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籽羽衣甘蓝和白菜型油菜杂交再合成甘蓝型油菜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殷家明 陈树忠 +2 位作者 唐章林 谌利 李加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149-151,共3页
为了将携带有黄籽基因的芸薹属C和A染色体组结合在一起,开展了黄籽羽衣甘蓝和黄籽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再合成甘蓝型油菜研究。在MS+1 0mg/LBA+0 2mg/LNAA+7%蔗糖+300mg/LCH培养基上培养授粉10d后的40个子房获得2个白菜型油菜×羽衣... 为了将携带有黄籽基因的芸薹属C和A染色体组结合在一起,开展了黄籽羽衣甘蓝和黄籽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再合成甘蓝型油菜研究。在MS+1 0mg/LBA+0 2mg/LNAA+7%蔗糖+300mg/LCH培养基上培养授粉10d后的40个子房获得2个白菜型油菜×羽衣甘蓝杂种,其中1个自然加倍成为双二倍体。再合成甘蓝型油菜双二倍体和单倍体分别结黑籽和红褐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籽基因 染色体 羽衣甘蓝 白菜型油菜 杂交 再合成甘蓝型油菜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叶色黄化突变体Bn.el1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殷家明 杨惠娟 +4 位作者 彭柳 黄梦珠 唐章林 李加纳 李超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共6页
对一个单倍体×二倍体来源的甘蓝型油菜叶色黄化突变体Bn.el1的光合色素质量浓度、农艺性状、叶色遗传和无机营养元素对叶色的影响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叶色黄化突变体从苗期到蕾苔期表现新叶黄化,为总叶绿素缺乏型黄化突变体,其... 对一个单倍体×二倍体来源的甘蓝型油菜叶色黄化突变体Bn.el1的光合色素质量浓度、农艺性状、叶色遗传和无机营养元素对叶色的影响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叶色黄化突变体从苗期到蕾苔期表现新叶黄化,为总叶绿素缺乏型黄化突变体,其经济性状较野生型对照变差,叶色黄化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叶色黄化性状的产生很可能与铁元素的吸收、转运或利用效率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叶色黄化突变体 叶绿素 铁元素
下载PDF
芥蓝×诸葛菜属间杂种的获得 被引量:14
3
作者 殷家明 罗鹏 +1 位作者 蓝泽蘧 黄邦权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97-299,共3页
用子房培养和胚培养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芥蓝×诸葛菜属间杂种。授粉后14d和18d的子房在附加IAA2mg/L和KT0.5mg/L的MS培养基上培养,结籽率分别为54.3%和46.2%。在附加IAA0.2mg/L和... 用子房培养和胚培养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芥蓝×诸葛菜属间杂种。授粉后14d和18d的子房在附加IAA2mg/L和KT0.5mg/L的MS培养基上培养,结籽率分别为54.3%和46.2%。在附加IAA0.2mg/L和KT2mg/L的MS培养基上,种子萌发率为13.3%。其F1形态介于双亲之间,花粉无活力,开放授粉不能结籽,染色体数为21,是双亲单倍染色体数目之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诸葛菜 属间杂种 子房培养 胚培养
下载PDF
诸葛菜小孢子培养及其单倍体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殷家明 钟荣棋 +2 位作者 林呐 唐章林 李加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4-203,共10页
