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基高导热材料及其在航天器上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童叶龙 陶则超 +3 位作者 李一凡 刘占军 江利锋 殷亚州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1-138,共8页
在分析航天器对于高导热材料的需求及应用特点的基础上,将碳基导热材料分为高导热石墨扩热板和高导热柔性石墨膜,总结了其在航天器上的典型应用场景。高导热柔性石墨膜可用于复杂结构等温化设计、柔性热传输等,高导热石墨扩热板可用于... 在分析航天器对于高导热材料的需求及应用特点的基础上,将碳基导热材料分为高导热石墨扩热板和高导热柔性石墨膜,总结了其在航天器上的典型应用场景。高导热柔性石墨膜可用于复杂结构等温化设计、柔性热传输等,高导热石墨扩热板可用于大功率元器件或设备扩热与传输。针对现有柔性导热材料柔韧性差、尺寸小、厚度薄等应用瓶颈,采用固相发泡技术制备石墨气泡,再通过机械辊压将其压制成表面含“褶皱”的石墨膜,利用热塑性加工技术,研制了热导率优于750 W/(m·K)的亚毫米级厚的高导热柔性石墨膜,将抗拉强度由6 MPa提高至20 MPa,厚度由几十微米提高至亚毫米级,同时使其尺寸可延展,将其应用于航天器大型载荷安装结构,温度梯度由8.9℃减小到2.5℃,可有效提高航天器低热导率结构件的等效热导率;采用高温热压技术制备高导热石墨基材,并通过磁控溅射的方式在石墨表面完整沉积金属镀层,解决了表面掉黑的问题,成功应用于某卫星固态存储器大功率器件散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热控制 扩热板 石墨材料 温度梯度 热导率
下载PDF
高分七号卫星结构尺寸稳定性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7
2
作者 钱志英 罗文波 +7 位作者 殷亚州 张玲 白刚 蔡铮 傅伟纯 卢清荣 张新伟 赵晨光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17,共8页
尺寸稳定性是高分七号卫星(GF-7)结构设计的重要使命。针对GF-7结构尺寸稳定性设计需求,开展了影响因素分析,并针对分解指标给出了适用于航天器结构的尺寸稳定性设计和验证流程。首先,在整星结构构型设计的基础上,通过灵敏度分析确定了... 尺寸稳定性是高分七号卫星(GF-7)结构设计的重要使命。针对GF-7结构尺寸稳定性设计需求,开展了影响因素分析,并针对分解指标给出了适用于航天器结构的尺寸稳定性设计和验证流程。首先,在整星结构构型设计的基础上,通过灵敏度分析确定了结构选材方案。随后,针对尺寸稳定性关键件一体化支架,提出了热控设计和结构设计方案。最终,通过舱段级热稳定性试验获得了结构平均热膨胀系数等结构稳定性关键参数,利用经试验结果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开展了卫星在轨热变形分析并验证了指标的可实现性。结果表明,GF-7结构设计满足载荷安装面指向变化亚角秒级的尺寸稳定性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七号 卫星结构 尺寸稳定性 热变形 设计验证
下载PDF
基于在轨温度测量数据的整星结构尺寸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罗文波 张新伟 +6 位作者 钱志英 张玲 白刚 莫凡 卢青荣 殷亚州 傅伟纯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28,共7页
针对高精度测绘卫星结构尺寸稳定性这一关键性问题,基于在轨温度测量数据,利用热分析模型和在轨温度变化规律,提出了卫星结构在轨温度场的反演方法。基于卫星结构在轨温度场反演数据,提出了针对载荷安装面法向夹角的拟合计算方法和夹角... 针对高精度测绘卫星结构尺寸稳定性这一关键性问题,基于在轨温度测量数据,利用热分析模型和在轨温度变化规律,提出了卫星结构在轨温度场的反演方法。基于卫星结构在轨温度场反演数据,提出了针对载荷安装面法向夹角的拟合计算方法和夹角稳定性短期、长期指标的预示方法。根据该方法,给出了高分七号卫星在轨初期1个月内的结构稳定短期指标和长期指标预示结果,并对短期稳定性预示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载荷安装面短期稳定性分析结果满足指标要求,相关分析方法可为同类航天器的结构热变形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七号卫星 结构 尺寸稳定性 在轨测量 热变形分析
下载PDF
高分七号卫星激光测高仪热设计及验证 被引量:7
4
作者 黄金印 潘福明 +4 位作者 傅伟纯 王甜甜 殷亚州 姜紫庆 张新伟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8-143,共6页
针对高分七号(GF-7)卫星激光测高仪的热设计任务需求,采用被动热控和基于环路热管的毛细泵驱流体回路技术,解决了光机结构高精度控温以及后光路组件热量收集、传输和排散的难题。在轨飞行数据表明:激光测高仪热控系统为光机系统成像和... 针对高分七号(GF-7)卫星激光测高仪的热设计任务需求,采用被动热控和基于环路热管的毛细泵驱流体回路技术,解决了光机结构高精度控温以及后光路组件热量收集、传输和排散的难题。在轨飞行数据表明:激光测高仪热控系统为光机系统成像和激光器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温度条件;基于环路热管的毛细泵驱流体回路,实现了头部电子设备、4台激光器、后光路电子设备等多点热源热量收集、传输以及高精度控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七号卫星 激光测高仪 热设计 环路热管
下载PDF
基于载荷共基准的高分七号卫星构型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2
5
作者 卢清荣 徐庆鹤 +3 位作者 殷亚州 罗文波 钱志英 白刚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36,共6页
