率及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AS组及MIST组初始治疗失败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发生率、病死率、总通气时间、无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颅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消化道穿孔、气胸/气漏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RDS早产儿的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给药方式,在本研究中AS治疗临床效果与MIST相当,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同MIST比较无差异,可作为一种新的PS给药方式在临床使用,但仍需进一步进行大样本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雾化肺表面活性物质 微创表面活性物质治疗 早产儿
下载PDF
雾化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被引量:5
3
作者 刘颖 段顺艳 +3 位作者 杜岚岚 王柱 陈佳 高薇薇 《广州医药》 2022年第2期1-6,共6页
目的为初步评估在无创辅助通气基础上进行雾化肺表面活性物质(AS)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的安全性及效果,开展了此项临床研究。方法2019年7月—2020年6月,经监护人知情同意,符合入选标准的RDS早产儿,入院后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 目的为初步评估在无创辅助通气基础上进行雾化肺表面活性物质(AS)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的安全性及效果,开展了此项临床研究。方法2019年7月—2020年6月,经监护人知情同意,符合入选标准的RDS早产儿,入院后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基础上,通过振动筛网雾化器系统给予100 mg/kg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雾化完毕继续无创辅助通气。详细观察及记录患儿在雾化初期的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结果,记录在雾化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儿病情转归情况。结果20例患儿参与研究,1例出生后26天死亡,其余均存活出院。5例在AS治疗后3天内无创辅助通气失败。和雾化前比较,AS治疗后1小时患儿血气分析主要指标均改善,血氧饱和度上升,心率下降(P<0.05),但血压及呼吸机参数无明显变化(P>0.05)。在雾化过程中,所有患儿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此项临床研究初步显示AS联合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早产儿RDS是安全可行的,但尚需进一步临床研究评估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雾化 无创辅助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下载PDF
中国13家医院住院分娩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前瞻性调查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徐凤丹 段顺艳 +37 位作者 孔祥永 封志纯 张珊 吴鸿雁 吕红艳 杨李红 吴素静 巨容 汪瑾 彭立 李占魁 赵小林 曾淑娟 丘惠娴 温伟溪 武辉 李莹 李楠 贾文峥 张雪峰 郭果 刘卫鹏 王凤 李改梅 刘芳 李薇 赵晓英 程红斌 许云波 陈文超 尹欢 丁艳洁 王晓亮 单瑞艳 陈铁强 许平 韩梅盈 杨春燕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2期106-118,共13页
目的了解国内住院分娩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发生率、病死率、并发症特点、发生高危因素、产前激素应用对早产儿RDS的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国内13家医院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住院分娩... 目的了解国内住院分娩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发生率、病死率、并发症特点、发生高危因素、产前激素应用对早产儿RDS的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国内13家医院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住院分娩的24周≤胎龄〈37周的全部早产儿共7684例。前瞻性分析RDS发生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高危因素及产前应用地塞米松的效果。结果活产出生新生儿共75 360例,其中早产儿7 684例(其中入院早产儿6604例,非入院1080例),早产儿发生率为10.2%。其中极早产儿957例,占12.5%;超早产儿92例,占1.2%。发生RDS 1 177例,发生率为15.3%。24周≤胎龄〈25周、25周≤胎龄〈26周、26周≤胎龄〈27周、27周≤胎龄〈28周、28周≤胎龄〈29周、29周≤胎龄〈30周、30周≤胎龄〈31周、31周≤胎龄〈32周、32周≤胎龄〈33周、33周≤胎龄〈34周、34周≤胎龄〈35周、35周≤胎龄〈36周、36周≤胎龄〈37周早产儿RDS发生率分别为100.0%、90.0%、85.0%、85.1%、81.0%、74.3%、55.4%、47.1%、33.1%、17.9%、9.6%、5.0%、1.9%。出生体重〈500 g、500~749 g、750~999 g、1 000~1 499 g、1 500~2 499 g、2 500~4 000 g、〉4 000 g早产儿RDS的发生率分别为100.0%、100.0%、79.2%、55.8%、15.0%、3.6%、9.5%。RDS早产儿病死率为10.5%,其中胎龄24周≤胎龄〈25周、25周≤胎龄〈26周、26周≤胎龄〈27周、27周≤胎龄〈28周、28周≤胎龄〈29周、29周≤胎龄〈30周、30周≤胎龄〈31周、31周≤胎龄〈32周、32周≤胎龄〈33周、33周≤胎龄〈34周、34周≤胎龄〈35周、35周≤胎龄〈36周、36周≤胎龄〈37周早产儿RDS病死率,分别为100%、70.0%、23.5%、20.0%、16.2%、10.3%、8.1%、9.6%、8.9%、6.0%、5.5%、8.8%、4.5%。RDS患儿颅内出血(ICH)、早产儿视网膜病(ROP)、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动脉导管未闭(PDA)、肺出血及败血症的发生率较非RDS早产儿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胎龄〈33周、出生体重〈2 500 g、身长〈40 cm、新生儿窒息、产次≥2次、前置胎盘是早产儿RDS发病的危险因素;多胎妊娠是RDS的保护因素。胎龄〈33周早产儿RDS发病高危因素包括:男性、胎龄〈28周、出生体重〈2 500 g、身长〈40 cm、新生儿窒息、前置胎盘;产前应用地塞米松是RDS的保护因素。胎龄≥33周早产儿RDS发病高危因素包括:男性、胎龄〈35周、出生体重〈2 500 g、新生儿窒息、产次≥2次、剖宫产、前置胎盘;多胎妊娠是RDS的保护因素。产前应用地塞米松2 879例,占37.5%。胎龄〈33周地塞米松组RDS发生率较非地塞米松组低。地塞米松组胎龄〈33周RDS发生率、重度RDS发生率、病死率均较非地塞米松组低,差异有显著性;地塞米松组需要使用2剂以上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比例、机械通气比例、机械通气时间均较非地塞米松组低,差异无显著性;地塞米松组总吸氧时间较非地塞米松组高,差异无显著性;地塞米松组总住院时间较非地塞米松组长,差异有显著性。地塞米松组胎龄≥33周早产儿,除RDS发生率、重度RDS发生率、机械通气比例、总吸氧时间、总住院时间较非地塞米松组高且差异有显著性外,余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国内早产儿发生率较前上升,早产儿及极早产儿、超早产儿救治存活率均较前明显提高。RDS患儿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胎龄〈33周的早产儿RDS的发病高危因素多为自身因素,产前应用地塞米松能有效减少RDS的发生率并改善预后;胎龄≥33周的早产儿RDS发病高危因素则多为围产期病理因素,产前地塞米松预防RDS的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产前激素 前瞻性调查分析