诸葛菜是一种极有价值的观赏、蔬菜、饲料和油料作物种质资源。为建立诸葛菜小孢子胚状体诱导再生植株技术,并为诸葛菜染色体组的起源与进化研究提供相关数据资料,本研究通过对诸葛菜游离小孢子的培养,研究了热激培养时间和活性炭浓度... 诸葛菜是一种极有价值的观赏、蔬菜、饲料和油料作物种质资源。为建立诸葛菜小孢子胚状体诱导再生植株技术,并为诸葛菜染色体组的起源与进化研究提供相关数据资料,本研究通过对诸葛菜游离小孢子的培养,研究了热激培养时间和活性炭浓度对胚状体产量的影响,并采用常规压片法对诸葛菜单倍体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添加活性炭和热激培养对胚状体诱导是必需的。在直径6 cm培养皿中培养4 mL密度为1花蕾花粉mL^-1的小孢子NLN悬液时,每皿添加1 mg活性炭和32℃热激3 d的培养条件下子叶形胚状体和总胚状体产量最高,分别为每花蕾0.92±0.18个和1.32±0.25个。子叶形胚状体在1/2 MS培养基上萌发率为27.73%。花粉植株中自然加倍率为25%,加倍植株染色体数为24,单倍体植株染色体数为12。诸葛菜单倍体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平均配对构型为n=12=6.352Ⅰ+2.008Ⅱ+0.384Ⅲ+0.12Ⅳ,具有二价体及三价体和四价体的细胞比例高达96%,少量细胞的12条染色体联会形成3个四价体,说明诸葛菜很可能是起源于染色体基数x=3的同源八倍体。本试验结果对于诸葛菜新材料新品种选育和基础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葛菜 小孢子培养 胚状体 单倍体 减数分裂 染色体配对
下载PDF
Ogura不育胞质对甘蓝型油菜与萝卜种间可交配性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殷家明 唐章林 +1 位作者 李加纳 匡全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2年第1期33-35,共3页
用三个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OguCMS)及其相应的保持系作母本与萝卜杂交 ,以了解Ogura不育胞质对甘蓝型油菜与萝卜种间可交配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Ogura不育细胞质对甘蓝型油菜与萝卜种间可交配性有正效应 ,可交配性受核 -... 用三个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OguCMS)及其相应的保持系作母本与萝卜杂交 ,以了解Ogura不育胞质对甘蓝型油菜与萝卜种间可交配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Ogura不育细胞质对甘蓝型油菜与萝卜种间可交配性有正效应 ,可交配性受核 -质互作控制。通过胚珠培养 ,获得了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萝卜的属间杂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gura不育胞质 甘蓝型油菜 萝卜 可交配性 胚珠培养 种间杂交 雄性不育系
下载PDF
近等基因系法对小麦显性矮源的研究 被引量:31
6
作者 傅大雄 阮仁武 +3 位作者 刘大军 宗学凤 殷家明 胡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55-664,共10页
【目的】开拓小麦育种新矮源,克服自小麦矮化育种“绿色革命”以来,仅使用Rht1、Rht2、Rht8等少数几个隐性矮源的局限性,为选育高度集约化的小麦新品种提供条件。【方法】将国内外已定名的5个显性矮源Rht10、Rht3、Rht12、Rht21、奥尔森... 【目的】开拓小麦育种新矮源,克服自小麦矮化育种“绿色革命”以来,仅使用Rht1、Rht2、Rht8等少数几个隐性矮源的局限性,为选育高度集约化的小麦新品种提供条件。【方法】将国内外已定名的5个显性矮源Rht10、Rht3、Rht12、Rht21、奥尔森矮(Olesen dwarf)和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培育与征集的7个致矮力弱的显性矮源回交导入4个中、高秆(85~105cm)轮回父本品种(BC4F1),建立了4套矮秆基因的近等基因系。2005~2006两年,在非竞争群体条件下开展了近等基因系的多因素品系比较试验,研究矮源及轮回父本遗传背景两个主因素对近等基因系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效应。【结果】12个显性矮源在本试验统一遗传背景条件下株高为37.9~74.3cm,显性矮源的株高与其株粒重呈高度正相关(r=0.8884),株高每上升1cm,则株粒重增加0.24g。随显性矮源株高的提升、致矮力减弱,其近等基因系的农艺性状得到改善。显性矮源的株高提升到60cm以上时,即有可能达到和超过中、高秆轮回父本的单株生产力,从而作为新型矮源应用于小麦矮化育种。此外,12个显性矮源具有一致的延迟早熟轮回父本抽穗以及降低轮回父本千粒重的多效性效应,这些不利的多效性效应可以通过轮回父本遗传背景的修饰作用加以改良。【结论】株高在50cm以下的强致矮力显性矮源,难以直接用于小麦育种,但通过矮秆主基因突变以及特殊遗传背景的修饰等途径可以衍生出株高呈不同程度提升、以致达到70~80cm理想株高的弱致矮力显性矮源。加强株高提升的弱致矮力显性矮源的研究是将显性矮源应用于小麦杂交育种的有效途径。推荐株高在60~75cm的弱致矮力显性矮源SW07、SW05、女水妖矮、SW02、Rht21用于小麦矮化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显性矮秆基因 弱致矮力显性矮源 近等基因系 矮化育种