针对高分七号卫星载荷质量大、数量多,在轨工作环境要求高,总装时间短等特点,以一体化支架为整星成像测绘任务基准,采用载荷共基准的卫星构型布局方法及模块化设计原理,提出“π”平台、整星总装构型和星敏感器载荷一体化安装构型总装... 针对高分七号卫星载荷质量大、数量多,在轨工作环境要求高,总装时间短等特点,以一体化支架为整星成像测绘任务基准,采用载荷共基准的卫星构型布局方法及模块化设计原理,提出“π”平台、整星总装构型和星敏感器载荷一体化安装构型总装设计方案,并得到了卫星研制实践验证。经高分七号卫星在轨运行,结果表明:卫星构型总装方案设计合理可行,能满足卫星需求,可为我国后续高分辨率国土测绘卫星的构型、总装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七号卫星 构型布局 载荷共基准
下载PDF
高分七号卫星基于尺寸稳定的整星热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殷亚州 傅伟纯 +1 位作者 卢清荣 钱志英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2-88,共7页
尺寸热稳定性是高分七号卫星热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卫星在轨期间相机光轴指向稳定的核心要素。为保证高分七号卫星高成像精度,结构件大量采用高强度、低热膨胀系数的氰酸酯基体碳纤维材料。将卫星设备散热与内部热设计进行一体化... 尺寸热稳定性是高分七号卫星热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卫星在轨期间相机光轴指向稳定的核心要素。为保证高分七号卫星高成像精度,结构件大量采用高强度、低热膨胀系数的氰酸酯基体碳纤维材料。将卫星设备散热与内部热设计进行一体化设计的支架是保证相机、测高仪指向精度的关键部件,通过布置合理热控措施,实现温度水平和稳定性的控制,保证一体化支架的尺寸稳定;大热耗短期工作的数据处理器外挂独立散热板、激光测高仪主体和散热板功率补偿一体化设计,避免了外舱板温度的剧烈波动,有效减小了热变形对一体化支架的影响,从整星层面保证了尺寸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寸稳定 热变形 温度稳定性 热设计
下载PDF
聚酰亚胺薄膜型电加热回路耐高温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彭方汉 殷亚州 +1 位作者 耿利寅 李国强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4年第1期42-46,共5页
文章以镀锡铜芯导线焊连的聚酰亚胺薄膜型电加热回路为对象,研究了真空环境中不同高温条件下加热回路各组成部分的耐高温能力及其与安装面之间的绝缘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加热回路自身不会发生短路现象且回路的耐温上限为350℃... 文章以镀锡铜芯导线焊连的聚酰亚胺薄膜型电加热回路为对象,研究了真空环境中不同高温条件下加热回路各组成部分的耐高温能力及其与安装面之间的绝缘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加热回路自身不会发生短路现象且回路的耐温上限为350℃,耐温薄弱环节为导线和焊点。最后文章针对加热回路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改进措施,可以使加热回路的耐温上限提升到4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薄膜型电加热回路 耐高温性能 试验研究
下载PDF
高分七号卫星双线阵立体测绘相机热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2
8
作者 殷亚州 傅伟纯 +1 位作者 黄金印 肖朋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1-137,共7页
根据高分七号卫星双线阵立体测绘相机所处空间环境和结构特点,开展热设计和仿真分析。采用被动隔热方式降低相机与平台、环境之间的热耦合;主动热控措施进行温差补偿,使相机的温度水平保持在热控指标范围之内,并保证周向和径向温差满足... 根据高分七号卫星双线阵立体测绘相机所处空间环境和结构特点,开展热设计和仿真分析。采用被动隔热方式降低相机与平台、环境之间的热耦合;主动热控措施进行温差补偿,使相机的温度水平保持在热控指标范围之内,并保证周向和径向温差满足设计要求;采用外贴热管建立大功率CCD器件与散热面的直接传热路径,显著地减小传热热阻和热控质量、空间需求。仿真分析和在轨测试结果表明:相机温度水平、梯度和稳定性均满足设计指标要求,该热设计方案可推广用于同类型相机的热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七号卫星 双线阵立体测绘相机 热设计 温度稳定性
下载PDF
星载平板有源SAR天线热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传强 孟恒辉 +1 位作者 耿利寅 殷亚州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9-105,共7页
合成孔径雷达天线是微波遥感卫星的重要载荷之一,一般具有尺寸大、收发单元多、热耗大、工作模式多等特点。载荷热耗峰值可达7000W,同时为减小热变形对指向精度的影响,设备温度一致性需优于10℃。因此大功率组件散热和温度一致性保持是... 合成孔径雷达天线是微波遥感卫星的重要载荷之一,一般具有尺寸大、收发单元多、热耗大、工作模式多等特点。载荷热耗峰值可达7000W,同时为减小热变形对指向精度的影响,设备温度一致性需优于10℃。因此大功率组件散热和温度一致性保持是合成孔径雷达天线热控的主要难题。采用被动和主动相结合的热控手段,合理设计散热通道,解决设备的散热难题;采用等温化设计,布置热管网络,降低设备间温差;采用新型智能随动控温方法,解决不同工作模式切换、空间外热流变化、辐射耦合带来的温度梯度保持难题。采用Thermal Desktop软件对天线进行了热仿真分析,并进行了热平衡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和在轨测试结果表明温度和温差均满足要求。该设计方法可为大功率有源合成孔径雷达天线热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天线 热设计 试验验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