下载PDF
婴幼儿极重度铅中毒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罗欣 段顺艳 王文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2期127-128,共2页
1临床资料女性患儿,11月龄,因解水样便伴发热5 d,反复抽搐3 d,于2017年7月9日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治疗。2017年5月25日-2017年6月5日因反复抽搐1个月于广州某市级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抽搐癫痫、运动发育迟缓。住院期间予以脑部MRI平扫及... 1临床资料女性患儿,11月龄,因解水样便伴发热5 d,反复抽搐3 d,于2017年7月9日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治疗。2017年5月25日-2017年6月5日因反复抽搐1个月于广州某市级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抽搐癫痫、运动发育迟缓。住院期间予以脑部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均未见异常,报告正常婴儿脑电图;血浆氨基酸、尿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脑脊液常规及生化和培养均未见异常。7月6日因抽搐频繁及无明显诱因出现水样便伴发热,于清远市某医院住院治疗。考虑抽搐难以控制遂转入本院进一步治疗。体格检查:患儿发育正常,神志清楚,全身皮肤粘膜未见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扁桃体I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40次/min,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脊柱无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中毒 腹泻 抽搐
下载PDF
素食饮食对人体微量元素、血脂、肾功能和血糖的影响
6
作者 罗欣 王惠丽 +1 位作者 孙胤富 段顺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S01期105-107,共3页
目的研究素食饮食对人体微量元素、血脂、肾功能和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包括128例素食组和176例非素食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空腹抽血检验血脂(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糖、肾功能(尿... 目的研究素食饮食对人体微量元素、血脂、肾功能和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包括128例素食组和176例非素食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空腹抽血检验血脂(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糖、肾功能(尿素、尿酸、肌酐)和微量元素(铜、锌、钙、镁、铁、钾、钠)。结果与非素食组相比,素食组的铜、钙、钾、钠、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尿素和肌酐较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素食饮食能降低血脂和血糖,同时素食人群需适量补充维生素或钙相关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食饮食 血脂 肾功能 血糖 微量元素
下载PDF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出院后行家庭雾化的现状分析
7
作者 陈秋蓉 马媛媛 +2 位作者 段顺艳 付亚林 彭淑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4期0242-0243,共2页
分析家庭雾化治疗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现状。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9月收治的确诊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95例,将其分为家庭雾化组和对照组,两组治愈后出院,家庭雾化组给予吸入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氨治疗,对照组无雾化吸入治疗,分析... 分析家庭雾化治疗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现状。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9月收治的确诊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95例,将其分为家庭雾化组和对照组,两组治愈后出院,家庭雾化组给予吸入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氨治疗,对照组无雾化吸入治疗,分析两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差异,并对两组患儿进行半年的随访,对比两组患儿出院后咳嗽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性别没有显著差异,家庭雾化组年龄小于对照组(P<0.05),家庭雾化组患儿的急门诊就诊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再次住院次数及间隔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年龄小的患儿更倾向选择家庭雾化,家庭雾化能显著降低门急诊就诊次数,但对减少住院次数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肺炎支原体肺炎 家庭雾化
下载PDF
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初始治疗失败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颖 杜岚岚 +4 位作者 段顺艳 严隆丽 王柱 陈佳 高薇薇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51-156,共6页
目的探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asal 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NHFOV)初始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出生并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 目的探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asal 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NHFOV)初始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出生并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诊断为呼吸窘迫综合征且以NHFOV为初始通气方式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病例资料,根据初始治疗效果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比较两组患儿基本情况及转归,并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NHFOV初始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35例,成功组103例,失败组32例,NHFOV初始治疗失败率23.7%。