下载PDF
甘蓝型黄籽油菜RAPD和种皮色素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学昆 谌利 +2 位作者 殷家明 唐章林 李加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52-756,共5页
以不同遗传背景的 14个甘蓝型黄籽油菜为材料 ,通过分析种皮内色素的种类、色素含量、蛋白质与含油量、RAPD标记等 ,研究了甘蓝型黄籽油菜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 ,影响种皮色泽的色素主要为黑色素和花色素 ,根据其含量的不同 ,可... 以不同遗传背景的 14个甘蓝型黄籽油菜为材料 ,通过分析种皮内色素的种类、色素含量、蛋白质与含油量、RAPD标记等 ,研究了甘蓝型黄籽油菜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 ,影响种皮色泽的色素主要为黑色素和花色素 ,根据其含量的不同 ,可分为高花色素类、高黑色素类和低色素类等 3个类群。其中 ,高花色素类的种子种皮花色素含量 >2 .5 4mg·g-1DW ,种子呈纯黄或橙黄色 ;高黑色素类种子的种皮色素含量 >178.4U(A2 90mm) ,种皮呈浅黑色 ,种子颜色为黑黄色 ;低色素类种子种皮的黑色素和花色素含量均较低 ,种皮半透明 ,种子部分因显现出胚的颜色而呈纯黄、绿黄或褐黄色。种子含油量为 36 .2 %~ 45 .5 %,蛋白质含量达 2 1.1%~ 2 7.7%,二者呈极显著负相关。对RAPD扩增结果进行UPGMA分析 ,发现甘蓝型黄籽油菜DNA存在着丰富的多态性 ,遗传相似系数为0 .2 5~ 0 .90 9,14个甘蓝型黄籽油菜材料可被划分为 2个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 黄籽油菜 RAPD标记 种皮色素 遗传多样性 含油率 蛋白质含量
下载PDF
芥菜型油菜×羽衣甘蓝种间杂种的获得及其性状表现 被引量:18
8
作者 周清元 李加纳 +3 位作者 崔翠 殷家明 谌利 唐章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58-1063,i0005,共7页
芸薹属内遗传和变异类型极其丰富,这为芸薹属植物种间杂交提供了条件。通过甘蓝(B.oleracea,2n=CC=18)和芥菜型油菜(2n=AABB=36)的种间杂交可以获得六倍体新物种,为油菜育种创造新的种质资源。本文选用芥菜型油菜和黄籽羽衣甘蓝(B.olera... 芸薹属内遗传和变异类型极其丰富,这为芸薹属植物种间杂交提供了条件。通过甘蓝(B.oleracea,2n=CC=18)和芥菜型油菜(2n=AABB=36)的种间杂交可以获得六倍体新物种,为油菜育种创造新的种质资源。本文选用芥菜型油菜和黄籽羽衣甘蓝(B.oleraceavar.aceaphala,2n=CC=18)进行种间杂交,在10个杂交组合中,共授粉559朵花,剥离种子35粒,对所得种子进行组织培养,建立了9个无性系。对该无性系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和形态学、生物化学、细胞学、育性综合鉴定,发现其中2个无性系为黄籽芥菜型油菜×黄籽羽衣甘蓝组合(03K169×03K05)的未加倍真杂种(2n=ABC=27),其籽粒为红色。杂种植株在各生长阶段,形态均趋近于甘蓝型油菜;在减数分裂后期Ⅰ、后期Ⅱ,杂种都有不同程度的染色体丢失现象。杂种的酯酶同工酶具有两个亲本互补酶带。杂种植株生长势较强,和双亲相比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杂种植株高度自交不亲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间杂交 芥菜型油菜 羽衣甘蓝 性状表现
下载PDF
食用油脂中反式脂肪酸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魏丽芳 李培武 +4 位作者 谢立华 张文 丁小霞 李加纳 殷家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4-298,共5页
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简称TFA)是含有反式构型双键的一类不饱和脂肪酸的总称,可以导致多种人类疾病的发生。本文对反式脂肪酸的来源、危害、各国限量标准、检测方法等方面做了综述,并对其以后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关键词 油脂 反式脂肪酸 危害 检测方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白菜型油菜和羽衣甘蓝种间杂交的初步研究 Ⅰ.取材时间对子房离体培养结籽率的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周清元 李加纳 +3 位作者 殷家明 唐章林 谌利 陶澜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95-497,509,共4页
黄籽白菜型油菜和黄籽甘蓝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是解决现有甘蓝型油菜黄籽不稳定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以黄籽白菜型油菜和黄籽羽衣甘蓝进行种间杂交,通过子房离体培养克服种间杂交的不亲和型,并对授粉后取材时间和子房培养效率进行分析,... 黄籽白菜型油菜和黄籽甘蓝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是解决现有甘蓝型油菜黄籽不稳定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以黄籽白菜型油菜和黄籽羽衣甘蓝进行种间杂交,通过子房离体培养克服种间杂交的不亲和型,并对授粉后取材时间和子房培养效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羽衣甘蓝和白菜杂交结籽率有一定差异;授粉后10~17d取材进行子房培养都是有效的,其中15d左右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衣甘蓝 白菜型油菜 种间杂交 子房离体培养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 取材时间 结籽率
下载PDF
芸薹属物种(B.napus,B.oleracea,B.rapa)MAPK1家族的克隆、进化和表达特征 被引量:8
11
作者 陆俊杏 卢坤 +7 位作者 朱斌 彭茜 陆奇丰 曲存民 殷家明 李加纳 梁颖 柴友荣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3478-3487,共10页
【目的】克隆甘蓝型油菜、甘蓝和白菜MAPK1家族,分析3个物种MAPK1转录表达器官特异性。【方法】在电子克隆的基础上,利用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获得3个物种MAPK1全长cDNA序列和gDNA序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 【目的】克隆甘蓝型油菜、甘蓝和白菜MAPK1家族,分析3个物种MAPK1转录表达器官特异性。【方法】在电子克隆的基础上,利用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获得3个物种MAPK1全长cDNA序列和gDNA序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3个物种MAPK1家族的器官特异性表达特征。【结果】从甘蓝型油菜、甘蓝和白菜中克隆了MAPK1家族共4个成员基因BnMAPK1-1、BnMAPK1-2、BoMAPK1和BrMAPK1,它们的gDNA长度为2 512—2 525 bp,均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最长标准mRNA为1 599—1 620 bp,ORF均为1 100 bp。系统进化分析表明,甘蓝型油菜MAPK1家族来自于甘蓝和白菜MAPK1之和,其中,BnMAPK1-1对应于BoMAPK1,BnMAPK1-2则对应于BrMAPK1。qRT-PCR结果显示3个物种MAPK1在所有检测器官中均有表达,但器官特异性在种间差异显著,暗示快速进化。【结论】克隆了甘蓝型油菜、甘蓝和白菜MAPK1的全长cDNA序列和gDNA序列,支持甘蓝和白菜通过天然种间杂交形成异源四倍体物种甘蓝型油菜的假说,芸薹属MAPK1基因和蛋白在序列和结构上非常保守,但转录表达的器官特异性上进化极快,近缘种间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甘蓝 白菜 克隆 进化 表达 MAPK1
下载PDF
无患子愈伤组织诱导的多因子正交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陈光蓉 殷家明 +2 位作者 张凤龙 谢必武 卿励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7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寻无患子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方法:采用5因素混合水平正交设计,用DPS2000统计软件对其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SSR).结果: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为当年生枝条水培芽的嫩茎段,用0.2%HgCl2消... 