失败组患儿入NICU第1次血气分析pH(7.26±0.09比7.33±0.08)、PaO_(2)[61.0(49.6,77.2)mmHg比83.6(64.4,99.0)mmHg]低于成功组(P<0.05),PaCO_(2)[49.0(42.3,58.1)mmHg比43.4(36.0,50.0)mmHg]高于成功组(P<0.05)。PaCO_(2)预测NHFOV初始治疗失败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682(95%CI 0.575~0.788),截断值为44.8 mmHg;PaO_(2)预测NHFOV初始治疗成功的曲线下面积为0.716(95%CI 0.615~0.817),截断值为67.1 mmHg。失败组早发型败血症、生后3 d内休克、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均高于成功组(分别为40.6%比7.8%、53.1%比2.9%、31.3%比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NICU第1次血气分析PaO_(2)<67.1 mmHg(OR=5.458,95%CI 1.730~17.220)及生后3 d内休克(OR=26.585,95%CI 3.854~183.396)是NHFOV初始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HFOV初始治疗失败与极低出生体重儿入NICU第1次血气分析结果、早发型败血症、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及生后3 d内休克等因素有关,其中PaO_(2)<67.1 mmHg、生后3 d内休克是NHFOV初始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极低出生体重儿
原文传递
延迟脐带结扎质量改进项目在极/超早产儿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段顺艳 高薇薇 +4 位作者 陈佳 严隆丽 刘颖 杜岚岚 王柱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598-602,共5页
目的:探讨延迟脐带结扎(delayed umbilical cord clamping,DCC)在极早产儿和超早产儿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0年7~12月脐带结扎质量改进项目实施前生后立即脐带结扎(immediate umbilical cord clamping,I... 目的:探讨延迟脐带结扎(delayed umbilical cord clamping,DCC)在极早产儿和超早产儿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0年7~12月脐带结扎质量改进项目实施前生后立即脐带结扎(immediate umbilical cord clamping,ICC)的患儿为ICC组,2021年1~6月项目实施后进行DCC的极/超早产儿为DCC组进行前瞻性研究。比较两组患儿窒息、低体温发生率、生后24 h内和72 h内气管插管率、机械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ICC组45例,DCC组54例,两组胎龄分别为(29.3±1.7)周和(29.6±1.4)周,出生体重分别为(1250±332)g和(1257±306)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窒息发生率、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时体温、低体温发生率、生后24 h内气管插管率、生后72 h内气管插管率及其他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C不增加极/超早产儿窒息、低体温、有创呼吸支持等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早产儿 超早产儿 延迟脐带结扎 低体温 气管插管
原文传递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联合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极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柱 杜岚岚 +5 位作者 陈佳 周文姬 段顺艳 刘颖 杨杰 高薇薇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2022年第4期293-297,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 PS)微创给药治疗极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 目的探讨早期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 PS)微创给药治疗极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12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出生、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胎龄≤30周RDS极早产儿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随机分为NIPPV组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CPAP)组, 两种通气方式同时微创应用PS。比较两组患儿给药过程中不良反应、给药后2 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72 h内气管插管率、PS≥2次使用率、频繁呼吸暂停发生率、呼吸支持治疗相关数据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纳入RDS极早产儿62例, NIPPV组32例, NCPAP组30例。与NCPAP组相比, NIPPV组微创应用PS过程中心动过缓(6.3%比30.0%)、脉搏氧饱和度下降(12.5%比40.0%)及呼吸暂停(6.3%比30.0%)发生率更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反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给PS后NIPPV组2 h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40.1(38.2, 43.8)mmHg比48.3(44.1, 50.0)mmHg]、72 h内插管率(6.3%比30.0%)、PS使用≥2次比例(6.3%比30.0%)及频繁呼吸暂停发生率(6.3%比30.0%)低于NCPAP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创通气时间、无创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脑室内出血(≥Ⅲ度)、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早产儿视网膜病(≥Ⅱ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Ⅱb)期、鼻损伤、气漏并发症、死亡发生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V模式下微创应用PS可降低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 且并未增加呼吸支持时间及早产儿常见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微创 肺表面活性物质 婴儿 早产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原文传递
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感染全身播散型一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段顺艳 罗欣 +1 位作者 王越 高薇薇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2019年第5期390-390,共1页