目的:探寻无患子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方法:采用5因素混合水平正交设计,用DPS2000统计软件对其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SSR).结果: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为当年生枝条水培芽的嫩茎段,用0.2%HgCl2消毒2min,其无菌存活率为98.33%,培养条件为光照或黑暗,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B5)+6-BA 1.5mg·l^-1+NAA0.2mg·l^-1,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97.78%.结论:激素配比是影响愈伤组织诱导的主要因素.较高的6-BA浓度(1.5~2.5 mg·l^-1)与较低的NAA浓度(0.2mg·l^-1)配比,有利于无患子愈伤组织的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设计 外植体 存活率 愈伤组织 诱导
下载PDF
甘蓝型黄籽杂交油菜新品种渝黄 1号的选育 被引量:25
13
作者 谌利 李加纳 +3 位作者 唐章林 张学昆 陈云坪 殷家明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5-47,共3页
渝黄 1号是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油菜研究室采用化学杀雄配制的甘蓝型黄籽杂交油菜新品种 ,经重庆市多点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长江流域各省、市、区示范 ,表现出综合性状好、产量高、出油率高、油清澈透明、抗 (耐 )病害、熟期适中等特征... 渝黄 1号是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油菜研究室采用化学杀雄配制的甘蓝型黄籽杂交油菜新品种 ,经重庆市多点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长江流域各省、市、区示范 ,表现出综合性状好、产量高、出油率高、油清澈透明、抗 (耐 )病害、熟期适中等特征。重庆市区试两年平均产量 1888.6 5kg/hm2 ,比对照中油 82 1增产 2 0 .97% ,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1836 .75kg/hm2 ,比对照中油 82 1增产 14 .39% ,生产示范最高产量达 32 14 .5 0kg/hm2 。 2 0 0 1年 5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油菜 新品种 甘蓝型 黄籽油菜 渝花1号 选育
下载PDF
培养条件对甘蓝型黄籽油菜下胚轴的再生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许本波 张学昆 +1 位作者 殷家明 李加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3-26,共4页
以甘蓝型黄籽油菜GH01的下胚轴为材料,研究影响外植体芽再生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苗龄、预培养基的激素浓度和预培养时间、分化培养基等对芽再生频率均有较大影响。8d苗龄的下胚轴置 MS+1.5mg/L 2,4-D+0.1mg/L 6-BA培养基预培养4d后,... 以甘蓝型黄籽油菜GH01的下胚轴为材料,研究影响外植体芽再生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苗龄、预培养基的激素浓度和预培养时间、分化培养基等对芽再生频率均有较大影响。8d苗龄的下胚轴置 MS+1.5mg/L 2,4-D+0.1mg/L 6-BA培养基预培养4d后,转分化培养基MS+4.0mg/L 6-BA+0.05mg/L NAA+5.0mg/L AgNO_3+0.6mg/L GA_3 培养,可获得较高的芽再生频率。添加 5mng/L AgNO_3 处理可防止外植体褐化并有利于芽分化;0.6mg/L GA_3 处理可促进胚状体形成,提高芽再生频率。GH01 最高芽再生频率为4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条件 甘蓝型 黄籽油菜 下胚轴 再生性状
下载PDF
农杆菌培养方式和预培养基激素配比对甘蓝型油菜下胚轴转化效应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孙洁 黄团 +3 位作者 李加纳 殷家明 柴友荣 丁彩霞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9-53,共5页
利用根癌农杆菌共培养法转化甘蓝型油菜"华双4号"下胚轴,通过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报告基因gus的表达情况,研究了农杆菌培养方式和预培养基激素配比对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LB培养基活化后的农杆菌再用添加AS的MS培养液继... 利用根癌农杆菌共培养法转化甘蓝型油菜"华双4号"下胚轴,通过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报告基因gus的表达情况,研究了农杆菌培养方式和预培养基激素配比对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LB培养基活化后的农杆菌再用添加AS的MS培养液继续培养6~30h对转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同的农杆菌培养方式对转化的影响有明显的差异,在试验的6种农杆菌培养方式中s2-5的转化效果最好,即收集活化后的农杆菌用MS+AS+抗生素重悬培养24h,再用MS+AS培养6h;2,4-D与6BA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转化有重要影响,在试验的预培养基激素组合中,2,4-D2.00mg/L6BA0.25mg/L的组合转化效率最高;抗性愈伤率与转化效率之间不一定具有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下胚轴 农杆菌培养方式 预培养基 转化
下载PDF
药用百合的多倍体诱导及快速繁殖 被引量:40
16
作者 张兴翠 周昌华 +1 位作者 殷家明 张建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17,共4页
为改良现有的药用百合栽培品种,丰富遗传育种资源。在无菌条件下,将丛生芽浸入0.02%,0.05%,0.10%,0.25%,0.50%秋水仙碱水溶液中1~4d,然后转入MS+1mg·L-16-BA+0.5mg·L-1NAA中培养;或将浸透0.02%,0.05%,0.10%,0.25%秋水仙碱溶... 为改良现有的药用百合栽培品种,丰富遗传育种资源。在无菌条件下,将丛生芽浸入0.02%,0.05%,0.10%,0.25%,0.50%秋水仙碱水溶液中1~4d,然后转入MS+1mg·L-16-BA+0.5mg·L-1NAA中培养;或将浸透0.02%,0.05%,0.10%,0.25%秋水仙碱溶液的药棉嵌入已转入MS+1mg·L-16-BA+0.5mg·L-1NAA中的丛生芽上培养1~5d。结果是培养30d后,2种方法都诱导出了变异芽。通过根尖细胞染色体检测,变异芽为四倍体或嵌合体。结论为以浓度为0.1%的秋水仙碱溶液浸泡处理丛生芽3d效果最好,得到的变异芽75%为纯合的四倍体,其染色体数量由24(2n=2x=24)变为48(2n=4x=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百合 多倍体诱导 兰州百合 川百合 繁殖技术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苗期耐旱性综合评价与耐旱性鉴定指标筛选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阳阳 李驰 +11 位作者 任俊洋 李志 张晋峰 吕蓉蓉 张恒 吴丹 王芹 周清元 殷家明 李加纳 刘列钊 唐章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27-1338,共12页
我国油菜生产经常遭受干旱胁迫而影响产量和品质,综合评价油菜种质资源的耐旱性,筛选耐旱种质,确定耐旱性鉴定指标,是耐旱新品种培育和耐旱机理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本研究利用229份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在苗期设置干旱胁迫组和正常灌溉(对... 我国油菜生产经常遭受干旱胁迫而影响产量和品质,综合评价油菜种质资源的耐旱性,筛选耐旱种质,确定耐旱性鉴定指标,是耐旱新品种培育和耐旱机理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本研究利用229份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在苗期设置干旱胁迫组和正常灌溉(对照)组,测定地上和地下部鲜重和干重及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相对含水量10个性状,采用耐旱系数、聚类分析、隶属函数、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对其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苗期干旱胁迫使甘蓝型油菜幼苗地上和地下部干重和鲜重及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使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而地下部干重在正常灌溉组与干旱胁迫组之间差异不显著。229份种质资源划分为8个类群,各类群表现出不同的耐旱特性。RR002、9801C、炎81-2、07037、浙油758和09-P64-1为耐旱材料,11-P30、CY16PXW-35、08-P35、09-P36、甲972和A148为干旱敏感材料。地上部鲜重、叶片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可作为甘蓝型油菜苗期综合耐旱性快速、简便、准确的鉴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耐旱性 种质筛选 鉴定指标 苗期