本文报告一例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Ⅱ型感染全身播散型病例.患儿以"发热、抽搐"为首发表现,合并双眼急性坏死性视网膜炎,脑脊液及房水病毒学检查HSVⅡ型DNA阳性.予以抗病毒、止惊及支持治疗后病情好... 本文报告一例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Ⅱ型感染全身播散型病例.患儿以"发热、抽搐"为首发表现,合并双眼急性坏死性视网膜炎,脑脊液及房水病毒学检查HSVⅡ型DNA阳性.予以抗病毒、止惊及支持治疗后病情好转.HSV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而又不具典型皮肤损害时诊断困难,有抽搐症状的患儿完善脑脊液检查时应行病毒学检查,争取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2型 视网膜炎 脑膜脑炎
原文传递
黄金一小时保暖措施质量改进对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段顺艳 杜岚岚 +3 位作者 刘颖 王柱 陈佳 高薇薇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2021年第6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黄金1 h保暖措施质量改进项目对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very/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ELBWI)入室体温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保暖措施质量改进项目实施前后,即2019年1~10月(改进前... 目的探讨黄金1 h保暖措施质量改进项目对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very/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ELBWI)入室体温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保暖措施质量改进项目实施前后,即2019年1~10月(改进前组)与2020年1~12月(改进后组)收治的VLBWI/ELBWI病例资料,比较两组患儿入室体温及低体温、中重度低体温、肺出血、颅内出血等早产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共纳入126例患儿,改进前组61例,改进后组65例,两组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后组入室体温高于[(36.4±0.3)℃比(35.8±0.3)℃]改进前组,低体温(53.8%比90.2%)、中重度低体温(13.8%比29.5%)、肺出血(1.5%比9.8%)发生率均低于改进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金1 h保暖措施质量改进项目可有效提高VLBWI/ELBWI入室体温,降低肺出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温 质量改进 黄金一小时 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 婴儿 超低出生体重
原文传递
产房内呼吸支持质量改进项目对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段顺艳 杨洋 +4 位作者 陈佳 杜岚岚 刘颖 王柱 高薇薇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2022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产房内呼吸支持质量改进项目对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very/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ELBWI)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房内呼吸支持质量改进项目实施前后,即2019年1~10月(改进前组)... 目的探讨产房内呼吸支持质量改进项目对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very/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ELBWI)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房内呼吸支持质量改进项目实施前后,即2019年1~10月(改进前组)与2020年1~12月(改进后组)VLBWI/ELBWI病例资料,比较改进前后两组患儿产房内气管插管率、生后72 h内气管插管率、机械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早产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改进前组85例,改进后组85例,两组胎龄分别为(29.2±1.4)周和(29.1±1.5)周,出生体重分别为(1180±195)g和(1186±207)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后组产房内气管插管率(2.4%比32.9%)、生后72 h内气管插管率(27.1%比58.8%)、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率(38.8%比54.1%)、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5.9%比17.6%)均低于改进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房内呼吸支持质量改进项目可显著降低VLBWI/ELBWI产房内及生后72 h内气管插管率,且不增加短期内不良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支持 质量改进 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 婴儿 超低出生体重
原文传递
儿童嗜血细胞综合征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欣 黄彦龙 +2 位作者 王惠丽 段顺艳 穆小萍 《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 2021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嗜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对本院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于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的17例HP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HPS患儿最常见的临... 目的探讨儿童嗜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对本院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于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的17例HP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HPS患儿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发热(100%)、肝肿大(52.94%)和皮疹(52.94%),其次为浅表淋巴结肿大(23.53%)、三凹征(17.65%)、脾肿大(11.76%)和黄疸(11.76%)。实验室检查中,血细胞两系或三系减少14例(82.35%)、铁蛋白升高17例(100%)、D-二聚体升高16例(94.12%)、血红蛋白降低16例(94.12%)、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延长15例(88.24%)。均可见骨髓嗜血现象。检出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抗体5例,EB病毒阳性7例。经治疗,好转12例,死亡5例。结论HPS病情凶险进展迅速,但临床症状不特异且病因多样,临床医生应开拓诊断思维,动态观察各项检测指标,以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血细胞综合征 儿童 临床症状 实验室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