下载PDF
特用油料植物播娘蒿 被引量:17
18
作者 罗鹏 高福利 +3 位作者 高宏波 陈昭麟 周颂东 殷家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8-32,共5页
通过研究,对特用油料植物播娘蒿的植物学和农业生物学特性以及种子油作出初步评价。播娘蒿种子油富含α—亚麻酸,且适应力强,在自然条件比较严酷的青藏高原和川西草地具有种植开发前景。
关键词 播粮蒿 油料植物 Α-亚麻酸
下载PDF
易组“太谷核不育基因”(Ms2 )基因定位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傅大雄 阮仁武 +5 位作者 温海霞 陈云平 宗学凤 殷家明 戴秀梅 张建奎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085-1094,共10页
将在远缘杂交中由普通小麦 (AABBDD) 4D染色体易组导入六倍体小黑麦 (AABBRR)以及硬粒小麦 (AABB)的太谷核不育基因Ms2 (原位于普通小麦 4D染色体短臂距着丝点 31.2cM的显性雄性不育核基因 )重新导回普通小麦染色体组中。所获携带易组Ms... 将在远缘杂交中由普通小麦 (AABBDD) 4D染色体易组导入六倍体小黑麦 (AABBRR)以及硬粒小麦 (AABB)的太谷核不育基因Ms2 (原位于普通小麦 4D染色体短臂距着丝点 31.2cM的显性雄性不育核基因 )重新导回普通小麦染色体组中。所获携带易组Ms2基因的新型太谷核不育小麦其显性雄性不育特性表达正常 ,且雄性不育株的雌性可育机制正常 ,对不育株幼穗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染色体构型的观察可见其为整倍体 (2n =4 2 ) ,尚未发现回归普通小麦的易组太谷核不育基因与原位点的太谷核不育基因有不同的表型。采用系统的标志基因测交法对回归普通小麦的易组太谷核不育基因进行了测交定位 ,发现易组Ms2基因与普通小麦显性矮秆标志基因Rht3连锁 ,从而将其定位于普通小麦 4B染色体短臂距Rht3基因 9.7cM处 ,新位点被命名为Ms2 (4BS)。对Ms2基因在六倍体小黑麦与原太谷核不育小麦远缘杂交中易位时的走向 ,普通小麦 4A与 4B染色体的互换更名以及Ms2 (4BS)新位点的开发利用进行了讨论 :认为异源多倍体生物核基因的组间易位倾向于从供体染色体向进化亲缘关系较密切 ,且染色体序数与染色体臂相同的部分同源染色体易位 ;1988年第 7届国际小麦遗传学会对普通小麦 4A与 4B染色体的互换更名是正确的 ;Ms2 (4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谷核不育基因 Ms2 基因定位 小麦 Rht3 组间易位
下载PDF
计算机图像识别鉴定油菜种子颜色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学昆 潘中涛 +2 位作者 谌利 殷家明 李加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5,共5页
为了更加方便准确全面地评价油菜种子籽粒颜色,研究探索了种子颜色计算机识别技术鉴定法。采用数码照相机采集油菜种子的原始图像,根据曝光时间计算矫正系数,用Abode Photoshop CS对图像进行三原色识别。随机提取20粒种子的RGB值,加权... 为了更加方便准确全面地评价油菜种子籽粒颜色,研究探索了种子颜色计算机识别技术鉴定法。采用数码照相机采集油菜种子的原始图像,根据曝光时间计算矫正系数,用Abode Photoshop CS对图像进行三原色识别。随机提取20粒种子的RGB值,加权平均后得到RGB平均值,再将RGB平均值转化为HSB系统,获得色相(Hue)、亮度(B rightness)和饱和度(Saturation),并对种子颜色进行评价。28个不同颜色的油菜种子测定结果表明,HSB各因素与颜色等级(C I)成极显著正相关。以H和B值对不同类别的黄籽油菜进行分类,可以明显地将肉眼无法判别差异的纯黄籽区分出来。与肉眼鉴定的颜色等级相比,国际颜色标准RGB、HSB中的各因素均成极显著相关关系,且精度大大提高,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籽粒颜色的色相(颜色种类)、亮度和色彩强度(饱和度)的全面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种子颜色 国际颜色标准 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